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羊排粪频繁,粪便稀溏,甚至泻粪如水,但患羊无努责,粪中亦无脓血者,称为泄泻. 泄泻一般分为暴泻与久泻.暴泻多急发,患羊肠鸣、腹痛,暴注下迫,暴泻包括热泻、暑泻、食泻;久泻多因脾胃肾虚,寒邪入侵引起,包括寒泻、脾泻、肾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多种病因或病原微生物导致犬猫腹泻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增加,化学药品和抗生素治疗不尽人意,本文根据中兽医理论讨论如何应用中药有效地辨证预防和治疗犬猫腹泻,中兽医理论认为各种类型犬猫腹泻多与脾虚和湿盛有关.因此根据中兽医辨证可将犬猫腹泻分为寒泻(冷肠泄泻)、热泻(湿热泄泻)、热毒痢、伤食泄泻、脾虚泄泻、肾虚泄泻(脾肾阳虚泄泻)、肝郁泄泻,分别给予不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泄者漏下之意,谓大便溏薄、时时溏泄,其势缓者为泄;泻者倾泻之意,大便清稀,若如水注而其势急者为泻。二者仅缓急之差,故临床习惯称为泄泻。1 病因引起泄泻的原因很多,病情比较复杂。饲养管理不善,饲喂不规律,久则伤及胃肠,使脾胃运化失衡,小肠清浊不分是基本原因。可因外感寒湿,过食生冷,致使脏冷气虚而致寒泻;或者外感暑热,多食热草料;或者采食了霉变饲料,或饮污浊之水等,使湿热内郁而成热泻;也有脾胃受损,消化无力而成为伤食泻;又因长期喂养不善,造成脾胃虚弱,脾虚不能运化而为脾虚泄泻;还有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助脾胃腐熟水草而造成肾虚泄泻。  相似文献   

4.
泄泻是家畜最常见的一种普通病,该病多因风、寒、暑、湿、燥、火及冷热不调,饮食不节,阴阳清浊之气相混,损伤其肠胃,即肠胃有一切炎症过程,肠胃管壁出血、化脓、坏死,造成肠胃蠕动及分泌功能扰乱而致泄泻。病因泄泻的病因多系饲养管理失调,机体功能扰乱而致,泄泻种类颇多,病因亦有差异,如春天受了风邪,连留于体内,到夏天就要发生泄泻,中兽医认为湿是泄泻的主因,湿胜则濡泻,寒胜则肠泄,暑热胜亦能致泻,病久体虚,草谷不能消化亦为致泻之因。肠中寒则肠鸣泄泻,泻物清冷则属于寒;肠中热则出粪黑痢。脾胃虚弱则健运失常,草料不能运化,则成湿,湿胜则泄泻,亦有脾泻无不因湿的说法。  相似文献   

5.
耕牛久泻是由饲养管理不当,寒湿与湿热入侵,劳役过度,饮喂不节所致。耕牛久泻常责之于脾、胃、肾虚。《景岳全书·泄泻篇》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又曰:“肾为胃之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所主”。可见脾胃虚弱,升降失常,或肾阳不足,釜底无薪,确系泄泻?..  相似文献   

6.
猪的泄泻病是猪的常见病之一,因胃肠消化失常所引起,其主要表现是:大便溏泻、水泻或完谷不化、便次增多、少食或不食。临床上以寒湿泻:脾虚泻和积滞泻最为多见。(1)寒湿泄泻:因久喂冰冷饲料,饮水冰凉,或外感寒邪,久卧湿地,寒气过盛,以致寒湿传人脾经,脾胃受寒,脾因湿困不能腐熟运化水谷而发生本病。患猪精神差,吃食少或不吃食,口色淡红,拱嘴色青。拉稀粪或带有泡沫,粪为黄褐色水样,无恶臭。(2)脾虚泄泻:多为饲喂失调,饥饱不均,引起脾胃虚弱,脾阳不足,不能腐熟运化水谷而致泄泻。患猪的主要症状为精神倦怠,毛焦体瘦,喜卧地,吃食减少,口色、结膜均为淡红。肛门松弛,时时拉稀粪,有时排出稀稠不匀的粪便,粪为黄绿色水样,无恶臭。  相似文献   

