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合作社经过快速增长之后,其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外在需求已被政界反复强调,但学界仍缺少有效的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本文将奥派经济学"企业家的企业理论"的思想观点移植于农民合作社企业家精神进行理论应用分析,尝试科学解释合作社带头人企业家精神的"中国经验""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等属性特征,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并获得启示后,再针对带头人企业家精神对推动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和提升乡村产业水平的影响效果,以及将二者有机衔接的功能与作用进行理论性诠释和结构性剖析。研究发现,带头人企业家精神是推动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提升乡村产业水平的动力源泉、有机衔接农民合作社与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纽带。这一研究,为决策层以提升合作社带头人企业家精神为突破口,带动组织振兴并促进产业振兴,提供了理论启示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农民合作社对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农民合作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促进合作社内部发展和优化外部环境两大方向出发,提出解决对策,进而达到促进合作社发展和振兴乡村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乡村治理有效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民自发组建的互助性组织嵌入到乡村治理中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多中心治理理论的理论基础及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农民合作社自身的内在条件决定了农民合作社嵌入乡村治理是必然趋势。分析农民合作社嵌入乡村治理的方式,从农民合作社嵌入乡村治理过程中的困境着手,提出通过强化农村合作社自身建设、构建乡村社会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机制、发挥政府作用引导合作社嵌入乡村治理等方式完善农民合作社嵌入乡村治理的路径,进一步促进农民合作社有效嵌入乡村治理的良性乡村“多元共治”治理结构的形成,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下治理有效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索福建省花卉产业发展升级的有效路径,对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数据收集、文献检索,结合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等方法,全面的分析了福建省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系统的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结论】结果显示,采用“科技公司/生物实验室+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鲜花仓储库+互联网销售”的创新型运营模式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有效路径;同时还应配套实施以科技为核心、以人才支撑、同步推进互联网物流建设,健全产品流通体系的策略,激活乡村花卉产业市场活力与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5.
王兵霞 《现代农业》2023,(6):97-101+112
农民合作社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户增收的关键。研究农户参与农民合作社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多元主体引导农户参与,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基于D村的实地调研,借助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构建框架,分析影响农户参与的相关因素,得出农户参与农民合作社受农户个人利益和价值偏好、农户与合作社的资源适配度以及农户与合作社的信任关系等因素影响。因此,应该规范制度建设,保障资源与利益分配公平;加强宣传,提升农民参与度;加强教育培训,提升主体素质。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引导农户主动参与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乡村产业的发展,打造乡村经济发展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6.
农民合作社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它是联结带领小农户发展产业,维护农民权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承接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组织载体。本文针对天水市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和存在问题,就如何解决提升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水平、推动区域内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数字技术视域下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及其存在困境,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研究表明,随着数字乡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农民合作社数量的增加,数字化运营能力差、服务保障和带动农户能力不强、数字技术人才短缺、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低等问题逐渐显现,影响农民合作社数字化发展进程。为实现农民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农民合作社需强化数字化运营管理能力、加快农民合作社联合体数字化发展、提升数字化服务保障能力、建全数字技术人才体系、提升数字化应用水平,从而助力农民合作社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数字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农民合作社是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限制了其高质量发展。为促进濮阳县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持续增收,推进传统农业向高效、集约农业转变,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助推乡村振兴,通过对濮阳县农民合作社的典型调研,深入剖析了发展现状及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弱项,从认真做好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做大做强单体农民合作社,促进合作社联合与合作,加强组织领导等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序推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案例调研等方法对以农民合作社为平台科技支撑乡村人才振兴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出合作社能够运用科技的力量为乡村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科技应用促进乡村人才的发展、通过科技培训提升乡村人才技能等振兴乡村人才的作用,并借鉴日本、韩国、美国合作社支撑乡村人才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加强合作社组织的科学管理、加强合作社应用科技储备与引进乡村人才、加强合作社应用科技培训与引导乡村人才等促进我国农民合作社科技支撑乡村人才振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市域不同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差异化模式,为安徽省合肥市乡村产业振兴提供经验参考。【方法】运用个案调查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探索乡村产业振兴的区域差异及发展之策。【结果】推动合肥市乡村产业振兴需要以城乡融合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导向,着重发挥市域统筹资源、链接政策和精准施策的作用。在类型学的理论支撑下,合肥市乡村产业振兴应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在政府政策指引下因地制宜地选择差异化的乡村产业振兴模式。【结论】笔者认为,合肥市推进乡村产业振兴需要制定以保障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的土地政策、以引培乡村人力资源为导向的人才政策、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为目标的财政政策、以构建利益共同体为基础的村企合作政策,并遵循“党建引领、规划先行、政策引导、城乡共融”的指导原则,进一步强化顶层制度安排,增加财政支持,培养新型农民,建设数字乡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推动农村扶贫产业高水平、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经验依据。【方法】以陕北G县为例,采用实地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县农业产业扶贫现状进行研究。【结果】陕北G县重视产业利益联结,构建了“企业+合作社”模式;立足产业提质增益,建立了多元产业结构;开拓特色产业市场,提升了特色产业附加值但依旧存在市场同质风险大、区域品牌效应弱、责任连带成本高等问题。【结论】G县产业扶贫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建议优化产业结构,规范产业布局;立足特色产业,增强品牌效应;优化利益分配,减轻企业压力的建议,以便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学的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探究福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运用文献综述法,阐述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性,总结分析了福建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现状。【结果/结论】基于此,从完善农业支持制度、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开拓农产品市场等方面,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福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农业多功能性和长三角地区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深入分析,为长三角乡村振兴工作指明方向重点。【方法】研究农业多功能性与乡村振兴目标要求的内在关联,进而揭示长三角乡村振兴更加依赖农业多功能性发挥。【结果】长三角地区乡村振兴着力点是在发展农村产业的同时,依靠农业多功能性发挥,破解农村生态环境恶化、传统农业文化遗失和乡村治理失效的现实困境。【结论】必须深挖农业经济功能,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回归农业生态功能,把农业建成乡村生态屏障;放大农业文化功能,以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强化农业社会和政治功能,助推乡村实现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4.
