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以奶牛常规牧草和精料为原料,利用动物饲养试验,通过每月1次的指标测定,形成DHI报表,根据每月报表的综合情况来分析现阶段奶牛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以制订出适应该牛场饲养管理的最佳模式,为今后牛场奶牛饲养管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奶牛常规牧草和精料为原料,利用动物饲养试验,通过每月一次的指标测定,形成DHI报表,根据每月报表的综合情况来分析现阶段奶牛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以制定出适应该牛场饲养管理的最佳模式,为今后牛场奶牛饲养管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奶牛常规牧草和精料为原料,利用动物饲养试验,通过每月1次的指标测定,形成DHI报表,根据每月报表的综合情况来分析现阶段奶牛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以制订出适应该牛场饲养管理的最佳模式,为今后牛场奶牛饲养管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应用DHI技术做好奶牛选种选配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HI(Dairy Herd Improvement)是指奶牛群改良,也称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体系。DHI工作的实施过程是对泌乳牛定期(通常为1个月)进行一次产奶量记录和奶样的测定分析,同时收集牛群饲养管理与奶牛品种登记资料,依据这些资料和数据,通过专用的分析软件进行系统加工处理,产生一系列反映牛场奶牛配种、繁殖、饲养、疾病、生产管理和生产性能等方面的信息报表,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是奶牛养殖的大省,奶牛的养殖遍布全省各地,由于各地地理条件和经济状况的不同,奶牛的饲养方式不相同.大型规模化养殖场开始使用TMR(全混合日粮)技术饲喂奶牛,但绝大部分牛场仍然采用精粗料分饲方式.本次试验从采用TMR饲养的牛场和采用传统饲养方式的牛场各选取了25头泌乳奶牛,研究TMR和传统饲养方式下奶牛的营养状况的差别.  相似文献   

6.
为考察中国东北地区奶牛场饲养管理情况,本次专项调研收集了黑龙江、辽宁、吉林存栏量100头以上的61家规模化养殖场数据。通过对东北三省奶牛存栏量、年均产奶量及牛场饲养管理的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东北地区牛场牛舍以封闭式牛舍为主,采用封闭式牛舍牛场年均产奶量较采用开放式牛舍牛场低5.2%。(2)26.2%的牛场配备有发酵床,其年均产奶量较未配备发酵床的牛场高11.3%。(3)配备有犊牛岛、犊牛保育舍以及专用产犊区的奶牛场,泌乳牛年均产奶量均得到提高。(4)63.9%的牛场在给犊牛饲喂初乳时采用灌服方法,其泌乳牛年均产奶量较采用奶瓶或奶桶的牛场高出16.7%和29.1%。(5)采用一直单栏或单圈饲养断奶前奶牛的饲养方式,相较于其他饲养方式,其泌乳牛年均产奶量较高。综上所述,奶牛的产奶量与奶牛场的饲养管理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定期逐头测定奶牛的乳脂率,是搞好奶牛育种和饲养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但因传统的牛奶采样方法繁锁,加之每月待测牛只较乡,因而造成许多牛场弃之不做,或因忙乱,测定不准,误差较大。如何简化牛奶采样方法?我们于1990年4月6—7日做了试验,效果可靠。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DHI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DHI奶牛生产测定技术的概念和测定的意义,DHI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指出DHI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是牛场管理的有效工具,它为奶牛的饲养管理、繁殖管理和育种管理提供了可度量的标尺,为牛场管理工作的改进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正>DHI是Dairy Herd Improvement的缩写,其含义是奶牛群体改良,在我国又称为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是目前指导世界奶牛业发达国家奶牛生产所普遍采用的关键生产技术。通过每月定期收集奶牛系谱、胎次、产犊日期、干奶日期、淘汰日期等牛群饲养管理基础数据,同时,每月对泌乳牛个体采集奶样一次,通过测定奶样的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BHB等数据,经过计算机整理分析后,形成DHI(生产性能测定)报告,并反馈给牛场,来数字化的指导牛场的生产经营管理。1.参加DHI(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的意义1.1 DHI测定可以完善奶牛生产记录体系DHI测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量化管理牛群工具,并且这种量化能够针对每个个体牛只进行,并且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还  相似文献   

