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连续两年对山东省主产区的玉米进行采样和主要真菌毒素的测定,采用期望值排序法对真菌毒素进行排序。以毒性(致癌性)和毒效用以判定真菌毒素危害的严重性,用风险控制程度、检出率和残留水平判定真菌毒素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排序结果表明,山东省玉米生产过程中必须关注的真菌毒素为黄曲霉毒素B_1,重点关注的为黄曲霉毒素B_2、G_1,AFG_2为一般关注指标,FB_S、DON、ZEN为暂不关注指标。山东省玉米真菌毒素污染水平处于低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2.
量子点标记荧光免疫法检测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1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园园    李培武    张奇    张文    丁小霞    张兆威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2,34(4):438-442
建立了基于量子点标记二抗的间接竞争荧光免疫吸附测定方法(indirect competitive fluorescenc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cFLISA),并研究检测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1可行性。采用谷胱甘肽为稳定剂,在水相中直接合成碲化镉(CdTe)量子点,并利用EDC与兔抗鼠二抗进行共价偶联,以黄曲霉毒素B1的单克隆抗体建立cFLISA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灵敏度和最低检测限值分别为0.023ng/mL和0.001ng/mL,与传统的有机染料FITC-二抗法比较,灵敏度提高了30倍,花生样品加标0.1、0.05和0.025ng/g,回收率范围在88%~116%之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建立的cFLISA方法可以较好的检测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1,并为其它真菌毒素的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粮油产品真菌毒素抗体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简要综述了粮油真菌毒素抗体制备的发展情况,包括真菌毒素免疫原的制备、抗体的制备以及真菌毒素常用免疫学检测方法,同时介绍了我国真菌毒素抗体研究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对未来真菌毒素抗体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植物油中真菌毒素的检测效率,研制免疫亲和柱,建立检测方法。以纯化的抗黄曲霉毒素(AFT,包括AFB_1、AFB_2、AFG_1、AFG_2)、抗玉米赤霉烯酮毒素(ZEA)、抗T-2毒素、抗伏马B1毒素(FB_1)的四种单克隆抗体为特异性抓捕元件,通过研究比较3种载体材料和2种抗体偶联方法,成功制备出以CNBr-activated Crystarose4B作为固相载体材料的真菌毒素多组分免疫亲和柱。同时研究比较了提取溶剂、提取方式和上样缓冲液等条件,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HPLC-MS/MS),建立了植物油中7种真菌毒素的同步免疫亲和净化——HPLC-MS/MS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7种真菌毒素的检测线性范围宽,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2)均不低于0.992;对AFB_1、AFB_2、AFG_1、AFG_2四种真菌毒素的检出限为0.02~0.08μg/kg,对ZEA、T-2、FB_1三种真菌毒素的检出限为0.10~0.50μg/kg;添加回收实验中,低、中、高三个不同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0.22%~106.10%,相对标准偏差为1.05%~6.56%。该方法操作简便、净化彻底、回收率高、有机溶剂消耗量少,为食用植物油中真菌毒素多组分同步确证性检测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灵敏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某些真菌或霉菌具有产生有害化学物质的能力,当人或牲畜吃了含有这些化学物质的食物或饲料,就会出现中毒症状。这种化学物质被称作真菌毒素。 人们认识真菌毒素已有很多年的历史。但是1960年才得到世界范围内的重视。当时在英格兰有10万只火鸡因吃了带有霉菌的花生粉而死亡。人们发现这种饲料中含有真菌毒素,后来人们把这种真菌毒素称作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由两种真菌产生:即黄曲霉(Aspergillusflavus)和寄生曲霉(A.Parasiticus)。通常合称作A.flavus。之后,人们很快鉴定出这些花生粉来自南美。但是经过对美国花生抽样检查,发现少量花生中也含有这种毒素。  相似文献   

