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纸板方格蔟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上蔟工具,具有结构合理,上茧率高,茧质好,解舒好等优点,深受蚕农欢迎,近年来在蚕区得到大力推广,有效地提高了蚕茧质量。原蚕区种茧育使用方格蔟作为上蔟工具避免了以前用草笼等作为上蔟工具不结茧蚕多,死笼高等问题。1方格蔟的扎制目前使用的方格  相似文献   

2.
方格簇室外上簇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格簇是目前家蚕营茧的最理想的簇具 ,它具有结构合理、保管方便、劳动强度低、使用寿命长、上茧率高、解舒好、出丝率高等优良特性。1 推广应用概况1985年 ,如皋市开始推广方格簇具 ,分别在东陈、江安、吴窑等乡镇试验、示范、推广 ,以后逐年向全市推广应用 ,1991年全市推广应用方格簇 150 0多万片 ,推广使用面积达 80 %以上 ,其上簇方法和形式主要推广的是室内上簇法 ,手工捉熟蚕 ,熟蚕粪尿排在室内 ,簇中多湿 ,簇中管理较困难 ,但是 ,通过推广方格簇具 ,蚕茧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增加了蚕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5年前后 ,由于…  相似文献   

3.
<正> 塑料折簇,是现行推广的优良簇具之一。它具有使熟蚕多结横营茧,增加上车率,减少下脚茧,提高蚕茧产量和茧丝品质,有利提高养蚕经济效益;特别是塑料折簇更具有经久耐用,利于消毒,便于保管等优点。根据我们于1987年春季在阆中县柏垭镇农村的张光才等蚕桑重点户推广使用,共养零4.6张,其中各用2.3张分别使用塑料折簇和草笼上簇,在同条件下比较结果:塑料折簇正茧88.5公斤,草笼正茧70.3公斤;塑料簇下脚茧4.35%,草笼下脚茧9.52%。实践证明:使用塑料折簇,对提高茧丝品质和养蚕经济效益均有显著效果,是值得广泛推行的优良簇具。现将塑料折簇的使用方法用图片简要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在目前各类簇器中,方格簇是提高茧质最理想的一种。但在应用中,群众反映蚕儿进孔少,营茧率低。为此,笔者于1987年在何永乡一户蚕农家,春季用苏_5×苏_6、夏季用新抗×科明品种,以A、新旧方格簇(包括新方格簇使用前经蚕沙堆埋改变气味);B、春蚕成熟20%及添食  相似文献   

5.
楼梯簇又称木板长格簇 ,是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崇义县果茶桑局、崇义县茧丝公司根据纸板方格簇、木板转轴方格簇的原理研制改良的一种新型簇具。经过在崇义县蚕区使用一年多的效果证明 ,该簇具有制作简单、簇具使用寿命长、占地面积小 ;自动上簇快而齐 ;结茧率高 ,茧色洁白 ,茧质优等特点 ;鲜茧上茧率高 ,几乎不存在黄斑茧、柴印茧、畸形茧、双宫茧 ,比竹花簇上簇每张种可提高上茧率 6 %~9%。笔者认为该簇具适用于在南方杂交桑养蚕批次较多 ,木材资源丰富的蚕区推广。制作方法 :楼梯形长格簇主要利用杉木毛板竹制而成 ,外形高 1 50cm …  相似文献   

6.
素斑,食桑旺,体质较强,但抗湿性弱。壮蚕遇多湿,用叶偏嫩,有吐水污染蚕体现象,增加簇中死蚕和死笼茧,秋期干旱,叶质差,簇中及蛹期遇高温增加不受精卵和死卵。熟蚕营茧快,上爬性强,上簇过密易产生同宫茧。催青期10天,幼虫期21~22天。蛹期16~17天,全世代为48~49天。茧白色,茧形椭圆中等,缩皱中等。全茧量1.45~1.53克,茧层量0.35~0.40克,茧层率  相似文献   

