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石门国家级森林公园植被垂直分布按100 m垂直海拔高度分段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对植被垂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群落指数在总体上是随着海拔上升呈下降趋势;在海拔、坡度、坡向3个因子中,海拔因子是对群落分布影响最大的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生态边坡灌木根系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高速公路生态边坡8种灌木根系,从根长、根量、根系削弱系数3个参数对其根系垂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根系垂直分布大体呈现出由土壤表层至深层逐渐下降的趋势。但不同灌木根长、根量和根系削弱系数均在不同径级、不同土层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垂直分布差异。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莫尔道嘎林业局植被垂直分布带生态特征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各垂直分布带的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4.
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垂直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查清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植被垂直分布特点,于2016~2017年期间,采用样线法调查记录了保护区植被垂直分布。结果表明:植被从山顶到山体基部有规律的分布,依次为:亚高山草甸带、亚高山灌丛带、针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人工油松林带、次生灌丛带、农田林果带。基本查清了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垂直分布特点,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以促进其向顶级森林群落顺利演替。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牡丹江森工林区土壤的垂直分布、水平分布和地域性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6.
倪焱 《经济林研究》1989,7(1):75-78
根据浙江省59个气象站的地面热量指标和轻度、纬度及海拨高度等资料,应用多元统计学原理,建立了浙江省地面热量状况空间分布的数学模型,从而得到浙江省地面热量的空间递变规律。根据油桐对热量条件的基本要求,确定浙江省油桐自然分布的垂直适宜上限,从而推演出油桐垂直分布的宏观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白石砬子山南北坡森林植被垂直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白石砬子山南北坡森林植被垂直分布按20m垂直海拔高度分段进行了植物种类、分布、多度的详细调查和分析。首次发现了兰科植物双花红门兰(Orchis cyclochila)的分布,填补了辽宁无此植物的空白。同时认为其植被分布有着特殊性,因此用温度随纬度、海拔递减规律估计各种植被分布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1985-1990年野外考察,贵州木本淀粉植物共计108种、1变种。其分布与植被分布表现出一致性,具相似的规律。根据木本淀粉植物生境的异同,将其分布分为4个类型:高原分布、岩溶分布、山地分布和河谷分布,不同的地理区域其主要分布类型亦不同。高原的垂直变化呈现偏干性木本淀粉植物替代偏湿性木本淀粉植物的规律,山地的垂直变化呈现落叶木本淀粉植物替代常绿木本淀粉植物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正>山地生物多样性因生态环境复杂,有水平、垂直,还有坡向的三度空间变化,加以地质变迁的影响,它的变化是四度空间的。山地对物种分布的影响可以从4个角度归纳:1.山地能接纳较多的物种。物种的水平分布向山地延伸时多转变为垂直,在一个水平空间内可有多个垂直带重叠,由于垂直带的阻限作用比水平带小,物种垂直分布迁徙可在短距离(时间)内完成,常出现物种分布的跨带与垂直带生态分布互补现象。生态适应互补现象以夏季黄山  相似文献   

10.
通过标准地及样树调查,查明云斑天牛产卵刻槽在杨树树干上的垂直分布规律.其垂直分布位置随树龄增大而逐年上移.在2~5a生幼树上,主要分布在离地1m以下.树皮厚度是影响产卵刻相垂直分布变化及产生空槽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1.
华北落叶松边材透水性与叶面积空间分布的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华北落叶松林单木累积叶面积、树干边材面积、树干边材透水率及透水量的垂直分布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引入树干边材面积与边材透水率的积可明显提高估测树冠叶面积垂直分布的精度,进而为精确估测林分的叶面积空间分布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掌握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垂直分布与植被垂直带谱间的内在关系,在多年野外实地调查,采集制作近万份植物和昆虫标本,拍摄上万张野外植物、昆虫的生态生境照片的基础上,对标本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对照其采集地的生态因子和生境特点,总结昆虫分布规律和特点,找出昆虫垂直分布与植被垂直带谱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昆虫垂直分布的果林-落叶阔叶林带大致对应植物垂直分布带的农田果林次生灌草林带至针阔混交林带,针阔混交-针叶林带大致对应针阔混交:林带至针叶林带、亚高山灌丛-草甸带大致对应亚高山灌丛带和亚高山草甸带。发现昆虫分布的垂直带谱与植物的垂直带谱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但带与带之间也有一定的过渡阶段,他们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不是截然分开的,这主要源于大部分昆虫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食料因素。  相似文献   

