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肉碱的营养生理功能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肉碱又称肉毒碱,学名γ三甲基胺β羟丁酸,分子量161,有两种异构体,生物体中多以L-型存在,只有L-肉碱具有生物活性,L-肉碱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活性物质。生物界中大多数生物都有合成L-肉碱的能力,只有少数拟步行虫属昆虫的幼虫等不能合成。一些生物在特定的生理、病理及营养条件作用下也会出现L-肉碱不能满足正常代谢需要的情况。高等动物在正常情况下,体内的L-肉碱含量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状态,动物体L-肉碱代谢池既可以由生物体自身合成的内源性L-肉碱供应,也可以从饲料中获得外源性L-肉碱。1 …  相似文献   

2.
肉碱(Carnitine)又名维生素Bt,在动物体新陈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国外,肉碱早已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畜牧业,对提高动物体的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肉碱具有生理功能的是其左旋型,所以称...  相似文献   

3.
L-肉碱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水产动物饲料中添加适量的L-肉碱,不但可以提高铒料利用率,增加体重,还能节约蛋白质,提高肉质。本文综述了L-肉碱的吸收利用和代谢机制、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饲养效果。  相似文献   

4.
L-肉碱的生理功能及在畜牧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肉碱(carnitine)又称肉毒碱、维生素BT,普遍存在脊椎动物组织中,也存在于一些植物和微生物中。对L-肉碱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1905年,俄国科学家Krinmberg和Guicuitslh在肌肉提取液中发现了L-肉碱,自此以后,各国科学家对其生物功能、分子结构性质、合成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直至20世纪80年代,肉毒碱才被认为是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Borum等,1981;Battzell等,1987)。并于1993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和世界卫生组织认可,许多厂家将其加到奶粉、茶叶等中作为保健品应用。1995…  相似文献   

5.
L-肉碱又称为L-肉毒碱,是一种存在于动物组织、植物和微生物中类似维生素的营养物质。1905年Krimberg和Gulewitsch首先从牛肉浸汁中发现了肉碱。20世纪50年代末,Irving Fritz首次证实L-肉碱在心脏和其它肌肉中的长链脂肪酸β-氧化中起着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L-肉碱被认为是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1993年,美国专家委员会确认L-肉碱为“公认安全、无毒物质”。研究表明,L-肉碱对于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健康是极其重要的,它具有促进脂肪酸的β-氧化、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含量,提高机体耐受力等重要生理功能。1肉毒碱的理化性质L…  相似文献   

6.
甜菜碱和L-肉碱是在畜禽生产中有重要功能的生物碱,并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养殖过程中得到广泛使用,二者的生理及营养功能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因此,在选择添加剂时,部分用户感觉难于在二者之间取舍。本文通过对甜菜碱和L-肉碱生理作用的比较,客观的阐述了两种生物碱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生理及营养作用,以供用户参考。1甜菜碱及L-肉碱的生理作用1.1甜菜碱在生物体内,甜菜碱是由胆碱在线粒体内合成的。胆碱被甜菜碱氧化酶氧化成甜菜碱醛,甜菜碱醛进一步被甜菜碱醛脱氢酶氧化成甜菜碱。甜菜碱的生理作用主要是通过提供活性甲基来完成的。第一,甜菜…  相似文献   

7.
L-肉碱对肉鸡生长性能、胴体组成和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选用600只艾维茵公母混合雏鸡,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以添加了0,25,50,75,100 mg/kg L-肉碱的玉米-豆粕型饲粮.饲养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测定,并分析胸肌的肉质指标.结果表明(1)L-肉碱对肉鸡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50 mg/kg以上L-肉碱可显著提高胸肌率,降低腹脂率和皮脂评分(P<0.05);(3)25 mg/kg以上L-肉碱可提高肉色的Hunter a值(P<0.05),50 mg/kg,75 mg/kg L-肉碱可提高肌肉中肌苷酸和粗脂肪含量(P<0.05),50 mg/kg L-肉碱还可提高肌肉中肌红蛋白含量(P<0.05).  相似文献   

8.
肉碱的生理功能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肉碱(camitine)又称维生BT ,化学名L β 羟基 γ 三甲胺丁酸 ,其化学结构如下 :(CH3)3N CH2 CH CH2 COOH|OH肉碱性质类似胆碱 ,常以盐酸盐的形式存在。肉碱与动物体内脂肪酸代谢有关 ,它正常地存在于体内 ,有携带长链脂肪酸通过线粒体膜的功能。长链脂肪酸只有与L 肉碱酯化后才能进入线粒体内进行 β 氧化。只有L 肉碱浓度足够时 ,长链脂肪酸的酯化与 β 氧化才能顺利进行 ,否则将严重破坏细胞的能量代谢。L 肉碱的生理功能表现在六个方面 :①作为载体将长链脂肪酸转运到线粒体膜内 ,促进脂肪酸 β …  相似文献   

