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植的游仙诗在建安风骨的时代熏染下,感发出强大的主体生命意识、自由精神,隐含着昂扬的济世之志和深刻的忧生之嗟。曹植游仙诗中的思想内涵也肇始了玄学中独立自由之人格精神的核心思想,使得自身的思想意义更加厚重,并且影响了整个魏晋时期的游仙诗。  相似文献   

2.
后世对游仙诗基本特点的认识,常以《文选》李善注郭璞《游仙诗》的解说为依据,即“凡游仙之篇,皆所以滓秽尘网,锱铢缨绂;餐霞倒景,饵玉玄都。”其间“餐霞倒景,饵玉玄都”意象的构成及神仙乐园的虚拟描摹,与道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游仙诗是在道教文化最直接的影响下成熟起来的,魏晋游仙诗尽管受道教风气的熏染,诗中不乏采药、服饵的道教习语,一般来说,都不和修炼的具体行为相联系,往往抒发的是虚幻空洞的长生追求,主要是借以寄托超脱尘世的高蹈情怀。将李白游仙诗与其相比较,我们会看到:李白的游仙诗进一步道教化,渗透着浓  相似文献   

3.
四言诗是我国最早发展完备的诗体。四言诗以其雅正的特点,一直影响了后代的诗歌。至魏晋时期四言诗再次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从发展流变的角度来看,四言诗在魏晋的发展沿循两个脉络:一派以儒家思想为主,代表诗人有三曹、束皙、陆云等人;另一派沿循玄学脉络,由嵇康肇始,至郭璞、兰亭诗为最盛。两条脉络的融合体现在陶渊明身上,既有儒家君子固穷的精神,又有玄学清谈的风尚。因此,代表着魏晋四言诗的最高成就。《诗经》学在魏晋的繁荣与发展也影响到了诗歌创作的题材、内容、方式等方面。呈现出三个特点:歌功颂德之作众多;诗歌交往的应用性功能增强;出现模拟《诗经》之作。  相似文献   

4.
正1战国楚漆画与魏晋绘画的艺术特征比较说到战国楚漆画与魏晋绘画的艺术特征比较,我们首先要看看庄骚艺术对魏晋哲学思想和文学创作的要影响,从而影响着魏晋绘画的发展。在哲学思想上,主要表现在两方面:老庄精神对魏晋风度的影响;以老庄为宗的玄学。"任达、纵情肆志、使气不拘、放浪无尽、傲俗独得、洒脱自适,是魏晋名士普遍的处世方式和行事作风,后人乃称为‘魏晋风度’。"1这种依托老庄、以老庄精神为基奠的魏晋风度,是从汉末至魏晋这段特别  相似文献   

5.
先秦儒家的孝道思想包括孝之情和孝之礼。汉代对孝道进行了全面的政治化改造,注重忠孝一体。魏晋名士在儒道合流的背景下对于孝道思想进行了反思。正始名士何晏、王弼发挥孝之情的重要意义;竹林名士阮籍、王戎分别以自己的守丧行为指斥孝之礼的虚伪和束缚;两晋名士融合孝之情、礼矛盾,将曾经尖锐的情、礼对立消融为率性尊礼。魏晋名士对孝道的反思深化了中国传统的孝道思想。  相似文献   

6.
田园综合体是休闲农业的新型业态之一,是中央在新形势下对农业农村发展提出的重大政策创新,是促进农村发展历史性转变的一项新举措。从历史的角度追根溯源,魏晋时期(尤其是东晋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形成的墅,可被认为是"古代田园综合体"的最早实践。该研究从社会背景、经营范围、管理方式等方面介绍魏晋时期的江南庄园,总结了当代田园综合体与墅在形式和功能上的相似处,并分析了其具有的时代先进性。同时,从生产、生活和生态3方面对墅进行研究,通过借鉴古人营造庄园的智慧,结合当今田园综合体的成功案例,探讨千年之前的庄园如何与时代结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新时期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宝贵启示。  相似文献   

7.
《拾遗记》保存了大量魏晋时期的农业资料,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魏晋时期农学著作的阙略。通过《拾遗记》的记载,我们可以掌握魏晋农业发展的一些信息,如粮食作物品种日益丰富,作物栽培技术和耕作技术不断提高,从境外引进了许多蔬菜、瓜果新品种,新土地的开发等。由此可知,魏晋时期的农业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比前代有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的时期,此时名士归隐现象普遍盛行.魏晋名士主张要张扬人格特性,反对虚伪的礼教,实现人的天性,冲破世俗,投身自然,纵情山水,注重生活情趣的享受,沉浸在玄学的风气中,追求新生活观与清谈.  相似文献   