13.
采用法瑞学派的样地记录法,对河南省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植物群落垂直分布与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该区南北植物交汇、种类较为丰富,植物群落垂直分布明显,是秦岭以东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最高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华山松在我国分布范围很广,晋南、陇东、秦岭、伏牛山均有分布,再南则西沿陕、甘边境及白龙江流域川西山区以至贵州、云南,东沿大巴山、巫山、鄂西以真至贵州,而以云南分布最多。华山松的垂直分布,一般在1,500—3,000米之间,云南可高至3,500米,处在高山耐寒针叶林与常绿阔叶林的过渡地带,其垂直分布上段与铁杉、云杉、冷杉相接,下段则与硬松类及阔叶树相接而与之形成混交林。  相似文献   

15.
收集中国32省市壳斗科植物属与种的数据,系统研究壳斗科植物的物种丰富度、相似性系数、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结果表明:壳斗科植物的分布中心在云南、广西和广东三省区;中国各省区相似性系数在0≤S0.1000最多,系数值相对较小,各省区之间的关系比较疏远;相似性系数在S=1.0000最少,关系最密切;纬度地带性为中国壳斗科植物水平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500H≤1500m是中国壳斗科植物的垂直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16.
酃县是一个群山连绵,地势多变的林区。森林生态环境及其所形成的植物群落,垂直差异大。为了制订出切合林区实际的林业区划方案。由原湘潭地区林调队与酃县林业局配合,组成九人调查小队,对该县森林垂直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文拟将调查结果作一个初略分析,以探求森林垂直分布规律与分层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分析论述了安徽省森林植被的水平分布及垂直分布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Fluent软件模拟不同时空分布下室内垂直绿墙对环境因子的影响,通过对建筑中庭垂直绿墙连续10天的选点对照实验,得出在夏季晴天、阴天、雨天3种天气条件下,垂直绿墙时空分布与建筑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与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1)垂直绿墙具有降温、增湿、释放负离子、吸收细颗粒物的作用。2)夏季垂直绿墙在11∶00—15∶00和18∶00至次日5∶00降温效果最为显著;在12∶00—23∶00增湿效果显著。3)垂直绿墙不同测点距离与环境温度、相对湿度、负离子浓度、细颗粒物浓度均呈现二次函数关系。距离垂直绿墙越近,降温效果越显著,负离子浓度越高;在距离垂直绿墙0.9 m时,降温增湿效果最为明显,负离子浓度最高,垂直绿墙对细颗粒物的吸附作用最好。4)垂直绿墙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降温效果为晴天阴天雨天;增湿效果为阴天晴天雨天;细颗粒物吸附效果为晴天雨天阴天;垂直绿墙在晴天对PM_(2.5)的沉降作用更大,在雨天对PM_(10)的沉降作用更大。根据以上分析得出结论:在夏季晴天中午和晚上,距离垂直绿墙0.9 m时,室内垂直绿墙改善室内热湿环境和空气质量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树木胸径和树高二元分布的建模与预测(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二元广义β分布(GBD-2)和Johnson’s SBB分布对美国东北部云冷杉林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进行拟合。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胸径、树高边缘分布和联合分布,还是树高和材积的预估,GBD-2分布的拟合效果均比SBB分布要好。使用常用的林分变量如林分密度、公顷断面积、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冠幅和冠长建立回归模型对GBD-2分布的参数进行估计,表明未来林分水平和垂直结构可以由这些变量进行预测。所建立的二元分布模型可以为研究树木胸径、树高的实际关系和动态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20.
大巴山西段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及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系统掌握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分布及其特点,合理有效开展资源保护工作。通过调查以及归类分析,建立了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自然植被12个植被型37个群系,人工植被3个群系的植被分类系统,并对植被水平及垂直分布进行对比分析,对该区域植被分布所呈现的群落类型多样、自然性和代表性较强、过渡区的特征比较明显、植被在水平和垂直分布上存在一定差异以及植物群落的脆弱性高等特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