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粤北英西峰林走廊地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且由于历史的移民迁徙分布着诸多传统村落。选取粤北英德市黄花镇大岩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设计分析的方法,立足于喀斯特地区的地域特性,对大岩村的村落选址、村落布局、景观环境经营进行分析。认为大岩村的人居环境存在以下特色:在选址上背山面田,村落与山体形成轴线关系;村落布局贴山延展,生产生活关系紧密;在庭园空间的营造上巧于借自然之景。  相似文献   

2.
谭君  林清 《绿色科技》2023,(5):234-238
为了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传统村落在空间上的分布及历史演变状况,借助ArcGIS平台,运用最邻近指数法、核密度估计法、地理集中指数等空间分析方法,对广西175个传统村落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历史演变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广西壮族自治区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上极不均衡,呈现“小聚集,大分散”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集聚在桂林、贺州和玉林3个市;(2)绘制出来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传统村落标准差椭圆图,在清朝时期扁率最小,空间分布方向性最强,呈“东北-西南”向分布;(3)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影响着广西壮族自治区传统村落时空分布演变,传统村落在空间上的纵向分布主要受海拔高程、与河流距离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气候变化、社会动荡等因素可能影响着传统村落间歇性的迁移。  相似文献   

3.
利用ArcGIS中的空间数据分析、地图分层叠加技术,以昭通市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14个村落的建村时间为基础,针对时间和空间的耦合关联性,明晰昭通市传统村落时空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昭通市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上较为分散,核心分布区位于东部地区。随着朝代更替,村落的建成核心地区经历了西南部(元代)—东部(明代、清代)—西南部(民国、建国后)的布局演变规律;在海拔高程的影响下,不同历史时期所建成村落呈现高海拔(元代及以前)—低海拔(明代、清代)—高海拔(民国、建国后)的布局演变规律;在温度与降水的影响下,传统村落多位于年均温10~20℃、年降水量900~1 100 mm范围;在水系条件的影响下,传统村落大部分位于河流缓冲距离5 km范围内。在历史沿革中,多样的历史人文因素也对昭通市传统村落的布局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琼北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GIS技术与方法,首先从宏观视角分析琼北传统村落的分布与地形地貌、水系分布、产业水平等因素的相关性,再从微观层面探讨水体、地形和气候因素对琼北村落空间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琼北传统村落主要可分为4个聚集片区;琼北传统村落的宏观分布与水系、高程、坡度等因素关联紧密,与坡向关联稍弱,主要分布在河流周边,以及高程较低、坡度较缓的区域;琼北传统村落微观形态大体可分为散点型、线型、树型和整饬型4类,水体、地形和气候对其微观单元空间形态构成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GIS技术和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对怀化市169个国家级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特征和开发对策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怀化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不均衡,由核密度估计分析呈现“多核-带状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即在通道侗族自治县西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西南部、会同县东北部与中方县、溆浦县、洪江市交界处形成四大主核心区,在沅陵县西北部和新晃侗族自治县西南部分别形成两个次级核心区,其他地方分布较少。在分析传统村落特色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差异化合理开发的对策。以期为怀化市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林征  黄望庭  黄启堂 《福建林业》2022,(5):28-31+36
以福州市主城区为实例,综合考虑山水城市的特色、山体的自然属性、山体的多重价值、山体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以及人与山体的关系等因素,阐述了山体综合价值评价的实际操作思路与方法。自然山体综合评价体系的准则层中,自然特征所占权重最高,为0.3816;指标层中,高程所占权重最高,为0.1966。结果表明:福州市主城区共有一级山体15座,约占受评价山体总数的25.86%;二级山体15座,约占受评价山体总数的25.86%;三级山体28座,约占受评价山体总数的48.28%。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山体分级保护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阐述中国特有山水文化中"山"元素的特有属性,包括山形、山势、山色、山影、山音、山象的基础上,剖析了中国园林理法中借山的理法和意境表达。即借山入画,是在一定的视线控制下,远借山体,以山入画;借山俯合,是俯借山体,形成风景园林谋篇布局中的"合"空间,达到旷达通明的意境;借山问道,是仰借山体,并且结合"一池三山"的风景园林特定布局形式,意在体现风景园林中寻访仙境的美好愿望;借山寓意,多是通过比兴的手法,了解山体蕴含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8.
胡婕 《广东园林》2023,(2):59-64
得益于优美的自然环境,徽州古黟县村落园林修建因地制宜,形式多变,徽商的资金投入、文人士子的文化活动也促进了其发展。分析黟县地区古代村落园林的构成要素——山水、建筑和花木,得出村落建设与自然环境深度融合渗透的特征,最后从3个空间层次介绍了黟县村落呈现的“园中园”空间特质:崇山环绕、丰水潆洄的水口园林,水木清华、宁静致远的园圃村居式园林,和小中见大、含蓄深远的住宅庭园。  相似文献   

