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血常规检验是指全血细胞计数(CBC),在兽医临床中是一项最基本的检查,也是衡量犬猫健康状况的最重要的检查之一,它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的测定、红细胞压积的测量、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血小板计数等的检测分析。血常规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提供许多重要信息。依据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临床检验的观察,结合国内外犬猫血常规检验的相关报道,可以把影响血常规检验的主要因素归纳为人为因素、生理因素、仪器因素、试剂因素等几个方面,这些方面分别在检验的不同阶段影响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血常规检查主要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等。机体贫血时,因循环血液中红细胞的量发生改变,可导致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下降,临床上可据此对不同贫血类型进行初步诊断;白细胞检查的结果可为临床兽医提示犬猫的易感性、侵入微生物的毒性、疾病过程的性质与严重性,个体的全身反应以及疾病过程的长短及转归的可能性,对白细胞总数、白细胞的分类计数及形态学变化检查的结果分析得当,可为疾病的诊断、疗效的观察及预后的判断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一般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红细胞指数及网织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形态及骨髓穿刺检查等。血常规是判断贫血的基本检查方法,如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测定,可初步反映贫血与否及贫血的程度。一般情况下,血红蛋白浓度与红细胞计数的比值应为:每克血红蛋白相当于33~34万个红细胞。若贫血患畜这一比值正常时,为正红细胞性贫血;若这一比例下降,为大红细胞性贫血,反之为小细胞性贫血。贫血患畜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改变,可为贫血诊  相似文献   

4.
宠物疾病诊断的方法主要包括临床检查、特殊仪器检查和实验室血、尿、粪检查,其中血常规检验是最基本的检验项目,也是最方便、利用率最高的诊断技术之一。血常规检验结果不仅是血液疾病的主要诊断指标,也是其他系统疾病的主要诊断指标,同时,在判断机体状态、观察疗效和预后诊断方面也具  相似文献   

5.
2018年10月,宠物医院接到一只10岁龄患犬,为肝脏肿瘤并发糖尿病病例,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的项目有B超、血常规检测、血生化检测和血气分析检测。诊断该犬为肝脏肿瘤并发糖尿病。用补液、降糖的原则对该犬的糖尿病进行治疗,肝脏肿瘤因宠物主人意愿宠物接受保守治疗。患犬经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  相似文献   

6.
博美犬在外院查出有凝血功能障碍,转至上海旺佳宠物诊疗中心治疗。根据外院的血常规、血凝检测结果,以及上海旺佳宠物诊疗中心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犬患有B型血友病。采用新鲜全血输血和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第4天患病犬血液指标已基本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出院。  相似文献   

7.
宠物临床对犬血液肿瘤疾病的诊断主要基于病理组织学技术,目前在及时确诊方面仍有待完善。为探索系统、可靠和快速的犬血液肿瘤诊断方法,本试验拟对临床21例犬血液肿瘤疑似病例,通过血常规检查、血涂片分类计数、影像学检查、骨髓穿刺和骨髓液涂片技术综合应用以确诊肿瘤性质。结果显示,21例疑似病例被诊断为18例造血系统肿瘤和3例非造血系统肿瘤。18例造血系统肿瘤分别为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6例淋巴瘤,2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和3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3例非造血系统肿瘤均为肥大细胞瘤的骨髓转移,即肥大细胞白血病(MCL)。结果表明,临床采用血常规检查和血涂片分类计数可鉴定血液肿瘤患犬的细胞形态学异常,继之适应性应用骨髓细胞学技术辅助检查可确诊肿瘤的性质。因此,骨髓细胞学对犬血液肿瘤疾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检验设备日新月异,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兽医临床门诊部门逐渐普及全自动或半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替代过去传统的手工计数操作。由于血细胞计数仪每次检测时所需血量较少,耳静脉(末梢血)的采血量即能够满足检测多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要求,也可满足临床实验的要求。为了解末梢血与静脉血的血液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以及白细胞分类中嗜碱性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嗜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例有无差异,特进行如下试验,以便为临床检验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一般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红细胞指数及网织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形态及骨髓穿刺检查等。血常规是判断贫血的基本检查方法,如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测定,可初步反映贫血与否及贫血的程度。一般情况下,血红蛋白浓度与红细胞计数的比值应为:每克血红蛋白相当于33~34万个红细胞。若贫血患畜这一比值正常时,为正红细胞性贫血;若这一比例下降,为大红细胞性贫血,反之为小细胞性贫血。  相似文献   

