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种子包衣是防治种传、土传病害的重要途径,也是防治烂种、死苗,提高成苗率的有效措施。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南昌市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因花生种传、土传病害,如花生根腐病发生严重,影响了花生生产的发展。为解决此问题,南昌市农科所与中国农业大学植病系合作,根据南昌花生生产、生态特点,联合研制出20%绿野花生种衣剂,为验证其对花生根腐病的防效,2004年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2.
<正>我叫李振雷,是来自山东巨野县谢集镇的农民。我家种了8亩地,其中6亩施用雷力海藻肥套餐,每亩花费550元。其余两亩地用的是其他复合肥,每亩投入480元。今年,用雷力海藻肥的地块亩产鲜蒜3700斤,用其他肥料的地块每亩产量只有2800斤。当时鲜蒜价格2.3元/斤,用雷力海藻肥,每亩多投入70元钱,收益却多了2000多元。近些年来,在我们巨野县,大蒜的土传病害、厌氧性细菌病害等时有发生。大蒜亩产一直徘徊在2000斤左右,个别病害严重的地块,大蒜亩产低于800斤,甚至绝产。为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3.
大蒜在苏北盐城市已成为蒜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全市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50万余亩(1亩=1/15公顷)。大蒜病害种类较多,其中大蒜叶枯病是苏北沿海大蒜的最主要病害,正常年份均达中等以上发生水平,产量损失10%~40%,重发年(如2002年)减产达60%左右,损失十分严重,直接制约着大蒜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为此,笔者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着手对大蒜  相似文献   

4.
大蒜复种大葱是灯塔市沈旦镇多年采用的一种栽培模式,每年种植面积8000亩左右,是远近闻名的葱、蒜生产基地,也是很多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两茬合计亩收入3000元以上,经济效益一路可观。  相似文献   

5.
<正>金乡县是享誉国内外的“大蒜之乡”“世界蒜都”,是2017年首批认定的全国特色农产品(大蒜)优势区。金乡大蒜常年种植面积在60万亩左右,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种植大蒜超过200多万亩,大蒜及其制品出口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70%以上,单项农产品出口创汇多年居全国第一,形成了以大蒜种植、加工、储藏、贸易、信息于一体的结构完整、运转高效的庞大产业链,是世界大蒜种植培育、储藏加工、贸易流通、信息发布和价格形成中心。享有“世界大蒜看中国、  相似文献   

6.
兴城地区种植蔬菜面积12万亩,其中棚室蔬菜面积为5万亩,主要种植黄瓜、番茄、辣椒、茄子、菜豆等蔬菜。棚蔬菜生产由于受环境设施及菜农栽培技术的制约,大棚使用年限逐渐增长,棚室蔬菜土传病害发生日趋严重。积极采取综合配套防治技术措施,加强大棚蔬菜土传病害的预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姜瘟病又称腐烂病或青枯病,是生姜栽培中的主要病害,常造成毁灭性减产.为了搞好生姜的栽培,必须在姜瘟病发生初期进行综合防治,才能有效地控制病害蔓延.我市李庄镇是早生姜主产区,种植面积达到7000亩(1亩=1/15公顷,下同),李庄生姜已注册"翠玉牌"商标,农民通过种植生姜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但是由于连年种植,造成姜瘟病流行,主产区种姜农户姜田均有不同程度的感病,有些农民减产达60%以上,甚至绝收.近两年我们通过在主产区推广姜瘟病的早期综合防治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004年主产区姜田感病率下降到30%,减产率下降到10%左右,没有造成绝收的情况.主要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大蒜是人们喜爱的蔬菜之一,在桔山办滴水、双朝、桔园、峡谷等村都有种植,种植面积2000余亩,但近几年来,大蒜锈病发生呈加重趋势,成为我办大蒜主要病害,发病率在80%以上,感病大蒜蒜头小,易开裂,严重影响大蒜的产量和质量,农民强烈要求对其进行及时控制,为了科学地对我办大蒜锈病进行防治,经观察掌握了其发病规律,提出了防治  相似文献   

