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麦两熟是豫南初区普遍采用的一种轮作方式,常年约占水(禾刀)总面积的35—40%。这类(禾刀)田,长期以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肥料不足,(禾刀)麦产量偏低,特别是对水(禾刀)产量影响更大。为了增辟肥沅,以田养田,促进(禾刀)麦持续高产,1973年以来,我们进行了(禾刀)麦两熟插种绿肥试验。现将试验结果简报于后。一、(禾刀)麦两熟插种绿肥的方式和效果(禾刀)麦两熟插种绿肥的方式是“麦——肥——(禾刀)”。于小麦收割后插种绿肥,7月15日以前收割。根据粳(禾刀)较为耐寒的特点,把中籼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以“大豆——高粱——谷子”轮作式为主体的耕作制度是东北地区最普遍的耕作制度,也是黑龙江省最普遍的耕作制度。“大豆——高粱——谷子”耕作制度在轮作方面是按照大豆——高粱——谷子的顺序换茬播种;在耕作方面是大豆扣种,高粱及谷子(耒不)种,高粱是第一(耒不),谷子是第二(耒不),也就是按“两(耒不)一扣”土壤耕作制来耕种;在施肥方面是在输换的三年内,逢扣种时施一次底粪,(耒不)种时施口粪,或不施口粪,也就是“三年一槎粪”。  相似文献   

3.
<正> 从生产实践看,紫云英的发展受耕作制度的制约,而紫云英的单产提高又为耕作制度的发展创造条件。为了进一步发展本地区的农业生产,必须根据耕作制度的特点和需要,在稳定紫云英现有面积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紫云英的单位面积鲜草产量,以充分发挥它的养地作用。本地区双晚面积较大,大部分套种紫云英,近年来紫云英不仅面积减少,而且产量也有所下降,有些花草田甚至出现假花草真板田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迟播易受秋旱与冻害,难于保苗,少数苗纵然保住了,也发  相似文献   

4.
稻田水旱轮作的生态经济效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稻田水旱轮作研究表明 :水旱轮作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 ,培肥了地力 ,改善了稻米品质。水旱轮作中综合效益表现最好的是轮作方式 1(紫云英—早玉米—晚玉米→紫云英—早稻—晚玉米→紫云英—早玉米—晚稻 ) ;其次为轮作方式 2 (紫云英—早稻—晚玉米→紫云英—早玉米—晚稻→紫云英—早玉米—晚玉米 ) ;再次为轮作方式 3(紫云英—早玉米—晚稻→紫云英—早玉米—晚玉米→紫云英—早稻—晚玉米 ) ;而连作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5.
<正> 在豫南地区,随着稻茬油菜面积的扩大,杂草危害愈来愈严重,已经成为油菜增产的一大障碍。据在信阳地区调查,稻茬油菜田杂草,主要有看麦娘、猪殃殃、牛繁缕、大(小)巢菜等。一般减产2~3成,严重的颗粒无收。我们体会,控制杂草的关键是做好综合防除。 1.轮作换茬:油菜与绿肥轮作的草害比连作油菜轻。据调查,油、稻连作田每m~2有杂草1109.0株,而油、绿肥轮作田仅有313.7株,减少71.7%。其原因,一是冬绿肥紫云英生长繁茂,抑制了杂草生长,使杂草死亡率高达90%以上;二是紫云英在花期即4月中、下旬便翻耕利用,看麦娘、猪殃殃等杂草种子,此时尚未成熟,因而通过翻耕,可消除杂草种源,达到灭除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正> 一、轮作倒茬绿豆为重要的肥地作物,是禾谷类作物的优良前作。在轮作中有重要地位。古籍《齐民要术》中记有“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凡谷田,绿豆底为上。南方多在稻作前后种植,北方多在小麦前后种植,高海拔冷凉地区多与棵燕麦(莜麦)马铃薯轮作”。 绿豆忌连作。“豆地年年调,产量年年高”。绿豆轮作模式有: 1.一年一作 绿豆——谷子、高粱或玉米; 2.一年两作小麦——绿豆;  相似文献   

