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40年来,在青藏高原黑土滩退化草地开展的人工恢复草地种植与管理经验足以支持该地区的人工草地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但是长期以来有效的信息化服务平台没有得到发展。该信息服务平台借助Windows平台搭建PHP开发环境,通过PHP编程语言开发实现系统主要功能,试图将已经发展起来的人工草地建植与监理技术纳入到信息管理体系中,初步构建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科研人员、基层畜牧业管理人员应用的信息管理系统,目的是实现人工草地建植与管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为青藏高原地区人工草地的建植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旱作人工草地建植综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在干旱草原区建植旱作人工草地的试验,筛选出了蒙古冰草、紫花苜蓿、黄花草木樨和沙打旺4种适于建植旱作人工草地的草种,以及蒙古冰草、老芒麦2种适于建植旱作种子田的牧草,同时对其建植技术进行了探讨.建成的人工草地,其草地生产力是原来的7倍.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投入产出比为14.72.  相似文献   

3.
旱作人工草地建植综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干旱草原区建植旱作人工草地的试验,筛选出了蒙古冰草、紫花苜蓿、花花草木沙打旺4种适于建植旱作人工草地的草种,以及蒙古冰草、老芒麦2种适于建植旱作种子田的牧草,同时对其建植技术进行了探讨。建成的人工草地,其草地生产力是原来的7倍,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投入产出比为1:4.72。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南方中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可供选择的既可越冬,又能越夏的优质高产的豆科牧草品种不多,制约了优质人工草地的建植。筛选适宜的品种并在草地建设中应用,对促进该地区丘陵岗地的人工草地的建植和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2001年,我们从澳大利亚引进.了豆科牧草罗顿豆  相似文献   

5.
多年生人工草地建植技术及其在石漠化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生牧草品种的混播对于人工草地建植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分析了多年生人工草地的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探讨在石漠化地区进行人工草地建植的前景及应用策略。提出在石漠化治理中人工草地的建植应根据区域布局、水热条件、人工草地类型、人工草地与家畜饲养带耦合、草地与耕地功能置换等方面来进行,并以此提高石漠化地区人工草地的生产力并维持其持久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牧草旱作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牧草旱作技术以其成本低廉、经济实用、操作性强在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广价值.笔者通过对草地建植的地段、草种选择、土壤耕作、建植技术及方式、田间管理、刈割、放牧合理利用及围栏建设、防护林营造等技术的深入研究与优化集成,提出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牧草旱作、草地建植的关键技术,为牧草旱作技术的规模化推广及草原生态建设应用总结出一套较完善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7.
建立人工草地是发展集约化草地畜牧业、实施生态恢复与系统重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而人工混播草地群落的长期稳定性又是畜牧业发展现代化程度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也是草地长期保持生产力的基础。本试验以建植多年的豆科与禾本科混播草地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草种在不同混播组合下牧草生长性状以及对当地苜蓿的一些性质测定,提出适合我国南方地区有机牧场人工草地建植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8.
红豆草人工草场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工草地建设是草地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人工草地面积仅占可利用草地总面积的1.3%,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本研究通过对1999~2004年红豆草建植、稳产高产和管理利用技术的试验研究,旨在为乌鲁木齐地区人工草地建设选育一个新的牧草品种及其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佳木斯地区建植紫花苜蓿单播人工草地和混播人工草地时紫花苜蓿的最佳播种量。3年试验结果表明,在佳木斯地区建植紫花苜蓿单播人工草地的最佳播种量为15.0 kg/hm2;建植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混播人工草地的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最佳播种量为18.8 kg/hm2(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播种量比例为2∶1)。  相似文献   

10.
地下滴灌技术是一种保障水资源最大化利用、节省资源与劳力的自动化灌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干旱缺水地区作物灌溉。本文探讨了地下滴灌技术在紫花苜蓿种植过程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宜在新疆北疆地区滴灌栽培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新品种,本研究分析了滴灌栽培技术对13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北疆地区适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条件下易建植成功的品种有巨能7、WL319HQ和SK3010;较差的是龙牧806和龙牧801。在产量性状上,品种4010干草产量最高,并且耐寒性强,光温敏感性弱,最适宜新疆北疆地区滴灌种植。SK3010耐寒性强,适合冷凉地区种植。WL343HQ和WL319HQ在冬前寒冷季节生长速度较慢,不适宜滴灌种植。巨能7、WL363HQ和WL354HQ干草产量与对照三得利相当(P0.05)。品种4010、巨能7、WL363HQ和WL354HQ更适宜在滴灌模式下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为选择适合石羊河流域干旱地区种植的牧草,对9个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进行了物候期、产草量和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老芒麦、肥披碱草、垂穗披碱草、冰草和西伯利亚冰草在产草量和适应性方面表现较好,适宜在该地区推广种植,可以作为退耕还草、建立人工草地的优质牧草。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明确了水、肥对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工草地的一般增产规律。草地生产力的增产顺序是灌水+施肥〉施肥〉灌水。试验结果表明,干草产量第一年(2004年)的增产幅度为:施肥49.1%-59.5%,灌水8.4%-20.7%,灌水加施肥92.4%-96.3%。第二年(2005年),由于在施肥加灌水的土壤中均有残留肥效,其干草产量仍比对照增产64.9%和41.3%。  相似文献   

