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人多地少的矛盾表现得越来越突出,使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如何正确引导,统筹安排,有效转移,足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现代化乃至我国全在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周火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229-11232
以欠发达地区湖南省怀化市为例,探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及特点,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外推力,针对当前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周火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3006-3008
以欠发达地区湖南省邵阳市为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状况,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从政策上提供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刘湘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7):1448-1449,1452
以湖南省永州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等,以资政府决策。  相似文献   

5.
王文甫  罗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559-6560
通过对城镇化和非农化两个基本概念的辨析,探讨并揭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质,提出超越城镇化的非农化转移模式,旨在为当下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寻求一条更为切合欠发达地区实际的路径与模式。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崔玉玲  李录堂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182-6184
基于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特点,利用1997-2006年10年的最新统计数据,从经济因素、农村状况、农民自身素质以及城市状况这4个角度出发,选取其中可能影响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并结合推拉理论,从而找出影响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显著性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要素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显示: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尤其是其内部构成不合理所导致的就业机会不随产值同比增加,是制约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因素。提出了应通过合理发展第三产业以促进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效用角度,通过比较作为农民和作为市民的总效用差距,从微观上找到了决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临界点,进而从宏观上可以通过加大市民与农民的总效用差距,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相似文献   

9.
选择广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研究对象,在查阅文献资料基础上,对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因、现状、特点进行了论述,并结合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既有农村方面的动因,又有城镇方面的动因,它是在农村推力和城镇拉力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本文从农村与城镇两方面对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因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已成为制约转变的主要瓶颈。本文以新疆南疆为例,对南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南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对策,以期为进一步推动南疆社会稳定和现代化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徐玉霞  李慧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2062-2064,2100
对陕西省调查队渭南分队2006年对临渭区70户农村住户外出劳动力就业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从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建立城镇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提高农业生产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务输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务输出的制约因素,从而探索劳务输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过度转移问题探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随着各种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措施陆续出台,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过度的趋势。就此提出了消除这些不利影响的对策,即积极探索农业生产和劳动力转移有机结合的新路子,增加农业经营的吸引力,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和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会成本。  相似文献   

15.
王荣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3):122-124,53
解决"三农"问题促使农村居民收入倍增的关键在于有效地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科学合理地转移。广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农业人口比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大。以贺州市为例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大,向其他地区转移人数多、转移速度呈下降趋势以及吸收弹性小等问题。而向其他地区转移存在着一系列弊端,如劳动力结构失衡,农业现代化受到制约,农村社会问题尖锐,民族文化传承受到阻碍等。从长远考虑建议大力发展贺州市的旅游、房地产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贺州本地转移。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有1.5亿~2亿剩余劳动力,并且每年以500万的速度递增,巨大的农村人口压力形成这样的论断:20世纪中国农村的最大问题是土地问题,21世纪中国农村的最大问题则是就业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镇转移是我国农村发展最迫切的现实需要。但2003年以来,在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进程中,却出现了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民工荒”,并且愈演愈烈,这有悖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动因进行了深层次的理论探讨和剖析。  相似文献   

17.
谭少柱 《甘肃农业》2011,(2):8-9,1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取得了很大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如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土地撂荒等问题,在县域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县内转移是解决农民转移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正是基于此,从转移主体的视角出发,通过实地调研数据的分析,运用实证方法研究农村劳动力的县内转移决策行为.  相似文献   

18.
尹长丰  柳百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576-7577,7603
介绍了乡村旅游在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的贡献,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研究了合肥市乡村旅游对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直接现实意义。通过统计资料和典型地区的调查材料对宜昌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转移动因进行回归分析,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收入差异是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20.
毛广雄  胡浩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6002-6004,6057
以赣榆县为例,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同时提出了一些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