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抗菌肽的作用机理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菌肽 (anti-microbialpeptides)是生物体内诱导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生物活性肽 ,在机体抵抗病原入侵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 抗菌肽的类型及其结构特点根据抗菌肽的氨基酸组成和结构特征可分为4类 ,即天蚕素 (cecropins)、防御素 (defensins)、蛙皮素 (magainins,富含脯氨  相似文献   

2.
<正>1抗菌肽的特点1.1分子量小、热稳定性好目前发现的抗菌肽分子量都比较小,一般有45~54个氨基酸残基,含8个半胱氨酸。蛙皮素含有21~27个氨基酸的残基。凤仙花种子中发现的抗菌肽1b-AMPs,仅有20个氨基酸残基,是迄今为止在植物中发现的最短的抗菌肽。这就为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对抗菌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以及对其进行局部的结构改造提供较好的条件。抗菌肽在沸  相似文献   

3.
抗菌蛋白蛙皮抗菌肽,是两栖类动物中存在的天然免疫物质,在蛙类中仍然保持着一定的活性。我们用提取中国林蛙皮肤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PCR扩增得到DNA片段,并与GenBank上登陆的其他蛙类的皮肤抗菌肽序列进行比较,发现此序列是一个新的蛙皮肤抗菌肽序列。PCR产物与pMD18-T连接,得到阳性重组体pMD18-RTCD。将阳性重组体进行测序,分析蛙皮素的氨基酸序列,显示它属于蛙皮抗菌肽家族。此外,中国林蛙抗菌肽氨基酸序列包含C-末端残基,同时具有两栖类动物抗菌肽的特征。这些信息对将来研究两栖类动物的天然免疫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作用。为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我国林蛙抗菌肽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抗菌肽(ABP)又称为抗微生物肽(AMP)、宿主防御肽(HDPs)、肽抗生素,是动物免疫防御系统在外界条件刺激下,产生的一类对抗外源性病原体致病作用的具有免疫活性的多肽,是动物非特异性免疫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其物种来源的不同,被分别命名为防御素、蛙皮素和蜂毒素等。抗菌肽有着分子量小、活性强、  相似文献   

5.
抗菌肽(ABP)又称为抗微生物肽(AMP)、宿主防御肽(HDPs)、肽抗生素,是动物免疫防御系统在外界条件刺激下,产生的一类对抗外原陛病原体致病作用的具有免疫活陛的多肽,是动物非特异性免疫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其物种来源的不同,被分别命名为防御素、蛙皮素和蜂毒素等。抗菌肽有着分子量小、活性强、功能广泛、杀菌谱广等特点。抗菌肽的分子量一般在4kDa左右,肽链由12~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相似文献   

6.
牛蛙(Rana catesbeiana)皮肤抗菌肽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牛蛙皮肤抗菌肽的多样性及结构特点,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蛙属抗菌肽基因信号肽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以RT-PCR技术扩增牛蛙皮肤抗菌肽基因,克隆得到cDNA全长序列并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cDNA序列特点,预测成熟肽的理化性质。结果得到48个完整的cDNA序列,分别编码24种抗菌肽前体,它们均由信号肽、前导肽和成熟肽3部分组成。对序列测定结果的预测分析表明,牛蛙皮肤抗菌肽前体核苷酸序列与已报道的其他蛙类抗菌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同源性达到80%以上,但成熟肽的序列变异很大,具有物种特异性,其中6个为新的抗菌肽序列。牛蛙皮肤抗菌肽成熟肽的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和β-折叠为主,均为疏水性短肽。  相似文献   