6.
完善的实验室能力验证体系是确保真菌毒素检测机构出具准确检测结果的重要前提。本文重点阐述了国内外真菌毒素实验室能力验证的现状,详细介绍了在真菌毒素能力验证中使用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以Z比分数法评价由比利时联邦药物和农业化学研究中心(CODA-CERVA)组织的粮油多种真菌毒素含量测定的国际比对结果,分析粮油样品中多种真菌毒素的测定情况。  相似文献   

7.
采集吉林省主产区玉米280份,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13种真菌毒素含量,研究吉林省玉米中多种真菌毒素污染和膳食暴露风险状况,评价膳食暴露风险。结果表明,供试玉米中真菌毒素的平均含量为522.3μg/kg,真菌毒素污染种类分别是伏马菌素(97.9%)、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52.1%)和玉米赤霉烯酮(37.5%),平均污染水平分别为1269.1、284.2、42.8μg/kg。采用残留平均值计算成人和儿童经玉米摄入的伏马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玉米赤霉烯酮,结果无显著慢性摄入风险。以最大残留值计算摄入呕吐毒素的膳食暴露风险,成人和儿童无显著急性摄入风险。吉林省玉米中真菌毒素的污染呈多种类污染普遍的现象,居民通过玉米摄入真菌毒素的风险熵值很小,对人体健康潜在风险不大。  相似文献   

8.
论青枯菌潜伏侵染与花生抗性遗传改良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抗病品种是迄今防治花生青枯病最重要的途径。虽然花生的青枯病抗性育种成效较大,但过去的研究工作普遍忽视了青枯菌对花生的潜伏侵染及危害。本文论述了近年来关于青枯菌潜伏侵染对花生的危害、花生对潜伏侵染反应特性的遗传分化、检测青枯菌潜伏侵染的技术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花生的青枯病抗性机制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针对潜伏侵染的抗性遗传改良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不同类型果林间套播花生性状的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花生品种花育31号在新疆和田地区农科所4种果林间的套播栽培试验,对调查的6个性状的数据利用DPS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探讨在不同果林中套播花生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差异,并对性状因子结构和因子中主要载荷性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评价在不同果林间花生套播种植的效果。结果表明,在4种果林中套播种植花生时,以在3年生红枣林中产量最高,效益最好;在7年生红枣林中产量位列第二;对6个性状的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应的4个类型的果林中套播种植花生时,不同果林中的花生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性状的因子结构和因子内主要载荷性状间的关系均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0.
花生及花生油中危害物污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花生及花生油中危害物污染情况,本研究共收集25份花生样品和21份花生油样品开展危害物污染调查,其中花生进行农残污染调查,花生油进行农残、苯并芘和塑化剂污染调查。结果表明,花生和花生油样品均未检测到农药超标,其中13份花生样品和8份花生油样品检测到农药残留,检出率分别为52.00%和38.10%;9份样品检出1种农药残留,12份样品检出2种及以上农药残留;杀虫剂毒死蜱的检出率较高,为34.78%;花生油中苯并芘的检出范围为1~5μg/kg,均未超出国家标准;5份花生油样品检出塑化剂,检出率为23.81%,1份花生油样品塑化剂超标,超标率为4.76%。本研究为花生及花生油中危害物的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花生品种(系)生物学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SPSS统计软件,研究了不同花生品种(系)在不同生态区的适应性,分别对10个花生品种(系)的16项生物学性状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按照方差累计贡献率85%提取了4个主成分,通过计算各品种(系)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值,把10个品种(系)按生态区分别划分为3类:综合性状优良品种(系)、综合性状中等品种(系)和综合性状较差品种(系),并采用最长距离法进行了系统聚类。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的主成分分析合并因子不同,综合得分值及排序有较大差异,聚类结果也有所不同。不同花生品种(系)生态适应性存在较大差异。在所有供试花生品种(系)中,冀9814的综合性状较好,产量水平较高,表现也最稳定。  相似文献   

