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2年4月——1994年7月,安徽固镇县农机局承担了农业部“丰收计划”——稻麦连作农机农艺结合增产增收技术项目,共完成连作面积10.5万亩,水稻两年加权平均单产为494.95千克/亩,比实施区前三年平均单产增产50.97千克/亩,小麦两年加权平均单产为292.99千克/亩,增产105.41千克/亩,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为: 一、水稻生产主要技术措施1.选用高产优质品种,培育带蘖壮秧。主要选用汕优63或协优63。根据小麦收获期、农耗时间及水稻品种(组合)对秧龄的要求,适时播种,秧龄控制在35  相似文献   

2.
培育壮秧、增加秧龄弹性,是现阶段我省机插水稻育秧的技术关键.目前,机插水稻育秧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湿润育秧,而控水育秧的研究不多.本研究旨在探索通过控水管理培育适期机插的健壮秧苗,考察测定其形态、生理特性方面的秧苗素质,进而论证其对延长秧龄、增加秧龄弹性和缩短缓苗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关键在于"为机育秧",特别是晚稻育秧技术要求更高。现将湖南双季稻主产区大通湖、浏阳、衡阳、汉寿等地的晚稻育秧技术要点编录,供参考。大通湖:控制秧龄期不超20天(1)播种期及播种量。播种期的确定严格根据前茬早稻的成熟期及晚稻预计插秧时间,按照18~20天秧龄期倒推计算播种期,秧龄期尽量不超过20天。生育期在110~114天内的,应在6月26~28日播种;110天内的,应在6月28~30日播种。晚稻每亩用种量必须保证3kg,每盘播100g,每亩插用秧量不少于30盘。  相似文献   

4.
旨在探讨水稻采用软盘盖膜育壮苗,秧龄短,易于集约化管理.在苗期应用多效唑等辅助农艺措施增加秧龄的弹性,促进机插技术趋向规模化、数量化、指标化、加快稻作机械化的步伐,抑制当前直播稻的发展趋势.实现高产、稳产、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水稻播种期及秧龄对产量的影响 ,在淠史杭灌区灌溉试验总站进行了试验。试验资料分析表明 ,水稻产量随播种期的推迟和秧龄的增长而明显减产。并提出大型灌区在受引水能力的约束下 ,可通过合理安排育秧 ,达到提高总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郎溪县自九五年实施水稻“丰收计划”以来,大力推广和发展水稻抛秧栽培技术,五年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该技术能节本增效,促进粮食丰收。其技术要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壮秧剂及用量对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健壮秧苗是水稻高产的前提和基础,在大面积生产应用中,由于前作不能及时腾茬等非人为因素,超秧龄移栽现象较为普遍,为避免和解决这一问题,增加秧苗弹性、延长秧龄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对不同类型壮秧剂及其用量和使用条件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大田生产提供理论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一、试验设计与方法 (一)试验地点及土壤情况:试验地点选在温光条件较好、适合水稻生长的江宁铜山农机服务站  相似文献   

8.
水稻秧龄和播种期对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水稻播种期及秧龄对产量的影响,在淠史杭灌溉试验总站进行了试验。试验资料分析表明,水稻产量随播处期的推迟和秧龄的增长而明显减产。并提出大型灌区在受引水能力的约束下,可通过合理安排育秧,达到提高总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随着市场对水稻需求的不断增加,全国各地的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大。为确保大面积种植的水稻增产丰收,水稻插秧机在水稻种植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水稻插秧机的结构较为复杂,机械化要求比较高。  相似文献   

10.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采用规范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的水稻移栽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适合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培育、插秧机的操作使用、大田管理农艺配套措施等。采用该技术可减轻劳动强度,实现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收、高产稳产。一、规范化育秧规范化育秧是实现机械化插秧的关键,常用的方式有双膜育秧、软盘及硬盘育秧三种。规范化育秧的显著特点是密度大、省秧田、秧龄短、秧苗成毯状。要求播种均匀、出苗整齐、根系发达、茎叶健壮、无病无杂。1、熟化床土。选择菜园土、熟化的旱田土、稻田土或淤泥土,采用机械或半机械手段进行碎土、过筛、拌肥,…  相似文献   

11.
正育秧是水稻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特别是高性能插秧机的广泛应用,机插水稻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水稻机插秧受农艺和农机双重因素影响,秧苗需兼顾农艺要求、插秧机械作业需要。以往一家一户分散进行秧田育秧,育秧的关键技术难以掌握、秧龄等难以保持一致,部分秧苗因此而错过最佳机械化栽插时机,从而制约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近年来,江苏省着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  相似文献   