7.
家蚕抗菌肽是家蚕先天免疫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效应分子,一直是家蚕免疫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家蚕抗菌肽具有分子量小、对热稳定、广谱抗菌的特点,近年来倍受人们关注。目前,家蚕基因组中主要存在7个抗菌肽基因家族,根据其结构性质主要分为3大类:第一类是富含甘氨酸或脯氨酸的组成性抗菌肽;第二类是具有α-螺旋结构的线性抗菌肽;第三类是富含半胱氨酸的环形抗菌肽。通过对家蚕抗菌肽的家族分类及其应用前景等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家蚕抗菌肽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抗菌肽的作用特点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抗菌肽是生物体抵御外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而产生的一类小分子多肽,与传统的抗生素相比具有分子量小、抗菌谱广、热稳定性好、抗菌机理独特等优点。利用抗菌肽替代传统抗生素,对提高畜产品品质,推动绿色畜牧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对抗菌肽的分类与特性、结构与活性、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阐述了目前在抗菌肽研究和应用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以期为抗菌肽的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天蚕素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蚕素抗菌肽(cecropins)是一种具有广谱抗微生物活性的新型肽类化合物,是最具潜力的抗生素替代品之一。本文综述了天蚕素抗菌肽的结构、来源、生物作用,重点介绍了天蚕素抗菌肽的应用,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抗菌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的防御性小肽,为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是目前替代抗生素较为理想的抗菌剂之一。抗菌肽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功能,还可作为信号分子、避孕剂、有丝分裂剂等。但目前抗菌肽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或具有争议的问题,如怎么提高基因工程抗菌肽的表达量和抗菌肽在体内的稳定性,其具体的耐药性机制尚未明确,抗菌肽与抗生素的协同作用机理等。文章从抗菌肽的结构特点、生理功能与作用机制、基因工程表达及其应用前景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研究绿色、高效、低毒、广谱的抑菌剂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抗菌肽P3的生物学功能,试验通过在线软件分析了抗菌肽P3的理化特性、与其他抗菌肽的相似性、二级结构、剪切位点、疏水性、表面极性和抗原性,用琼脂糖扩散法测定了抗菌肽P3的抑菌活性,用倍比稀释法测定了抗菌肽P3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溶血性。结果表明,抗菌肽P3为疏水性的α螺旋型阳离子多肽,与APD3数据库中抗菌肽Alyteserin-2Ma有最高的相似度,可被9种酶剪切,不具有抗原性,对大肠杆菌、沙门菌、枯草芽孢杆菌、屎肠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抑菌活性,对鸡红细胞有较低的溶血性。研究结果说明,抗菌肽P3有抑菌活性,可作用于细胞膜,从而导致菌体死亡。  相似文献   