10.
1998年9月,本市区一畜主饲养的宠物描因采食河蚌而发生食物过敏症,经综合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临床表现:采食后皮肤发生血管性水肿,形成尊麻疹,眼、鼻、面及口唇奇痒,搔擦不安,被毛粗乱;之后发生呕吐、腹泻、腹痛,粪便如水样。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发现嗜酸性白细胞显著增加。病虫调查:病猫发病前采食过河蚌。诊断:通过病史调查、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为食物过敏症。治疗:(1)立即停止饲喂河蚌和其他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牛奶、生鱼、某些软体动物和谷物等。(2)投以抗过敏药:扑尔敏sing,每12h口服1次。(3)地塞…  相似文献   

11.
将520只7日龄海兰灰蛋鸡雏随机分成4组,分别设为3个剂量组(0.5%组、1.0%组和1.5%组)和-个空白对照组,给药组分别于14日龄常规剂量滴鼻点眼免疫法必要(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活疫苗),28日龄2倍剂量饮水法必妥。通过测定法氏囊病抗体水平、脾指数、法氏囊指数、外周血液酸性-醋酸萘酯酶(ANAE)阳性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2.
为给贵妃鸡(♂)与麒麟鸡(♀)杂交F1代的人工饲养繁殖、健康状况检测以及经济开发等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和理论依据,试验对12周龄贵妃鸡与麒麟鸡杂交F1代进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①血液生理指标:杂交公鸡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压积(HCT)在数值上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白血球计数(W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显著高于母鸡(P〈0.05);②血液生化指标:杂交公鸡的甘油三酯(TG)、尿酸(UA)指标在数值上显著高于母鸡(P〈0.05),磷酸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指标在数值上显著低于母鸡(P〈0.05)。杂交F1代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具有相对稳定性,这一结果能为贵妃鸡(♂)与麒麟鸡(♀)杂交F1代疾病诊断、治疗和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血液常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PRRS)患猪的血液生理指标,给临床防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将健康仔猪和经实验室诊断为PRRS阳性的仔猪各6头,前腔静脉采血,EDTA抗凝管抗凝,用CA5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液生理指标分析。结果:(1)PRRS组的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显著增加(P0.05),单核细胞数量极显著降低(P0.01);(2)PRRS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和平均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3)PRRS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增加。结果显示:PRRS病毒导致了机体的炎症反应,血管通透性增加,并激活了机体的凝血系统。  相似文献   

14.
旨在观察不同剂量及不同给药方式下环磷酰胺对健康小鼠的免疫抑制作用,探索建立小鼠环磷酰胺免疫抑制模型的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法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通过测定免疫器官指数,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肌酐含量,血液白细胞数量,脾淋巴细胞转化率等指标,评价环磷酰胺对小鼠机体免疫力以及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7 d分别给予小鼠腹腔注射10、20、30、40 mg/(kg·BW)的环磷酰胺和单次注射150 mg/(kg·BW)的环磷酰胺,均可对小鼠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作用,并引起肝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低剂量多次注射环磷酰胺产生的免疫抑制效果优于高剂量单次注射,且在低剂量多次注射时,免疫抑制效果随注射剂量的升高而增强。连续7d给予健康小鼠腹腔注射30~40 mg/(kg·BW)的环磷酰胺,可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  相似文献   

