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健康,大健康建设已经列入国家战略,但是亚健康群众不断增加,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开展森林康养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研究了商洛森林康养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商洛森林康养适宜性评价模型,从康养环境、康养资源、康养设施、康养文化、康养服务5个方面进行剖析,列举了26个评价指标,采用数字化的方式计算了每个指标的权重值,得出每个指标在商洛森林康养适宜性发展中的重要性,指出森林康养对人身心健康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针对评价结果上提出了一些提高商洛森林康养的建议:多角度打造优级以上的康养环境;多层次健全康养资源;建设高品质康养设施;加强康养文化和理念;构建高质量康养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2.
基于森林公园宏观环境,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派阳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构建以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和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为项目层的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综合评价计算模型,划分等级标准,分析派阳山森林公园开发生态康养旅游的资源潜力。评价结果显示,派阳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综合评价体系中,项目层评价得分与权重值得分高低顺序保持一致,风景资源综合评价总分值为78.28分,处于康养旅游开发的4级水平,具有较高的风景资源价值。同时也存在着资源未完全开发利用、配套设施不齐全等劣势指标,可通过康养科普、山地运动等项目建设,来完善内部设施,实现兼顾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风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从森林资源、生态环境、气候资源、休闲观光资源、基础设施等方面介绍了龙草坪林业局熊猫谷景区森林康养资源条件,并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为熊猫谷景区森林康养资源评价等级为2级,总分值为80分,其中森林养生环境32分、森林养生资源25分、森林养生设施14分、森林养生管理与服务9分,森林养生设施和管理与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提出了康养小屋、森林步道、森林浴、林地日光浴等森林康养设施建设项目和森林康养项目,以及优化和完善经营管理模式,加强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配备,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渐完善,开展森林康养效果监测等促进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山西省森林康养基地区位及交通、资源景观、环境条件、基地建设的数据,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山西省森林康养基地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本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和指标层,共37项指标,并提出了相应的评分标准、权重赋值和等级划分标准,可为山西省森林康养基地的科学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彭冲  向元洪 《绿色科技》2024,(1):169-175
为研究森林康养资源质量与康养基地建设的影响因素,以贵州剑河温泉城森林康养基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通过问卷分析,建立了剑河温泉城森林康养资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在基地森林康养资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康养基地风景资源质量(B2)>康养基地生态环境资源质量(B1)>康养基地开发利用资源质量(B3);(2)基地森林资源的地带度和珍贵度、人体舒适度、空气细菌含量等因素的权重较高,而天象资源的吸引度、利用度、典型度等因素的权重较低;(3)基地康养资源综合评价得分为79.7383分,属于“二级”标准,说明康养资源质量水平相对较高,发展森林康养旅游潜力巨大。通过对森林康养资源质量进行评价和分析,以期为森林康养基地总体规划设计、后期管理以及康养资源开发保护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森林康养旅游资源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品级较高,具备发展森林康养旅游的资源优势。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比分析,运用RMP分析理论,依照《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 18005-1999)分类评价体系对江西省森林康养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客源市场的选择定位,江西省森林康养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和产品创新的环境。在资源和市场的基础上,对江西森林康养旅游产品进行了设计。针对江西省森林康养旅游发展问题从建立健全森林康养产业的开发体系和运行体系、搭建森林康养科研平台、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森林康养资源和环境、打造江西森林康养旅游品牌、全方位及深层次开发森林康养旅游产品、引入培育各类市场主体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浙江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探讨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通过对浙江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地理、景观资源和旅游现状等基本情况的分析,综合评价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条件,结合宜人气候、独特地貌和丰富生物资源等有利条件,打造森林康养旅游;最后提出公园康养旅游发展设想和思路,进而策划环境、情致、运动和理疗四大类型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8.
以浙江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探讨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通过对浙江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地理、景观资源和旅游现状等基本情况的分析,综合评价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条件,结合宜人气候、独特地貌和丰富生物资源等有利条件,打造森林康养旅游;最后提出公园康养旅游发展设想和思路,进而策划环境、情致、运动和理疗四大类型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9.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探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刚刚起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进行了探究。主要介绍了森林康养的相关概念,构建了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适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评价方法以及等级评定标准,从而判断建设地块是否具有建设森林康养基地的价值。从与上位规划对接和功能分区两个方面探索如何做好森林康养基地的空间布局;从提升森林康养基地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做好森林康养产品的设置、如何建立环境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0.
城市森林是位于城市范围内与居民健康关系最为密切的森林类型,对于提升城市居民的健康福祉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康养功效发挥的重要物质基础,森林康养资源与传统的林业资源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它是专指对人类身体健康有改善作用的森林资源。在以往的管理或供给能力评估中,往往更多关注森林物质资源和环境资源,而忽略了服务资源。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北京城市森林的康养价值,文中阐述城市森林康养资源的概念,分析北京城市森林康养资源供给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供给能力的建议:1)加强宣传,重视服务资源的保障性功效;2)加大科技支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3)强化能力建设,培养专业人才;4)加大动态监测,实现“4D”实时发布。  相似文献   

11.