7.
水(禾刀)纹枯病[Pellicularia sasakii(Shirai)Wei(Hypochnus sasakii Sh-(?)rari)]是信阳地区水(禾刀)上的一种重要病害,随着水(禾刀)施肥量的提高,有趋向严重之势。一、发生和危害信阳地区的早、中、晚(禾刀)都发生此病,并造成危害,其中以早初危害最重。一般都在分蘖末期开始发病,先由下部叶鞘发生水浸状褐色小斑,病斑扩大成云纹斑状。病斑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沿海滩涂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在稻田布置了连续3年的冬种紫云英、蚕豆翻压还田,研究水稻-绿肥轮作对滩涂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与冬闲处理相比,绿肥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经过3年的稻-绿肥轮作,紫云英对土壤肥力的提升效果优于蚕豆,紫云英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分别提高了16.13%和14.81%。[结论]稻-紫云英轮作是一种较好的轮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排水烂田(脱潜型水稻土)从排水第2种植年起,小麦田间杂草危害趋于严重,看麦娘是其主要杂草类型。轮作和除草剂绿麦隆、拿扑净对不同种值年小春田间杂草均有明显防除效果。小麦田除草绿麦隆用量以0.35公斤/亩为宜。杂草防除促进小麦、油菜生长,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0.
<正> 冬油菜是安徽省南部地区主要越冬作物,是农民的主要收入,但每年草害均不同程度地导致油菜减产。 一、油菜田杂草种类 油菜田杂草很多,不同耕作制度田间草相不一致。依据安徽省耕作制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水稻与油菜轮作。这类油菜田杂草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野燕麦、雀舌草、繁缕、牛繁缕、猪殃殃、稻槎菜、碎米荠、大巢菜等,其中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配施紫云英对不同类型稻田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和溶解性有机氮(Dissolved organicnitrogen,DON)含量的影响程度,阐明稻田土壤DOC和DON的淋溶特性,本研究以亚热带3种典型水稻土(黄泥田、灰黄泥田和灰泥田)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探讨等氮磷钾条件下单施化肥(CK)和紫云英配施化肥(cmv)处理对不同水稻土DOC和DON的动态变化、淋溶特性及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水稻土DOC和DON的淋溶特性有所不同。3种供试水稻土中,灰泥田水稻土DOC淋溶损失量最大,其CK处理DOC淋溶损失量较灰黄泥田和黄泥田分别显著提高24.09%和72.15%,cmv处理淋溶损失量较灰黄泥田和黄泥田分别显著提高16.53%和40.55%;而黄泥田水稻土DON淋溶损失量最大,其CK处理淋溶损失量较灰黄泥田和灰泥田分别显著提高18.93%和37.01%,cmv处理3种不同类型水稻土DON淋溶损失量无显著差异。配施紫云英可显著降低水稻土DON的淋溶损失量,每季水稻中cmv处理黄泥田、灰黄泥田和灰泥田DON淋溶损失量较CK处理分别降低了24.67%、14.88%和13.54%;黄泥田cmv处理DOC较CK处理提高了19.19%,而灰黄泥田和灰泥田2种施肥处理无显著差异。供试稻田中DOC和DON在土层间的淋溶具有一定的延迟性,且DOC的延迟时间大于DON。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在土壤性质中有机质是影响水稻土DOC淋溶损失的重要因素,孔隙度是DON淋溶损失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类型水稻土DON的淋失早于DOC,且DON在黄泥田中淋溶损失较高,而DOC在灰泥田中淋溶损失较高;在等氮磷钾的条件下,配施紫云英可减少水稻土DON的淋溶损失,而低肥力水稻土DOC的淋溶损失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2.
耕作对渭北旱塬小麦-玉米轮作田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星宇  王浩  于琦  王瑞  王小利  李军 《中国农业科学》2021,54(14):2977-2990
【目的】探讨不同降水年型下,耕作方式对冬小麦-休闲-春玉米轮作田土壤水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为旱区粮田降雨高效利用与耕作制度创新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于2007—2019年在渭北旱塬进行长期定位保护性耕作试验,以传统翻耕(CT)为对照,设置免耕(NT)和深松(ST)2种少耕耕作方式,分析不同降水年型下耕作方式对小麦-玉米轮作田休闲期土壤蓄墒、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1)降水年型、耕作方式及其互作均显著影响休闲期末期土壤贮水量和休闲期蓄墒率,其中降水年型是休闲末期土壤贮水量和休闲期蓄墒率变化的主导因素。休闲末期0—2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mm)表现为丰水年型(430.6)>欠水年型(405.9)>平水年型(381.5);NT(417.4)>ST(402.3)>CT(398.2);丰水年型NT处理休闲末期0—2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最高(438.5),平水年型ST处理最低(370.2);休闲期蓄墒率(%)表现为丰水年型(27.1)>欠水年型(26.6)>平水年型(25.1);NT(27.6)>ST(26.4)>CT(25....  相似文献   

