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系谱档案是记录动物系谱及其基本信息的一份基本资料,在实际生产管理工作中对识别个体差异、避免近亲繁殖、分析遗传多样性等起到积极作用.随着规模化标准化养猪场迅速发展,完善种猪场管理、建立相对健全的生猪良繁体系,是猪场稳步发展的关键.很多猪场存在档案管理比较混乱、格式不规范等问题,文章主要从规范建立种猪个体系谱档案的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2.
梁显锡  李琼华 《养猪》1995,(3):14-16
浅谈工厂化商品猪场种母猪档案建立及运用梁显锡,林成德,庞承汉,李琼华(广西横县芦村养殖场,530312)(广西农业大学,530005)种猪是生猪生产之“母”,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仔猪的素质以及商品育肥猪的质量。一个工厂化的商品猪场,首要的任务是要...  相似文献   

3.
(6)生产数据管理。①猪场应建立兽医检验室,对场内所有死猪、淘汰猪要进行剖检,定期派技术人员到本场商品猪屠宰场检查屠体(主要检查猪的肺、肝、鼻腔),以确定影响猪场的主要疾病及危害情况。②完整猪场的各项生产记录(出栏日龄、死亡率与淘汰率等)。③免疫与用药记录。④每半年要对全场所有的种公、母猪、后备种猪定期采血(或扁桃体)进行全面的疫病普查,清除带毒(伪狂犬病、猪瘟)和免疫缺陷的种猪,净化种源。通过剖检、实验室检测、生产记录、临床诊断记录来了解猪群的健康水平、猪场的防疫、用药效果和管理水平,为及时改进免疫与保健、优化疫病控制计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规模化猪场数据收集检查与种猪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规模化猪场采用电脑软件记录猪场的生产数据,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及时检查.使用电脑软件管理的种猪场可以使每头母猪提供的上市猪头数和母猪生产成绩迅速提高,调查表明,2007年的配种分娩率达到78.55%,比2006年提高了11.61%:胎间距154.3 d,比2006年缩短了23.75 d;断奶健康活仔数达到23.20头,比2006年多3.77头.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猪外来品种的不断引进和规模猪场的不断发展,种猪繁殖障碍已成为影响生猪生产健康发展的一大因素,主要表现为母猪产死胎、畸形胎、木乃伊、弱胎或流产;公猪性欲减退、精液数量和品质下降等。原因除种猪发生细小病毒、日本乙型脑炎、伪狂犬病等主要繁殖障碍性疾病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生产种猪缺乏矿物质的营养。其实种猪在生产期间(配种期、妊娠期、哺乳期),各种矿物质元素在体内与正常期是不相同的,就以下几种矿物质元素来说,种猪在生产期间体内不可缺少,在配制种猪饲料时,应注意补充。钙和磷钙和磷不但直接参与胎儿…  相似文献   

6.
应对猪价市场低迷,结合规模化猪场生产实际,提出科学有效的种猪群淘汰更新的技术对策,以提振养殖者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猪场每年必须选留和培育出占种猪群25~30%的后备公、母猪来补充、替代老弱、病残、繁殖性能降低的种公、母猪,只有使种猪群保持以青壮年优秀种猪为主体的结构比例,才能保持并逐年提供养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对猪场来说,种猪选育的真正涵义是通过场内测定,选留优良的种猪,从而获得遗传进展,使每代种猪的生长性能和生产性能都比上代高一点或更多.因此,种猪的选育工作做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猪场的经济效益和以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规模化猪场基础种猪群的年更新率一般在25%~33%,保持种猪群的合理结构,以期持续并提高猪群的生产水平。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后备种猪饲养管理规程并严格执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在的生产性能,并给猪场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一、平时预防措施 1、引种 (1)引种原则:①先调查后购猪:了解猪场防疫情况及猪群健康状况,严禁从猪贩处购种猪,也不能从不同猪场同时购进种猪。②引种时严格检疫:检查种猪的耳标,免疫标识及其记录,索要种猪的谱系表,否则不要轻易购买。  相似文献   