15.
以低聚果糖、阿斯巴甜、木糖醇为甜味剂替代蔗糖,研制出一种低糖型酸奶。对试验组(灌胃低糖型功能酸奶)和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分别进行脏器体重比值的测定试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血清溶血素含量的测定试验、血细胞计数试验。结果显示,灌胃功能酸奶的小鼠以上指标和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的提高,以此证明该酸奶具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中药复方宫炎净中生物碱对子宫内膜炎家兔子宫组织病理形态变化的影响,本实验通过子宫灌注混合菌液建立子宫内膜炎家兔模型,观察家兔在造模前后的临床症状以及白细胞分类计数变化,确认造模成功后给予不同剂量的生物碱治疗,并在末次给药后,取各组家兔的子宫,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显示,通过子宫灌注病原菌可以导致家兔采食量减少,精神状态差,体温升高,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显著增多(P〈0.05或P〈0.01)、淋巴细胞显著减少(P〈0.05),成功建立子宫内膜炎家兔模型;通过观察家兔子宫组织变化,结果表明,宫炎净中生物碱有一定的活血化瘀、抗菌消炎作用,对子宫内膜炎家兔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Immuno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aqueous extract of Ocimum sanctum (O. sanctum) leaf in bovine sub-clinical mastitis (SCM) was investigated. Somatic cell count (SCC), total bacterial count (TBC), milk differential leukocyte count (DLC), phagocytic activity and Phagocytic index and leukocyte lysosomal enzymes like myeloperoxidase and acid phosphatase content were evaluated after intramammary infusion of aqueous leaf extract of O. sanctum.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aqueous extract of O. sanctum treatment reduced the TBC and increased neutrophil and lymphocyte counts with enhanced phagocytic activity and phagocytic index. Similarly, the lysosomal enzymes contents of the milk polymorphonuclear cells (PMNs) were also enhanced significantly in animals treated with the extract.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rude aqueous extract of O. sanctum (leaf) possesses some biologically active principles that are antibacterial and immunomodulatory in nature. As such, the present wok substantiates the therapeutic use of medicinal herb and also emphasizes on the potential of the commonly available non-toxic substances to enhance the mammary immunity.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人工饲养条件下喜马拉雅旱獭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雌雄个体间及与野生状态下喜马拉雅旱獭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人工饲养喜马拉雅旱獭雌、雄性个体全血黏度(ηa)、全血还原黏度(ηn)、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刚性指数(IR)及血沉方程K值(KESR)差异均不显著(P0.05);野生状态与人工饲养条件下的旱獭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水平比较显示,野生成体旱獭血浆黏度(ηp)、红细胞沉降率(ESR)、全血还原黏度(ηn)、红细胞电泳指数(ES)、胆固醇水平(CHOL)、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显著高于人工条件下驯养旱獭的指标(p0.01)。以上数据的获得将为喜马拉雅旱獭作为实验动物进行应用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以松辽黑猪和大白猪为研究对象,在70日龄时采集血液测定白细胞总数、血清IgG、IL-12、IFN-γ含量及中性粒细胞NBT还原力等免疫指标,并测定了猪初生重、断奶重、下网重及180日龄重、180日龄背膘厚、眼肌面积等生产性能指标。结果表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NBT还原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IL-12含量和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IFN-γ含量在松辽黑猪和大白猪间差异不显著(P>0.05);松辽黑猪血清IgG含量显著高于大白猪(P<0.05),IL-12和IFN-γ含量极显著高于大白猪(P<0.01);松辽黑猪和大白猪初生重、断奶重、下网重、180日龄背膘厚差异不显著(P>0.05),大白猪180日龄体重极显著高于松辽黑猪(P<0.01)。本试验结果为揭示中外猪种抗病力差异的免疫学机理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选用18只3月龄、体质量(12.0±1.0)kg的雄性波尔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其中Ⅰ组(对照组)、Ⅱ组(模型组)、Ⅲ组(干预组)分别皮下分点注射菜籽油1.0mL/kg、50%CCl4菜籽油1.0mL/kg、50%CCl4菜籽油1.0mL/kg(同时颈部肌肉注射"生命元"1.0mL/kg)。于试验前、注射药物后6,12,18,24,30d分别采样测定受试波尔山羊血常规和肝功能。结果表明:(1)模型组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处理后各时间段与对照组显著差异(P〈0.05);而干预组仅在试验后6,12d差异显著(P〈0.05)。(2)就TP、GLO而言,模型组自试验后18d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干预组在整个试验期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就ALB而言,模型组在整个试验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干预组仅在试验6d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就A/G而言,模型组、干预组在整个试验期皆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干预组仅在试验后6d显著或极显著低于模型组。复方微量元素"生命元"能有效降低机体因CCl4引发的炎症反应;具有明显的保护肝细胞和改善肝细胞合成血浆蛋白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