9.
10.
苜蓿的营养功能及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通过对苜蓿的品种、成份组成和生物学特性的调查分析,说明苜蓿含有大量的苜蓿蛋白、膳食纤维、活性多糖和矿物质等有利用价值的营养及功能组份。分析苜蓿营养成份的提取及在功能食品中应用的可能性和需解决的问题后,认为苜蓿的营养组份经合理提取并在功能食品中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日粮纤维的营养功能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前言动物营养学界对日粮纤维的研究始于十七世纪。粗纤维不仅提供动物能量 ,而且能构成合理的日粮结构 ,维持动物机体的正常消化功能。合理利用粗纤维(CF)的关键是要在日粮中保持一定的CF水平 ,防止消化机能紊乱 ,同时又要避免应用CF水平过高造成的营养物利用率降低。同时还应考虑植物纤维的种类、含量和构成的不同 ,对不同的动物添以不同的比例。合理分配粗精饲料 ,充分利用秸秆资源 ,发展养殖业。2日粮纤维概念的发展Trowell(1972)对纤维所做的定义为 :它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 ,且不易被任何高等动物分泌的所有消化…  相似文献   

12.
L-401番茄良种是辽宁省农科院园艺所利用母本自交系"83-63-15-9-8"和父本自交系"83-26-2-1-8"杂交而成的保护地专用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特点,品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开发推广区域和种植面积都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3.
14.
L-肉碱对低温诱导的肉鸡腹水综合征发病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4 0羽艾维茵 2 0 0 0商品代肉鸡随机等分成常温对照组 (NT)、低温组 (LT)和低温加L肉碱组 (LL)。自 14日龄起 ,LT和LL组舍内温度从 2 8℃以每天 1~ 2℃下降至 2 1日龄时的 14~ 12℃ ,并维持到试验结束 ;NT组在常温下饲养(2 1日龄起舍温控制在 2 0℃ )。自 14日龄起在LL组饲料中添加L肉碱 2 0 0mg·kg-1。记录肉鸡腹水综合征 (ascitessyn drome ,AS)发病率 ,并分别于 2 4、 32、 39和 4 5日龄从各组中随机挑取 10羽 ,测定右心室全心室比 (RV/TV)、右心室相对重量 (RV/BW )、全心室相对重量 (TV/BW )、红细胞压积 (PCV)、血红蛋白 (Hb)、血浆丙二醛 (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结果发现 :LT组肉鸡AS发病率比NT组高 ;在 2 4和 32日龄时 ,LL组肉鸡左心室重量较NT组增加 ,RV/TV值下降 (P <0 0 1) ,但在 39和 4 5日龄时RV/TV升高 (P <0 0 1) ;LL组PCV值较NT组高 (P <0 0 5 ) ,并高于LT组 ;LL组AS发病率较LT组低 ,且其血浆MDA水平在 39日龄显著降低 (P <0 0 5 ) ,SOD水平在 32日龄时极显著升高 (P <0 0 1) ;L肉碱对肉鸡体重没有明显影响。结果表明 ,L肉碱具有防治AS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左旋肉碱的营养研究进展及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肉碱是1905年由俄国科学家首先在肌肉抽提物中发现的,1927年Tornita和Sendju证实了其分子结构为L-β-羟-γ-三甲铵丁酸,1948年Frienkel发现黄粉幼虫的生长需要一种生长因子,属于B族维生素,称之为维生素Bt,1952年Carter等人确证维生素Bt即是肉碱。1958年Fritz发现肉碱在哺乳动物脂肪代谢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对肉碱生理功能的深入研究,发现肉碱具有一系列营养生理作用和实际效果,如提高幼龄动物的成活率,降低肥育猪的背膘、提高胴体瘦肉率、改善肉质;在人的方…  相似文献   

17.
18.
肉碱作为肉碱基转移酶的辅酶在长链脂肪酸的氧化代谢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具有促进幼年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胴体品质等优点。文章对肉碱的生理生化功能及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含量做了阐述,并列出了肉碱在猪、鸡等饲料中的推荐添加量。  相似文献   

19.
20.
番茄杂交种L-401属中早熟品种,生育期115d,植株生长势适中,开张度小,叶片小,耐低温寡照,适宜在保护地的生态环境中生长;果实桃形,粉红色,味甜质沙,可溶性固形物5.0%,VC含量为13.94mg/100gm,平均单果重为200g;收获集中,前期产量高,经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7904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