12.
以水稻品种铁粳11为试验对象,在不同密度和不同插秧秧龄条件下,研究其灌浆期剑叶光合速率的差异。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铁粳11剑叶光合速率与密度、秧龄的二次回归模型,确定方程的取值区间和最佳组合。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减小,光合速率增大;随着插秧秧龄增大,光合速率增大。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连云港市水稻机插面积逐年增多,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但由于连云港地处江苏的北部,稻麦作物轮作时换茬时间紧张,同时普通毯苗机插技术应用于生产中时,存在播种量大、秧苗素质差、秧龄弹性小、低播量、成毯性差、伤秧伤根严重、漏秧率较高、每丛苗数不均匀及返青慢等问题,无法发挥机插水稻增产潜力,制约了我市水稻机械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水稻钵苗机插技术是采用水稻钵苗插秧  相似文献   

14.
正杂交水稻的发展为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重要保障,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技术发展却十分缓慢,因制种过程中父本、母本秧龄不同需分开栽插,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使杂交水稻制种栽插环节已成为制约我国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发展的瓶颈。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母本的栽插群体数量远大于父本,因此采取插秧机育秧机插母本的方式能够很大程度地减少栽插环节劳动量,解放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为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发展提供技术依托。本文旨在对两种插秧机机型进行机插母本效果的对比  相似文献   

15.
正栽植机械化是种植机械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长期以来,水稻种植机械化是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薄弱环节,也是长久以来掣肘我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瓶颈。目前,国内外水稻机械化移栽方式主要有毯状苗机插秧和钵体苗机栽插两种形式,重庆地区也不例外。但毯状苗机插秧技术存在育秧取土困难、播种量大、播种均匀性欠佳、秧龄弹性小、秧苗素  相似文献   

16.
政策信息     
农业部近期下发通知,要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结合本地和本行业实际,加强领导,以各级丰收计划为核心,多方筹集资金和物资,加大科教兴农力度,加速推广“十项农业重大技术”。 重点推广的十项农业重大技术包括: 一、良种及其配套技术 二、水稻旱育稀植及抛秧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常见机插毯状秧苗要求盘根紧密、提起不散、形如毯状,杂交中籼稻机插在育秧时要求盘播量相对较大,而在机插过程中,取秧面积较小,易造成伤秧和漏插,特别是根系拉伤严重、返青时间长,直接影响到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水稻钵苗摆栽技术,虽然机插时不伤苗、返青时间短,但因摆栽机械和育秧专用盘的价格昂贵,生产投资成本高,目前难以推广应用。近年来,毯状钵苗机械化育插技术在安徽省天长市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效果。因毯状钵苗秧块下部分开、上部连成毯状,秧龄时间长、秧苗壮,毯  相似文献   

18.
<正>常见机插毯状秧苗要求盘根紧密、提起不散、形如毯状,杂交中籼稻机插在育秧时要求盘播量相对较大,而在机插过程中,取秧面积较小,易造成伤秧和漏插,特别是根系拉伤严重、返青时间长,直接影响到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水稻钵苗摆栽技术,虽然机插时不伤苗、返青时间短,但因摆栽机械和育秧专用盘的价格昂贵,生产投资成本高,目前难以推广应用。近年来,毯状钵苗机械化育插技术在安徽省天长市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效果。因毯状钵苗秧块下部分开、上部连成毯状,秧龄时间长、秧苗壮,毯状钵苗较毯状苗返青  相似文献   

19.
机插秧配套育秧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选好水稻品种组合与确定播插期(1)水稻品种组合选择原则。机插秧水稻品种选定的原则是,符合机插秧秧龄特点(小苗带土移栽)的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对无前后作物茬口矛盾的水稻品种宜选择生育期较长,增产潜力大的品种;  相似文献   

20.
正水稻大苗移栽技术与装备成果简介针对多熟制地区茬口紧等问题,提出"对位均匀播种+精准移送秧苗+大苗高速栽插"整体方案,创新设计"退让型"大苗栽植轨迹、低损伤切块取苗、秧苗精确移送等关键技术,适应苗高范围提高2倍,填补国内外技术空白。应用领域主要适用于双季稻、稻麦等多熟制地区水稻长秧龄大苗移栽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