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杉木乳源木莲混交林施肥生长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年生杉木乳源木莲混交林进行了施肥生长效应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肥与不施肥(对照)比杉木平均胸径增长量提高了1.1%~22.6%,平均树高提高了1.1%~24.5%;乳源木莲平均胸径增长量提高了16.2%~37.8%,平均树高提高了13.6%~33.3%,林分蓄积量增加18.0%~32.7%,施肥对林分生长有积极作用。不同配比处理杉木平均胸径存在差异,HNP和HPK与HNY比平均胸径增加值分别提高6.7%和8.6%,、HNP、HPK增加值提高幅度比HNY大,不同配比处理杉木平均树高与胸径一样也有差异,HNP和HPK与HNY比平均树高增加值分别提高6.5%和8.3%,、HNP、HPK增加值提高幅度比HNY大,HPK处理立木材积最大,比HNY、HCK分别增加12.5%、32.7%,比HNP略大,增加1.7%,HNP处理立木材积次之,比HNY、HCK分别增加10.6%、30.5%,不同配比施肥对乳源木莲也有同样的生长效应。N、P、K配比施肥比单施N肥对立木材积生长作用更大。对不同处理立木材积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得知:HNP、HPK、HNY与HCK处理间立木材积有极显著差异,HPK、HNP与HNY处理间有显著差异,其余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杉木与乳源木莲混交林中二者的树高、胸径、材积的总生长量、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以及树高/胸径比值曲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杉乳混交林中,杉木在树高、胸径、材积总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上,与乳源木莲相比优势始终较为明显,说明杉木在与乳源木莲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但在17a后,杉木树高、胸径、材积连年生长量低于乳源木莲,生长开始减缓,此时应适当进行抚育间伐。  相似文献   

3.
乳源木莲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生物量分布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乳源木莲、杉木和马尾松纯林及其三种不同混交林林分生物量和它们的空间分布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乔木层的生物量占92%以上,混交林有利于干、枝、叶生物量的积累,不利于皮、草本、灌本及地下部分和凋落物层生物量的积累,但混交林中的半分解物含量比纯林有成倍增加,混交林有利于枯枝落叶的分解。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林业生产中由于杉木人工林经营多采用纯林且连栽造成产量下降和地力减退的问题,选用杉木与乡土阔叶树种乳源木莲分别按9∶1和7∶3两种比例混交进行试验,杉木纯林对照,造林18年后比例分别调整为5∶1和6∶5。结果表明:通过不同模式林分的杉木林生长量、林分总蓄积量以及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指标的对比,确定杉木与乳源木莲以最初比例7∶3混交,后经过间伐调整为6∶5比例的混交模式对于提高林分生产力最明显、改善土壤肥力效果最好,从而为闽北山区杉木人工林科学经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调查杉木与乳源木莲混交林及杉木纯林(对照)生长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杉木与乳源木莲混交林及杉木纯林地上部分各器官及各径级根生物量分配格局。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与乳源木莲混交林中杉木的生长及林分总生物量的积累均优于杉木纯林。从生物量分配上看,杉木与乳源木莲混交林中杉木及纯林中杉木其地上部分各器官的分配均表现为树干>叶>枝,但混交林中杉木叶和干分配率略大于纯林,而枝分配率略低于纯林;混交林中杉木各径级根的生物量均大于杉木纯林。  相似文献   

6.
研究杉木乳源木莲混交林下套种细叶青蒌藤的生长效应,试验结果表明:19年生杉莲混交林间伐后保留密度900株/hhm2,套种细叶青蒌藤3年后,能够形成杉木-乳源木莲-细叶青蒌藤复合林。间伐有利于促进杉木和乳源木莲保留木的生长,有利于培育杉木和乳源木莲大径材。在杉木乳源木莲混交林下套种的细叶青蒌藤保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藤茎生长迅速,较粗壮,套种3年生的细叶青蒌藤藤茎生物量可达1054.86kg/hhm2。在林下套种细叶青蒌藤,不仅可获得珍贵香料植物细叶青蒌藤的藤茎,而且还可以促进上层林木的生长,达到实现木药结合,材药两用,既不影响森林的主导作用,又可扩大中药资源、以短养长,以副养主,杉木-乳源木莲-细叶青蒌藤复合林具有显著的经营效果。  相似文献   