9.
正大蒜是人们最喜食的蔬菜之一,蒜薹、蒜头的经济价值较高,加上田间病虫为害轻,近几年种植面积较大,且有逐年递增的趋势。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日趋扩大,病虫为害也逐年加重,对菜农的收入造成了一定影响。笔者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基本上摸清了大蒜的主要病害,现将其发生情况以及防治技术分述如下:1.大蒜疫病是大蒜生产中较为普遍的病害,一般种植老区较新区发生重。据调查发现,近几年的株发病率12.4%,叶发病率8.72%;损失率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10.
成都市温江区盛产大蒜,远近闻名,是温江区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5万余亩,占小春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0%以上。大蒜具有抗病性强,适口性较佳等特点,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绿色蔬菜。但是,温江区农民普遍存在种植技术传统,经营方式单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大蒜的产量和经济价值,从而影响了蒜民增收。要提高大蒜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对大蒜的病虫草害防治尤为关键,为此,根据我们多年的田间技术询诊,特整理出大蒜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意见,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乐亭县是一个蔬菜生产大县,春棚甜瓜年种植面积在7万亩以上,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种植年限的延长,重茬面积加大,各种土传病害呈加重发生趋势,尤其是甜瓜蔓枯病发生比较严重,一般病株率10-15%,严重的可达30%以上,对甜瓜的产量和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2.
达州市番茄常年种植面积在10万亩左右,占全市蔬菜总面积的8%左右,其中商品番茄面积3万亩,重茬、连作现象严重.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以来,由于连作导致大面积病害致使番茄减产甚至绝收的面积超过1万亩.2007年6月因达州降雨频繁,全市番茄土传病害大面积发生,减产达30%以上,绝收面积达0.5万亩.达州市委、市政府近几年大力推动蔬菜产业发展,精细蔬菜特别是番茄种檀面积不断扩大,且同地连年种植,想彻底消灭细菌及病毒很难,故番茄土传病害病害发生面积呈逐渐上升趋势,因大面积发病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已成为制约达州蔬菜产业发展的瓶颈.生产实践表明,通过嫁接技术可解决此问题,并能提高番茄的品质和产量.因此,笔者将这两年来开展的达州市科技项目"番茄嫁接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一、小麦种传土传病害发生概况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一)小麦病害发生呈现加重趋势随着小麦群体的加大,产量水平的提高,小麦种传土传病害已成为驻马店市小麦的主要病害。其发病时间早,面积大,病株率高,危害重。常年发生病害面积在48~53.33万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80%以上,此类病害每年造成损失0.8亿~1.2亿kg。(二)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小麦种传土传病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大蒜和小辣椒是临颍县主要的经济作物,对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起着重要的作用。临颍大蒜以其"蒜味浓郁、辛辣芳香、捣汁不澥、久放不馊"的特点享誉全国,常年种植面积在12万亩左右;小辣椒是临颍县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优势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达50  相似文献   

15.
达州市番茄常年种植面积在10万亩左右,占全市蔬菜总面积的8%左右。其中商品番茄面积3万亩左右,重茬、连作现象严重。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以来,由于连作导致大面积病害发生致使番茄减产甚至绝收的面积每年超过1万亩。2007年6月因达州降雨频繁,全市番茄土传病害大面积发生,  相似文献   

16.
黄瓜枯萎病的识别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枯萎病是世界性土传病害,我国各地普遍发生。建瓯市南雅镇每年种植黄瓜面积达500亩左右。近年来,由于偏施氮肥、重茬等问题,黄瓜枯萎病发生比较严重,一般造成10%—20%损失,严重田块损失达50%以上。每年全镇黄瓜因枯萎病造成损失达230吨以上。  相似文献   

17.
甘薯是河北易县主要粮食作物,近几年来种植面积都在10万亩以上,成为该县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作物。但随着甘薯连年种植,各种病害也相继发生,特别是甘薯黑痣病,自1998年以来逐年加重,一般地块病块率达5.3%以上,贮藏期病块率达10%左右,最高的达90%以上。1为害症状及  相似文献   

18.
正一、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种黄瓜优点1、防病效果显著秸秆反应堆使用的高活性菌种,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有益菌株,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杀灭作用,从而减少了病害尤其是土传病害的发生,降低化学杀菌剂的使用量。实践证明:温室黄瓜应用该技术后,对一些土传病害如蔓枯病、枯萎病防效显著,死苗明显减轻,死苗率比对照降低60%左右,全生育期节约用药成本500元。2、减少化肥用量,节约成本秸秆经微生物分解后变成容易被作物吸收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早熟无公害大蒜经济效益高,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特色产业之一。但近年来大蒜叶枯病普遍发生,已成为新、老蒜区的主要病害,严重的田块常造成减产20%30%。掌握大蒜叶枯病发生规律,做好综合防治工作,是夺取大蒜优质高产的关键。1发生规律大蒜叶枯病是大蒜上常见的病害之一,各菜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主要危  相似文献   

20.
巴里坤县主要以种植春小麦为主,历年地老虎发生较轻,苗期地下害虫以金针虫为主。近年来,由于种植结构发生改变,自2014年开始,地老虎逐渐成为巴里坤县小麦主要地下害虫,危害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发生面积都在0.66万公顷左右,常常造成缺苗断垄甚至出现成片死苗现象,平均死苗率为1.8%,严重田块死苗率甚至高达50%以上,给小麦生产带来严重威胁。本文针对地老虎危害,从其发生特点、发生规律、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为该地区地老虎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