13.
正2021年安徽省合肥市政府要求在巢湖流域一级保护区实施水稻绿色种植全覆盖,全面推广优质水稻新品种,主推紫云英+优质水稻绿色种植模式,这必将有效控制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巢湖大米知名度,实现乡村振兴、宜居宜业的富民目标。紫云英优质水稻轮作模式是利用上年冬闲田种植紫云英,来年春夏季轮作优质水稻的一种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4.
在我区,采用双季晚稻田中套种紫云英,是多快好省地发展绿肥生产,提高双季稽产量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措施。实践证明,双季晚稻田套种紫云英,不仅可以成功,而且能获得高产。为了大力发展绿肥,广开肥源,促进水稻高产稳产,对此,我们进行了调查总结。双季晚稻田套种紫云英的栽培技术是:(一)适时播种是保证双季晚稻田套种紫云英成功的一项重要措施。过早过迟播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南方不同水稻土多年冬种紫云英配施化肥的培肥效应。【方法】在湖南紫潮泥、江西黄泥田双季稻区设置了连续7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比较冬闲(CK)、紫云英(MV)、紫云英+40%化肥(MV+40F)、紫云英+60%化肥(MV+60F)、紫云英+80%化肥(MV+80F)、紫云英+全量100%化肥(MV+100F)、单施全量100%化肥(100F)共7个处理的稻田土壤有机质(OM)、可溶性有机质(DOM)含量及其光谱学特性。【结果】湖南紫潮泥土壤OM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DOM的荧光吸光强度明显高于江西黄泥田,可溶性有机氮(DON)含量、DOM的紫外-可见吸收峰值则相反。土壤OM在两地均表现为MV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多数处理(黄泥田MV+100F处理除外);同100F相比,MV+100F处理降低了湖南紫潮泥、但增加了江西黄泥田的土壤有机质;而绿肥种植体系下随着配施化肥量的增加,绿肥对两类土壤OM的贡献降低。种植绿肥配施80%—100%化肥,土壤DOC含量较100F高(黄泥田MV+100F除外),但单种绿肥(MV)以及绿肥配施40%—60%化肥对两地土壤DOC影响不尽一致。单种植绿肥能够降低两类土壤DOC/SOC,其中,在江西黄泥田上显著低于100F处理;两类土壤上种植翻压绿肥,随着配施化肥量的增加,土壤DOC/SOC随之增加(黄泥田MV+100F除外),表明配施化肥量越高其活化土壤碳库的作用越强。种植绿肥较100F能够有效降低土壤DON含量(黄泥田MV+100F处理除外),且在湖南紫潮泥上更为显著。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发现,绿肥及绿肥配施40%—60%化肥下,两类土壤DOM的紫外-可见吸收峰值较100F低,且E250/E365值随配施化肥量的增加而降低,表明随着配施化肥量的增加,土壤DOM分子量增大,分子结构越稳定。荧光光谱分析发现,两类土壤可溶性有机质均以类富里酸为主;与100F相比,单种绿肥(MV)以及绿肥配施化肥(黄泥田配施40%—60%化肥)能够增加土壤DOM的荧光强度,降低DOM的腐殖化指数(HIX)。【结论】种植紫云英能有效促进稻田土壤有机质积累,配施化肥降低紫云英对土壤有机质积累的贡献。绿肥配施化肥能够提高土壤碳库活性,并且增加可溶性有机质的分子量及腐殖化程度,进一步解释了配施化肥降低紫云英对土壤碳库贡献。  相似文献   

