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用甜菜碱(BT)和壳聚糖(CTS)混合处理香蕉幼苗后,放入人工气候箱中模拟自然冷害胁迫,测定冷害胁迫下香蕉幼苗相关生理指标,以探索该两种药剂对香蕉幼苗冷害胁迫的影响及提高香蕉幼苗抗冷能力的最佳药剂配比.结果表明,外源甜菜碱与壳聚糖可以(1)提高低温胁迫下香蕉幼苗叶片束缚水/自由水比值;(2)降低香蕉叶片对低温的冷敏感度;(3)降低低温胁迫对香蕉幼苗的伤害率;(4)药剂因子间0.3%CTS处理效果极显著优于该药剂其他两水平.5mmo1/L BT处理效果极显著优于该药剂其他两水平,时间因子间,1d和3d水平间无极显著差异.但都极显著优于5d.结论:甜菜碱和壳聚糖可通过增加香蕉幼苗叶片对水分的束缚能力,降低叶片的冷敏感度等生理反应过程来提高香蕉幼苗的抗冷能力,缓解低温对香蕉幼苗的伤害.两药剂的最佳比例为O.3%CTS 5mmo1/LBT,以在寒害发生前1~3d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微型番茄Micro-Tom为材料,设置常温喷施清水(CK)、低温+喷施清水、低温+喷施50μmol/L褪黑素溶液、低温+喷施100μmol/L褪黑素溶液、低温+喷施150μmol/L褪黑素溶液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浓度褪黑素对低温胁迫下番茄光合指标、叶绿素荧光参数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显著降低番茄幼苗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吸收的光量子将电子传递到电子传递链中Q-A下游的其它电子受体的概率(φEo)。与低温+喷施清水相比,喷施外源褪黑素可以提高低温胁迫下番茄叶片的POD、CAT、SOD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且能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对番茄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最大光化学效率和PSⅠ受体侧电子受体还原的量子效率的影响,减轻低温胁迫对番茄幼苗光合机构的损伤。3个褪黑素浓度相比,低温胁迫下喷施50μmol/L处理各光合、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抗氧化酶活性指标表现最好,提高植物抗逆性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和甜菜碱对低温胁迫下香蕉幼苗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巴西香蕉幼苗分别喷施0.3%壳聚糖、5 mol/L甜菜碱、0.3%壳聚糖5 mol/L甜菜碱后置于低温环境下培养24 h,研究了壳聚糖和甜菜碱对香蕉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和甜菜碱无论单剂处理还是混合处理均能有效增加低温胁迫下香焦幼苗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减少细胞膜过氧化产物MDA的积累,从而增加对细胞水分的束缚能力,减轻低温对细胞膜的伤害,提高香焦幼苗的抗寒能力.其中以0.3%壳聚糖与5 mol/L甜菜碱混合预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以香蕉主要栽培品种巴西蕉的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磷酸二氢钾对提高蕉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香蕉幼苗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磷酸二氢钾均能显著降低香蕉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维持较低的膜透性,提高蕉苗叶片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及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从而提高了香蕉幼苗的抗低温胁迫能力,在本试验设置的4个浓度处理中以磷酸二氢钾15 mmol/L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外源甜菜碱对低温胁迫下辣椒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本试验用10 mmol/L甜菜碱进行预处理,测定低温胁迫下幼苗中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与低温对照(低温胁迫+喷蒸馏水)相比,在低温胁迫下叶面喷施10 mmol/L甜菜碱能使农乐大椒幼苗叶片中MDA含量降低1.020μmol/L,农乐大椒和正宗丘北辣幼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增加11.5 mg/g和6.0 mg/g、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49.614 mg/g和47.000 mg/g、SOD活性分别提高0.25 U/mL和1.75 U/mL、脯氨酸含量分别降低34.574 mg/g和6.377 mg/g。在低温胁迫下,农乐大椒的各项生理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宗丘北辣。说明10 mmol/L甜菜碱预处理能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对本试验中2个辣椒品种幼苗造成的伤害,提高幼苗的抗寒能力,并且农乐大椒的耐寒性提高程度高于正宗丘北辣。  相似文献   