10.
冬季奶牛一般不会发生较大的传染性疾病,但是由于北方冬季气候寒冷且干燥,家中饲养的奶牛容易因为自身抵抗力下降而出现一些疾病。所以,养殖户和大型牛场的饲养管理者应当确保牛场产奶量的同时,积极做好预防奶牛疾病的工作。1感冒冬季气温较低,容易引起风寒侵体,导致以呼吸道为主的感染。患病牛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不振,嗜睡,羞明流泪。体温升高,有时达到40℃以上,耳尖和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中国西南地区奶牛场饲养管理情况,本次专项调研收集了来自四川、云南、贵州、重庆四个省、直辖市的47家存栏量100头以上的规模化牛场数据,分析了调研牛场的存栏量、年产奶量、牛舍类型和犊牛饲养管理以及其随牛场规模的变化情况。结果得出:(1)1 000头以上规模牛场较100~499头规模牛场年平均产奶量高了11.1%。(2)西南地区主要以半开放式牛舍为主,占调研牛场的46.8%,随着牛场牛舍封闭程度的提高(从开放式到封闭式),泌乳牛年产奶量提高10.0%。(3)新生犊牛配置新生犊牛保育舍和专用产犊区、哺乳期犊牛一直单栏饲养或先单栏饲养后大群饲养、断奶缓冲7d再转群的牛场,泌乳牛年平均产奶量高。综上所述,奶牛的产奶量与牛场存栏规模、牛舍类型以及犊牛的饲养管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配合饲料对泌乳牛的饲养效果,以1983年版的奶牛饲养标准为依据,结合验证了1987年版的奶牛饲养标准,于1988年春季在北京市北郊农场畜牧五队牛场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3.
<正>奶牛提质增效科研试验示范项目是省农业厅2013、2014年度实施的科技示范推广项目之一,是在奶牛产业转型升级和规模化养殖不断扩大的形势下,以对奶牛场的解剖分析为手段;以提升奶牛品质、增加奶牛养殖效益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农民增收为宗旨;以推行奶牛群体遗传改良技术、先进饲养管理技术、疫病防治技术等为措施,提升牛场管理水平、奶牛生产性能,达到奶牛提质增效的目的。1项目基本情况与效果  相似文献   

14.
DHI为英文DairyHerdImprovement的缩写,其意为奶牛牛群改良,也称奶牛记录体系或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其主要工艺为每头泌乳牛每月采集奶样一次,在测定其产奶量、乳成份和体细胞数等数据的基础上,收集牛群饲养管理数据,如产犊日期、干奶日期、淘汰13期、年龄、胎次等,再将所有这些数据加工处理,形成DHI报告,返回牛场,指导生产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乳业》2004,(11):20-22
本规范适用于福州地区的家庭牛场奶牛的饲养与管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区部分奶牛场连续发生几起奶牛产后瘫痪的病例。发病牛场系饲养荷斯坦奶牛,饲养规模30头~80头。饲料自配,原料以玉米秸秆添加麸皮、玉米粉及添加剂为主,饲养条件一般、管理粗放。发病奶牛产犊3胎次~5胎次,发病前体质较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奶牛饲养管理水平,了解潍坊市奶牛雨季管理情况,2018、2019两年临朐县均遭遇台风袭扰,给奶牛场造成较大影响,本文通过近几年特别是最近两年牛场受灾及灾后处置方面的调研资料对牛场雨季管理给予分析,以期对奶牛生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又称奶牛群遗传改良(DairyHerdImprovement,DHI),是目前世界上最为科学、最为有效的奶牛生产管理工具。其主要工艺为:对每头泌乳牛每月采集一天的奶样,在测定其产奶量、乳成分、体细胞数等数据的基础上,收集牛群饲养管理数据(如产犊日期、干奶日期、淘汰日期、年龄、胎次等),再将这些数据加工处理,形成DHI报告,返回牛场用以指导生产、经营和管理。  相似文献   

19.
为考察中国东北地区奶牛场饲养管理情况,本次专项调研收集了黑龙江、辽宁、吉林存栏量100头以上的61家规模化养殖场的数据。通过对牛场牛群精细化管理以及健康情况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评估后备牛生长发育状况、配种选用公牛精液时考虑母牛难产、围产期时将后备牛与干奶牛分开饲养、新产牛与其他泌乳牛分开饲养的牛场占比均超过50%,49.2%的牛场将头胎牛与经产牛分开饲养,其年均产奶量分别较未采取相应措施的牛场高11.0%、11.1%、7.9%、27.3%、21.0%;(2)90.2%的牛场会定期评估牛群体况,其年均产奶量较没有定期评估牛群体况的牛场高15.0%;11.5%的牛场奶牛体况偏瘦或偏胖,其年均产奶量低于奶牛体况正常的牛场;(3)尽管产后瘫痪发生率在0.5%以下、酮病发生率在1%以下的牛场占比均超过50%,但产后瘫痪、酮病在产奶量高的牛场发生率偏高;夏季高产牛乳房炎发生率高,更应关注。综上所述,牛场应注重分群及其他精细化管理,并关注牛群的健康状况,以期获得更高的产奶量。  相似文献   

20.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以及蹄部各种疾病的总称,可对奶牛的健康情况和生产性能产生很大影响。文章对某规模化牛场内奶牛肢蹄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发现的各类蹄病进行对症治疗,探究其发病原因,针对奶牛生活环境和饲养管理等方面提出规模化牛场奶牛肢蹄病的防控措施,以期为规模化牛场奶牛肢蹄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