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增收、推进脱贫攻坚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在农民合作社快速发展进程中存在带动农户效果不佳、发展不规范以及发展水平不高等诸多制约因素,其中,农户作为农民合作社的主体,其加入意愿直接影响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带动能力。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在实证调研农户加入农民合作社意愿的基础上,分析认为农户对合作社的认知程度、农户的年龄和文化水平、农户的生产规模和交通便利情况、合作社的服务水平、已入社农户对合作社的满意度等都会影响农户加入合作社的意愿。最后,提出了提高农户加入合作社积极性、规范农户参与行为、促进合作社规范提升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民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其存在的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管理人才短缺和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日益突出。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农民合作社发展水平,政府应引导合作社高层次联合,增强其社员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健全合作社管理运行机制,使其制度化、专业化;注重合作社人才凝聚和培养以提升发展能力,从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乡村文旅产业与乡村本底条件有着优良的耦合关系,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乡村文旅融合发展能够最大化地利用当地旅游资源,成为盘活文旅资源、发展乡村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方法】本文以山西省阳曲县店子底村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详细剖析了店子底村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及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果】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四种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即增长型(S-O)策略、弥补型(W-O)策略、拓展型(S-T)策略和防御型(W-T)策略。【结论】店子底村乡村文旅资源丰富,加之能人带动、政策支持,促进其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将为其实施乡村振兴提供较为充分的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提高乡村规划内容合理性,促进乡村经济的稳定发展。乡村规划建设理论的演进与时俱进,核心是对乡村地位的确认、乡村本质的认知和乡村运行规律的把握。【方法】针对城乡制度变革背景下乡村规划需求展开分析,内容包括乡村振兴需求、产业兴旺需求、生态宜居需求、乡风文明需求、治理有效需求、生活富裕需求等,通过研究做好空间开发工作、加强乡村产业规划、打造乡村宜居环境、开展土地综合治理、确定空间管制规则等内容。【结果】明晰乡村地区规划定位,重视乡村区域专项规划研究,借助国土空间规划完善乡村空间布局,乡村振兴规划需结合乡村规划建设,落实规划编制方案,借此挖掘乡村发展优势,完善乡村地区整体建设。【结论】通过采取合理措施加强乡村规划实践工作,促进乡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为美丽中国建设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而农业是产业兴旺的基础和前提.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对推进产业兴旺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赣州市把发展蔬菜产业作为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抓手,在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积累了有益经验.该文选取农业中的蔬菜产业,剖析赣州推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旨在探讨乡村振兴下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运行机理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深入探究农村金融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和数量关系。【方法】利用甘肃省14个市州2001-2020年的面板数据,首先构建了乡村振兴的指标体系,然后测度了甘肃省各市州的乡村振兴指数,最后采用系统GMM方法估计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效应。【结果】甘肃省各市州乡村振兴水平参差不齐,兰州、嘉峪关和陇南居于领先位置,临夏和甘南乡村振兴水平最低;农村金融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显著影响因素,农村金融发展有效提升了甘肃省乡村振兴水平;农村金融发展程度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存在着正向关系,但不是生活富裕显著的影响因素。【结论】因此,应继续强化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正向效应,以农村金融重点支持产业兴旺为切入点和着力点,扩大农村金融对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辐射和拉动效应。  相似文献   

20.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农民合作社事业发展,多个中央1号文件都对农民合作社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2019年中央1号文件将农民合作社作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的重要主体,强调要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深入推进示范合作社建设,建立健全支持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这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对进一步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做优做强,切实发挥农民合作社引领小农户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