7.
杉木乳源木莲混交林林分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0a生杉木乳源木莲 3∶1混交林林分生物量 130 37t/hm2 ,乔木层生物量 12 7 5 0t/hm2 ,比杉木纯林增加18 7%。无论杉木、乳源木莲干材比例较高 ,两树种均是优良的用材树种。混交林年均净生产量 12 75 0t/(hm2 ·a) ,林分叶面积指数 9 0 5 ,叶对树干净同化率 179 72g/(cm2 ·a)。杉木乳源木莲混交林林分生产力比杉木纯林高。  相似文献   

8.
间伐对杉莲混交林中乳源木莲树冠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福建省沙县15年生(13年生时间伐)和17年生(10年生时间伐)的乳源木莲-杉木中龄混交林(杉莲比为7:3)为研究对象,通过应用Ruark异速生长模型,对间伐后混交林中乳源木莲的树冠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混交条件下,不同间伐期对树冠形状有显著影响:13年生时间伐,乳源木莲树冠生长受到限制不能充分扩展,树冠形状近似抛物线形,枝长分布方式对下部层次造成遮荫,不利于乳源木莲树木的光合作用;而10年生时间伐,乳源木莲具有圆锥形树冠、较大的枝倾角和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因此有利于树冠对光的截获,从而增加单株生物产量,有利于培育乳源木莲大径材。杉莲混交林中乳源木莲累积叶面积指数可以分别用以下模型进行估测:y(10年生时间伐)=2.6211Z^0.1318 e^0.0417z(R^2=0.9418)和y(13年生时间伐)=1.7546Z^0.6122e^-0.1411z(R^2=0.9923)。通过残差百分比检验和后验检验表明,模型拟合度较高,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对17年生混交试验林(杉木×乳源木莲)中的乳源木莲冠层特性与单株材积生长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乳源木莲单株材积指数D2H与各冠层因子间的相关系数不同,除单株叶面积指数LAI、冠层密度CLD外,单株总叶面积TLA、树冠表面积TCA及冠形率CSR与单株材积指数均达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TCA对单株材积生长的直接作用最大(Pyxi=1.201 3),是乳源木莲单株材积生长的主导因子,TLA、CLD、CSR是通过TCA起作用的,以上5个主要冠层参数对乳源木莲单株材积生长相对重要性的大小为TCA>LAI>TLA>CSR>CLD.在分析冠层空间结构对单株材积生长的影响中发现垂直方向,冠层中、下层的叶面积对单株材积生长有决定性作用,而上层作用较小;水平方向,以叶面积多集中于内部、外部的有利于乳源木莲单株材积生长,而中部叶面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0.
杉木乳源木莲混交对地力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对10年生乳源木莲与杉木的混交林及杉木纯林的林地枯枝落叶量及分解速率、土壤理化性质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结构林地物理性质优于杉木纯林,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多,土壤疏松多孔;土壤有机质、全N、全P分别比杉木纯林提高12.2%、11.8%和4.5%,土壤速效养分(N、P、K)亦分别提高29.6%、10.5%、10.1%,该混交对地力改良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10年生杉木纯林,通过间伐人工诱导营建杉木苦竹混交林的林分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杉木苦竹混交林林分结构合理,层次明显,呈复层林分。混交林中杉木平均木树干生物量分别是高密度杉木纯林(2500株.hm-2)、低密度杉木纯林(1125株.hm-2)的122.7%、107.9%,净生产量分别是高密度杉木纯林、低密度杉木纯林的122.6%、104.0%;叶对树干的净同化率为5.75 kg.kg-1.a-1,比低密度杉木纯林提高5.7%。混交林中苦竹立竹数6000株.hm-2,现存生物量9.43 t.hm-2,年平均净生产量为1.2 t.hm-2.a-1;8 a间伐竹材和竹笋年平均产量分别达到9.608 t.hm-2和7.587 t.hm-2,取得了一定收益,达到了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目的,是较好的经营模式。人工诱导构建杉木苦竹混交林具有较高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对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米槠林分与杉木人工林分的燃烧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米槠林分比杉木林分林内日均光照强度小,日均温度低,相对湿度大,林下植被含水量高,可燃物的水分贮量大,易燃危险物负荷量占总负荷量的比率低,其有效潜在能量占总潜在能量的比率亦较低,因此米槠林分的燃烧性低于杉木林分,米槠林分具有较强的抗御火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杉木+黄山木兰混交林生物量分配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杉木+黄山木兰混交林及杉木纯林(对照)生长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杉木+黄山木兰混交林及杉木纯林地上部分各器官及各径级根生物量分配格局。研究结果表明:杉木+黄山木兰混交林中杉木的生长及林分总生物量的积累均优于杉木纯林。从生物量分配上看,杉木+黄山木兰混交林中杉木及纯林中杉木其地上部分各器官的分配均表现为树干>叶>枝,但混交林中杉木叶和干分配率略大于纯林,而枝分配率略低于纯林;混交林中杉木粗根、大根及中根生物量均大于杉木纯林,小根及细根生物量则小于杉木纯林。  相似文献   