9.
黄成运 《农业考古》2015,(1):110-113
魏晋隋唐时期的屯田在历史上久负盛名,中国古代的屯田思想也因此在这一阶段得以完善。该时期的屯田思想主要是在对前代屯田思想总结基础之上的创新,其具体表现为:以人为本;内轻外重;因水置屯;强化管理;畜力保护与工具革新;以军事、保民为目的。这些屯田思想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对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谭黎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9029-19030
对魏晋、隋唐时期的畜牧技术、兽医技术进行研究,分析认为这些珍贵的遗产对现代化畜牧业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朝时期,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六朝政府的政治开发以及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等,使广东经济开发的速度明显加快。铁农具与牛耕技术进一步推广,粮食与经济作物产量提高,纺织、采银、采珠、采盐业等成为极具特色的手工行业,并在商业贸易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村镇集市,出现了番禺、合浦、徐闻等著名的商业城镇。  相似文献   

12.
<正>导读:魏晋时期玄学盛行,人们重清谈,好吃药,身体发热,为了避免皮肤与服饰摩擦溃烂,穿起了宽大服饰,歪打正着,形成了褒衣博带的服饰风格,进而成为服饰飘逸的时代风尚。魏晋时期的服饰,沿袭秦汉旧制。由于战乱带来的南北民族大融合,中原地区的服饰,在原有基础上也吸纳了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衣服裁制的更加紧身,更加适体。传统的服饰样式逐渐消失,而被称为胡服的西北少数民族服  相似文献   

13.
合肥工业大学南校区内有一口塘,在塘的西北角,合肥市人民政府立了一块石碑,说明塘的名称及其成因。碑文认为此塘名称为"斛兵塘",又称"量兵塘""站塘",是曹操大军南下时为"清点人马"所挖的"土坑"。然而碑文存在失实之处,"斛兵塘"是曹魏当年屯田的水利设施,"量兵塘"应为"粮兵塘"之讹,"站塘"实为"占塘"之误。斛兵塘及其名称的变化反映了魏晋时期屯田的兴衰和国有土地演变为私有土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生逢魏晋玄学盛行时期,他的人生和文学观念与魏晋玄学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性其情"、"应物而不累于物"为主要内容的王弼玄学是陶渊明立身为文的核心。因此,弄清陶渊明与"贵无"玄学的关系,是解读陶渊明文学思想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论语>学是儒家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儒家经学体系中居于特殊地位.由于<论语>主要是孔子及其弟子对现实的"应世随感"式的言论,而作为"垂轨万代"的经典则须作进一步理论拓展.魏晋、两宋是<论语>学的两座高峰,玄学、理学对孔门弟子不闻的"性与天道"作出一系列创造性诠释,从而推动了<论语>学的发展与内圣之道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河西地区至迟在汉代就有了蚕桑丝织生产,目前所发现的采桑图主要出土于嘉峪关地区魏晋砖室壁画墓中,是河西地区蚕桑生产的见证。嘉峪关六号墓所见的3幅采桑图与其他同时期墓葬中所见采桑图的表现方法完全不同,根据图画中采摘对象的表现形式和驱鸟元素等分析,六号墓的所谓采桑图应该是柞蚕放养中的移蚕图。根据文献记载,这里也存在柞蚕放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自汉末衰乱至于魏晋,两汉时期发展起来的农业经济,在战乱中遭受到了空前的破坏.北方农业区也陷入了大饥荒之中,以至于"百姓相食"(1)、"民人相食"(2)、"人民相食"(3)的记载不绝于史.曹操采取了各种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北方经济渐渐复苏了起来.然而好景不长,"八王之乱"爆发后,北方重新又陷入了战火纷纷的年代.相对而言,地处偏远的河西走廊地区则呈现出另一番繁荣景象,不仅生产几乎没有被停滞破坏,而且还随着大量移民的到来,生产反而得到了发展,地区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增长.这在现存的魏晋十六国墓葬壁画中有鲜明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远绍旁搜,从自然论、才性论和玄学人生观三个方面,对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进行分析和阐释,认为此信集中体现了嵇康的玄学思想和人生观,可与他的其他著作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19.
约翰·多恩是英国伊丽莎白时代著名的玄学诗人。其作品因独特的想象和奇喻成为玄学诗歌中的热点研究对象。本文以新批评的张力为切入点,聚焦多恩宗教诗及爱情诗中构筑的灵魂与肉体的张力,为分析和欣赏多恩的诗歌提供一个较新的视角,以期更深入地解读多恩的作品,体会和把握诗人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20.
阮籍生活于魏晋易代之际 ,忧生切骨 ,陷入生命悲剧之中 ,他不屈地探索 ,企图超脱这悲剧人生 ,但往往陷入内心的冲突与矛盾中 ,表现为一种复杂的生命情结。阮籍的《咏怀诗》把这种情结艺术地再现出来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济世志的追求与裂变 ;礼教的否定与放达不羁的行为 ;归欤之情与归隐的否定 ;玄学生命家园的寻找与失落 ;游仙的矛盾与否定一切。阮籍在极度矛盾痛苦中 ,执着于生命的完美追求 ,在追求中展露出生命的本真 ,凸现出个体生命的意义 ,给人类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