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茶树遭受小绿叶蝉等刺吸式害虫危害会严重影响茶叶品质。以自制便携式LED节能诱虫灯为诱捕器,研究不同滤色光波对皖南茶园主要昆虫的诱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6种滤色光波以金黄色、土黄色和橙黄色光波对植食性害虫的诱集效果较好,其诱集数量分别为469头,410头和403头。以橙红色,土黄色和金黄色光波对天敌昆虫的诱集数量较小,其诱集数量分别为29头,31头和33头,诱集益害比分别为0.09,0.08和0.07。利用金黄色、土黄色和黄绿色3种滤色光波连续诱杀茶小绿叶蝉3晚(每晚诱杀2 h),诱杀结束后11 d茶园茶小绿叶蝉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47.2%、64.8%和57.3%,校正防效分别为72.2%,81.5%和77.5%。茶园灯光诱杀防治小绿叶蝉推荐采用土黄色光源。  相似文献   

2.
使用太阳能杀虫灯是茶园害虫物理防治的一项主要措施,以前多用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对小型茶树害虫诱捕效果不高。为验证吸入式太阳能杀虫灯对茶园害虫的诱杀效果及对天敌的安全性,2016年在松阳县开展了新开发的吸入式太阳能杀虫灯诱杀茶园害虫试验。结果表明,吸入式太阳能杀虫灯较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诱捕茶树主要害虫数量增加57.20%,对茶树最主要害虫小贯小绿叶蝉诱杀数量增加194.21%,对茶树主要害虫茶尺蠖、茶银尺蠖、茶刺蛾、茶细蛾诱捕数量增加明显;对茶树害虫天敌昆虫诱杀数量减少16.28%;吸入式太阳能杀虫灯在茶园使用效果优于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具有节能、环保、生态、高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丘陵茶区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茶园害虫及控制效果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丘陵茶区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茶园害虫。调查结果表明:可诱杀7目26科68种害虫,以同翅目和鳞翅目的数量最多.分别占诱杀害虫总量的58.8%和37.1%。诱杀量最多10个种害虫分别是假眼小绿叶蝉、小绿叶蝉、黑尾大叶蝉、茶毛虫、茶尺蠖、黑刺粉虱、茶小蓑蛾、丽绿剃蛾、大青叶蝉和茶蓑蛾等。诱杀区茶园和非诱杀区茶园比较,8种主要害虫(茶毛虫、茶小蓑蛾、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茶蓑蛾、小绿叶蝉、茶刺蛾和黑刺粉虱)的数量差异显著,频振式杀虫灯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81.4%、77.3%,77.0%、68.3%、67.1%、63.3%、56.5%和49.7%。频振式杀虫灯对天敌也有一定的诱集作用,诱集的益虫和害虫个体比为1:668~958。频振式杀虫灯对茶园害虫诱杀量5月以后逐渐增加。7月达到高峰,8月以后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4.
正佳多频振式杀虫灯集光、波、色、味4种诱虫方式于一体,全天候控害,防治效果显著。采用该灯杀虫投入成本低、安全系数高。根据不同作物防治害虫的种类及害虫出没的时间段不同,选择不同时段、波段的频振光源诱杀,既保护了部分天敌和中性昆虫,又达到田间生态的自然调控功能,实现害虫的生态管理。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可诱杀1287种农林害虫,单灯控制面积30~60亩。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生态环保适用于稻田害虫防治的诱虫板,论文研究了基于CMYK调色技术的17种不同颜色诱虫板对稻田昆虫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17种诱虫板诱集稻田昆虫隶属于7目22科,以双翅目昆虫诱集数量最多,达787头/板;不同颜色诱虫板对不同稻田昆虫诱集效果差异明显,浅蓝色(C50M0Y0K0)诱虫板对瘿蚊科害虫、橙色(C0M40Y100K0)诱虫板对叶蝉科害虫、皮粉色(C0M50Y50K0)诱虫板对蓟马科害虫具有明显的诱集优势,诱虫数量达486头/板、124头/板、378头/板,且上述诱虫板对稻田天敌昆虫友好,益害比分别为1∶36.5、1∶124、1∶144.7。以期为稻田诱虫板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黄色诱虫板对茶果园主要害益虫的诱杀作用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4—10月在福建农林大学南区茶园、生防所茶园和生防所桔园悬挂黄板,研究其诱集害益虫效果。结果表明,黄板可以粘杀11个目上百种小型害益虫的成虫和少量蛾类幼虫,偶尔还有少量蜘蛛、螨类。在所诱集的害益虫各类群中,以植食性害虫最多,占总诱集量的70.52%;肉食性天敌次之,占总诱集量的15.82%;中性昆虫第三,占总诱集量的13.66%。在诱集的植食性害虫中,以同翅目害虫的数量最多,占总诱集量的56.25%,按同翅目害虫的数量多少为序,依次为:粉虱蚜虫叶蝉飞虱木虱角蝉蛾蜡蝉;其次为缨翅目蓟马类害虫,占总诱虫量的13.76%,第三为双翅目害虫(包括在茶果园中为中性的苍蝇和蚊类),占总诱虫量的13.75%;其他害虫(包括半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的数量较少,占总诱虫量的16.24%;在诱集的天敌昆虫总量中,寄生性天敌占总诱集量的13.15%,捕食性天敌占总诱集量的2.65%。  相似文献   

