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界首市农作物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农村经济、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公众环境意识的提升,农作物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公众高度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近年来,界首市坚持"创新机制、疏堵结合"的思路,不断创新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途径,探索出较为成功的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界首模式"。阐述了界首市秸秆禁烧工作和综合利用的现状、具体做法和经验,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进一步提升完善秸秆综合利用途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20年西丰县农作物秸秆产量为依据,分析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进一步提高该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结合西丰县实际,开展西丰县农作物秸秆"五化"综合利用研究,加快解决秸秆露天禁烧管控不力的问题,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打赢蓝天保卫战。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来,秸秆禁烧,保护环境已成为清丰县乡村三级基层政府及单位的一个中心工作,每年夏秋两季,各级行政管理部门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秸秆禁烧工作,但最后总会有一部分秸秆被烧掉。因此,只有加强秸秆综合利用,为秸秆找好出路,才能杜绝秸秆禁烧。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既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推进农村新能源建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秸秆已不成为农民的主要生活燃料。农村机械化的发展加快了秸秆粉碎还田和青贮加工的步伐。但是还有部分秸秆被白白烧掉,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有时甚至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秸秆经济、实现秸秆禁烧,是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粮食综  相似文献   

5.
促进石嘴山市新时期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加快产业、民生、生态三大转型,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尤为重要,生态环保和农民增收是推进城镇化关键。农作物秸秆是农业副产品,但是传统生产方式造成秸秆随意抛弃、焚烧等现象,既浪费了农业资源,又造成环境污染,对此,石嘴山市农牧局、市环保局联合开展了作物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试验研究项目,开展了秸秆禁烧宣传,建设了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示范区,在示范区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的试验、示范,并示范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目前全市95%乡(镇)实现了零焚烧,为我市治理环境污染、重现丽日蓝天、美化乡村环境、促进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秸秆传统利用价值和地位急剧下降,秸秆焚烧、秸秆污染已成为困扰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问题。濮阳市结合实际,把农作物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同步来抓,在解决农作物秸秆的问题上进行了有益探索,秸秆资源化利用率不断提高。一、濮阳市秸秆疏导与利用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正秸秆禁烧是地方政府环保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目标,结合秸秆禁烧的实际效果分析,很多地方都存在禁而不绝的现象。为了能够彻底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政府部门应该从区域实际情况出发,积极研究秸秆综合利用方法,对秸秆进行有效资源利用,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一、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现状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宝贵的生物资源。对农作物秸秆进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8.
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式,对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农作物秸秆的不当处理不仅会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还会造成秸秆禁烧成效出现“反转”,阻碍乡村振兴有效实现。通过分析宣城市当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现状、主要利用方式结构,揭示了当前存在的秸秆收储转运成本较高、秸秆收储转运体系不健全和秸秆综合利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针对性的提出完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优化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结构、扶持企业发展,健全秸秆收储转运体系、打通产业链条等对策建议,从而为提升宣城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助力“两强一增”行动落实、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实现供相关支持。  相似文献   

9.
为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减轻环境压力、改善农村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对当前桐乡市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和做法进行调查,浅析了当前桐乡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依此提出了加速桐乡市主要农作物秸秆多元化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随着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农作物秸秆剩余闲置,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环境的一大难题.如何解决农作物秸秆剩余问题,关系到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农业良性循环;关系到提高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更关系到农村的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该文根据临沂市农作物秸秆现状和综合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1.
通过关注沅陵县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取得的成绩,深刻剖析该项工作中存在的6个方面的问题,制定了配套政策法规.近年来的实践显示,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只有积极作为,勇于探索,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正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环境保护部2015年底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通知》,提出各地进一步加强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力争到2020年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通知要求通过推动产业化发展拓宽秸秆利用渠道,推行秸秆机械化还田  相似文献   

13.
路辉 《现代农业科技》2014,(10):250-252
以连云港市近2年开展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为借鉴,分析了秸秆综禁工作的主要问题及难点;提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五位一体"管理模式,为控制秸秆焚烧污染及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笔者亲身参与并深入本乡镇农作物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中农机发挥作用现场调研,以及到本县其他乡镇学习,在借鉴外乡镇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镇实际,分析当前我镇农作物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凤阳县农作物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灌云县是苏北地区传统农业大县,农作物秸秆每年生产量巨大,具有十分广阔的利用前景,但现状却不尽人意;大量秸秆被焚烧,造成很大范围的大气环境污染;相当数量的秸秆被随意丢弃,没能充分利用;虽有一部分被用作燃料,但能源利用率很低.对秸秆禁烧并引导农民进行综合利用,通过近几年秸秆禁烧工作的广泛开展,总结了一些关于秸秆禁烧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作物单产的提高,农业秸秆总量迅速增加,每年都有大量农作物秸秆在田间焚烧,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影响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为有效阻止秸秆焚烧,并对其进行综合利用,总结了秸秆焚烧的危害,分析了农民采取秸秆焚烧处理方式的原因,并依此提出了相关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焦作市大力推进全市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营造全民实施秸秆禁烧的浓厚氛围,连续多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实现了环保部门监测卫星“零火点”的禁烧目标,秸秆禁烧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一、全面安排部署禁烧工作焦作市在“三夏”“三秋”重点时间段秸秆禁烧工作做到了早准备、早安排,市政府召开全市秸秆禁烧专题工作会议,印发《焦作市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焦作市夏季秸秆禁烧督查工作方案》,对秸秆禁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全市各地迅速行动,逐级召开动员大会,安排部署秸秆禁烧工作。各级党委、政府都成立了书记任政委、县(市)区长任指挥长的秸秆禁烧组织领导机构,各乡镇及涉农办事处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乡村干部全员参与,在全市农村形成了对秸秆禁烧齐抓共管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为促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合理利用,有效防治大气污染,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空气环境质量,各级政府响应出台了秸秆禁烧工作方案和措施。公告、宣传标语、宣传车、媒体,以及各乡镇、村、组干部严防硬守,巡查扑火队现场扑火的场景历历在目。如何实现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目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始终是各级政府议事日程中的大事。近年来本人通过亲历禁烧、经常听取相关专家和农民意见,结合本人农机化工作和本地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现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副产品,但是传统生产方式造成秸秆随意抛弃、焚烧等现象,既浪费了农业资源,又造成了环境污染,对此,宁夏石嘴山市农牧局、市环保局联合开展了作物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试验研究项目,开展了秸秆禁烧宣传,建设了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示范区,在示范区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的试验、示范,并示范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包括秸秆收集处理、秸秆还田肥化处理、秸秆饲料化利用等,为石嘴山市治理环境污染、重现丽日蓝天、美化乡村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秸秆禁烧管理与综合利用政策主要体现在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发布与实施上,本文从行政规范性文件系统梳理我国秸秆禁烧与利用的相关政策,不同历史时期对秸秆禁烧和秸秆利用政策有所不同,在实践发展中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政策逐步形成“疏堵结合、以疏为主,以用促禁、以禁促用”总体指导方针,并确立“农业优先、多元利用”的指导原则。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需要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应加快建立健全农业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形成秸秆全域全量利用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