10.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对于提高整个种猪群的生产潜力显得十分重要,因后备猪的饲养管理不仅影响头胎的生产成绩,而且影响第2胎、第3胎,甚至更长。猪场疾病的控制也应从后备猪开始,这样就可以为以后疾病的控制和净化节省大量药费,控制好源头’对控制整个猪群的疾病来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饲养管理好后备种猪是提高和挖掘猪场生产潜力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崔超  于虹  宋娥 《猪业科学》2021,38(9):112-113
做好卫生消毒工作是规模养殖场做好防疫和猪群保健的基础环节,是预防、控制和消灭动物疫病的根本。文章介绍了消毒基本原则、设施建设、技术方法及消毒记录等内容,旨在针对现有消毒方法和养殖场实际相结合,将里岔黑猪规模猪场消毒技术进行总结,以期指导里岔黑猪养殖生产应用,提高养殖场生物安全控制和公共卫生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科学饲养管理、三级防疫体系、猪场的疫病净化和粪污的无害化合理利用四个方面提出了天津市宁河原种猪场培育天河牌 健康种猪群的措施,这对优质猪的安全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远飞 《猪业科学》2021,38(7):28-31
文章回顾了我国楼房猪场的发展历程,区分了传统平层猪场堆叠起来的楼房猪场和基于楼房特点优化设计的新式楼房猪场,重点描述了当前楼房猪场的特点及问题。可以看出,新式楼房猪场是养猪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陕西省生猪规模养殖场户生产数据的分析,研究生猪规模养殖成本的构成,对控制生猪养殖成本提供依据,从成本投入的角度分析陕西适宜的生猪养殖规模,揭示规模化和专业化是生猪养殖的发展方向,提出推进规模化养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戴香华  于虹  崔超 《猪业科学》2021,38(5):122-123
做好后备公猪的培育是规模养猪场生产的重要环节,文章旨在从后备公猪培育的相关技术要点出发,综述了里岔黑猪规模养猪场后备公猪培育的环境、营养、管理和保健相关技术要点,以期为里岔黑猪规模养猪场培育后备公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国当前养猪生产繁育体系,将我国集约化养猪生产概括为5类典型猪场,并利用农场模型的方法,构建了不同类型猪场的生物经济模型,并考虑了模型的生物学效率。模拟的600头母猪的商品猪场、猪苗场、杂种扩繁场、杜洛克育种场和长白(或大约克)育种场每年总利润分别为56.01、12.99、100.53、134.09和164.10万元,净能利用效率分别为27.69、32.98、28.25、28.32和28.48 MJ/kg。模型还输出了不同类型猪场的成本结构、收入组成和生产综合指标。对模型的敏感度分析表明,模型对不同市场形势、生产水平和管理措施变化的反应是灵敏的。  相似文献   

17.
里岔黑猪哺乳仔猪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虹  戴香华  崔超 《猪业科学》2021,38(6):124-125
哺乳仔猪是指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的仔猪,是生猪养殖各环节的关键和基础。哺乳仔猪成活率高低关系到猪场养猪生产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养殖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一直是猪场所关心的。文章主要综述了里岔黑猪哺乳仔猪培育在环境、营养、管理和保健等方面技术要点,以期为猪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生猪养殖和猪肉消费大国,生猪生产在整个畜牧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酶是一种高效的生物催化剂,广泛参与动物体内绝大多数生物化学反应,与淀粉、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密切相关。饲用酶制剂作为新型高效饲料添加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为生猪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综述了3种常见酶制剂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并对影响饲用酶制剂作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赵玉  屈勇刚 《中国猪业》2021,16(2):69-73
近年来,猪的口蹄疫疫情时有发生,面对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疫病,尤其在国内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场中,一旦发生疫情不利于控制,极易造成疫情大范围暴发,因此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仍然是关键所在.本文以口蹄疫为例,简述口蹄疫的特点,并通过选址与布局、生产管理、可移动风险和疫病防控等4个方面,阐明构建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是防控疫病的重...  相似文献   

20.
张任之 《饲料研究》2021,(2):152-155
规模化生猪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严重制约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生态养殖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猪肉品质和养殖经济效益,还可以实现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降低养殖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文章结合生产实际,对规模化猪生态养殖模式及其对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