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道观河水库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6次采样观测到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道观河水库浮游动物有67种(隶属28科,17属),其中原生动物23种,轮虫17种,枝角类12种,桡足类10种。平均密度为1392个/L,其中原生动物和轮虫占绝对优势,分别占51.66%和45.67%,枝角类和桡足类数量极少,分别仅占0.36%和2.31%。浮游动物生物量平均为2.27mg/L.其中原生动物最少.为0.23mg/L,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数量接近.分别为0.75mg/L、0.52mg/L和0.76mg/L:从季节上看,浮游动物密度5月最高,3月次之,1月和7月最低;而生物量则是9月最高,7月次之,1月和3月最低。浮游动物和浮游甲壳动物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9.00和6.84。根据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优势种类组成判断该水库为中富营养型。提出应纠正过去将浮游动物密度转换成生物量工作中数据处理上的一个偏差,建议尽快统一依据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评价水体营养水平的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2.
北方碳酸盐碱池塘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20年8—10月,对大庆连环湖3个中碱度池塘进行浮游动物鉴定以及水环境因子检测,分析了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并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池塘中浮游动物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号、2号、3号池分别鉴定出28、34和28个浮游动物种属,轮虫种类最多,其中原生动物分别为9、11、10个种属,轮虫分别为12、16、15个种属,枝角类分别为5、5、1个种属,桡足类均为2个种属;原生动物优势种10种,轮虫优势种6种;3个池塘水体浮游动物平均丰度分别为10264.89、9416.89和3939.33 ind./L,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7.03、20.69和8.14 mg/L;3个池塘平均总氮含量为2.69 mg/L,平均总磷含量为0.91 mg/L,试验池塘均为富营养型水体.此研究结果为中碱度养殖池塘水质调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2009年6月至9月,对卡拉白鱼养殖池塘的水质,浮游生物种类、数量和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池水pH为9.01,盐度0.19%,碱度9.72 mmol/L,硬度9.99 mmol/L,化学耗氧量(COD) 14.99 nmg/L,总氮1.13 mg/L,总磷0.26 mg/L.水型为C1Mg水质,属于高pH、高碱水体.浮游植物5门10个种属中,蓝藻门(Cyanophyta)有4个种属,占40.07%,其中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优势种;绿藻门(Chlorophyta)和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出现2个种属,分别占33.50%和22.55%,绿藻门以新月藻(Closterium sp.)为主,其他2门2个种属共占4.35%.浮游植物数量变化范围为631.2×104 ~1 091.4× 104 ind/L,生物量变化范围为26.124~41.325 mg/L.浮游动物9个种属中,原生动物(Protozoa)仅1个种属,占16.27%;轮虫(Rotipera)有3个种属,占45.55%;枝角类(Cladocere)3个种属,占22.99%;桡足类(Copepoda)有2个种属,占15.18%.浮游动物数量变化范围175~264 ind/L,生物量13.15 ~ 19.44 mg/L.浮游植物数量在6月份较高,7月逐渐下降,9月份较低;浮游动物群体6月至9月份变化不明显.水质和浮游植物指示物表明池水为重富营养化水体,生物量范围属于肥水高产鱼塘.  相似文献   

4.
北大湖渔场越冬鱼池冰下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及生物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测北大湖渔场12个越冬鱼池的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为47.89mg/L,其中绿藻门占48.1%,硅藻门19.3%,隐藻门13.2%,其余各门占29.4%。冰下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6.27mg/L,主要由原生动物、轮虫和桡足类构成,以轮虫的生物量最高,占72.9%。同时讨论了越冬鱼池冰下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和生物量特点。  相似文献   

5.
盐碱鱼池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数量变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6月1日至7月20日对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乡程村的养殖池塘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数量变动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表明,1#及2#鱼池浮游动物总共有16种。其中原生动物4属5种,平均数量为325.4个/L,占浮游动物总数的9.7%。轮虫6属8种,平均数量为2 831.1个/L,占总数的84.36%。枝角类l属1种,平均数量为175.5个/L,占总数量的5.23%。桡足类1属1种,平均数量为23.7个/L,占总数量的0.70%,另外,萼花臂尾轮虫、长三肢轮虫、角突臂尾轮虫、针簇多肢轮虫、异尾轮虫均为优势种,合计占浮游动物总数的91.8%。  相似文献   

