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微波干燥机烘茧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茧干燥是蚕茧生产的重要环节,烘茧所用的机械和方法与茧丝质量、烘茧工效有密切关系.历来蚕茧干燥都是用烘茧灶采用气热干燥法进行,一般分为头烘和二烘,共需5.5~6h,烘茧时间长,操作烦琐,工效低,且对茧丝有不良影响. 微波干燥是一种先进的加热干燥技术,具有热效率高、处理时间短、干燥均匀一致、对加  相似文献   

2.
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茧干燥设备国外蚕丝技术先进的日本采用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 ,我省先后在合川和三台引进试用 ,由于这种设备热源采用蒸气 ,体积庞大 ,不适合我国的国情 ,不宜照搬。1 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的科研与开发2 0世纪 70年代由我省赵廉、余成先、张绍文、何大鹏等专家率先组织并参与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的研制工作 ,研制出我国最早的烘茧机 ,代表机型CD78- 2型。这种烘茧机较传统烘茧设备最根本的进步是变静止烘茧为水平和垂直的动态烘茧 ,蚕茧在干燥过程中的感温、感湿接受气流均匀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蚕茧在干燥过程中的破坏 ,代表蚕茧质量关键指…  相似文献   

3.
蚕茧干燥的目的是为了保全茧质,补正茧质.烘干蚕茧,以利贮藏,为丝绸工厂提供优质原料.根据蚕茧的特性及缫丝工艺要求,蚕茧干燥程度的标准即适干率应达85%以上,以鉴定蛹体为准.如果经过干燥处理的同批蚕茧过老、偏老、过嫩、偏嫩或适干不匀,都将会危及蚕茧内在质量如茧丝长、解舒、洁净成绩等,影响贮藏和缫丝,  相似文献   

4.
鲜蚕茧烘干和干茧贮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南  曾国新 《广西蚕业》2003,40(4):42-44
目前我区部分蚕区由于烘茧技术没掌握好,致使干茧质量较差,鲜茧的平均烘率仅为37%左右,干茧解舒率也只有60%左右,而且丝质品位低,只能缫3A以下的生丝,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区蚕茧加工业的发展和降低了我区干茧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提高蚕茧干燥水平从而达到提高蚕茧的质量,降低烘茧成本,对我区的蚕业发展来说是一个关键。要取得好的干茧质量,就要掌握好烘茧的技术。我公司自实行蚕业产业化经营以来,一直注重蚕茧加工这一环节,在蚕茧干燥技术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此总结一下,与同行们共同探讨。1 严格控制好烘茧时的温度,避免高温急烘…  相似文献   

5.
一、蚕茧干燥器设计的理论要求 蚕茧干燥工程是丝纺工业中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对今后缫丝工程的难易有较大关系。它主要对缫丝原料——蚕茧进行干燥加工,加工过程必须应用严格的科学方法,合理使用温度,湿度和特定的操作程序,以使鲜茧杀蛹后,在水份蒸发干燥过程中能控制其物理和化学变化,保证原料质量合乎理想。 通过蚕茧干燥加工过程要达到两个目的:即1.杀死蚕蛹,使之蒸发一定量的水份,达到规定的适干标准,以利于长期贮藏,陆续供应制丝生产。2.补正茧质,使蚕茧茧层的对水亲和性的A丝胶尽量减少向对水疏斥性的B丝胶转化,但又需要有适当可逆性的B变,从适应今后缫丝前煮茧时的煮茧抵抗,有利于煮茧均一适熟,以提高制丝的解舒指标。  相似文献   

