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选种晒种甜瓜、西瓜种子饱满程度差异很大,要按品种特征进行粒选,剔除瘪粒和破损不完整的种子,同时从种子的形态、色泽等性状除去混杂的种子。饱满程度高的种子,才能达到发芽势强,发芽率高,发芽快,出苗整齐强壮。把选留的种子摊在纸壳或木板上,放在阳光直射处曝晒2-3天。通过晒种可增强种子活力,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出苗快而整齐,还能用阳光杀死种子表面的部分病菌和虫卵。  相似文献   

2.
3.
4.
1 苗圃地的选择 杏树抗旱、耐瘠薄、不耐涝.一般情况下要选择雨季地下水位低于1.5~2.0米,土壤pH值6.5~8.0,总含盐量0.2%以下的壤土或砂壤土地作为苗圃.  相似文献   

5.
毛白杨是我国特有的杨树树种,它以生长快,寿命长,干形直,材质优而著称,深为广大群众喜爱,发展很快。为了满足绿化和造林事业对毛白杨苗木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多年来,我们对手白杨壮苗的培育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经验。以一九七四年为例,一年生扦插苗平均高3.5米,最高达4米多,  相似文献   

6.
火炬松壮苗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苗圃地选择、选种及种子处理、播种育苗、肥水运筹、病草鸟害防治、苗木出圃等方面介绍了火炬松壮苗培育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徐玉红 《河南农业》2023,(19):25-25
在甘薯生产过程中,培育壮苗是获得高产的关键环节。只有育足壮苗,才能做到早栽、苗全、苗壮,为甘薯高产、稳产、优质打下坚实的基础。一、精心挑选薯块留种用的甘薯要在下霜前收获完毕,收获时气温不要低于10℃。甘薯过早收获、产量低;过晚收获,容易发生冻害,不宜留种。种薯要选用夏薯或者秋薯的薯块, 生长期短,水分多,发芽早且多。种薯要挑选180 g 左右、长形、营养充足、萌芽能力强、有优良性状的新薯块。不管是自己预留的薯种,还是购买的薯种,一定要选育适合当地生长、无病斑、无破伤、没有病虫害的薯种。  相似文献   

8.
9.
<正>当前山东省春甘蓝早熟栽培面积大,但在栽培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春甘蓝育苗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当,遇低温时幼苗容易春化,发生先期抽薹,造成产量降低、品质变差。为了培育健壮、合格的秧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技术环节。一、选择抗病优良品种。早春甘蓝应选择早熟、耐寒、不易产生先期抽薹、有较强的抗病虫能力和抗逆能力的品种,早春甘蓝品种以8398、8388、中甘17等为主。  相似文献   

10.
紫甘蓝又名红甘蓝、紫卷心菜等,以紫红色叶球为主食部位。营养较为丰富,维生素C含量高,此外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紫甘蓝结球实,色泽艳丽,抗寒耐热,适应性强,病虫害少,产量高,耐贮运,是一种名优蔬菜。其培育技术要点是:  相似文献   

11.
优质壮苗是造林成功的基础,是林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为了确保造林成效,保证林业的良好发展,要根据当地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苗木生长规律,细致地操作经营,培育出健壮苗木。  相似文献   

12.
13.
该文主要介绍了湿润育秧和旱育秧的水稻育秧关键技术环节,以期为水稻培育壮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葫芦壮苗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葫芦属葫芦科葫芦属 ,适应性强 ,分布范围广 ,我国种植历史悠久 ,品种较多 ,有用来作食用的甜葫芦 ,还有用来制作工艺品的苦葫芦及甜葫芦等。从葫芦的外形来分 ,可分为圆葫芦、长葫芦、细腰葫芦、外形奇特的葫芦等品种。近几年用成熟的葫芦为原材料制作工艺品的发展速度比较快  相似文献   

15.
樊继权 《现代农业科技》2010,(8):144-144,147
培育和选用壮苗是葡萄建园和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介绍了壮苗培育的主要技术环节,以为锦州地区葡萄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培育烤烟壮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18.
辣椒培育壮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辣椒品种选择、播种育苗、苗期管理等方面总结了辣椒培育壮苗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目前,杨树集约栽培主要利用欧美杨、美洲黑杨和黑杨派与青杨派的杂种无性系。这些无性系都用扦插疗法繁殖。为此下面重点介绍杨树常规扦插育苗。  相似文献   

20.
陈鹏  陈序明 《现代种业》2010,(4):60-60,62
文冠果为无患子科文冠果属木本油料植物,是我国特有的适生于长江以北地区优良的生态经济树种,国家林业局已将文冠果列人生物柴油林优选树种之一。培育文冠果壮苗是提高栽植成活率,加速幼苗生长发育和提早结果的关键,培育文雹果壮苗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以下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