6.
不同磷胁迫对韭菜光合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种不同磷水平营养液培养韭菜幼苗,比较研究4个不同基因型品种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低磷胁迫(0~80μmol/L)和高磷胁迫(160~320μmol/L)使韭菜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明显下降,抑制韭菜的生长,降低了产量。而施用适量浓度的磷(80μmol/L)能增强韭菜叶片的光能利用能力。p2处理各品种的Chl a、Chl b和Chl a+Chl b含量为最高,且791雪韭和甜脆791表现优于其他两个品种。  相似文献   

7.
以早稻品种湘早籼42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PQQ溶液对低温胁迫下早稻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前叶面喷施0.5和1 μmol/L PQQ溶液,活苗率较对照大幅提高,分别达到40.23%和43.14%,与对照差异显著;而PQQ溶液浓度≥25 μmol/L时活苗率反而降低;低温胁迫前喷施0.5 μmol/L的PQQ,对株高、鲜重、干重和含水量的影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低温胁迫5 d时,PQQ处理过的幼苗电导率降低了7.19个百分点、MDA含量减少了5.23 nmol/g、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8.02 μg/g和23.4 mg/g、SOD和POD酶活性分别提升了9.19%和11.45%,与对照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这表明PQQ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调节非酶促防御系统同时减轻低温胁迫对水稻幼苗造成的伤害,提高水稻幼苗耐冷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茉莉酸(JA)施用浓度对马铃薯叶片活性氧(ROS)含量及其清除酶活性以及抗寒关键基因CBF表达的影响,初步确定提升马铃薯抗寒性的最适施用浓度,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为研究对象,采用叶面喷施JA的方法,探究正常和低温胁迫条件下,植株叶片的活性氧含量,活性氧清除酶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抗寒关键基因CBF的表达.[结果]随着JA浓度的增加,马铃薯苗期叶片的活性氧含量逐渐降低,低温胁迫后活性氧含量能维持在较低水平,适宜浓度范围为100~400μmol/L,以200μmol/L JA处理效果最好,ROS含量降低47.6%.JA能够提升活性氧清除酶CAT和POD活性,且随着JA浓度增加效果越显著,低温胁迫后200μmol/L JA处理分别显著提升1.30、2.53倍.正常条件下,JA处理抑制SOD活性最低达70.7%;低温胁迫条件下,JA又可能通过其他途径提升SOD活性,最高达2.11倍.外源JA能诱导CBF1-3基因的表达,而低温胁迫能促进内源JA的合成,诱导CBF1-3基因的表达,提升马铃薯的抗寒性.[结论]马铃薯苗期的抗寒性与外源施加JA的浓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适宜的JA浓度能够促进抗寒关键基因CBF1-3的表达,显著提升CAT、POD、SOD的活性,抑制低温胁胁迫诱导的活性氧生成,提高马铃薯抗寒性.适宜施用JA浓度为100~400μmol/L,以200μmol/L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杨洪兵  周迎红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9):4537-4539
以不同抗逆性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品种为实验材料,高温胁迫下采用不同浓度Zn2+处理,测定荞麦幼苗耐热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适当浓度Zn2+处理可显著或极显著降低高温胁迫下荞麦叶片质膜透性,抗逆荞麦品种降低较多;显著或极显著增加高温胁迫下荞麦幼苗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及SOD活性,敏感荞麦品种增加较多,且使得抗逆荞麦品种叶片SOD活性恢复到对照水平,Zn2+处理的最适浓度为40μmol/L,说明适当浓度的外源Zn2+处理对荞麦耐热性具有明显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0.
以‘春晨长红茄’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50、100、150、200、250μmol/L)褪黑素(MT)喷施茄子幼苗叶片,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置于自然光温下为CK,低温弱光下为CK1),研究MT对低温弱光胁迫下茄子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低于200μmol/L的MT能保持低温弱光胁迫下茄子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当MT浓度为150μmol/L,茄子幼苗叶片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比CK1高40.23%和75.00%;喷施MT,有助于提高PSII活性,增大光能捕获和转化效率;喷施MT能提高茄子幼苗叶片POD、S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促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积累,当MT浓度为150μmol/L时,与CK1相比,茄子幼苗叶片POD活性提高了108.66%,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50.61%。综合本研究结果,喷施MT能提高茄子幼苗叶片对低温弱光的抵抗力,且浓度为150μmol/L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闫军营  裴瑞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4,(10):2872-2873,2876
[目的]探讨了喷施叶面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同时探索了不同种类叶面肥对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效应。[方法]选择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作为试验区,研究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在喷施6种不同叶面肥后的变化规律。[结果]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微量元素水溶肥降低了小麦叶片SPAD值,而喷施大量元素水溶肥、含氨基酸水溶肥、含腐植酸水溶肥和喷施宝则提高了其SPAD值;6种叶面肥均增强了小麦的光合效率,且以磷酸二氢钾的效果最好;在小麦抽穗期,6种叶面肥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小麦Fv/Fm参数,而在小麦灌浆期,除磷酸二氢钾明显增加了Fv/Fm值,其他5种叶面肥均明显降低了Fv/Fm值。小麦产量在喷施6种叶面肥处理下均有所提高,且在磷酸二氢钾处理条件下提高幅度最高,为6.43%,其次喷施宝和含氨基酸水溶肥,分别为5.88%和4.66%。[结论]在小麦灌溉区,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对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增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单N素试验确定了假蜜环菌液体发酵培养基的较好碳源为淀粉和玉米粉、氮源为豆粕和麸皮,正交设计试验确定了获得胞内多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土豆汁20%,淀粉150%,玉米粉150%,盖粕10%,麸皮6%,-H-4C10 25%,MgS-4 0.01%,KH2P-4 0.09%。获得胞外多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土豆汁15%,淀粉150%,玉米粉200%,豆粕10%,麸皮6%,-H-4C10 20%,MgS-4 0.015,KH2P-4 0.06%。  相似文献   