7.
老中兽医李方舟的验方1治耕牛寒泻虚寒泄泻是耕牛的常见疾病,特别是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病牛表现精神不振、泻粪稀薄如水、口津滑利、耳尖、鼻端发冷、口色青白、脉象沉迟,以及脾胃虚弱而致的下泻等。老中兽医师李方舟采用了白酒加红糖的简易办法治疗了30余例,基本...  相似文献   

8.
<正>家畜的泄泻是临床常见症之一,有寒泻、热泻、虚泻和实泻等,其所病脏腑不离脾胃肠和肾等。因其病因病机不同而设各种治法,归纳起来有补脾、燥湿、渗利、温化、升提、疏利、收涩、消食、清化与解毒、调气、和营止痛和止血等十二个基本治法,每一种治法都针对着不同泄泻的病机。如能恰当地  相似文献   

9.
牛腹泻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牛的胃肠运输、分泌、消化、吸收机能紊乱而产生的一种以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为特征的急性症状.就其病因来说,有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中毒性、寄生虫性、食滞性等.中兽医称牛腹泻是胃中水谷不化,并入大肠而致,多因脾湿不运而湿甚所致,主要表现有寒泻、热泻、脾虚泻、肾虚泻、积滞泻.笔者十多年中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病30多例,治愈27例,疗效较好,治疗方案如下.  相似文献   

10.
泄泻一证,病因繁多,病机各异。临床上以湿热泻、虚泻、寒泻、伤食泻等较为常见。另外,还有药物中毒和疫病引起的病毒性腹泻。本文只围绕湿热泻、虚泻、寒泻、伤食泻、药物中毒泻(于误投四环素族)和病毒性肠炎,谈作者对泄泻的辨证施治见解。  相似文献   

11.
奶牛因口老体弱,饮喂失调或其他疾病导致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或因泄泻失治、误治,拖延日久或因较长时间饲喂难以消化的草料,损伤脾胃,导致消化功能降低等而久泻不止。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得到脾胃中气、元气、肾气双补双效的效果,以达到治愈久泻不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家畜慢性泄泻是指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不成形,甚至泻粪如水样.从临床表现可分为久泻(粪便长期溏软)、久痢(粪中夹有粘冻或血丝)、痛泻(腹痛即泻,泻后痛止)、五更泄(凌晨则泄)等.慢性泄泻病程长,虚实夹杂,寒热交织,症状反复,病情缠绵,治疗颇为棘手.笔者结合临床实例,就施治细微之处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3.
腹泻在祖国医学里叫“泻泄”、“下利”。耕牛腹泻,四季可见,但尤以春季为多。此时,正值耕牛春乏,体质衰弱,脾胃运化失职,究其原因,多为饮水不洁,外感伤湿,夜露受凉,饲喂不节等而致脾胃升清降浊运化失调引起。其特点是粪便泻下暴注,稀薄如水,日泻数次或数十次。由于脱水,病情转变迅速,日趋恶化,若迁延日久,则液竭气脱而死亡。笔者根据多年临床表现,对耕牛腹泻归纳为湿热泻、虚寒泻、虫泻三类,在此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4.
犊牛血便是临床常见病之一 ,多为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及某些病毒等引起的急性肠炎及下痢 ,在临床上常见有粪中混血、粪外被血、粪后泻血、血水粪等。血液可为鲜红色 ,也可为暗红色。有血丝、血块、血条等。多年来 ,笔者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犊牛便血 1 0 6例 ,治愈 98例 ,治愈率 92 .5 %。1 病因病机1 .1 饲养管理不善 ,厩舍密闭不严 ,犊牛感受风寒 ,或饮用冷水、冷牛奶 ,寒邪直中脾胃而引起寒泻 ,腹泻日久或久治不愈 ,致使脾胃虚弱 ,可成为虚寒型便血。1 .2 母牛产后恶露久排不净 ,乳房坏疽 ,外感热邪 ,致热毒入血脉 ,经乳传之于犊牛 ;…  相似文献   