14.
王锐  李希来  张静  周华坤 《草地学报》2019,27(4):938-948
露天煤矿开采引起了祁连山区高寒湿地生态环境的部分破坏,本文通过调查7个矿区植被恢复状况,研究了青海木里煤田矿区人工种草对排土场渣山表层基质理化性质的影响,为高寒矿区植被复绿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人工种草可以有效改善排土场渣山表层基质含水量,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影响排土场渣山表层基质有机质含量。种草区域细菌、真菌、放线菌平均数量分别是不种草区域的4.20,4.05和2.29倍。7个矿区排土场渣山表层基质速效氮分布极不均衡,差异显著(P<0.05),种草区域明显高于非种草区域。人工种草后绝大多数矿区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明显增加,全钾含量降低。除汞元素外,种草对其它7种重金属(砷、铬、镉、铜、铅、镍、锌)含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7个矿区砷含量平均值从4.61 mg·kg-1增加到6.06 mg·kg-1。  相似文献   

15.
在岩溶山区种草养畜的主要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岩溶山区实施种草养畜,是综合治理石漠化和开发扶贫的有效途经之一.各地的干部群众已探索了多年,其效果不一,也存在一些争议.从成功经验看,岩溶地区种草养畜具有两重性、长期性、多样性和群众性的特点,应遵循生态优先,草畜平衡;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整体推进,滚动发展和提高素质、科技入户的原则,科学分析种草养畜的特点和难点,搞清楚怎么看和怎么做,或许是有用的.在实地考察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北,四川等地种草养羊生产情况后,还根据肉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对羊舍选址和建造标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人工种草是三峡库区生态安全的需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泥沙淤积严重,而农区陡坡开垦、顺坡耕种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唯有人工种草,是解决三峡泥沙淤积、解决库区移民生计、实现库区长治久安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7.
永寿县种草养畜技术示范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草、养畜技术示范与推广是通过开展人工种草、推广舍饲养畜,使草场生态得到保护,草场植被得到恢复,并且可生产出大量牧草,一来用作饲料发展养殖业,二来可提高草场植被覆盖度,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永寿县以黄牛为主的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以草促畜、以畜带草,草畜同步发展。本文对永寿县种草养畜的基本情况,包括区位优势、政策优势、效益优势、技术优势做了概括,对种草养畜的主要做法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完善和细化的技术方案,最后谈了作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The savanna areas of South Africa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moist and arid savanna types according to the availability of soil moisture. Bush encroachment is a serious veld management problem in all the savanna areas and veld burning is a potential eradication technique in situations with an adequate grass cover to support an intense fire. In the moist savannas fire per se can be used to control bush encroachment but in the arid savannas it has the role of maintaining trees and shrubs at an available height and in acceptable state for browsing animals. Intense head fires applied at the end of the dormant season are used for bush eradication. The frequency of burning is relatively high in the moist savannas but is very low in the arid savannas, being usually limited to years with above average rainfall when adequate grass fuel loads can be accumulated. Veld burning provides an attractive economic and energy saving technique of solving the problem of bush encroachment in the savanna areas of South Africa.  相似文献   

19.
2000~2001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牧草中心在海南儋州开展了种草集约化养羊技术研究示范推广,该项目通过建植高产优质牧草人工草地和开展人工草地放牧试验和舍饲养羊试验研究,把种植牧草新品种和养羊新技术紧密结合,立足于山羊集约化生产发展目标,在山羊饲养方式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初步实现了热区山羊业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和商品化,为发展种草集约化现代养羊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2011—2013年,宁夏盐池县科学技术局引进并应用黄芪种植成熟技术,在盐池干旱风沙区扬黄灌区、十六堡旱沙地进行了膜荚黄芪的种植试验,在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又结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总结出了黄芪的栽培技术,以期使膜荚黄芪能够在同类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