6.
他拉红泡浮游生物共计81个种属,其中浮游植物44个种属,浮游动物37个种属,浮游植物平均数量为687.56×104 ind/L,生物量8.8883mg/L,浮游动物平均数量270.69 ind/L,生物量1.5842mg/L。8月份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种类和生物量最高,5、10月份种类和数量下降。全库总渔产潜力515580.5kg,总放养量3237613尾。  相似文献   

7.
于2010年5月对青海省黑河上游水生生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浮游植物4门39种,其中硅藻门25种,占64.10%,绿藻门7种,占17.95%,蓝藻门6种,占15.39%,隐藻门1种,占2.56%;浮游植物数量为23.63 ~ 137.66万个/L,平均为91.30万个/L,生物量为0.1796~1.0841 mg/L,平均为0.7306mg/L.采集到浮游动物3类13种,其中原生动物5种,占38.46%,轮虫7种,占53.85%,桡足类1种,占7.69%;浮游动物数量为1.52~ 11.22个/L,平均为6.06个/L,生物量为0.0076~0.0957 mg/L,平均为0.0353 mg/L.采集到鱼类4种,黄河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pylzovi Kessler为新增补记录.物种丰富度指数(D)为0.5247,香农-纳威生物多样性指数(H)为0.7887,物种丰富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偏低.  相似文献   

8.
轮虫培育池浮游生物种类组成及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所测9个淡水轮虫池和6个混盐水轮虫池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在轮虫发生高峰前期平均分别为117.8mg/L和156.5mg/L;在轮虫高峰期平均为39.0mg/L和82.3mg/L,即高峰期浮游植物生物量只为前期的1/3~1/2。在种类组成上,前期均以小球藻、蓝隐藻、小环藻等小型种类为主,高峰期则以衣藻、扁藻等鞭毛藻类及角毛藻、螺旋藻、颤藻等丝状群体占优势。淡水池和混盐水池浮游动物生物量平均分别为66.  相似文献   

9.
为了调查内蒙古赤峰市响水水库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水库的渔业资源状况,于2018年5、7、9月3个季节对该水库的浮游生物渔业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82个种属,种类最多的是绿藻门和硅藻门,其次是蓝藻门,其他门类较少,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1480.34×10~4 ind./L,生物量平均为7.48 mg/L;共鉴定出4大类浮游动物33种属,其中轮虫、原生动物种类较多,枝角类与桡足类较少,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1700.05 ind./L,生物量平均为0.76 mg/L;Margalef丰富度指数浮游植物平均为1.22,浮游动物平均为2.38,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浮游植物平均为2.32,浮游动物平均为2.01,Pielou均匀度指数浮游植物平均为0.441,浮游动物平均为0.462;由浮游生物等提供的鱼产力约为139.4 kg/hm~(2 )。研究表明,响水水库已处于中-富营养型水体,且富营养化程度有加剧趋势,饵料资源上还有一定的利用空间,建议可适当增加滤食性鲢鳙鱼的放养比例,以控制水体的进一步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0.
所测北大湖渔场12个越冬鱼池的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为47.89mg/L,其中绿藻门占48.1%,硅藻门19.3%,隐藻门13.2%,其余各门占29.4%.冰下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6.27mg/L,主要由原生动物、轮虫和桡足类构成,以轮虫的生物量最高,占72.9%.同时讨论了越冬鱼池冰下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和生物量特点.  相似文献   

11.
2009年4月至2010年11月,在不同季节对湘江流域浮游生物的资源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湘江浮游植物有127种,隶属8个门,其中,绿藻门44种,硅藻门38种,蓝藻门l3种,裸藻门9种,隐藻门7种,黄藻门6种,甲藻门和金藻门各5种。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2.91万个/L,平均生物量0.15 mg/L,其中硅藻门生物量最大,占总量的41.8%,优势种为颗粒直链藻、尖针杆藻和缘花舟形藻;浮游动物91种,其中,轮虫最多,有38种,枝角类有19种,原生动物有18种,桡足类有16种,浮游动物平均数量为13.94个/L,平均生物量为0.24 mg/L,其中桡足类生物量最大,占总量的47.7%,优势种为剑水蚤和哲水蚤。从种类组成来看,湘江浮游生物属于典型的河流型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其种群结构特征表明湘江水体属于贫–中营养型。  相似文献   

