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系统了解我国与加拿大在燕麦科研合作方面的历史和现状,为相关部门决策及科研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分析中加燕麦科研合作现状及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结果]中加燕麦科研合作领域涉及燕麦产业发展各方面,主要合作形式包括研究人员互换交流、联合开展研究、联合组织研讨会和科技开发及成果示范推广等.合作中主要存在燕麦科技合作有待向产业化方向推进、科技合作领域亟待深入发展、缺乏长效合作机制及服务平台等问题.[建议]应提高燕麦产业化合作水平、拓展中加燕麦科技合作方向、建立中加双边常设的农业合作机构与机制等,以促进中加燕麦科研合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闽台农业合作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目前主要合作领域,并探讨闽台两岸农业技术的合作现状,包括合作的主要领域及对两岸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最后指出闽台两岸在农业技术合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提高闽台两岸农业及技术的合作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国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及特点,认为可为我国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借鉴,包括要正确发挥政府在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作用、遵循国际合作社原则、营造合作社文化、以发展流通和服务领域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及逐步建立合作组织的网络体系等。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技术在农业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现代农业推广模式由原来的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向以农村综合科技服务方向转变,农业领域不再局限于农业领域技术推广.一些地区已经形成了以政府部门为推广主体,与科研、教育、以及和农业有关的组织进行合作的综合服务体系.虽然多元化的农业推广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是一些地区由于受条件的限制,与市场经济发展并不适应.本文主要以甘肃的农业推广模式为主线,综合论述了农业技术推广主要模式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了揭示2001-2014年间Southern印迹杂交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文章以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Ⅲ对Southern印迹杂交领域相关论文进行了共被引分析.结果发现:该领域研究热点以基础应用为主,核心作者群明显,研究力量缺乏合作,需寻找新的研究热点,促进该领域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土库曼斯坦的系列援助及合作计划对中国在土库曼斯坦国的发展形成一定的竞争。为此,以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业领域为切入点,推动中土两国之间在农业技术和科技研发等领域的合作,帮助土库曼斯坦改善居民生活,惠及广大民众,树立中国形象,推动能源等领域全方位合作。为此,本文从剖析土库曼斯坦农业现状和困境出发,总结了土库曼斯坦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对比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与土库曼斯坦农业合作的战略重点和实施途径,为开展"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中土农业合作提出了发展对策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强与韩国在发展林业教育培训和开发林业人力资源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探讨双边开展林业教育和培训合作的新途径,应韩国国立山林研究院研修部的邀请,以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彭有冬先生为团长的林业教育培训交流考察团一行5人,于2004年10月19日至25日对韩国进行了访问.  相似文献   

8.
科研人员及其合作关系组成的合作网络,反映着技术创新活动的特征模式以及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对决策者制定技术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电子白板领域的专利数据为例,在技术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重点研究发明人合作网络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拓扑特征以及各阶段过渡过程中合作网络结构的演化特点。研究发现:随着技术发展,团队数量和合作数量持续上升但合作网络整体日益稀疏,其中成长期的合作网络最为活跃。证明技术创新过程中科研人员的合作行为与技术发展之间紧密相关,技术生命周期的过渡使得对应合作网络发生演化,而合作网络的演化也可能是推动或阻碍技术发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历史地回顾了建国以后我省农村合作经济产生与发展的历程,研究了农业合作化的经验与教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省农村合作经济又经历了转性和转型的重大变革.瞻望未来,无论在生产领域或流通领域,也无论在金融领域或科技领域,我省农村合作经济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深化改革中,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必将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实现校企文化融合,在文化价值观、制度选择、行为倾向等方面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为载体,以工学结合、基地建设、文化课程、文化交流为主要途径,才能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在文化领域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对俄的合作与交流,综合分析了哈尔滨市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业合作的发展现状,从双边经贸合作、农业科研合作、境外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阐述了合作中遇到的困难,并从政府推动、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合作交流加强、对俄新型农业园区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何苗 《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388-8390
农业保险是关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制度,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处于停滞不前、日益萎缩的尴尬局面.该研究在借鉴美、日、法、前苏联以及东亚等国家发展农业保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农民基层互助合作保险为基础;多种经营主体参与的商业化保险运营模式是促进我国农业保险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与巴基斯坦建立自由贸易区是中国近来积极参加区域经济合作的又一次重大尝试。运用引力模型,估计和考察影响中国与巴基斯坦双边贸易量的因素以及中国与巴基斯坦的贸易潜力,得出自由贸区的建立将更有利于提高两国的经贸合作水平,减少两国对区外其他国家的依存度。此外,认为两国之间发展双边贸易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和巴基斯坦签订FTA对两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还在进行对外贸易与投资合作,针对九四年到零七年间我国对 外经济贸易往来的数据,可以推断出,我国农业对外贸易与投资合作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而且是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本文将采用几种分析方式,来对外商对华农业的投资带来的农业贸易方面的 影响和作用进行探讨,下文将借助图表来对关联机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垄断权的终结,为中英双方改善关系,提供了契机。英国政府在华设立商务监督,是顾及英国在华商人利益,同时也是为了扩大中英贸易,发展两国关系。  相似文献   

16.
通过阐述两岸经贸合作的现状,分析了《SPS协定》对两岸经贸合作的不利影响,并对促进两岸经贸合作的繁荣及农业生产的安全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7.
徐彦 《农业展望》2014,(4):66-69
分析了国际大米贸易现状,认为供需形势整体宽松、贸易规模相对较小、进出口国家相对集中,东亚及东南亚地区是全球大米贸易的中心;指出大米供需形势变动及主产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是影响大米贸易的主要因素,预计今后国际大米贸易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且贸易规模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在竞争性与互补性视角下分析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结构,利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对大陆和台湾地区农产品竞争优势进行测算与对比,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测算海峡两岸农产品互补程度,分析两岸农产品贸易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应结论:海峡两岸应进一步强化农业合作与交流,促进农业双向投资,加强两岸农产品检验检疫的交流与合作,以闽台为试点推动两岸农业一体化。  相似文献   

19.
针对闽台物流信息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围绕物流信息自动采集、集成共享,开展物流信息互联和共享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研发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现代物流互联平台。建立闽台物流配送信息库,研究基于物联网物流配送管理,提供物流资源配置和管理、物流配送调度管理、物流业务动态监控、物流信息查询、物流实时决策支持等服务。利用射频识别、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通用无线分组业务等技术,实现基于物联网的货物配送动态路径规划和导航、信息查询、指挥与决策等功能。研究闽台经贸合作信息标准,实现闽台经贸交流的"书同文,文同意"。建立闽台经贸合作协同服务基础平台,并在此基础上运营闽台电子物流协同服务系统,为闽台经贸合作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0.
Food system resilience to climate change is uniquely imperative for bring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within reach and leaving no one behind. Food systems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are interacting with planetary boundaries and are adversely affected by extreme weather-related events. A practical question for East and Southeast Asian stakeholders is how to foster climateresilient food systems in the face of lingering food system vulnerabilities and policy gaps. This paper reviews food sys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