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张家界市永定区依托旅游产业,充分发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和全省文化旅游特色经济重点县品牌效应,通过旅游资源和休闲农业深度融合,充分调动农业旅游因素,拓展延伸旅游产业链,走出了一条依托文化旅游带动农业提质升级、转型发展的新路子。立足旅游激活潜力借助旅游元素有效激活提升农业发展潜力,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互动发展。目前,永定区已建成龚家垴、仙人溪、广溪峪等乡村旅游示范点35个。规划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急需增长下,乡村旅游与创意休闲农业有了更为全面的发展,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发展理念也越来越成熟,始终围绕旅游抓休闲农业发展,抓好休闲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充分的发挥乡村优势和环境特色,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统筹发展,以构建新型的产业体系,实现乡村经济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一、充分认识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重大意义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横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连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乡村旅游是以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风貌以及人文遗迹、民俗风情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以满足旅游者乡村观光、度假、休闲等需求的旅游产业形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对推进邯郸市的农业转变发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时代乡村旅游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大数据时代乡村旅游发展的时空变化特征,基于百度指数采用叠加关键词和83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进行了2011—2013年乡村旅游网络关注度搜索,并结合2013年各地区的农业贡献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1—2013年乡村旅游日均关注度增长速度明显;一周之内乡村旅游网络关注度周二最高,周六最低;出游旺季在3—6月和10—12月;清明、五一和端午三节关注度较高;华中、华南、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优于乡村旅游,西南、西北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态势优于该地区的农业。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旅游方式的要求越来越呈现多样化、个性化。乡村旅游因其自然、田园、质朴的生活方式,获得了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中国乡村旅游产品类型丰富:农家乐、休闲农庄、农业示范园、生态观光园、民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旅游方式的要求越来越呈现多样化、个性化。乡村旅游因其自然、田园、质朴的生活方式,获得了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中国乡村旅游产品类型丰富,包括农家乐、休闲农庄、农业示范园、生态观光园、  相似文献   

7.
首先重新审视了农业旅游和居民幸福感的定义,接着分析了农业旅游发展与居民幸福感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农业旅游的综合效应使其越来越受到重视,发展农业旅游的侧重点逐步从提高农民经济收入转变到提升乡村居民幸福感上来。最后从提升乡村居民幸福感的视角,提出了发展农业旅游的对策,强调发展农业旅游不仅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更要关注乡村居民的幸福诉求。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地处四川盆地南缘的长宁县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国际化和"产城村一体、工农旅互动"的发展战略,以全域乡村旅游的理念,着力将农业产业基地打造为公园,园区变景区、示范点变景点,促进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一、长宁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创意农业是改善农业资源配置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通过其与乡村旅游的良性结合,可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创意农业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具有必然性,创意农业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核心吸引物,乡村旅游进一步推动了创意农业发展。创意农业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存在四种模式,分别是创意农业景观、创意农业产品、创意农业文化、创意农业活动。打造吸人眼球的农业景观、独具特色的农业产品、传统质朴的农村文化、深度体验的农业活动,对于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发展乡村旅游,能有效发挥农业的旅游观光和文化传承等功能,进一步拓宽农业发展的内涵与外延,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促使农民就地转向非农领域;有利于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创造新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点。文章扼述了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概况和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简要分析了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模式及其对梅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借鉴意义;同时,还分析了梅州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条件、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新化县委、县政府站在"旅游立县"的战略高度,牢牢把握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湖南省文化旅游特色产业重点县"这一契机,紧紧围绕"全民兴旅、全业融合、全景梅山"的目标,有力推动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2015年,全县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生产总值达2.4亿元,接待人数310万人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452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总结起来,主要归功于以下几方面:1.支撑强劲一是顶层设计。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提到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议程,明确纳入省文化旅游特色县  相似文献   

12.
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是乡村发展的一条新路径。该文引入共生理论,论述了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共生关系,分析了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的实现机制,并以长泰县坂里乡高层畲族自然村为例,对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进行实证分析,提出畲族村落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建喜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2):166-169
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入发展,农民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农民就业、农民收入、农民利益、旅游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对南京江心洲这一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就业状况的实地调查和访谈,从定性和定量2个角度,探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农村就业结构、农民经济收入、就业质量、农民利益等方面的影响,并归纳总结出农民在参与乡村旅游过程中面对的诸多困难和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在十一长假前,农业部向社会推介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景点,包括全国260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62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00条休闲农业精品线路、165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示范企业(园区)。本次推介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是在各级休闲农业主管部门推荐的基础上,经过全国休闲农业专家委员会、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的权威专家严格评审,精心遴选而出的。  相似文献   

15.
<正>6月25—27日,云南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培训班在楚雄市举办,乡村产业发展处高蓓副处长做了开班动员和开班授课,本次培训班,全省16个州(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管理的业务负责人,获得"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的县农业农村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管理的业务负责人,从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企业负  相似文献   

16.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国外引入后,国内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笔者通过对近十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文献梳理,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内容、发展现状、相关概念等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指出了国内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研究的不足,并提出完善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主体及相关利益群体的行为、态度和感知等方面的研究,增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研究、增加在西北干旱地区及绿洲农业与乡村旅游方面的案例研究等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振兴农业经济。基于此,阐述了发展乡村旅游对振兴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分析了乡村旅游经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发展乡村旅游与振兴农业经济的策略,以期振兴农业经济、发展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国家旅游局办公室联合发出通知,部署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有关工作。计划2014年在全国择优创建35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00个示范点,进一步探索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律,理清发展思路,树立发展典型,优化发展环境,引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健康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农村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探讨乡村中的特色产业与乡村旅游的协同发展问题,有助于乡村振兴问题的解决。根据协同发展理论,采用案例分析法,以韩国全罗北道的长水郡为例探讨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问题。由研究结果可知,政府的产业发展政策是乡村振兴中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根本保障;旅游资源稀缺的地区可以通过培育特色农业品牌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旅游吸引物;而旅游者的到来,能够促进特色农产品的销售,进而促进乡村特色农业的发展;积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是实现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政府针对性的精准政策扶持,地方村委会的强有力的领导,培育懂生产、会经营的农户,建立特色农业品牌等对于实现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对创新旅游方式、发展农村经济以及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此,本文从山西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优势;山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山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措施三个角度进行探究,旨在重新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的整体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