13.
桑黄菌丝固体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利用单因素试验对桑黄菌丝培养基基本成分进行确定,然后利用正交设计对其配比及生长条件加以优化,得出最佳配比及条件:葡萄糖20 g,蛋白胨2.2 g,磷酸二氢钾0.46 g,磷酸氢二钾1.0 g,硫酸镁0.5 g,琼脂20.0 g,水1000 mL,pH为7,培养温度为28℃。  相似文献   

14.
香蕉枯萎病菌毒素对香蕉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粗毒素和纯品镰刀菌酸对新北蕉(耐病品种)和巴西蕉(感病品种)幼苗叶片进行处理,观察叶片超微结构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经100 mg/L粗毒素溶液处理2 h后,叶片细胞的超微结构开始受到破坏,12 h后破坏最为严重,表现为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叶绿体数量及其内部淀粉颗粒数量显著减少,出现大量的嗜锇颗粒,叶绿体片层膨胀扭曲并分解;线粒体变形,脊数量减少,最终膜局部破裂,内含物外流。耐病品种对粗毒素表现出较强的耐性,叶片超微结构遭到破坏的程度相对较轻。此外,粗毒素处理和镰刀菌酸处理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镰刀菌酸对叶片超微结构的破坏与粗毒素相似,但破坏程度轻。  相似文献   

15.
香蕉粉制备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高品质香蕉粉制备新工艺。将成熟香蕉清洗后于-1~2℃下冷藏至果肉温度不高于2℃,快速去皮后放入果肉重量1.0倍的有少量冰渣的冰冻水中,快速打浆,并将冷浆料泵入压力为0.1 MPa、进风温度为175℃的喷雾干燥塔中干燥,即可得到纯全香蕉粉。该工艺制备的香蕉粉保留了果肉原有色泽和风味,且可实现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高。  相似文献   

16.
香蕉苗经生防菌处理后体内抗病性相关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过氧化物酶(PO)、多酚氧化酶(PPO)、葡聚糖酶作为植物抗病性反应的指标,对接种香蕉枯萎病菌(FOC)和拮抗细菌(Bio-B3和Bio-d5)后香蕉植株根部内这些酶的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接种拮抗细菌Bio-B3、拮抗细菌Bio-d5、病原菌FOC及同时接种Bio-B3和FOC、Bio-d5和FOC,均在接种2 d后PO和PPO活性最先达到最大值,葡聚糖酶在接种后活性一直保持上升趋势,在接种12 d后上升速率加快。比较不同接种处理诱导产生各种酶活性的强弱可发现:接种Bio-d5+FOC、Bio-B3+FOC、Bio-B3和Bio-d5的PO活性高峰明显比接种FOC的高,PPO活性高峰略大;接种Bio-B3+FOC、Bio-d5+FOC、Bio-B3和Bio-d5的葡聚糖酶活性始终比只接种FOC的高。  相似文献   