12.
天蚕素抗菌肽具有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机体免疫力及调节动物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等多种生理功能。本文从天蚕素抗菌肽的来源、结构、作用机理、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入手,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丁雪  刘显军 《猪业科学》2012,29(5):78-80
抗菌肽是生物防御系统产生的一类对抗外源性病原体的肽类物质。由于抗菌肽具有普通抗生素所不具有的一系列优点,抗菌肽的研究已经成了现代学术和应用研究的一个热点。简要介绍了抗菌肽的发现过程,并对抗菌肽的结构、分类、来源、抗菌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抗菌肽是动物体以及人类自身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由瑞典科学家Boman HG首次发现后,人们逐渐开始关注这一具有广谱抗菌性能,且相对于抗生素具有高效和无残留等显著优点的抗菌物质。随着对其研究深入,人们对抗菌肽的分布、结构和作用有了很大认识,并根据需要进行了分类。本文主要介绍抗菌肽的来源及其各自结构、分类的研究进展等,为今后的研究和学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菌肽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生物中的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抑制杀伤肿瘤细胞等作用的多肽。本文介绍了抗菌肽的结构,抗菌肽的生物学活性,抗菌肽的作用机理和作用机制,以及抗菌肽的应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分离纯化多黏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BLCC1-0402代谢产物中的抗菌肽,为抗菌肽制备及其制品检测提供参考。采用离心、不同分子质量卷式膜超滤浓缩、Superdex peptide 10/300GL凝胶过滤层析对多黏类芽孢杆菌发酵上清液进行逐级分离纯化,对不同时段的收集液做抑菌试验,以大肠杆菌O78标准菌株为指示菌,采用打孔法进行抑菌活性检测,比较评价分步层析效果,以Tricine-SDS-PAGE进行分子质量检测。结果显示,通过5和3 ku卷式膜超滤获得的3~5 ku组分蛋白质样品抗菌活性较强;对于3~5 ku组分经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纯化,纯化后的抗菌肽A3抑菌活性最强,经Tricine-SDS-PAGE小分子多肽电泳检测,已达到电泳纯,分子质量为4 ku;抑菌活性检测结果显示,该抗菌肽A3对大肠杆菌O78标准菌株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同时,抗菌肽A3表现出较好的耐热性,90~100 ℃处理15 min,抑菌活性可保持在96%左右;具有较好的酸碱稳定性,在pH 2.0~9.0下,抑菌活性保持在90%以上;经胃蛋白酶作用后抗菌肽A3抑菌活性降低20%,胰蛋白酶作用后抗菌肽A3抑菌活性降低18%,蛋白酶K对抗菌肽A3的抑菌活性几乎无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抗菌肽A3是一种对大肠杆菌O78具有抑菌活性的新型抗菌肽,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可为下一步抗菌肽的结构分析、理化特性分析等深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抗菌肽是蛙类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蛙类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但仍能分布于广泛的地理区域,抗菌肽的多样性和组成是揭示其适应机制的基础。本研究通过RT-PCR技术,从1只黑斑侧褶蛙的皮肤组织中克隆了9条不同的cDNA序列,分属5个家族:Esculentin-1、Esculentin-2、Temporin、Nigrocin-1和Nigrocin-2。其中Esculentin-1、Esculentin-2、Temporin和Nigrocin-1为阳离子抗菌肽,等电点(PI)8.72~9.63,分子量(Mw)1495.87~4862.9,预测的二级结构都具有α-螺旋结构。Nigrocin-2为新发现的一类酸性抗菌肽,等电点PI为4.0,Mw为1798.06,带1个负电荷,预测二级结构不具有α-螺旋结构,呈无规则卷曲。这9条抗菌肽cDNA来自50个阳性克隆,显示出黑斑侧褶蛙抗菌肽具多样性,特殊抗菌肽的发现也预示着黑斑侧褶蛙适应复杂多变环境、分布广泛的生理潜能,但具体功能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动物抗菌肽及其基因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菌肽(antibacterialpeptides)是具有抗菌活性的肽类的总称。目前发现抗菌肽或类似抗菌肽的小分子肽类广泛存在于昆虫、两栖类、水产动物及哺乳动物中,这种内源性抗菌肽经诱导而合成,在机体抵抗病原的入侵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各种动物抗菌肽的来源和种类,抗菌肽的作用及其机理,抗菌肽的结构对其活性的影响关系;最后,介绍了抗菌肽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抗菌肽是一类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天然免疫因子,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抗肿瘤且不易形成耐药性和无药物残留等多种生物学特点。天蚕素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抗菌肽,也是至今为止研究得最为透彻的一类抗菌肽,更是最具潜力的抗生素替代品之一。文章综述了天蚕素抗菌肽的结构、来源、生物作用、表达体系等,并且重点介绍了天蚕素抗菌肽的应用,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一、昆虫抗菌肽的诱导 1974年,瑞典Boman等首先发现将大肠杆菌注射于惜古比天蚕蛹,能诱导血淋巴产生具有广谱杀菌作用的抗菌肽。1981年,黄自然等报道注射大肠杆菌于滞育柞蚕蛹,诱导产生溶菌酶及抗菌肽。1982年,屈贤铭等分离了柞蚕抗菌肽的多个成员并分析了抗菌肽B及D的一级结构。同年,祁国荣等首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