16.
麦茬水(禾刀)在我区水(禾刀)种植面积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抓好麦茬水(禾刀)的生产,不断提高其产量,对加速我区农业大上快上,尽快实现粮食“上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麦茬水(禾刀)的生产水平普遍较低,低产的原因尽管有多种,但肥料不足,特别是有机肥料缺乏,是导致产量不高的主导因素。如何能够采取措施,开辟肥料来沅,不断提高其施肥水平以增加其产量,乃是当前农业生产中急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近几年来的试验研究和生产示范证明,  相似文献   

17.
四、摘要本試驗的一年轮作制,包括單季水稻与下列冬作的轮栽:紫云英,苜蓿,蚕豆,豌豆,油菜,小麦及大麦。另以冬季休閑作为对照。經过三次冬作,二次水稻(夏作)的轮栽,結果显示: 1.冬季种植一年生荳科綠肥,能够增加土埌中有机質含量。其中以紫云英最佳;苜蓿,蚕豆,豌豆等次之。 2.在水稻与紫云英轮作的土埌中,直徑为1—5毫米的团粒含量有显著的增加。水田中的其他荳科綠肥,如苜蓿,蚕豆,豌豆等,也能維护土埌中的团粒構造,但其效果較差。水田中禾谷类冬作轮栽或油料作物轮栽,对于土埌中直徑为1—5毫米的团粒含量,均有破坏的影响。 3.各輪作区,凡土埌有机質含量較高的,其直徑为1—5毫米的水稳性团粒也比較多;而其他大小的構造單位,和有机質的多少无关。  相似文献   

18.
我县位于太湖平原和宁镇丘陵交界处,以平原为主,有部分丘陵山区.土质有小粉白土、狗头沙、夜潮土、黄泥土等.解放前,耕作制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两年三熟:绿肥——水稻——三麦——水稻;另一种是两年五熟:单条播元麦——早豆(套种)——晚豆——三麦——水稻.解放后,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由于农田基本建设的不断发展,肥水条件的不断改善,科学  相似文献   

19.
评估传统轮作方式对西洋参参田土壤中真菌群落的影响,为研究老参田土壤改良制定合理轮作提供依据。采用基因间隔序列(ITS)测序分析新茬地西洋参采收后大田土(A组)、轮作1年大田土(B组)、轮作2年大田土(C组)、未种植过西洋参的大田土(D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差异,采用FUNGuild解析大田土壤真菌群落功能。结果表明,随着传统轮作年限的增加,大田土壤真菌群落整体多样性及丰富度渐次增加。测序结果表明,子囊菌门(Ascomycota)是西洋参大田土壤真菌群落中的优势菌门,在各组土壤中所占比例约为50%。毛壳菌属(Chaetomium)、镰刀菌属(Fusarium)、被孢霉属(Mortierella)、Saitozyma、unclassified_f_Chaetomiaceae为老参田土壤优势属,随着轮作年限的增加,优势菌门和优势属门丰度出现一定的差异。西洋参老参田土壤真菌以腐生型为主,其次是病原菌型,菌群功能呈现渐次性变化。新茬大田土与传统轮作参田土壤中微生物组成和结构均具有明显差异,对于探究参田土壤改良种植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也为建立西洋参与农作物的合理轮作制度提供了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研究了烟蒜轮作对烟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影响。【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土壤微生物,比较烟蒜轮作与健康烟田根际土壤细菌。【结果】凉山州德昌县试验烟田土壤优势细菌门依次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相对含量占总菌的83.31%~88.98%。移栽前,种植大蒜的易感病烟田优势细菌相对含量高于健康烟田,细菌多样性也比健康烟田高。种上烟后,易感病烟田的厚壁菌门数量显著增加,这与养分的变化一致,二者极显著正相关,厚壁菌门和芽孢杆菌都比健康烟田高,且达到了显著性差异。生长期细菌多样性比移栽前降低,易感病烟田低于健康烟田,到成熟期上升并高于健康烟田。【结论】种植大蒜提高了烟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调节能力,使发病率由往年的50%降低到6.5%。可见烟蒜轮作可以调整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趋于健康烟田,从而降低土传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