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帆 《河南农业》2023,(13):52-53
<正>小麦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定海针”和“压舱石”,如何打破小麦增产限制因素、不断挖掘增产潜力已成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关键课题。本文通过对内乡县小麦生产现状、限制因素进行分析,积极探究策略,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一、县域小麦生产现状内乡县地处河南省西南部,总人口73万,耕地面积5.53万hm2,岗丘坡耕地面积占比70%以上;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垦》2023,(10):17-18
<正>河南省辉县市现有耕地88.26万亩,素有“豫北粮仓”之称,是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小麦良种繁育基地、粮食生产先进县。近年来,辉县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指示精神,抢抓政策机遇,探索推行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导的土地经营权适度规模流转改革,积极引入农垦企业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形成了“集体流转、大户种植、国企服务、四方合作”的农业生产模式,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正>粮食安全一直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得以发展的前提。近年,焦作市认真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持续改善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业技术服务,全市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焦作市粮食种植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种植面积稳定在28万hm2左右,总产量稳定在200万t以上,小麦平均每667 m2产量为520 kg,  相似文献   

4.
2006年,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在全国粮食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于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库、藏粮于科技”的有机结合,而“藏粮于地”和“藏粮于库”都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因此,“藏粮于科技”是保证.是长远的战略措施,必须坚持科技兴粮,把推动粮食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科技进步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5.
<正>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近年来,广饶县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端牢“中国碗”,盛满“中国粮”,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探索出把好“一道关”、构建两个“体系”、奏响协作“三部曲”和完善“四推广”的农业绿色发展模式,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一、基本情况广饶县土壤肥沃,农业基础雄厚,辖8个镇街,全县耕地面积76.2万亩,土地流转率达69%。2023年全县小麦播种面积50.35万亩,平均亩产498.68千克,  相似文献   

6.
乔勇 《河南农业》2020,(7):17-18
淮阳县地处豫东南部,属潮土区,耕地面积10万hm^2,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是国家重要的粮食功能核心区。为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加快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河南省土壤肥料站在坚持多年耕地地力监测的基础上,开展耕地地力保护提升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应用,深入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  相似文献   

7.
<正>榆林市榆阳区强发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风沙草滩区农牧结合特点,转变经营方式,发挥“领头雁”作用,与中化现代农业(陕西)有限公司、陕西大地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等20多个新型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紧密的“互通式”合作关系,依托先进适用的“玉米+饲草”种植技术,积极探索玉米增密度提单产、水肥一体化等高起点新技术领域托管服务,全心全意为农户提供“农机+农资+农技”综合农事服务,用行动诠释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服”。  相似文献   

8.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吨半粮”创建为抓手,采取了集成技术、建设示范区、创新种子研发等多种措施。本文总结了陵城区粮食生产基本情况,就如何强化本地“吨半粮”能力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河南作为我国重要的产粮大省,灾害频发影响了河南省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制约了粮食产量的提高。河南省建设农作物品种数据库,是建立河南省农业应急智库平台的前提和保障,是河南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一、河南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十三五”规划建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10.
研究分析巴州小麦近十五年种植面积、亩均单产、总产及近九年成本收益情况,结合巴州实际,提出当前小麦生产、收购、加工环节面临的现实困难和问题。提出未来巴州小麦产业提质增效、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打造品牌、开拓市场的发展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黔江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剖析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和农业基本现状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严控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选址、设计、施工、管护各环节,并加强组织、资金、制度和技术保障,让往日“巴掌田”变身今朝“致富园”,为“中国饭碗”装“中国粮”展示了黔江力量、彰显了黔江担当。  相似文献   

12.
1“藏粮于水”内涵“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这些民间谚语形象地说明粮食在民生中的战略地位。水利作为农业的命脉.是影响粮食生产重要的资源要素,在粮食生产战略中,曾有人提出“藏粮于地”、  相似文献   

13.
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既是加快建设大国粮仓的先行示范,更是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本文在深入剖析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与新发展理念、粮食安全辩证关系的基础上,率先阐明其新内涵、新特征和新标准,并提出可行的实践路径。研究发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提供了理论指引。粮食安全是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核心目标,后者是保障粮食空间安全的实践基础。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是新时代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下,要素更集约化、结构更均衡化、功能更多样化、链条更综合化、发展更生态化的大国粮仓,遵循“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藏粮于仓”四大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轮作休耕是实施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介绍轮作休耕技术概念以及粮食安全理念的变化,分析了轮作休耕的时代性、地域性、功能性等特征,提出了根据农业技术发展水平和土地生产能力,掌握好“藏多少粮于地、藏多少粮于技”的平衡点以及因地制宜地构建符合时代特征的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建议,并对耕地轮作休耕技术未来发展与应用情况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指示和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国家启动实施了"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以下简称"粮丰专项")。粮丰专项围绕粮食丰产增效可持续发展,聚焦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突出东北、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三大主产平原,注重丰产、增效和环境友好三大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农业农村部也下发多份文件,明确发展稻渔综合种养要以“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为原则,明确“稻田沟坑占比不超过总种养面积的10%,水稻平原地区每667平方米产量不低于500千克、丘陵山区每667平方米产量...  相似文献   

17.
<正>小麦是重要的口粮作物,统筹推进小麦产业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农民切身利益,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基础,而且对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河南作为粮食生产大省,始终把粮食生产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持续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深入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了小麦产业稳定发展。1全省小麦产业现状1.1生产概况河南省小麦播种常年稳定在8 500万亩以上,连续多年播种面积、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一。自2015年小麦总产量首次突破3 500万t以来,已连续6年稳定在3 500万t以上,占全国1/4以上。  相似文献   

18.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关乎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德州市率先以“吨半粮”创建为抓手,探索粮食高产稳产的成功经验,扛起作为全国重要粮食主产区政治担当和责任担当。本文作者围绕德州“吨半粮”创建这一主题,分析德州市农田设施、土壤肥力、先进性机械、生产组织化程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期为打造全国第一个大面积的“吨半粮”示范区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两藏”战略是中国粮食安全的根本之策。为梳理“藏粮于技”概念缘起和内涵,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技术创新与技术变迁理论、制度与技术的关系为理论基础,分析了“藏粮于技”战略的理论逻辑和内涵演变。结果表明:1)“藏粮于技”是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重要实践,其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双向互促特色鲜明。2)“藏”的内涵包括市场和产量调控、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精准、科学合理的粮食调控体系,并解决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农民增收等可持续问题。3)“技”的内容扩展为全要素、全产业链、多学科技术集成和应用,技术扩散呈现多主体交互、反馈,农业技术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本研究从科技自强自立、摆脱路径依赖、内涵式发展道路和创新体系效能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明确“藏粮于技”战略未来取向和实现路径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地方传真     
<正>福建·龙岩创新“一二三四”项目评审法实现高标准农田项目管理高质高效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措施,是稳定粮食生产的“压舱石”。如何提升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质量,严格项目评审,把好源头质量是关键。龙岩市创新“一二三四”项目评审法在高标准农田项目管理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