12.
大兴凯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1年5、7、9月份对大兴凯湖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浮游动物共计32种,以轮虫为主,占43 8%,原生动物占31 2%,枝角类、桡足类各占12 5%;浮游动物生物量为3 2377mg/L,其中,桡足类的生物量最高,占78 5%;浮游动物密度为3601个/L,主要是以原生动物为主,占79 9%。大兴凯湖浮游动物种类少,群落结构简单,优势种有焰毛虫Askenasiasp 、沙壳虫Difflugiasp 、曲腿龟甲轮虫Keratellavalga、英勇剑水蚤Cyclopsstrenuus。多样性指数为夏季>春季>秋季。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可鲁克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状况,分别于2013年7月(夏季)和10月(秋季)、2014年1月(冬季)和4月(春季)调查了青海可鲁克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主要的水体理化指标,分析了该湖泊浮游动物现存量和多样性的季节变化规律,并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和浮游生物生物量评价标准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可鲁克湖全年共检出浮游动物48属82种,其中,原生动物16种(占总种类数的19.51%),轮虫57种(占69.51%),枝角类7种(占8.54%),桡足类2种(占2.44%);种类组成以轮虫占优势,春季、夏季、秋季、冬季优势种分别为3、7、4、6种,4个季节共有的优势种有2种,为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和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浮游动物年平均密度为539.8ind./L,变化范围为2.7~2756.0 ind./L,年平均生物量为0.680 mg/L,变化范围为0.030~3.256 mg/L,4个季节浮游动物现存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聚类分析显示,可鲁克湖春冬季各采样点浮游动物分为2大类群,夏季分为4大类群,秋季分为3大类群;香浓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M)、均匀度指数(J)年平均值分别为1.97、0.74、0.54。根据浮游动物生态学指标总体评价,可知可鲁克湖水质处于污染状态,且4个季节中有3个季节水体属于贫营养类型,只有春季属于中营养类型,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水质监管与调控。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桂江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采集8 个断面水样,定性、定量测定浮游生物,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 门57 属,其中,优势门为硅藻门,共15 属、占总属数的26.32%,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4.19 万个/L 和0.11mg/L,平均Shannon-Weiner 多样性指数(H)、Pielou 均匀度(J)、Margalef 种类丰富度指数(R)分别为1.25、0.65 和1.67;鉴定出浮游动物4 类33 属,优势种为原生动物和枝角类,各12 属、均占总属数的36.4%,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5.5 个/L 和0.65 mg/L,平均Shannon-Weiner 多样性指数(H)、Pielou 均匀度(J)分别为1.13、0.81。结果表明,现阶段桂江浮游生物多样性水平和丰富度较高,但沿岸居民区相对密集、人类活动频繁的江段浮游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较低。  相似文献   