6.
雄蚕品种的茧质性状研究及其对雄蚕产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龙 《蚕桑通报》2011,42(2):14-18
对现行推广的雄蚕品种与3个常规品种茧进行了茧质性状差异比较,结果表明:雄蚕茧具有茧层率高、干壳量高、茧幅整齐度高、全茧量低、含胶率低等特点,雄蚕蛹的鲜量、干量及含水量均明显低于常规对照品种。绘出了雄蚕茧的恒温干燥曲线图,确认雄蚕茧的干燥规律与常规品种相似,但干燥速度快于常规品种。分析了雄蚕茧的茧质性状对雄蚕产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蚕茧收烘工作包括了鲜茧收购、干燥加工、贮运调拨过程中的若干工序,前几年的“蚕茧大战”影响了收烘技术的贯彻,导致了茧质下降。目前丝绸市场的变化对原料茧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收烘工作要以科学的态度,认真贯彻蚕茧收烘常规技术和应用新技术,努力提高蚕茧收烘质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不同的烘茧工艺对雄蚕品种蚕茧茧质影响的对比试验,提出有益保全雄蚕品种蚕茧茧质的烘茧工艺:采用二次干燥法,铺茧量4.8kg/㎡-5.5kg/㎡;头冲烘茧温度以100℃为适,头冲出灶时间以定时为主(2h),辅以蛹体干燥程度检验来确定。二冲采用变温法,出灶时间以蛹体干燥程度检验为主,以计时作参考(3h),同时注意控制好排湿量。  相似文献   

9.
前言蚕茧干燥设备可分为蚕茧干燥室(烘茧灶)和蚕茧干燥机(烘茧机)两大类,前者又可分为静置式和推进式。由于不同类型的设备在结构性能上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探明各种干燥设备的干燥工艺条件,对生产实践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而在现行的技术条件下生产实践中干燥工艺的主要控制对象是温度,它不仅是影响干燥能力的主  相似文献   

10.
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的桑蚕茧生产发展速度很快,成绩很大.自一九七二年起,我国桑蚕茧产量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首位.一九七七年总产茧量达三百二十二万余担,比日本约多一倍.我国桑蚕茧数量虽已超过日本一倍,但生丝产量仅和日本相近.这说明,与日本相比较我国桑蚕茧质量差,出丝率低,日本春秋茧平均出丝率可达18.5%以上,而我国仅  相似文献   

11.
原料茧进行干燥的目的有二:杀死茧内的蚕蛹,避免蚕茧在短期内发蛾出蛆;发散茧内部分水分,使茧内不致发霉,便于贮藏。但进行干燥的最大意义是不降低原料茧的工业价值,保全茧质适应缫丝生产的要求。因此,对原料茧在干燥加工过程中变异情况的瞭解,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求取到合理的干燥工艺设计,使茧子的解舒不致恶化或少恶化,而有利于缫丝生产。蚕茧的干燥进程蚕茧干燥的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蚕茧表面水份蒸发和水分从茧层内部及蛹体内层向其表面传递(扩散),蚕茧烘干过程中,蛹体蒸发的水分约占整个蒸发量的70—80%,而鲜茧茧层水分约占10—20%上下。作者曾以鲜茧置于红外线烘干器中,用摄氏100°左右温度实测不同单位时间内水分蒸散量,从实验结果可以分析出蚕茧干燥进程由四个彼此按序进行的阶  相似文献   

12.
李龙友 《中国蚕业》2002,23(3):28-30
蚕茧的茧层是缫丝工业的重要原料.干燥蚕茧的目的除普通物料干燥都具有除去水分,以利贮存保管的共性外,还要求在烘干过程中既要除去茧层、蛹体的自由水分,又要保留茧层一定的平衡水分,保护茧层的良好解舒,使丝胶适当变性,合理地增加煮茧抵抗力,符合缫丝要求.因此,蚕茧干燥工艺要求干燥过程温度由高到低;湿度由小到大,后阶段适当保湿;风速由大至小变化.国内现有蚕茧干燥设备大多采用73型灶或热风灶,烘茧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一般均采用鲜茧经干燥处理来满足贮藏,以供丝厂长年生产。而这一干燥处理工序,对干茧品质的影响颇大。现在干燥处理的形式,还是采用烘灶的结构较多,随着蚕茧干燥技术的深化,已开始注意到这种烘灶的结构对干茧品质的提高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机械化的蚕茧干燥形式近  相似文献   

