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除草剂与石蜡油混用效果好除草剂在不掺水的情况下与石蜡油混用,可减少除草剂用量,而且又不影响除草效果。除草剂通常是掺水使用,以节约开支提高除草效果。美国科学家的试验表明,试用掺石蜡油的情况下,混合液的总用量最低每公顷0.95升,而掺水的除草剂用量需76...  相似文献   

2.
通过2,4-滴丁酯、百草枯和草甘膦3种除草剂葡萄园田间试验,发现对葡萄植株最安全的是百草枯,2,4-滴丁酯和草甘膦均伤害葡萄茎、叶和果。结果表明:2,4-滴丁酯72%乳油80mL/667m2对牛筋草防效最高;草甘膦41%水剂200mL/667m2对苦菜防效最高;百草枯20%水剂250mL/667m2对节节草防效最高,对其它杂草也有一定的防效,且对葡萄植株安全,可应用于葡萄园除草。  相似文献   

3.
2 .5 油茶、茶树苗圃化学除草技术2 .5 .1 苗圃化学除草的原则(1)由于油茶、茶树叶面较厚 ,具有较强的耐药性 ,对一些内吸传导性除草剂如草甘膦 ,具有较强的抗性 ,有利于防除苗圃中的一些多年生深根性杂草 ,所以尽可能用草甘膦针对性喷雾作叶面处理 ,进行除草。(2 )油茶、茶树是直根系 ,主根发达、侧根、须根较小 ,对一些残留性较强的除草剂都可在苗圃里使用。2 .5 .2 化学除草技术播后苗前处理 由于种子大 ,覆土厚 ,苗木带壳出土 ,可用果尔每6 6 7m2 有效量 10~ 15g或用拉索每6 6 7m2 有效量 130g ,或用西玛津每6 6 7m2 有效量 5…  相似文献   

4.
长沙市综合木材厂,遵照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教导,依靠广大群众,大搞综合利用,在设备条件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制成了一套用木屑作原料,生产木粉的设备,并投入了生产。一、生产工艺流程制材车间的湿木屑,经振动平筛除去粗块边皮等杂质,由风机送至料仓;湿木屑经气流干燥后,由风机送至料仓,并进入粉碎机磨碎,即成40目木粉成品。60目、80目、100目再经过圆筛筛选即可。目前班产量以40目为标准,可生产3吨,100目的含量约为40%左右。根据用户的需要,可筛选出60-100目的产品。二、主要设备特点1.振动平筛,采用两个偏心轮,偏心距为1厘米,每分钟振动600次,主要用于除去木屑内的木块、边皮等杂质。2.气流干燥,由热风炉和干燥管道组成,根据锯屑干湿,把汽流的温度控制在100-250℃之内,7秒钟时间可把含水率为30-40%的湿锯屑降到5-10%,干燥量每小时为  相似文献   

5.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林业应用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磺酰脲类除草剂是 80年代出现的新型的除草剂 ,是化学除草又一新的里程碑 ,目前已在农林业广泛应用 ,掌握这类药剂的性能、特点、使用技术已成为当务之急。1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特点主要包括 :(1)活性极高 :每公顷用克来计算 ,如森草净 (按 75%干燥悬浮剂计算 )每公顷用量 150~ 2 50g。从而使林用除草剂进入了超高效时代。(2 )杀草谱广 ,不但能防窄阔叶杂草 ,还可防治蕨类及灌木、萌条。且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针叶树 ,尤其是常绿针叶树 ,对其忍耐性较大 ,如甲磺隆对常绿针叶树的用量超过正常量的 5~ 10倍均能忍耐。(3)使用方便 ,不论土壤处…  相似文献   

6.
化学除草剂的除草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峰 《山西林业》2014,(1):32-33,42
化学除草剂是目前苗圃除草最常用的药剂,省工、经济、方便,效果较好。介绍了化学除草剂的除草原理以及除草剂的使用量、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和除草剂的施药方法。  相似文献   

7.
磺酰脲类除草剂是80年代出现的新型除草剂,现已在农林业上广泛应用,掌握这类药剂的性能、特点及使用技术已成为当务之急。1磺酰脲类除草剂的特点活性高:每公顷使用量用克来计算,如森草净(按75%干燥悬浮剂计算)每公顷用量仅为150~250g,从而使林用除草...  相似文献   

8.
一、正确选择除草剂 1.根据草坪种类选用除草剂不同种类草坪对除草剂的耐药性不同。对成坪的冷季型草坪选用安全性较高的除草剂。冷季型草坪早熟禾对除草剂的耐性最高。成坪的暖季型草坪既可选用药效期较长的芽前除草剂,亦可选用苗后除草剂。直播的草坪在种前一段时间内避免使用药效期较长的芽前除草剂.可在播前20天低量使用药效期适中的芽前除草剂。  相似文献   

9.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施用一定量磷钾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氮用量对江汉平原杨树的生长及材积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杨树每株施用纯氮100g,材积量每hm~2比对照多增2.84m~3,增产率66.98%,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每株杨树施用氮素100g比施用氮素50g,材积量每hm~2多增1.16m~3,多增产19.59%;株施氮素100g比不施用氪素每hm~2净增收入624元,投产比1.00:2.74。综合分析,江汉平原杨树每株施用氮素100g为宜。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三年桐速生丰产的途径,我们作了赤霉素对其苗木生长影响的小型试验。方法是: 采用盆栽,每盆移植1株,重复3次。赤霉素采用纯晶体,试验浓度分别为100、200、300、400PPM及对照。采用点滴法,每天傍晚在茎生长点滴两滴  相似文献   