14.
乳源木莲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本文对人工营造的乳源木莲与杉木等混交的试验林分别不同造林年度、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混交比例,设置21块标准地,采集23株解析木,调查了大量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初步揭示了9年生乳源木莲树高、胸径、形数、材积、冠幅、根系、侧枝等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15.
酸枣杉木混交林林分生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解决目前南方林区人工林针叶化引起的系列生态问题,挖掘本地乡土树种,发展阔叶树种造林,通过营造不同混交模式的酸枣杉木混交林,进行不同混交模式酸枣杉木混交林林分生长效应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混交比例的酸枣杉木混交林群落特征和林分生长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林分蓄积量大小排序为:酸枣纯林>酸枣×杉木(1∶3)混交林>酸枣×杉木(1∶2)混交林>酸枣×杉木(1∶1)混交林>杉木纯林,其中杉木×酸枣(3∶1)混交林是种间关系较为协调并具较高生产力的混交模式,值得南方林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福建柏与杉木、湿地松混交林分结构和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通过福建柏杉木混交林、福建柏湿地松混交林、福建柏纯林、杉木纯林、湿地松纯林的林分结构和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福建柏混交林与杉木纯林、福建柏纯林、湿地松纯林相比具有较大的林分生物量 (福建柏杉木混交林为 2 33 6 6t·hm-2 ,福建柏湿地松混交林为 2 19 4 5t·hm-2 ,而杉木纯林、福建柏纯林、湿地松纯林分别为 188 78t·hm-2 、178 37t·hm-2 、181 4 4t·hm-2 )和较合理的林分结构 ,可以把福建柏与杉木、湿地松混交林作为用材林造林方式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7.
杉木林间伐强度试验20年生长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1976年6月在江西省奉新县下林场开展间伐强度对杉木林生长效应的定位研究,供试林分10年生,1996年11月,历时20年。结果表明:强度、中度、弱度间伐林分平均树高及其定期生长量均比对照有所提高,增加约3%~8%,但定期生长量无显著差异,间伐不能有效促进树高生长。间伐林分平均胸径及其定期生长量比对照分别增加约7%~19%和6%~28%,均显著或极显著大于对照,间伐可有效促进胸径生长。间伐林分总断面积及其定期生长量比对照分别增加约4%~6%和1%~7%,但间伐强度之间无显著差异;间伐林分保留木断面积小于对照,间伐不能有效增加林分总断面积、保留木断面积及其生长量。间伐林分单株材积及其定期生长量于伐后5年和8年即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间伐可以有效促进林分个体生长量。间伐林分单位面积材积总生长量比对照增加约2%~4%,保留木材积、活立木主伐材积及其定期生长量与对照比较增减值均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差异不显著,间伐不能有效增加材积生长量及其总产量。按生长效果而言,杉木林实行占株数40%左右强度间伐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