12.
经过2008年对夏直播花生高产试验中18个小区地下害虫危害花生荚果的调查分析,发现金针虫是危害夏直播花生荚果主要害虫之一。金针虫危害比率大,危害果数可达虫害果数的50.0%~84.05%,平均64.57%,占总果数的14.55%,接近蛴螬危害的2倍;其危害症状与蛴螬明显不同,会严重降低花生产量和品质,虫害果数量与有效产量呈高度负相关关系。因此在生产中应加强对金针虫的防控。  相似文献   

13.
近二十多年来,世界二十多个花生生产国对花生病毒病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我国近年来对此病也做了一些调查和研究,获得了一些资料。为了有效地控制花生病毒病的危害,确保花生的高产稳产,现将国内外关于花生病毒病的有关文献资料加以综合,供作参考。  相似文献   

14.
花生青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全球20多个国家均有发生,严重影响花生产量及品质。本文查阅相关文献,对我国有关花生青枯病的研究报道进行总结,描述了花生青枯病的发生与分布、病原菌种及其危害症状以及传播流行规律等,对花生青枯病的防治方法及抗性育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花生青枯病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花生青枯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花育31号在新疆和田地区农科所4种果林间套播栽培试验的数据,对调查的10个花生经济性状利用DPS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探讨在不同类型果林中套播花生经济性状间的差异和相互关系,并对性状因子结构和因子中主要载荷性状与产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评价在不同类型果林间套播花生的效果。结果表明,3年生红枣林中套播产量最高,效益最好;7年生红枣林中产量位列第二;4种类型的果林中套播种植花生时,不同果林中的花生经济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子内主要载荷性状间的关系及性状的因子结构均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稻谷生产大国,稻谷的种植范围很广,尤其是在中国广大的南方地区,通常情况下每年能够种植二季或三季稻谷。在稻谷成熟收获之后,因为没有做到充分晾晒而直接进行收储,导致稻谷在存储当中很容易发生发热、发霉的情况,影响稻谷的食用品质,也危害到了稻谷存储与使用的安全。一旦出现稻谷真菌毒素污染的话,将会带来极大的稻谷损失。针对这一情况要选用有效的检测方法,识别稻谷的真菌毒素污染,在此基础之上要加强早期预测分析,提出针对于稻谷真菌毒素的优化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所涉及的4个基本要素是信息资产、信息资产的脆弱性、信息资产面临的威胁和信息资产存在的可能风险。风险评估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风险因素之间的权重分配。本文以某企业为实证,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风险因素权重的计算,并按照风险因素权重大小进行排序,可以直观地掌握各类风险的危害程度,筛选出权重相对较大的风险因素进行管理,为该企业的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韩仲志  匡桂娟  刘元勇  严敏 《花生学报》2007,36(4):18-21,28
花生为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本文采用基于彩色特征空间和数学形态学的方法,对花生的品质进行了检测:用数码相机微距拍摄获得花生图像,中值滤波与提取边缘后,优选6个颜色特征和7个形态特征对花生进行品质检测,结果表明,和形态特征相比,颜色特征能够更好的分辨不同品质和种类的花生,分辨率达到了实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结瘤起始因子NIN(nodule inception)是最早发现的与植物结瘤相关的转录因子,是根瘤固氮遗传通路中重要组成成分,在结瘤早期发挥重要调节作用。为了研究花生NIN基因的功能,我们对栽培种花生中的NIN基因进行了鉴定,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对该基因家族理化性质、进化关系、基因结构、表达模式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栽培种花生中共有33个NIN基因,按亲缘关系可以分为4类;同一类的基因具有相同的基因结构和保守结构域;花生NIN基因在各个组织中表达量均较低,Arahy.I65W25和Arahy.V4BGUX在根和根瘤特异表达;在单作花生和花生//玉米间作条件下,部分NIN基因对氮肥的响应模式不同。本研究为深入研究花生NIN基因在根瘤形成和固氮遗传通路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污染粮油食品的真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伏马菌素B1。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的一种简易、快速的免疫学检测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残留检测、生物医学等许多领域。本文介绍了污染粮油食品的主要真菌毒素及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粮油食品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