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义,人兽共患病是指"人和动物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又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疾病"。目前世界上有1415种人类疾病的病原体,61%为人兽共患病。其中175种被新发现的疾病中132种是人兽共患病。人兽共患病不仅严重影响动物健康,影响畜牧业稳定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危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所以要切实加强人兽共患病防控工作,确保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2.
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是指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疾病。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动物来源人兽共患病日益严重的原因及对人类的威胁,阐述了预防和控制人兽共患病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人兽共患病是指可在人和脊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资料表明,人传染病的60%来自动物,同时人作为某些病原的载体,也会造成疾病在动物间的传播。因此,对人兽共患病的防控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和公共卫生学意义。能引起人兽共患病的病原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和螺旋体等,临床上常见的几种人兽共患病有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炭疽、狂犬病、流行性感冒、猪囊尾蚴、姜片吸虫和旋毛虫等。本文就人兽共  相似文献   

4.
人兽共患病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不仅对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动物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也会对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的破坏。人兽共患病的发生和流行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疾病问题,还是一个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人兽共患病的原因,并提出了综合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兽药杂志》2009,43(9):7-7,15
当前,人兽共患病防控形势严峻,严重影响着公共卫生安全。8月10日至13日,在中加动物健康推广服务项目人兽共患病防控研讨会暨反刍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会上,中加专家就如何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如何有效推进人兽共患病防控暨反刍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进行了学术交流与研讨。  相似文献   

6.
人兽共患病频发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传染病事件不但给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鉴于人类健康与动物联系日益紧密的现状,动物疫病的有效防治已成为人兽共患病控制的重点。从人兽共患病的现状、频繁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等方面加以论述,希望能为我国建立科学有效的疾病防控体系及和谐、稳定、健康的生存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世界各地频繁发生人兽共患病疫情突袭人类的事件,人兽共患病不仅对畜牧业危害极大,同时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如何减小和避免人兽共患病的发生,做到动物和人类的和谐共处,以及做好人兽共患病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刊邀请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传染病方面的专家苏敬良博士,就人兽共患病开展系列专题讲座,希望对大家正确认识防制人兽共患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正>布病是布鲁氏菌病的简称,是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世界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目前在人畜间各省仍有发生,我市也未间断。布病作为人兽共患传染病,基本上由动物传染给人,人类感染布氏杆菌后一般不发生人与人之间的水平传播,由此可见做好畜间布病防控是成为有效减少人间布病发生的关键环节。本人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就如何更好地做好布病防控工作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几点意见,请各位专  相似文献   

9.
人兽共患病是传染病中的一大类,此类疾病有时也称为动物源性传染病;因此,一般认为人兽共患病也包括由水生动物病原体感染引起的人类疾病.虽然由水生动物病原体感染引起的人类疾病比较少,但是却存在巨大的潜在危害性,本文将详细论述水生动物病原体引起的人兽共患病.  相似文献   

10.
一月要闻     
《畜牧市场》2009,(9):29-30
◆众多专家指出:防控人兽共患病应加强多部门合作 当前,人兽共患病防控形势严峻,严重影响着公共卫生安全。8月10日至13日,在中国加拿大动物健康推广服务项目人曾共患病防控研讨会暨反刍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会上,中加专家就如何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如何有效推进人兽共患病防控暨反刍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进行了学术交流与研讨。  相似文献   

11.
雷蕾 《当代畜牧》2013,(26):26-27
源自动物疫病的人兽共患病不仅在家畜、家禽、畜牧等行业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极大地危害了人类生命健康,多年来一直是国家、企业和相关科研人员的重要对象,已经上升为一种社会问题。人兽共患病给予我们的是血的警醒与教训,这使得如何防制人兽共患病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12.
<正> 人兽共患病是指动物与人类之间能够自然传播互相感染的疾病,其病原体,有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和原虫等。人畜共患疾病现在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其中不少病对人、畜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人、兽医的密切合作,成为消灭这类疾病的必要途径。据不完全统计,已知的人兽共患病约有150多种,我国有60多种,我省达20余种,可能还有更多的病种未被发现。为此,中国微生物学会成立了人兽共患疾病病原学专题  相似文献   

13.
食源性人兽共患细菌病及其防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兽共患病是指可使人和动物(包括野生动物)都患病的疾病的总称,其中包括将疾病由动物及其产品传染给人和人将疾病传染给动物。近30年间,全球陆续发现了30多种新出现传染病和一批再度出现的老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其中绝大部分是人兽共患病。目前,已证实的人兽共患病有200多种,其中我国大约有130多种。人兽共患病不仅造成畜牧业直接的巨大经济损失(每年数百亿元),  相似文献   

14.
人兽共患病是指可使人和动物(包括野生动物)都患病的疾病的总称,其中包括将疾病由动物及其产品传染给人和人将疾病传染给动物。近30年间,全球陆续发现了30多种新出现传染病和一批再度出现的老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其中绝大部分是人兽共患病。目前,已证实的人兽共患病有200多种,其中我国大约有130多种。人兽共患病不仅造成畜牧业直接的巨大经济损失(每年数百亿元),  相似文献   

15.
人类在追求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下,不仅要同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还要同危害人类健康的各种疾病,包括人兽共患病作斗争。传染病仍是当今世界上发病率最高,引发人类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在目前已知的各种传染病中,有250余种是人兽共患病,有190多种是由动物传染给人类的疾病,我国约有130多种人兽共患病。由于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农业现代化以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前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依赖和影响越来越大,同时对各种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变和破坏也在加重,病原(微生物)出现新变异演化的频率明显加快,动物源性传染病感染攻击人类的机率显著增加,并且人兽共患病有动物作为贮存宿主,病原分布又非常广泛,尤其是病原的进化重组突变和渐变又非常活跃,  相似文献   

16.
人兽共患病就是既能感染人类,又能感染动物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截至目前,全世界共发现人兽共患病439种,国内发现的人兽共患病也多达196种。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与动物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许多人将各种小动物(包括鸟类)作为宠物饲养与观赏,这无疑增加了许多人兽共患病由动物传播给人类的机会,也包括由人传播给动物,进而扩大蔓延的可能性。因此,在饲养宠物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和预防人兽共患病的发生及扩散。  相似文献   

17.
人兽共患病不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也严重危害畜牧业发展,影响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本文主要从人兽共患病的流行形势、危害、传播途径、流行原因、存在问题和防控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揭示了人兽共患病的严重危害,分析了人兽共患病流行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人兽共患病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一、人兽共患病形势严峻人兽共患病定义。在195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粮农组织(FAO)专家委员会对人兽共患病下的定义是"在脊椎动物与人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或感染"。1.人兽共患病的发生与流行。家养动物与野生动物的疾病传染给暴露人群,人群感染后,有些可能发生人传染人,导致发病或死亡,有些人群的感染发病还会再传染给动物,形成循环发病。2.世界形势引人注目。目前有1415种人类疾病的病  相似文献   

19.
人畜共患病(Zoonosis)是指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感染和传播的疾病,即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人类和脊椎动物在流行病学上相关联的疾病。人类人畜共患病病原体主要来源于人类饲养、驯化的畜禽和野生脊椎动物,因此也称动物源性疾病。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把人畜共患病更名为人兽共患病。据文献记载,动物传染病有200余种,其中有半数以上可以传染给人类,另有100种以上的动物寄生虫病可以感染人类,这250余种人兽共患病在我国约有90余种。我国农业部会同卫生部组织制定并于2009年1月19日施行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病名录》有26个,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我国特种经济动物源人兽共患病的防控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借鉴主要农业发达国家的防控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特种经济动物源人兽共患病防控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对策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