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储备林建设剖析与实施对策——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林业局于2012年启动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2013年福建省成为全国首批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和国家储备林建设试点省,并连续5年承担试点建设任务。以福建省为例,分析总结了当前国家储备林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国家储备林制度建设的相关政策与建议,对国家储备林制度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家储备林是国家借鉴粮食、石油等战略资源储备的通行模式,培育储备国家急需的珍稀和大径级立木资源。本文对林业外资项目所采用的尊重需求和经营主体意愿进行科学设计,创新森林经营方式,建立健全项目管理机制等,安徽省国家储备林项目可借鉴的先进理念、技术及管理优势进行了探讨,拟推动林业外资项目与国家储备林建设相互融合,促进国家储备林的建设质量,实现国家储备林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家储备林建设是我国为解决木材安全的重大战略部署。采用PPP模式,充分调动社会资本,是建好国家储备林的重要路径。本文深入剖析国家储备林与PPP模式之间的结合特征,并分析当前国家储备林PPP模式的发展形势,提出问题及发展建议,以期为国家储备林建设PPP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国家储备林建设是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随着我国林下经济的快速增长,林下经济产品市场空间扩大,有效实现了农民增收。为进一步充分利用国家储备林充足的林下空间,促进林下经济与国家储备林建设协同发展,本文主要内容是分析与探讨国家储备林建设中开展林下经济发展策略,以期推动新时期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国家鼓励发展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近十年来德宏州人工用材林总量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但存在发展空间、木材(珍贵)战略储备培育不足、资金投入不足、加工市场不景气等问题。为更好地巩固发展人工用材林,提出了建议:应积极争取国家木材战略储备林建设,对现有人工用材林实施提质增效;结合乡村振兴选择适宜的珍贵用材树种美化绿化乡村环境,出台人工用材林成熟林继续培育的扶持政策;加强招商引资和人才队伍建设,用好资源盘活市场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种大树蓄良材——高峰林场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纪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到2020年,全国25个省(区)将建成2.1亿亩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以缓解国内木材供需矛盾。广西入选首批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和国家储备林建设试点省(区)。2013年12月,高峰林场被评为"国家储备林示范林场"。先后在界牌分场、长客分场、银岭分场等地选良种、种大树、蓄良材,推广珍贵树种混交造林、松杉林套种珍贵树种等新模式,发展珍贵树种和培育大径级木材。截至2015年6月止,全场累计划定国家储备林面积  相似文献   

7.
2017年,肇庆市被列为广东省国家储备林建设和林权收储工作试点市,进一步凸显了地区建设国家储备林的重要性。通过系统总结2014—2023年肇庆市国家储备林建设主体、完成情况、做法及成效,立足地区森林资源实际,从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角度,明确提出该地区储备林建设关键技术和发展对策。建议集中国有林场和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优势资源,充分利用国资、国企和国有林场各自优势,挖掘森林储碳、储水、储粮、储钱四大功能,创新国家储备林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8.
刘军  刘佳 《热带林业》2023,(1):17-21+25
海南省具备发展国家储备林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具有培育大径级用材林、珍贵树种用材林的优势。针对现有林分特征,设计了4个现有林改培模型和4个中幼林抚育模型,并从适用林分、改培树种、适用区域、主导功能、培育周期、目标林相、经营措施等方面对现有林改培和中幼林抚育技术模型进行了重点阐述,以期通过国家储备林的科学建设,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培育大径级用材林和珍贵树种用材林,打造国家储备林建设的标杆工程,为海南省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热带特色产业基地提供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介绍海南省国家储备林建设的背景和基本情况,结合海南省实施国家储备林建设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湖北林业科技》2021,50(1):59-62
通过对《国家储备林树种目录》中的树种进行适应性分析,筛选出了33种适合河南生长的树木,根据其适合生境和主要用途进行了分类,并依据此分类对不同树种的选择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致力于发展国家储备林的地方政府和公司农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刘智慧 《山西林业》2023,(3):26-27+56
介绍了山西省国家储备林建设现状、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扩大建设区域、适当放宽采伐限额、扩宽投融资渠道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山西省国家储备林今后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河南省内乡县利用开发性金融采用PPP模式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的资源条件、取得的成效,探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金融风险和自然风险,提出采取多种融资渠道筹措资金、实行综合性森林保险等对策。指出利用开发性金融采用PPP模式开展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的模式可增强国家储备林项目的发展空间,并建议国家尽快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体系,大力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国家储备林工程建设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8年国家储备林调查成果,总结河北省国家储备林经营管理现状,对国家储备林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河北省国家储备林工程后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是林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国家储备林建设所需资金量大,传统的以财政为主的投入方式远不能满足需求,政府鼓励市场主体运用开发性政策性金融资本建设国家储备林。通过分析近年来央地合作共建国家储备林的探索与实践,结合对重庆市国家储备林项目创新机制的研究,提出把握“公益性”、“民生性”、“创新性”,做大做强国家储备林的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国家储备林建设启动以来存在一些技术支撑问题,势必影响将来建设成效;针对河南省国家储备林建设中存在的科技支撑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国现有森林资源的分析,论述国家储备林建设的必要性,并根据各省级单位上报的规划任务及建设范围,分析“十四五”期间国家储备林重点建设的范围、工程和区域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用足用活投融资政策,落实建设资金;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合理确定建设项目;创新产权模式,形成多元化建设主体;完善制度体系,规范建设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保障能力;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加强宣传培训等六条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国家储备林建设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林业》2010,(10):28-28
<正>近年来,安徽省宁国市依托山区优势,坚持森林景观化大生态战略,通过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世行项目、长防林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了交通干道沿线、三条河流沿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作为开展国家储备林建设试点省份之一,建设发展好储备林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通过系统总结云南省国家储备林建设发展现状、主要做法及经验,科学分析在管理制度亟待完善、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生态系统功能脆弱、建设区域覆盖狭窄等方面的问题,从出台国家储备林管理制度、创新国家储备林融资模式、增强区域生态系统功能和扩大国家储备林建设区域4个领域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9.
就国家储备林的内涵、建立国家储备林的相关问题、发展储备林地区的选择及相关历史经验展开讨论,提出了完善国家储备林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崔国栋 《山西林业》2020,(1):12-13,48
以吕梁山林区国家储备林划定试点工作为例,介绍了国家储备林划定的依据原则,分析了该局在国家储备林划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如何完成储备林划定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