11.
果尔混合除草剂的苗圃除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换床苗木选用果尔与盖草能、拿扑净等混合果尔除草剂能杀死苗圃绝大多数宽、窄叶杂草,杀死率在90%以上;采用以果尔为主剂的除草剂除草比手工除草每公顷降低成本127.2元。  相似文献   

12.
造林地化学除草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种除草剂22个配方在造林地上的除草试验,筛选出草甘膦、威尔伯为最佳除草剂,其最佳配比,每亩75ml草甘膦有效量防治一般草本,灭草率达80%;每亩草甘膦有效量100ml加百草枯有效量10ml。防治胡枝子、六道木等灌木,灭草率达90%以上。除草效果显著。用此除草剂配比进行化学除草同人工抚育除草相比,每亩可节约费用15~20元。  相似文献   

13.
利用茎尖外植体进行常绿杜鹃的试管繁殖亦已报道,但有关落叶杜鹃离体繁殖的报道甚少,故对此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本文阐述了落叶杜鹃花三个耐寒品系800374、620014、800057从茎尖外植体(芽梢)快速成芽的培养条件,即培养基成分、细胞分裂素及生长素水平、每周更换新鲜培养基及培养基的pH值等。 材料与方法 外植体的准备及培养物的定植 实验中所用的植物材料是生长在照光24小时(用白炽灯延长光照)的温室中的越南杜鹃(Rho—dodendron annamense Rehd.)三个耐寒品系800374、620014、800057。准备外植体时,先从植株上剪取芽梢2—3厘米长,除去包裹顶端分生组织的叶片,让芽梢浸泡在1克·升~(-1)的灭菌灵溶液(50%WP)中10分钟,再在0.5%次氯酸钠(10%市售漂白粉)中表面消毒15分钟(每升消毒液中加30滴吐  相似文献   

14.
刨花板中释放的甲醛对环境造成污染。近年来已引起很多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在剥花板的质量标准中规定了甲醛释放量的限制,并开始进行降低刨花板甲醛释放量的研究,现简介如下。一、各主要刨花板生产国先后制订了刨花板中甲醛释放量的容许标准日本在1979年碎料板工业标准中就规定了用干燥器法测定碎料板中游离甲醛含量时每升吸收液中的甲醛含量应小于5mg。  相似文献   

15.
杨树苗期杂草危害严重,以农作物常用除草剂防除杂草,对苗木生长有促进作用。通过试验结果表明,除草剂草甘膦、百草枯等在常规用量时对杨树苗期生长效果显著、安全,用药后12d禾本科、阔叶杂草死亡率达100%,省时省工,成本低,见效快。  相似文献   

16.
草灌净是北京兴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新一代林地和非耕地除草剂。经我们在北京市和吉林省长春市第一育苗场的试验表明,草灌净是桧柏、樟子松、云杉、油松和红松苗圃优良的苗后除草剂。在桧柏、樟子松、云杉、油松和红松苗圃,每公顷用草灌净90-120克(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7.
选用长林1号除草剂、48%氟乐灵乳油、50%乙草胺乳油、43%乙氯混剂4种除草剂开展草坪播前土壤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用0.2~0.3 ml.m-2长林1号除草剂进行草坪播前土壤处理,除草效果达到100%;对草坪草无伤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祁连山森林草原带大气降水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73年以来祁连山寺大隆林区降水观测资料,研究了以试区为代表的祁连山森林草原带大气降水的特性及其流域降水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祁连山森林草原带年降水量呈不稳定动态变化趋势,变幅在317mm~539.7mm之间,年际差值为70.3%,其中降雪量占年降水量的3.5%;随着海拔高度每梯升100m,降水量增加4.3%,且阴、阳坡降水递增率有明显差异;森林对降水的再分配表现为不同的森林植被类型其林冠截留量迥异,其中藓类青海云杉林林冠多年平均截留率为25.86%。  相似文献   

19.
当前,由于许多果农不懂得农药的使用技术和病虫防治原理,误认为:喷药时,药液量一定要足,而且喷的越细越好。有些人干脆就把喷雾器的喷片孔随意加大,把果树的叶片或枝干等各部位全部喷湿,甚至于使药液下滴,这才放心。岂不知  相似文献   

20.
分别将牛角瓜(Calotropis gigantea)、白花牛角瓜(Calotropis procera)成年植株的离体叶片置于不同的低温(15、10、5、0、-5、-10℃)条件下处理,以室温(20℃)为对照,测定分析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为先升-后降-再升-再降的波浪形变化,且在-5℃时达到高峰;MDA含量总体先升后降,在15~5℃温度范围内,积累量最大;SOD表现为先降、后升、然后再降的曲线变化,而POD变化更复杂,但两种酶的活性基本都是在5℃上升至最高点。初步认为牛角瓜对低温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但其耐受力相对较差,一般5℃左右损伤已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