7.
<正> 涟水县麻垛乡有桑园4250亩,86年养蚕4109张,使用纸板方格簇7万片,编结式方格簇24万片,有90%以上的蚕种使用了方格簇上簇。麻垛乡引进方格簇是这个蚕桑生产技术的一大进步。以前使用的簇具多为菜籽秸、柳树枝、乱麦草、玉米皮等,正规一点的是草龙。因此,养出了好蚕而结不出好茧的现象是很多的,上茧率最高也只有80%,甚至有的农户下茧占多数。使用方格簇后茧质大有提高,群众收入显著增加,这个乡的东哨村大庄组85年秋蚕用草龙上簇,平均每公斤上茧  相似文献   

8.
王松  林小芬 《中国蚕业》2001,22(2):32-32
自1995年开始,我们在如东掘西原蚕区尝试使用方格蔟作为上蔟工具;2000年春季又在泰兴、苏南的4个原蚕区推广使用.实践证明,种茧育中使用方格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结茧蚕的发生,增加横营茧降低死笼率,有利于种茧保护,较其它蔟具能显著提高茧产量、公斤茧制种量.  相似文献   

9.
原种蚕熟蚕时采用花蔟、方格蔟、塑料折蔟等不同蔟具上蔟,以观察熟蚕吐丝结茧化蛹后种茧质量变化.结果:无论是千克茧粒数、茧层率还是死笼率、双宫茧率,方格蔟均优于花蔟和塑料折蔟.  相似文献   

10.
原蚕区种茧育方格蔟试用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纸板方格蔟是目前蚕茧生产中一种较为先进的优良蔟具,近年来在丝茧育上已广泛推广使用,且应用多年。用方格蔟上蔟的蚕茧,茧色洁白、茧层厚、上茧率高、次下茧少、上车率高、效益高。方格蔟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蔟具。在种茧育上由于陈年方格蔟粘有多层丝质和吸附蚕儿排泄物,种场担心消毒不彻底而很少使用。笔者为了探索方格蔟在种茧育上使用的效果,于2007年春期在金华天宝蚕种有限公司的原蚕区进行了初次试用,现将试用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纸板方格蔟作为一种理想的丝茧上蔟用具,在丝茧育上以其上车率高、解舒率好、丝质佳而得到广泛运用。但在种茧育上由于陈年方格蔟粘有多层丝质和吸附蚕儿排泄物,种场担心消毒不彻底而少有使用。笔者从2001年起在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镇掘西村原蚕点每年春蚕中使用方格蔟室外预挂法至今已有五年,尤其是近三年来每年的饲养原蚕蚁量规模都在2600g以上,每季制蚕种超6万张以上,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方格蔟和稻草的准备方格蔟规格单片为17×9孔型,每二片扎成一只方格蔟,上下两边用竹棒固定扎牢,且重新要求方格蔟孔长边与竹棒平行。每10g…  相似文献   

12.
<正> 如皋县江安乡1990年春蚕期在狠抓科学培桑、小蚕共育、防病消毒等措施的同时,大力推广方格簇,不但蚕茧张产、总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而且蚕茧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上车茧率由上年的85%提高到93.2%,解舒率由56.8%提高到61.4%,茧丝长由998m提高到1098m,鲜上茧出丝率由17.6%提高到20.5%。每公斤方格簇茧平均价达12.26元,比草笼茧平均价高1.28元。广大蚕农看到了使用方格簇可改善茧质、提高效益的优点,推动了如皋县其它乡镇使用方格簇的积极性,全县1990年方格簇使用量300万片左右,1991年将达720万片,使用方格簇上簇的将达80%。  相似文献   

13.
原蚕相对于普蚕抗逆性较差,在上蔟时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原蚕区原蚕饲养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原蚕饲养阶段蚕体健壮,长势喜人,恰巧上蔟时遭遇气象环境条件突变,结果造成许多蚕不结茧,或者虽结茧但成为死笼茧,严重影响种茧的产、质量和蚕农生产种茧的积极性。因此,原蚕区饲养原蚕上蔟时依据当时的气象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为熟蚕创造良好的上蔟环境,保证熟蚕正常营茧,是原蚕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关。  相似文献   

