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农村,女性参与养老所发挥的作用与其非主体身份极为不对称,本文从社会性别视角探讨隐含的影响因素及运作机制,认为社会性别规范通过经济、制度和文化等3个层面对女性以主体身份平等参与养老发挥影响,且影响是连续的,其最终的解决不单靠政府的力量,还应从根本上重视社会性别作为一种文化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通过在山东省17地市的农村进行的610份问卷调查,对当代我国农村老年女性在夫妻权力关系、代际关系、社会生活参与等领域存在的社会性别权力关系的不平等进行了探究。结果发现,农村老年女性处于地域、年龄和性别三重弱势地位,这种弱势地位是女性生命历程劣势累积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是通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视角研究社会治理问题。基层党组织担负着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重要责任,是基层的领导核心,基层党组织必须跟随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强化自身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为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文通过基层社会的概念入手,以基层党建的视角探究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探究治理社会问题的对策方法,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能力,保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相似文献
6.
农村妇女是农村生产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扮演越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农民教育广泛展开的背景下,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女性农民在社会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并尝试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分析现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受教育水平低、时间不充裕和观念上的误导是阻碍农村妇女参与农民教育的三大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建立在传统婚居模式,养老和继承习俗,传统刻板的两性分工等父权制基础上的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性别文化仍深嵌在农村社区和农民家庭日常生活及社会关系之中.在以“妇”字号基地为切入点推进农村妇女组织化的进程中,多角度介入社会性别运行机制各环节,对于弱化传统婚居模式对女性发展的影响,凸显女性价值和提升社会地位,挑战传统分工和社会对女性的评价体系产生重要影响,对推进以男女平等为核心的先进社会性别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资本的角度,通过运用和强化农村中蕴藏的丰富社会资本,在社会化养老现阶段尚未普及的情况下对农村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机构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扶贫与社会性别平等——世界宣明会榕江县"儿童为本,小区扶贫"项目案例的启示和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关注妇女的需求,强调妇女的参与,进而关注社会性别关系是提高扶贫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世界宣明会贵州省榕江县"儿童为本,小区扶贫"项目进行调研,通过项目中的几个案例,对其中的扶贫与妇女发展、扶贫与社会性别平等进行分析,为反贫困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加快,贫困问题不再是二种单纯经济现象,而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贫困研究的视角也经历了从从经济增长到人力资本再到社会资本的转变。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对于“社会资本与贫困的相关性”以及“社会资本对于贫困的作用机制”两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归纳,以期对于贫困研究的深入和相应反贫困政... 相似文献
11.
按照社会性别意识状况,公共政策分为性别中性、性别平等、性别差异和社会性别意识政策等4大类,它们对农村女性劳动参与率的作用机制和效果各不相同.本研究通过采用公共政策的社会性别意识代理变量,首次将实证方法应用于其对农村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分析中,并得出农村女性劳动参与率随女性市场工资率增加而上升,随受教育程度增加而下降的结论,即在统计意义上,公共政策的社会性别意识对农村女性劳动参与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最近在网上和学术期刊上看到了许多关于农民工、“民工荒”和“民工慌”的报道和文章,使农民工这一话题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是社会发展和制度安排的必然,也充分说明农民工这一群体所呈现出的社会问题急需解决。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农村社会救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建立农村社会救济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构建农村社会救济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好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养老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农村秩序的稳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当今中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功能正在弱化,农村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效能低,这都给中国农村养老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中国农村养老方式的分析,对中国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比较深入地探讨,进而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目前,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研究存有三种观点:教育具有促进个体垂直向上流动的功能;教育是社会阶层再生产的工具;教育公平与否决定着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以教育公平视角梳理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的研究文献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即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但是这种流动具有有限性与相对性. 相似文献
17.
十九大报告会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这一论断
的提出有助于全国人民不断向均衡化、充分化发展迈进,原因在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了
转变,与此同时,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乡村全面振兴就是党的工作的重中
之重,在这个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明确党的建设重要性就至关重要,本文基于社会主要矛盾
转化视角对党的建设重要性进行探究,力求更好的开展“三农”工作,推进“三农”事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他们的身份变成了市民,但是如何使失地农民能与城市充分融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从社会排斥角度分析了失地农民所遭受的社会排斥现状及产生的原因,构建出失地农民与城市融合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3大问题。该文从社会学的基本思想出发介绍了三农问题的内容和背景,分析了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衍生的影响,并从社会学的视角下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促进农村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32-34
随着农民工群体美好生活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其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社会维度的问题:社会福利分享不均、社会歧视广泛存在、身份认同困惑等。为了全面实现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应该增强其市民化意愿、优化城市就业环境、深化一元化户籍制度改革、重视市民化社会风险治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