9.
<正>姑婆山高山云海。姑婆山北面、西面、东南面三面成坡,东北面一面连脉,呈现出主峰突兀、群峰并立、地势险峻、沟长谷深的地理景观。姑婆山,历经多次造山运动和亚热带季风长期雕琢,群峰高耸、沟深谷幽、瀑飞溪潺、鸟语花香。又因为位于广西贺州市郊,使得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兼有山水型、城郊型公园的特点。姑婆山属萌诸岭南端支脉。萌诸岭从湖南江华县进入广西,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山体大,范围广,  相似文献   

10.
承德县发挥区位优势建设我国优质小国光苹果基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德县地处河北省东北部的燕山山脉,位于承德市各县区的中部,西南与北京接壤,东北毗邻内蒙古赤峰市;北与隆化相连,东部和南部分别以平泉为邻;是以中低山和丘陵为主的山区县,素有“八山-水-分田”之说,地形错综复杂,由山地丘陵与山间盆地交错分布;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侯,冬季寒冷干燥,  相似文献   

11.
无患子的生态功效和利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患子,为无患子科无患子属,落叶乔木。无患子分布地域广阔,从温带到热带都有分布,其垂直分布可达海拔2000m。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贫瘠,在低山、丘陵、石灰岩山地均能生长。生长迅速(每年可长1~2m),可耐-10℃低温且抗病虫害能力强。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双流县位于成都市区南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次有丘陵和低山.林业用地面积281,605.5万亩,其中集体林用地面积达280,567.5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总面积的99.63%。林木种类以马尾松、柏木、桤木、青冈为主,多分布于丘陵区。平原上的溪旁、道旁、住宅旁多为人工栽植的桤木、桉树和慈竹。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是营造村落景观水系的基底,在乡村振兴建设中,村落水系空间面临着景观趋同、格局破坏等环境危机,亟待营建可持续的村落景观水系。本文归纳出福州传统村落水资源利用的3个子循环系统:山水格局水循环系统、街巷-农田水循环系统以及基础设施水循环系统。对三溪村的3个子循环系统进行分析,并梳理了各子系统与其水系景观构成要素的关系,为构建完整的文化性、景观性、社会生态性的宜居村落水系景观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4.
崔婉玉  姚磊 《绿色科技》2022,(3):22-24+30
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主要承载着村民的日常交往与生活。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村落中公共空间的使用功能也随着时代的演变而退化。以潇贺古道永州段的沿线村落古调村的公共空间为例,运用空间句法理论与Depthmap软件量化句法分析,揭示了瑶族村落古调村公共空间的内在规律,对古调村的公共空间形态进行了量化研究与解析。结果表明:整合度较高的地方,往往串联着古调村的公共空间节点,也是村落中的主要街巷,整合度较低的地方常是居民的住宅,私密性较高,可达性较低。公共空间影响着人的交往,而人也对公共空间的构造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崔婉玉  姚磊 《绿色科技》2022,(3):22-24+30
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主要承载着村民的日常交往与生活。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村落中公共空间的使用功能也随着时代的演变而退化。以潇贺古道永州段的沿线村落古调村的公共空间为例,运用空间句法理论与Depthmap软件量化句法分析,揭示了瑶族村落古调村公共空间的内在规律,对古调村的公共空间形态进行了量化研究与解析。结果表明:整合度较高的地方,往往串联着古调村的公共空间节点,也是村落中的主要街巷,整合度较低的地方常是居民的住宅,私密性较高,可达性较低。公共空间影响着人的交往,而人也对公共空间的构造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崔婉玉  姚磊 《绿色科技》2022,(3):22-24+30
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主要承载着村民的日常交往与生活。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村落中公共空间的使用功能也随着时代的演变而退化。以潇贺古道永州段的沿线村落古调村的公共空间为例,运用空间句法理论与Depthmap软件量化句法分析,揭示了瑶族村落古调村公共空间的内在规律,对古调村的公共空间形态进行了量化研究与解析。结果表明:整合度较高的地方,往往串联着古调村的公共空间节点,也是村落中的主要街巷,整合度较低的地方常是居民的住宅,私密性较高,可达性较低。公共空间影响着人的交往,而人也对公共空间的构造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桃源县陬溪区是半山半田的丘陵区,有8个公社,16万多人口,25万亩山林。在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运动中,陬溪区委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发动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农业八字宪法,积极开展科学造林,改造丘陵荒山,1971年以来,集中连片造林10万零3千亩,其中杉、檫、竹和湿地松、火炬松用材林6万2千多亩,经济林4万余亩。对原有的3万多亩油茶林进行了垦复培育,1O万亩马尾松和  相似文献   

