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促进博乐垦区种植结构的多元化,提高职工种植经济效益,五师九十团从对口援建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引进了黑绿豆品种鄂绿4号进行种植试验。结果显示,该品种可在本地实现一年两熟,第1茬单产可达110.3 kg/667 m^2;第2茬单产90.5 kg/667 m^2,较种植棉花增收816元/667 m^2。  相似文献   

2.
新疆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坚持走“科技兴团、科技兴农”之路,大力推行农业节水技术。2004年该团投入500万元,发展节水农业,在3万亩滴灌的基础上,新增自压软管滴灌2万余亩,单产籽棉创历史新高。种植9.2亩棉花皮棉单产153.36kg,籽棉总产3818万千克,其中十四连李振旗种植了42亩棉花,运用了软管滴灌新技术,皮棉单产217kg,刷新了北疆片区皮棉单产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3.
滴灌春小麦单产450kg高产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八师一四八团2008年种植滴灌小麦0.1万hm2,平均单产431kg/667m2,最高单产达604.5kg/667m2。单产水平较水浇地平均增产100kg/667m2以上,按目前小麦(3级)收购价2元/kg计算,可增加产值200元/667m2。扣除滴灌成本160元/667m2(地下部分和首部按10年折旧),加上节约机力、人力及肥料等费用50元/667m2,可增收90元/667m2。0.1万hm2滴灌小麦共增收135万元。  相似文献   

4.
南疆滴灌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设施滴灌技术种植冬小麦具有省地、省工、提高肥水利用率等优势,可使小麦单产提高25%以上,冬小麦种植效益明显增加。本文根据2013—2014年第三师五十一团青年连滴灌冬小麦高产示范田经验,总结了该团滴灌冬小麦单产550~600 kg/667 m2的高产栽培技术,为南疆滴灌小麦种植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2004年,农二师2.7万hm^2棉花平均单产皮棉146k.g/667m^2(旧制1亩,下同),创兵团之最。塔里木垦区三十二团有20.8hm^2亩棉花皮棉实际单产252.8kg/667m^2,比棉花收获前国家农业部验收组鉴定的单产还高6kg,创下全国皮棉单产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节水新模式,通过地下滴灌在新疆兵团第五师九十团棉花生产试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对棉花地下滴灌与膜下滴灌在灌溉水量、施肥及棉花产量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棉花地下滴灌增产效果明显,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棉花是五十团的支柱产业。2008年,全团种植棉花0.7万hm^2,总产4230万奴,平均单产402kg/667m^2。随着棉花种植面积及新技术应用力度的不断增大,棉花单产、总产不断提高,但高投人、高产出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尤其随着近年物化及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造成利润降低。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有利措施,保证棉花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8.
2009年,农六师农科所引进了棉花新品种新陆早42号,并结合棉花品种比较试验在芳草湖进行示范种植,种植面积26.7hm^2,平均单产380kg/667m^2,生产效益较好,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南疆库尔勒垦区盐碱重,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汛期洪水多,水质差,用此河水进行棉花滴灌,技术难度较大。农二师三○团2000年一次示范推广1066.67hm^2(旧制为1.6万余亩)。其中1膜6行666.7m^2(旧制1亩,下同)产皮棉127.4kg,1膜4行666.7m^2产皮棉119.25kg,分别比对照沟灌增产23.6%和17.2%,节水40%以上,经济效益极显著。本文作者对河水滴灌中棉花的生育特点、滴灌技术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种业导刊》2010,(3):42-42
2009年,黑龙江省建设5个玉米膜下滴灌试验项目区,项目区总面积300hm^2。从试验效果看,玉米膜下滴灌增产效果显著。相对于喷灌技术,玉米膜下滴灌可节水50%~80%,与大面积种植地块相比可增产100%,每667m^2增收454元至675元。  相似文献   