森林康养核心竞争力是现阶段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在已有的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森林康养核心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建立森林康养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资源创新竞争力、资源竞争力、产品竞争力这3个准则层和16个具体评价指标。结合专家对各指标的重要性判断,使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值,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森林康养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提出了树立森林康养品牌创新理念、大力推动森林康养文化建设,丰富森林康养传播活动、强化森林康养技术创新的人才和资金支撑3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浙江省景宁草鱼塘森林公园为例,探讨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通过对景宁草鱼塘森林公园的自然地理、景观资源和旅游现状等基本情况的分析,综合评价其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条件,结合优良的生态环境、宜人的气候和丰富的生物资源等有利条件,打造森林康养旅游;最后对公园内森林康养资源进行分析,并提出森林康养旅游发展设想,策划出休闲度假、心理疏导、视觉冲击、运动保健、健康饮食和文化体验六大类型森林康养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3.
河北森林康养资源丰富,但产业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该文界定了森林康养的概念,梳理了河北在省级层面关于森林康养的政策与规划,分析了河北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开发需求,并提出了森林康养,环境先行;以森林康养试点基地为典范,充分发挥重点区域引领作用;打造系列河北名优品牌,重塑营销与宣传;系统整合资源,打通要素关系;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让森林康养与城市发展、乡村建设紧密融合6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河北森林康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论文明确了森林康养资源的概念,分析了森林康养资源评价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并构建了森林康养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最终对蔡家川森林康养区进行了森林康养资源评价,本文的评价方法根据10类森林康养产品种类将森林康养基地主导功能汇总为5类,使用的交互式过滤产生法、采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与专家咨询法等方式最终确定了46个指标,通过对专家意见反馈进行计算,构造判断矩阵,得出蔡家川森林康养区森林康养资源评价各指标的权重。然后通过对森林康养资源主导功能适宜性横向等级评价将蔡家川森林康养区森林康养资源横向适宜性划分为特优、优、良、中、差五个等级;通过对森林康养资源适宜性纵向类别评价将森林康养资源纵向适宜性划分为四个类别:体验型、产出型、附加型以及失衡型。  相似文献   

15.
海南省拥有丰富的森林康养资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文章通过分析海南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建议与策略,对于推动海南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山地型森林康养小镇是以山地地形为基础,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开展一系列康养活动提供良好条件的特色小镇。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与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4个维度构建资源评价指标体系,通过AHP法确定各层次指标权重,结合FAHP法划定评价等级,对泰安古镇康养旅游资源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针对山地型森林康养小镇资源特点,该评价指标体系比传统资源评价体系更具适应性,指标更加完备、体系更加完善。(2)泰安古镇森林康养资源属于三级康养资源,经综合评分后划定优、劣势指标,提出该镇康养旅游规划发展无序、康养旅游品牌影响力不足、康养基础服务设施薄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追求,森林康养产业应运而生,它是在结合森林旅游与健康养生理念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新的业态。从当前林业产业转型发展的形势来看,森林康养产业有可能成为林业产业转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路径。辽宁省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发展康养产业奠定了资源基础。文章借鉴国内外森林康养发展状况,在分析辽宁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需求及条件的基础上,提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森林康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文中结合生态学和现代养生学原理提出了“将优质的森林资源与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有机结合,开展森林养生、疗养、康复和休闲等一系列有益人类身心健康的活动”的森林康养概念;阐述了以人为本、以林为基、以养为要、以康为宿的森林康养科学内涵;总结了国内外森林康养建设、认证及科学研究现状;根据我国湖南省的森林康养实践,分别从健康检测、疾病预防、疾病康复、疾病治疗、动静结合5个方面构建了“一个中心、四种途径”的森林康养模式,即以健康管理为中心,以森林养生、疗养、康复和休闲为途径;从森林康养管理、政策、技术、环境、基地、标准、人才和宣传8个方面讨论了森林康养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在利用《森林养生基地质量评定标准》对延安是现有4个森林康养基地资源评价基础上,分析了延安市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出台扶持促进政策、转换经营机制,系统调查、设点监测、全面准确掌握延安市森林康养资源和条件,完善整体规划与试点示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强科技支撑、注重人才培养,注重理念宣传与公众引导等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业资源管理》2017,(5):101-107
我国森林康养产业起步晚、发展速度快,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的需求日益迫切。采用专家咨询法、理论分析法构建了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3个准则层,9项一级指标层,30项具体指标,并明确了各指标的内涵及其权重值;参照国家标准及森林、旅游资源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相应指标的评分标准。根据不同指标的特性与评价依据来源,确定了相应的评价方法,并制定了与评价结果相对应的评价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