17.
The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three fragments of cyanogen bromide-digested human placental inositol 1,2-cyclic phosphate 2-phosphohydrolase, an enzyme of the phosphatidylinositol signaling pathway, are identical to sequences within lipocortin III, a member of a family of homologous calcium- and phospholipid-binding proteins that do not have defined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Lipocortin III has also been previously identified as placental anticoagulant protein III (PAP III) and calcimedin 35 alpha. Antibodies to PAP III detected PAP III and inositol 1,2-cyclic phosphate 2-phosphohydrolase with identical reactivity on immunoblotting. In addition, inositol 1,2-cyclic phosphate 2-phosphohydrolase was stimulated by the same acidic phospholipids that bind lipocortins.  相似文献   

18.
2011年早春我国香蕉寒害调查及寒害后恢复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2011年早春低温对我国香蕉生产的影响,提出寒害后香蕉恢复生产的技术措施,为香蕉抗寒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方法】2011年3月9~16日对我国香蕉主产区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福建进行分片区实地寒害调查,对挂果株及待生产用的大、中、小吸芽进行田间解剖分析诊断。【结果】挂果株受寒害影响较吸芽植株敏感,大、中、小吸芽抗寒能力依次增强;同纬度区域高海拔香蕉受寒害比低海拔严重;此次低温对广西中部区域香蕉影响最为严重,挂果株产量损失超过50%,且只能留中小型吸芽作为生产株;广东、海南区域香蕉受寒害影响最小,其他区域居中。【建议】采用覆盖天地膜过冬、喷水保湿、套袋护果御寒等措施;选留受寒害后萌发的吸芽为下造生产株,做好蕉园管理工作,促进吸芽早萌发、早定芽;选育抗寒品种。【目的】了解2011年早春低温对我国香蕉生产的影响,提出寒害后香蕉恢复生产的技术措施,为香蕉抗寒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方法】2011年3月9~16日对我国香蕉主产区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福建进行分片区实地寒害调查,对挂果株及待生产用的大、中、小吸芽进行田间解剖分析诊断。【结果】挂果株受寒害影响较吸芽植株敏感,大、中、小吸芽抗寒能力依次增强;同纬度区域高海拔香蕉受寒害比低海拔严重;此次低温对广西中部区域香蕉影响最为严重,挂果株产量损失超过50%,且只能留中小型吸芽作为生产株;广东、海南区域香蕉受寒害影响最小,其他区域居中。【建议】采用覆盖天地膜过冬、喷水保湿、套袋护果御寒等措施;选留受寒害后萌发的吸芽为下造生产株,做好蕉园管理工作,促进吸芽早萌发、早定芽;选育抗寒品种。  相似文献   

19.
采用树干注射输液法在老龄RRIM600橡胶树上进行相同配比不同浓度的营养液注输施肥试验。连续注输营养液2个月和4个月后分别对各试验处理后橡胶树胶乳的产量和叶片中养分元素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本试验条件下,树干注输营养液施肥法对橡胶树的胶乳产量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有助于提高橡胶树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相同配比不同浓度的营养液连续注输2个月后橡胶叶片中大部分养分元素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连续注输4个月后各试验处理的差异开始显现。输液后叶片中养分元素增长量最大的溶液配比浓度为:尿素0.1 g/L,磷酸二氢钾6.81 mg/L,硫酸钾50.6 mg/L,硫酸镁34.5 mg/L,硫酸铜1 mg/L,硫酸亚铁1.39 g/L,硫酸锰2 mg/L,硫酸锌1 mg/L,硼酸2 mg/L。  相似文献   

20.
以GFP标记的香蕉枯萎病菌Foc TR4作为病原菌,比较了水培条件下Foc TR4对"天宝蕉"和三明野生蕉的早期侵染情况.研究表明,Foc TR4在"天宝蕉"韧皮部的定殖明显早于三明野生蕉.枯萎病菌感染香蕉后会诱发香蕉细胞内活性氧爆发和激活寄主抗氧化系统.通过研究水培和土培条件下两种香蕉种质接种枯萎病菌后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情况,发现三明野生蕉根系SOD活性高于"天宝蕉",三明野生蕉感染枯萎病后根系SOD活性增强,而"天宝蕉"根系SOD活性下降,说明三明野生蕉的耐枯萎病能力可能与其根系较高和早期上调的S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