14.
试论干茧运输与贮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蚕茧,是由茧层和蛹体组成。经干燥处理后,易受大气影响,发生吸湿霉变,丝胶变性,降低茧质,解舒不良,直接影响蚕茧使用经济价值。为了搞好干茧贮藏和缫出优质生丝,特将干茧运输与贮藏技术浅述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借助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并将气象上运用的物理通风测试技术应用到鲜蚕茧烘干领域,研发成功的普适型蚕茧烘干分析控制系统,改善了茧灶内温湿度均匀性,提高了蚕茧品质的均一性和热能利用效率.该系统根据烘茧工艺目标,建立了烘茧专家系统(烘茧数据库),实现了烘茧过程的自动控制,并可适合不同蚕品种、蚕茧的含水率、烘茧工艺阶段要求,提高了蚕茧品质、设备效率与劳动工效;普适节能型蚕茧烘干分析系统烘的蚕茧解舒率达到61.6%,和大型烘茧设备相近,比传统烘茧灶的57.2%提高4.4个百分点.该系统采用灶内空气封闭循环冷凝去湿工艺,比通常的热风烘茧灶日煤耗减少15%,公斤茧煤耗减少25%;同时提高了设备效率与劳动工效,头烘、二烘平均比传统烘茧灶减少烘茧时间20 min左右.  相似文献   

16.
蚕茧在干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状况,是选择合理工艺参数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以干燥理论分析了蚕茧干燥的特点,认为通常把蚕茧干燥过程看成如同一般湿润物料干燥那样,分为恒率干燥阶段和减率干燥阶段,应该是有条件的。事实上茧层几乎没有恒率干燥阶段。指出了,认为茧层在蚕茧恒率干燥阶段保持为湿球温度,而采用较高空气温度将有损于茧质。简要介绍了作者测试蚕茧茧层和蛹体温度的方法、仪器及所得的数据。试验表明,在蚕茧恒率干燥阶段,茧层温度高于湿球温度,蛹体温度几乎保持为湿球温度;在减率干燥阶段,茧层和蛹体温度均随烘率的降低而上升;在整个干燥过程中,空气温度高于茧层温度,茧层温度高于蛹体温度。  相似文献   

17.
《四川蚕业》2005,33(1):60-60
本公司是专业研制桑蚕茧等特殊物料干燥装置的企业,研制开发出系列新型多层振动流化床烘茧机投放国内、国外市场,该干燥技术填补物料干燥技术领域空白。  相似文献   

18.
香川敏昭 《江苏蚕业》1995,(4):59-61,54
<正>利用电磁高周波对家蚕茧进行杀蛹、干燥处理.可看到高温对蛹体的致死作用,致死时间因雌雄个体差异各有不同.茧的干燥速度的经时变化与气热干燥完全不同(黑田、山本1952;清水、入户野1949).另外也进行了红外线干燥蚕茧的试验(松本,1984).  相似文献   

19.
论日本茧检定与我国蚕茧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茧交易以茧检定成绩计价促进了蚕茧质量稳步提高,我国执行的两个试缫检测标准是参照了日本茧检定定级办法制定的.然而,我国鲜茧及干茧两个试缫标准在制定和执行中却存在较多问题.一是由于我国与日本的售茧批量差异较大,鲜茧的试缫标准又单纯强调标准只评级,造成级价分离,鲜茧试缫检验办法不能实施,形同虚设;二是干茧试缫标准评定茧级的指标不能全面反映蚕茧使用价值;三是鲜茧评级计价办法和标准以影响出率大小的茧层量(干壳量)、茧层率为分级主要项目,与试缫分级的解舒丝长相差甚远,出现蚕茧这一种产品(商品)就有多个不统一的标准,且检测方法繁杂.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不断的应用并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我们江苏省吴江市平望梅堰蚕业合作社,通过几年的产业改造,特别是方格蔟和平台的推广应用,社员所生产的鲜茧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收入得到了保障,然而在合作社蚕茧收购过程中,由于所用的蚕茧干燥工艺设备还是七十年代所生产,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的生产技术要求,造成在蚕茧干燥过程中成本高、费工、解舒受到破坏,严重制约了干茧质量上更高层次,难以缫更高等级的生丝.为此,2007年经蚕业合作社理事会研究并经社员代表大会同意,在分别对四川南充、江苏常州以及四川川西等三家国内生产全自动热风烘茧机的企业进行了咨询并实地考察了三种机型在江苏南通的使用情况,进行综合对比,决定引进四川成都川西干燥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L-100型川西牌循环式热风烘茧机,2007年5月在平望镇梅堰第四茧站安装完成,在当年春季首次投入使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