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行20.5%多.福.甲维盐悬浮种衣剂对大豆根腐病及大豆孢囊线虫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用20.5%多.福.甲维盐悬浮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可有效防治大豆根腐病、孢囊线虫病,但效果不如35%多克福大豆种衣剂好,生产上推荐药种比为1∶60。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60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为其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50、100、150 mL/100 kg种子,对照药剂2%立克莠湿拌种剂400 g/i00 kg种子及空白对照5个处理;采用土壤接种病菌以测定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60 g/L成唑醇悬浮种衣剂50~150 mL拌种100 kg,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达57.03%~91.06%,玉米增产25.8%~44.4%,药后观察未见玉米苗出现药害现象.[结论]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玉米安全,可作为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药剂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建议使用剂量为60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100 mL/100 kg种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为其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50、100、150 mL/100 kg种子,对照药剂2%立克莠湿拌种剂400 g/100 kg种子及空白对照5个处理;采用土壤接种病菌以测定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50~150 mL拌种100 kg,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达57.03%~91.06%,玉米增产25.8%~44.4%,药后观察未见玉米苗出现药害现象。【结论】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玉米安全,可作为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药剂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建议使用剂量为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100 mL/100 kg种子。  相似文献   

4.
1.大豆病害防治(1)大豆孢囊线虫病选用呋喃丹含量较高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或用35%乙基硫环磷或35%甲基硫环磷按种子量的0.5%拌种;或用种子量2%的大豆根保菌剂拌种,同时兼防根腐病。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6. 25%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及使用方法,在催芽阶段进行浸种、拌种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种子用6. 25%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500倍液进行浸种处理,水稻恶苗病防治效果较好,可达95. 8%。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小麦根腐病常用防治药剂30g/l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为对照,研究了25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对小麦根腐病的田间防病效果。结果表明:25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5g/100kg的防效和对照药剂30g/l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在小麦抽穗期的防效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83.78%和81.78%。表明25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对小麦根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作物安全,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绿色环保、高效、低毒、安全的水稻根结线虫病防治药剂,选用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10%噻唑膦颗粒剂、1%阿维菌素颗粒剂、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60%吡虫啉悬浮剂种衣剂、10.5%阿维·噻唑膦颗粒剂、20%噻唑膦水乳剂、BAS 780 04F开展防治水稻根结线虫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上述药剂对水稻根结线虫均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其中,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播后喷施的2龄幼虫及卵粒控制效果最好,处理区虫口减退率为66.7%,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从根结指数来看,以BAS 780 04F拌种处理的根结防治效果最好,为61.8%,撒施10.5%阿维·噻唑膦颗粒剂和10%噻唑膦颗粒剂根结防治效果次之,分别为56.5%和54.2%。综合可知,BAS 780 04F拌种处理适合用于防治水稻根结线虫病,但该药剂尚处于试验阶段,需进一步研究论证;考虑成本及对环境污染的风险等问题,建议农业生产上播前撒施10.5%阿维·噻唑膦颗粒剂与10%噻唑膦颗粒剂来防治水稻根结线虫病。  相似文献   

8.
在小麦播种前使用优拌悬浮种衣剂拌种,试验设种衣剂有效成分用量1.2、2.4和3.6 g/kg计3个处理,以不拌种处理为对照(CK),研究了优拌悬浮种衣剂不同用量对小麦蚜虫防治效果以及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优拌悬浮种衣剂拌种会推迟小麦的出苗时间,但对小麦出苗率、单株分蘖数、株高和单株鲜重均无明显的不良影响,对不同时期麦蚜的防治效果均90%,产量较CK增加16.65%~24.76%。从用药成本以及种衣剂不同用量对蚜虫控制效果和小麦产量的影响综合考虑,认为小麦拌种的种衣剂有效成分适宜用量为2.4 g/kg。  相似文献   

9.
用30%多*福*克悬浮种衣剂对大豆种子进行包衣,防治大豆苗期主要病虫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对大豆根腐病、蚜虫、蓟马等病虫害防治的持效期在60d以上,对孢囊线虫病防治持效期在45d以上.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4种种衣剂防治大豆根腐病的综合效应。[方法]以大豆主栽品种阿豆1号作为试材,将大豆种子采用4种种衣剂处理后播种在根腐病严重的病土中,测定其出苗率、株高、病株率、死亡率、病情指数等指标。[结果]在根腐病严重的土壤条件下,4种种衣剂处理中,除处理Ⅰ和Ⅳ的出苗率显著低于对照以外,处理Ⅱ和Ⅲ均保持与对照相同的水平;虽然种衣剂处理后,大豆须根数量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但其株高有所提高,病株率、死亡率和病情指数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4种种衣剂对大豆根腐病的防病效果有差异,效果大小顺序依次为36.8%阿维菌素.多菌灵.福美双(ADF)悬浮种衣剂(Ⅱ)、40%卫福悬浮种衣剂(Ⅲ)、35%kdf悬浮种衣剂(Ⅰ)、18%福克悬浮种衣剂(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了多菌灵·二硫氰基甲烷悬浮种衣剂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及对作物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安全性及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防治大豆根腐病的种子处理用药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5~9月,在布尔津县阔斯托别乡采用40;卫福种衣剂,35.6;的阿维菌素多菌灵福美双种衣剂,18;福克种衣剂,MAX悬浮种衣剂,2.5;适时乐悬浮种衣剂,58;瑞毒锰锌可湿粉剂、47;加瑞农可湿粉剂等12种种子处理药剂进行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多种种衣剂和少数拌种药剂处理在提高大豆出苗率、减少根腐病发生程、及提高大豆产量方面有明显的作用.其中40;卫福种衣剂、35.6;的阿维菌素-多菌灵-福美双种衣剂、18;福克种衣剂及瑞毒霉-锰锌拌种处理的防效及增产作用显著,其防效分别达87.64;、84.28;、82.01;和70.08;,增产幅度分别为15.8;、 14.5;、11.5;和8.8;.结合一系列分析比较筛选出上述3种种衣剂和1种拌种用药作为当前新疆布尔津县大豆根腐病有效防治的重点推荐药剂.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拌种剂对低纬高原秋马铃薯的病害防治效果,选择了甲霜·霜脲氰悬浮种衣剂、氟环·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福美双浮悬浮种衣剂以及吡唑·氟酰胺悬浮种衣剂等4种拌种剂进行拌种,研究晚疫病、疮痂病和黑痣病的发病状况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拌种剂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疮痂病和黑痣病有显著作用效果,发病率、病情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25%甲霜·霜脲氰对晚疫病防效较好,90 g/L氟环·咯菌腈对疮痂病防效较好,42%吡唑·氟酰胺对黑痣病防效较好。总体来看,4种药剂对晚疫病防效最好,其次是黑痣病。  相似文献   