7.
南方丘陵山区茶稻间作复合系统生态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皖南丘陵山区茶稻问作复合系统的生态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茶稻间作复合系统叶面积指数高于单作茶园,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照等资源。盛夏季节水稻拔节后高度高于茶树,其遮荫作用使间作茶园荼蓬面温度比单作茶园降低2.1~2.3C(晴天)和0.3~0.4C(多云),光照强度降低40%以上,相对湿度增加6%~ll%(晴天)和3%(多云),问作茶园每公顷土壤流失量较单作茶园减少159.5%,害虫天敌的数量增加,主要害虫的数量大幅度减少到防治标准以下,不需要施用农药。  相似文献   

8.
借鉴黑光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经验,再配以频振高压电网触杀的频振式杀虫灯,诱集的害虫种类多、数量大,既大幅度降低了田间落卵量,又显著减少了虫口密度;节能省电,成本低;对昆虫天敌杀伤力较小,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比较了3种不同型号频振灯的诱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频振灯主要诱杀鳞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昆虫;诱杀害虫总量表现为隆皓GP-LH18B>隆皓GP-LH18C>佳多PS-15II;3种灯对益虫的伤害均很小,益害比均小于1∶90,频振灯诱杀光的温室害虫种类和数量较露地少,频振灯诱杀害虫数量随田间害虫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可用于预测预报害虫的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0.
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应用灯光诱杀农业害虫是一项重要的物理防治措施。频振式杀虫灯主要是利用害虫的趋光、趋波等特性,将光的波段、波的频率设定在特定的范围之内,近距离用光,远距离用波诱集害虫,灯外设频振式高压电密网触杀,使害虫落入接虫袋内杀死害虫。试验研究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食  相似文献   

11.
摘要:【研究目的】调查研究有机茶园中的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类及种群动态,为茶树害虫优势种群的综合治理和持续性控制提供实据。【方法】通过灯光诱捕和茶园田间调查进行害虫和天敌的分类记录和数量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害虫45种,天敌24种。主要害虫有假眼小绿叶蝉、茶蚜、茶黄蓟马、茶尺蠖和茶螨。主要天敌有蜘蛛,蜂类、瓢虫和草蛉。有机茶园天敌控害表现最好的时期是8月份,益害比为1:0.96。而在6月和9月害虫种群数量出现二个峰值,而且害虫总量增长量大过天敌增长量,自然控害作用滞后。【结论】茶园采取有机方式种植后,确实能保持茶园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维护茶树害虫优势种群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群落的动态平衡。但要实现对害虫的有效控制,减少虫害损失还必须结合其他防治方法,走综合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12.
对长沙地区现有茶园害虫天敌进行了4a的调查,共发现茶园害虫天敌87种,其中昆虫纲8目,20科,53种;蛛形纲2目,13科,34种。调查发现,茶园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茶园主要害虫天敌数量的影响很显著,杉茶复合生态茶园生态组分复杂,茶树行间开展稻草覆盖或者间种豆科牧草,有利于灭敌生仔和繁衍。  相似文献   