15.
大家畜久泻是兽医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疾病 ,若不及时治疗则会引起脱水消瘦或继发其它疾病 ,造成生长缓慢 ,经济价值降低 ,严重者可脱水自体中毒衰竭而死亡 ,给养殖户带来很大损失。笔者自1 980年以来在兽医临床上选用祛风药治疗大家畜久泻 1 0 0例 ,均获满意疗效。运用祛风药要施之得当 ,常能获良效。治疗该病要分析辨证家畜久泻的类型 ,审因求治 ,给于合理正确的治疗。根据临床经验 ,家畜久泻可分为以下类型 :湿郁气滞型、风入肠中型、脾虚湿阻型、肝郁脾虚型、肾虚泄泻型等。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 ,适当配伍一些祛风药能增加疗效 ,缩短病程 …  相似文献   

16.
五更泻又称鸡鸣泻、黎明泻,其特征为黎明泄泻,肠鸣腹痛,泻后痛减,患畜每天五更时痛,肠鸣即泻.临床上多为脾肾阳虚,多见于老龄患畜,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多年来,我们运用四神丸加味内服配合火针治疗马牛五更泻2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病因 多由于久病及肾,或久泻不止,损伤肾阳,或继发于脾虚泄泻,或老弱体衰,或配种过度,或经产母畜,命门火衰,脾失温养,运化失常而发.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脾之健运,化生水谷精微,需要肾阳的温煦维系;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脾阳久虚,多损及肾阳,最终均可形成脾肾阳虚之证.  相似文献   

17.
犊牛泄泻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犊牛泄泻是从排便次数增多 ,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其主证的常见疾病之一 ,年龄愈小 ,发病率愈高。感受风寒 ,内伤饮食和脾胃虚弱均为泄泻病因。笔者在临床诊疗中 ,屡遇这方面的病例 ,经临床辩证施治 ,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伤食泄泻用喂养不当 ,或乳食不消化 ,损伤脾胃 ,脾伤则运化功能失调 ,胃伤不能消磨水谷 ,宿食内停 ,清浊不分 ,而引起泄泻。主症 :食欲不振或废绝 ,腹胀 ,腹痛 ,腹痛欲泻 ,泻后痛减 ,便多酸臭 ,或如败卵 ,口色红 ,舌苔黄腻或垢腻。例 1:1犊牛 ,4月龄 ,腹泻 1周 ,曾用抗菌素和止泻剂未见效果。临症 :体温 40…  相似文献   

18.
大家畜久泻是兽医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疾病 ,若不及时治疗则会引起脱水消瘦或继发其它疾病 ,造成生长缓慢 ,经济价值降低 ,严重者可脱水自体中毒衰竭而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很大损失 ,对养殖业的影响极大。笔者自 1980年以来在兽医临床上采取实验性治疗 ,筛选运用祛风药治疗大家畜久泻 10 0例 ,均获满意疗效。运用祛风药要施之得当 ,常能获良效 ,临床上要明确诊断综合分析辨证家畜久泻的类型 ,审因求治 ,给于合理正确的疗法 ,根据临床经验 ,家畜久泻可分以下类型 :湿积气滞型 ,脾虚湿阻型 ,风入肠中型 ,肝郁脾虚型 ,肾虚泄泻型等。在辨证论治的…  相似文献   

19.
家畜久泻又名慢性泄泻,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溏薄不成形或粪稀如水,反复发作,畜体消瘦,久治不愈.本病多由急性泄泻延误传变而来,也有直接发作的.或饮食不慎,或感冒受邪,或劳役所伤,或惊恐失仔,一有诱因,泄泻遂作.临床上可分为久泻(粪便长期溏泻),久痢(粪中夹有粘冻或血丝),痛泻(腹痛即泻,泻后痛止),五更泄(凌晨则泄)等.慢性泄泻病程长久,虚实夹杂,寒热交织、症状反复,病情缠绵,治疗棘手,探微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1病因本病多因长期饲养管理失调,饥饱不均,劳役过度,损伤元气,脾阳不足,久泻不止而引起的阳肾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则不能温煦脾阳,或久病失衰,不能助脾而泄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