11.
<正>农八师一四八团于2009年率先在国内大面积种植膜下滴灌大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产量提高,节水效果明显。全团种植滴灌大豆0.14万hm2,平均单产280 kg/667 m2,国内专家现场验收14.9hm2,大豆连片平均单产364 kg/667 m2,其中有0.08  相似文献   

12.
棉花耕层滴灌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耕层地下滴灌是目前国际推广应用的先进节水灌溉技术之一.2007年,农一师十四团推广耕层式滴灌棉田667hmz,经田间测产籽棉380kg,667m2,个别高产条田可达400kg/667m2以上,与膜下有压滴灌相比,籽棉增收26kg/667m2,增产8%;与常规沟灌棉田相比较籽棉增产41kg/667m2,增产13%,比膜下有压滴灌节水16%,较常规沟灌节水31%.  相似文献   

13.
农五师九○团地处阿拉山口主风区,全年8级以上大风165天次,干旱、大风、冷害、土壤肥力低,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通过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为充分利用作物生长期的光热资源,突出优化棉花群体结构,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单位面积成铃数,提高单产,以密取胜,变低产为中产、中产变高产,在“密、矮、早”栽培技术的基础上,九○团提出“增密度、降高度、抓齐度、促匀度”的技术路线,形成了“密、矮、早、膜、匀”的棉花高密度栽培技术体系,棉花产量不断提高,全团皮棉单产从2001年的133.3kg/667m^2,提高到2004年的150.6kg/667m^2,2005年达到158.6kg/667m^2(旧制1亩,下同),其中单产皮棉超过180kg/667m^2的棉田1 100hm^2,单产皮棉200kg/667m^2以上棉田140hm^2.现将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一三○团共种植小麦0.24万hm2,平均单产389 kg/667 m^2,收获穗数38.5万穗/667 m^2,穗粒数27.5粒,千粒重36.74 g,单穗重1.01 g,单产较2009年减少7 kg/667 m^2。其中产量在600 kg/667 m^2以上有2户,6.87 hm^2;550-600 kg/667 m2以上的面  相似文献   

15.
不同密度及施钾肥量对马铃薯免耕栽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密度及施钾肥量对马铃薯免耕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产量以处理A2B2最高,单产为2801.4kg/667m^2,其次是处理A3B3,单产为2641.32kg/667m^2,第3是处理A2B2,2626.31kg/667m^2,产量最低是处理A1B1,单产为2055.03kg/667m^2。经方差分析,马铃薯免耕栽培最佳种植密度为处理A2(5000株/667m^2),最佳施钾肥量为处理B3(20kg/667m^2)。  相似文献   

16.
地下滴灌(SDI)是继膜下滴灌技术推广后,再 次兴起的一种节水灌溉新技术。农二师三○团自 2002年开始示用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提供的棉花 地下滴灌设施及技术以来,至今已累计推广面积 450.13hm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笔 者根据近几年来的生产管理经验,对地下滴灌配套 技术应用效果作如下介绍,并对该技术运行中出现 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精准农业和滴灌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疆超高产棉田不断涌现,2006年,三团安排了中棉所35皮棉单产200kg/667m2以上试验与示范,并达到了  相似文献   

18.
一二一团于1996年率先在兵团大面积试验成功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棉花产量大幅提高,节水效果显著。随着棉花节水滴灌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推广,一二一团在滴灌棉花模式化栽培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无壳南瓜籽能缓解精神紧张,提高耐温能力,而且以其多种药用价值位居葵花子、西瓜子之上。2010年,农六师土墩子农场采用滴灌技术种植无壳南瓜73.33 hm2,平均单产为106 kg/667m2,最高单产达到128 kg/667 m2。  相似文献   

20.
6 大豆 6.1 新大豆10号 原代号Y-5,由伊犁州农科所选育,通过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17~122d,株高95cm左右,2年区试平均单产266.66kg/667m^2,生产试验平均单产244.72kg/667m^2。籽粒蛋白质含量39.2%,脂肪含量22.5%,适应性强。适宜北疆冷凉地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