13.
为开发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绿脊异丽金龟(Anomala aulax Wiedeman)和大绿异丽金龟(Anomala virens L.)成虫的物理防控无公害防治技术,根据3种金龟成虫具有趋光性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特殊的复眼结构,设计、制作3种不同波长诱虫灯,进行有效灯具设施及林间应用方法比较与筛选,从而得出诱集效果最佳光源(FWSb=368 nm灯管)以及光源、灯具在林间应用的最佳组合方法.结果表明:不同波长诱虫灯对3种金龟的诱集量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FWSb灯的诱集作用最强,每晚单灯诱集量最高达251头,显著高于其他2种灯的最高诱集量(FWSa和FWSc分别为76和64头),而且该光源对资源昆虫的影响很小,诱集数量平均为0.5000头,诱集到的其他昆虫里有大量害虫.FWSb灯应用于苹果、梨、柿等果树林中能有效诱集、杀灭金龟成虫,可作为无公害综合防治金龟成虫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茶园害虫天敌昆虫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南省长沙、益阳、岳阳、安化、古丈、凤凰、怀化、大庸、黔阳、洞口、平江等地茶树害虫天敌昆虫资源进行了调查。共采集昆虫标本3749号。经鉴定属于茶园害虫寄生、捕食性天敌昆虫138种,分属7目32科。其中寄生咀嚼式食叶害虫的天敌昆虫29种,寄生刺吸式食叶害虫的17种,寄生钻蛀性害虫的7种,有害天敌昆虫和重害生蜂7种,捕食性天敌昆虫78种。同时,明确了湖南省主要茶树害虫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田间控制效应。  相似文献   

15.
通过频振式杀虫灯在蔬菜田诱杀害虫效果试验,对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时间段诱虫情况、最适安装高度、灯控半径、虫口密度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种类多、数量大,对蔬菜主要害虫种类均有诱杀效果,对蔬菜鳞翅目害虫控害效果尤其显著,试验田成虫及幼虫数量明显降低,减少了施药次数,有效保护天敌和有益昆...  相似文献   

16.
转Bt基因棉大面积推广种植后,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发生了较大变化,棉铃虫、红铃虫的发生程度显著减轻,而次要害虫棉盲蝽、斜纹夜蛾等发生的频次和程度均增加。为探索棉田害虫适合的诱集光源,于2010年、2012—2014年在太湖县棉田分别用佳多频振12号、佳多频振16号、佳多频振18号、佳多绿光灯及佳多黑光灯等进行了棉田害虫的诱集效果观测试验。结果表明,棉田鳞翅目害虫对黑光更敏感,黑光灯对主要扑灯害虫诱集力强,同时对半翅目害虫黑盲蝽、绿盲蝽也有较好的诱集效果,适合于棉田害虫测报。  相似文献   

17.
佳多牌太阳能杀虫灯对水稻害虫的控害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佳多牌太阳能杀虫灯对水稻害虫的控害效果研究表明,佳多牌PS-15Ⅲ型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单灯控制面积大,诱集水稻害虫种类多、数量大,特别是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迁飞性害虫诱集效果好,同时对天敌诱杀力弱,可减少用药次数和防治成本,适宜各种农作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频振式杀虫灯、频振式诱虫灯和小菜蛾性诱剂逐日诱集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坝上农牧交错带趋光性昆虫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实验区农林牧趋光性昆虫共有269种,分属9目,42科。初步明确了该区趋光性昆虫种群动态可分为零星出现、连续少量出现、连续大量出现、短期大爆发4种类型,以及害虫优势种群(网锥额野螟、小菜蛾、杨逸色夜蛾、小地老虎、旋幽夜蛾、短扇舟蛾)的动态规律,为今后科学合理的害虫预测预报及害虫防治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探讨不同光源对中稻田鳞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半翅目、直翅目和蜻蜓目等主要昆虫的诱集效果,并分析天敌与鳞翅目害虫的消长规律。结果表明,共诱集到中稻田昆虫6目13科,其中鳞翅目占60.57%,同翅目占22.93%,鞘翅目占7.39%,半翅目占2.77%,直翅目占6.12%,蜻蜓目占0.22%。1号灯对鳞翅目和直翅目的诱集效果最好,3号灯对同翅目的诱集效果最好,CK对鞘翅目、半翅目和蜻蜓目的诱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研究黄板不同悬挂高度对野生状态下茶树园主要害虫的诱集效果及主要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板悬挂于茶树冠上部诱集假眼小绿叶蝉成虫数量最多,但与悬挂于茶树冠中部差异不显著,与悬挂于茶树冠顶部和底部差异显著;黄板悬挂于茶树冠底部诱集蜘蛛数量最多,但与悬挂于茶树冠上部和中部差异不显著,与悬挂于茶树冠顶部差异显著。假眼小绿叶蝉成虫秋季在茶树园活动高峰期为上午5:00~8:00和下午16:00~19:00,峰值分别为上午6:00和下午18:00,成虫活动低峰期为夜间21:00至次日4: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