15.
抚河干流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调查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10年12月与2011年7月抚河干流各监测断面中浮游动物类群的结构组成、优势类群进行了调查,并对抚河干流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旨在为抚河流域水质保护以及今后开展相关监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抚河干流浮游动物共检出4类41种,其中轮虫类最多,共计7科15属23种,占总数的56.10%;枝角类5科6属7种,占17.07%;桡足类与原生动物占26.83%。时间分布上,浮游动物丰度表现为丰水期大于枯水期,其中丰水期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与原生动物密度分别为256、26、66、16ind/L,枯水期分别为131、8、24、10ind/L。空间分布上呈现中间小、两端大的特点,最大值出现在ST1监测站点李渡镇,最小值出现在ST3监测站点高坪。抚河干流浮游动物数量结构主要由轮虫类组成,生物量结构则主要由桡足类组成。抚河干流水质处于中富营养至富营养状况,为轻度至中度污染,污染最重的是ST3监测点高坪,最轻的是ST7监测站点南丰。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海蜇-缢蛏-牙鲆-对虾"和"刺参-对虾"两种混养模式海水池塘生态系统特征,于2013年4月—2014年3月采用野外调查方法研究了辽宁省两种混养模式的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粒径特征。结果表明:"海蜇-缢蛏-牙鲆-对虾"混养池塘共检出浮游植物48种,以硅藻门和绿藻门种类为主,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6.50×10~5 ind./L、0.90 mg/L,共检出浮游动物24种,主要为原生动物和桡足类,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81.57 ind./L、0.51 mg/L,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28、1.49;"刺参-对虾"混养池塘共检出浮游植物57种,也以硅藻门和绿藻门种类为主,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99×10~5 ind./L、0.41 mg/L,共检出浮游动物33种,主要为原生动物和桡足类,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73.19 ind./L、0.13 mg/L,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20、0.93;两种混养池塘浮游植物粒径为2.50~69.62μm,浮游动物粒径为11.09~560.41μm。研究表明,"海蜇-缢蛏-牙鲆-对虾"混养池塘的浮游生物种类相对较少,但其密度和生物量较大。  相似文献   

17.
2014年冬季分别对淮河淮南段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淮河荆涂峡鲤、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进行采样调查,研究了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以及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两个保护区共发现浮游动物57种,均以原生动物为主体。其中淮南段保护区共38种,包括原生动物22种,轮虫7种,桡足类6种,枝角类3种;荆涂峡保护区共39种,包括原生动物23种,轮虫6种,桡足类7种,枝角类3种。淮南段保护区和荆涂峡保护区浮游动物密度均值分别为(1 313.17±500.53)个/L和(1 601.46±669.02)个/L,生物量均值分别为(0.23±0.12)mg/L和(0.41±0.50)mg/L。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显示,两处保护区均为中度污染,荆涂峡保护区水质优于淮南段保护区。RDA分析结果表明,水深、浊度、p H、透明度是影响淮南段保护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而荆涂峡保护区的主要影响因子则为水温、总磷、磷酸盐、叶绿素a和高锰酸盐指数。  相似文献   

18.
东湖水库浮游生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东湖水库浮游生物进行了研究,共发现浮游生物45种(属),其中浮游植物28种(属),浮游动物17种(属)。春、夏、秋、冬浮游植物的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453、4.431、4.832、1.06mg/L,硅藻门和绿藻门占优势,优势种为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尖头针杆藻(Synedra acus);浮游动物的平均生物量为1.355、3.58、2.672、0.321mg/L,枝角类和桡足类占优势,优势种(属)为长肢秀体溞(Diaphanosoma leuchtenbergianum)、剑水蚤(Thermocyclops)。  相似文献   

19.
2014年冬季在嬉子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进行现场调查,通过对物种组成、优势种结构、密度和生物量、群落多样性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对保护区浮游动物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针对优势物种与主要水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进行了RDA分析。在保护区所处的嬉子湖设置6个调查断面,共18个采样点。结果显示,在保护区共采集到浮游动物4门36属64种,原生动物、轮虫类、桡足类和枝角类物种数占浮游动物物种总数的比例分别为51.56%、29.69%、10.94%和7.81%。优势种类群为2门5属7种,其中原生动物4种,轮虫类3种。保护区浮游动物密度变幅为1 755.25~7 023.38 ind/L,平均为3 483.44 ind/L;生物量变幅为0.36~5.34 mg/L,平均为1.67 mg/L;群落丰富度指数(R)变幅为1.02~1.96,平均为1.37;香农指数(H')变幅为2.02~3.47,平均为2.72;均匀度指数(E)变幅为0.59~0.85,平均为0.72。在被摄食压力下降及饵料生物资源下降的共同影响下,冬季保护区外界环境对个体较小的原生动物和轮虫有利,群落生态优势度也集中于上述浮游动物类群。受到水文特征的影响,南部湖区的浮游动物物种数、密度和生物量以及多样性指数总体高于中部和北部湖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