18.
刘俊鹏  刘扬 《绿色科技》2022,(23):10-16
随着高速的城镇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村落空间形态的原真性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致使村落发展呈现无序化,故在村落空间优化前,需要深入研究村落空间的内在逻辑。基于分形理论与空间句法理论建立了安宁市凤仪村的分析模型,采用Depthmap与Grasshopper分析凤仪村物质空间形态特征并提出了优化策略。(1)分形分析发现:村落分形特征不够明显;空间形态复杂度的连续性较好;(2)空间句法理论应用引入前景网络概念,结合实地调研,对村落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后发现:村落整合度偏低、空间结构随意性较强、整体可达性不佳;村落空间开放性强于封闭性;村落全局穿行度较高的区域与全局整合度较高的区域具有一定的重合;(3)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村落优化策略:优化村落路网结构,扩宽较窄巷道,增加局部节点景观,以优化凤仪村的整合度和穿行度,提升村落空间活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空间调查数据的增多和有重复的空间格局试验设计的需要,重复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不断得到研究和应用。采用有重复的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营林模式下毛竹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分株间的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I类经营模式下形成的毛竹种群空间格局呈现随机分布,II类和III类经营模式分别在1.6-2.2 m和0.4-2.6 m尺度上达到了均匀分布的显著水平,表现为随着经营干扰强度的增大,毛竹种群在小尺度(〈3 m)上趋向于均匀分布;在较大尺度(〉4 m)上,3种营林模式毛竹种群空间格局均表现为随机分布;母株与新分株的空间关联性在3种营林模式下较为一致的表现出小尺度上的正关联,并在III类经营模式下,0.6 m、0.8 m和2.2 m尺度上达到了正关联的显著水平,而在较大尺度上,3种营林模式母株与新分株空间格局均表现为无明显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0.
鲟埔村是福建闽南“三渔女”之一鲟埔女的核心聚集区,是一个独具闽南特色的沿海渔家村落,由于生活变迁,渔家村落逐渐没落。为了对鲟埔村以及其他传统渔村的民俗文化进行系统化保护,文章通过比较分析、实地观察、实证分析等方法,以“慢城”模式在村落物质与非物质层面进行系统化梳理,探索现有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模式,提出一种更适用于鲟埔村保护与更新的模式,使村落精神与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为其他具有特色性、地域性的传统村落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