14.
苏云金杆菌悬浮种衣剂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孢囊线虫病又称黄萎病.俗称“火龙秧子”。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及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等地。大豆孢囊线虫在大豆整个生育期间均可危害。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20%.重者可达30%。50%.甚至颗粒无收。2007年在扎兰屯市进行4000IU/mg苏云金杆菌悬浮种衣剂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田间药效试验.以明确该药剂拌种对大豆孢囊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确定田间最佳拌种用药量和对作物的安全性.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对花生蛴螬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吡虫啉悬浮种衣剂不同用量及与其他杀虫剂、抗菌剂混合拌种对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各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处理对花生蛴螬均有一定的控制和防治效果,其中以"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40 ml/亩+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5 ml+水200 ml"处理治虫效果更好,"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40 ml/亩+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5 ml+水200 ml+硅唑多菌灵(50%多菌灵+5%氟硅唑)50 g/亩"有效荚果产量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16%多菌灵·辛硫磷悬浮种衣剂防治花生根腐病和蛴螬的最佳田间使用量。[方法]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药种比1∶200)和35%辛硫磷微胶囊悬浮液(药种比1∶16)为对照药剂,研究了16%多菌灵·辛硫磷悬浮种衣剂药种比1∶60、1∶50、1∶40、1∶20 4个剂量处理对花生根腐病和蛴螬的防治效果。[结果]16%多菌灵·辛硫磷悬浮种衣剂对花生根腐病和蛴螬的防治效果优于对照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35%辛硫磷微胶囊悬浮液。[结论]16%多菌灵·辛硫磷悬浮种衣剂对花生根腐病和蛴螬幼虫的防效及保果效果均较好,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用 30 %多·福·克悬浮种衣剂对大豆种子进行包衣 ,防治大豆苗期主要病虫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对大豆根腐病、蚜虫、蓟马等病虫害防治的持效期在 6 0d以上 ,对孢囊线虫病防治持效期在 45d以上  相似文献   

18.
[目的]预防西兰花根腐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提高种植经济效益。[方法]进行2.5%咯茵腈悬浮种衣剂不同梯度防治西兰花根腐痛药效试验,以25g/L咯茵腈悬浮种衣剂作为对照。[结果]2.5%咯茵腈悬浮种衣剂拌种对西兰花根腐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药效随用药剂量的加大而上升,其中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i750mg/kg的防效达60.40%,与对照药剂25g/L咯菌腈Fs3750mg/kg的防效相当,且对西兰花出苗、植株长势等无明显不良影响,安全性较好。[结论]该种表剂可以在生产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酷拉斯)、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奥拜瑞)、吡虫咯苯甲悬浮种衣剂(禾佑)等5种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种子纹枯病、蚜虫的防治效果,并结合12.5%井冈蜡芽菌、25%吡蚜酮春季防治。结果表明:使用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酷拉斯)、31.9%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奥拜瑞)、2.3%吡虫咯苯甲悬浮种衣剂(禾佑)等5种药剂拌种安全性比较强,且能起到一定的增产效果。拌种处理加春季防治的田块在小麦孕穗期对蚜虫有很好的防效,说明药剂拌种有效控制了虫口基数,对后期防治较为关键。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31.9%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处理加春季防治有效控制了纹枯病的发展,且持续性较强,因而对纹枯病的防治要以拌种为主,并结合春季防治。  相似文献   

20.
7种杀菌剂处理棉花种子防治苗期立枯病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7种不同杀菌剂包衣处理棉花种子,研究杀菌剂对棉花苗期立枯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棉花出苗率和发芽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杀菌剂比单剂杀菌剂防治棉花苗期立枯病的效果好。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对棉花立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平均防效达到90.3%,极显著高于100 g/L嘧菌酯悬浮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400 g/L萎锈·福美双悬浮种衣剂、350 g/L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和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的防治效果较好,2年结果均在80%以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较低,2012—2013年2年平均防效为66.1%。发芽率和出苗率结果表明,供试杀菌剂对棉花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影响不显著;在一定条件下,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400 g/L萎锈·福美双悬浮种衣剂、350 g/L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和100 g/L嘧菌酯悬浮剂包衣处理棉花种子后能够极显著提高棉花种子的出苗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