14.
由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和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蚕茧分公司合作研制的“适熟蚕自动登簇剂”最近在广州通过了由省高教局组织的专家鉴定。该研究成果从养蚕生产中熟蚕上滚环节进行技术改革,经过研究人员4年多的研究,终于获得了成功。熟蚕上簇使用“适熟蚕自动登簇剂”,能使90%左右熟蚕快速、自动上簇,省力省时,比传统的熟蚕上簇方法,提高工效3—4倍,减少窝边茧、死笼茧、污染茧等下茧发生,单张产值提高9—11%,使用后对蚕无毒害,不影响蚕丝质量。专家们认为该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建议在养蚕生产上推广应用。适熟蚕自动登簇剂的使用方法是:每张蚕种用药剂1支,兑0.8公斤清水稀释,均匀  相似文献   

15.
凌建标 《蚕桑通报》1999,30(4):55-55,
在蚕种生产上,日系品种较易发生不结茧蚕,特别是遇多湿等不良的上蔟环境更易大量发生,对生产成绩影响较大。我场历来对这个问题比较重视,生产上能针对日系品种的特性,在几个关键环节上给予相应的适当技术处理,故而多年来不结茧蚕发生一直较少。这对保证我场生产的长期稳定起到了较大的作用。现将我场减少日系原种不结茧蚕的初浅体会简介于后,供参考。一、使用方格蔟我场自1974年以来,日系品种一直使用方格蔟上山,主要表现为不结茧蚕少,健蛹率高,单产经常超过中系品种,由于日系品种自身抗湿能力弱而又喜结下层茧,并且营茧缓…  相似文献   

16.
性状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才能表现出来的,一些不良性状并非肯定出现不可。例如,东肥不结茧蚕较多,在养好蚕的基础上,坚持簇三干燥(簇室、簇具、簇草)的条件,不结茧蚕就能大大减少。1977年我们将上簇第二天因多湿不能结茧的蚕拾出来,重  相似文献   

17.
我县贤德公社文村大队蚕桑专业队,在方格簇试验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大搞科学实验,不断摸索营茧规律和上簇方法,依靠群众,试验成功了回转架上簇法。从去年夏蚕开始,连续经过四期蚕的试验,均获得了良好的成绩。广大贫下中农一致认为,回转上簇法比搁挂上簇法好,它的优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为了调查含吡丙醚类农药对两广二号的眠性、营茧功能和蚕茧成绩的影响,试验通过给4龄第2 d的蚕和5龄第1 d的蚕分别添食不同浓度的吡丙醚和吡丙·虫螨腈1次,饲养至上蔟结茧,观察两广二号蚕的眠性并调查蚕茧成绩。试验结果表明,两广二号食下吡丙醚类农药,不会发生急性中毒症状,但部分蚕的眠期推迟1 d;食下浓度较高的吡丙醚类农药会导致蚕儿不能上蔟结茧,甚至不能化蛹,食下微量浓度的吡丙醚类农药会导致蚕儿结茧率低、化蛹率低、死笼率高。  相似文献   

19.
<正> 吴江庙港公社部分生产队今春采用方格簇片竖放蚕座自动上簇试验。社员反映此方法简便、采茧容易、上茧率高,但还存在簇格营茧率低(占60—80%),由于有些蚕座残桑较厚造成蚕茧含水率高等缺点,这有待今后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0.
<正> 目前方格簇在实际生产中正在推广和应用,为比较方格簇与蜈蚣簇对双宫茧率影响的异同,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75新×7532是近年我地饲养量最大的蚕品种,这个品种双宫茧率比较高,1987、1989、1990年我们在月城镇戴庄村蚕桑承包户刘玉娣等户,对该品种在不同饲养季节应用蜈蚣簇与方格簇上簇的双宫茧率进行了调查(表1)。结果表明,无论在哪个季节,使用方格簇的双宫茧率均大大低于蜈蚣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