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在运用改变农民行为理论前提下,结合“八五”攻关试区的实践,构想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改变农民行为方法体系,即从试区“经济技术规划”入手,以“农业推广教育”为前提,以“建议”、“交换”为中心,以“以咨询服务”、“提供物资”为保证,以“强制”为辅助。并对河北隆化“七家乡”试验区大量资料予以分析,提出了实现该方法体系的6方面的环境。对贯彻《农业技术推广法》,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事业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小泥鳅跨过世界门槛,出口到日本和韩国;莲藕摆脱了“配角”地位,成了强县富民的新兴产业;黑莓的引种成功大大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近几年,江苏各地不断涌现“莲藕专业村”、“泥鳅之乡”、“黑莓基地”等各种专业村镇,越来越多的特色农产品成长为大产业,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摇钱树”。这些专业村镇,依托一个或几个特色农产品,打造品牌,拓展市场,进行深加工,拉长产业链,为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找到了新的发展空间,让特色农产品成长为当地农民致富的大产业。  相似文献   

3.
特色体育教育是建立体育优势和特色学校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弱势学校改善办学水平,向优质学校过渡的 重要思路。佛山南海西樵民乐小学原来是一间“待撤并”的农村薄弱学校,创建体育特色,走出了一条以“以体育人”为 主要脉络的特色品牌学校创建之路。基于西樵民乐小学的优秀教育典范,提出体育特色助力农村薄弱学校内涵发展 的实践路径:第一,重视特色体育宣传,重申农村学校“以体育人”价值;第二,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增进农村 学校“以体育人”整体效度;第三,依托本土自然与人文资源,拓展农村学校“以体育人”体验维度;第四,增强特色体育 课程体系建设,推进农村学校“以体育人”常态化发展;第五,创新学生评价体系,加强农村学校“以体育人”质量监测; 第六,培育特色师资团队,夯实农村学校“以体育人”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所谓特色农产品,就是用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并将其转化为特色商品。特色农产品突出表现在“特”上,以“特”制胜,因“特”而产生效益。这样的成功例子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5.
《当代农业》2009,(5):1-1
所谓特色农产品,就是用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并将其转化为特色商品。特色农产品突出表现在“特”上,以“特”制胜,因“特”而产生效益。这样的成功例子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6.
韩国一家制酒公司,推销烧酒有奇招,将洗手间打造成具有特色的“冰箱”模样,作为“展览烧酒空间”。成为消费者的热门话题。这家制酒公司将每天人潮达75万人次的首尔东大门斗塔大厦地下一层和地上一层及三层的洗手间.打造成以烧酒为主题的“特色体验展览空间”。每间厕所部成了充满烧酒和水果的冰箱摆设。在“冰箱”中如厕的感觉肯定会格外清爽.的确是一种特色营销方式。  相似文献   

7.
全面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是新发展格局下河南省落实国家中长期发展纲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高河南省产业发展质量,提升产业发展空间的重要举措。以河南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学徒制为背景,分析了河南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学徒制育人模式面临的制约因素,结合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提出根据不同产业特点,构筑“N+5”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模型,加强共性规律总结,构建学徒“成长链条”,建设“六方协同”双导师培养制度等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路径与策略,为在河南省全面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提供可复制的经验借鉴与制度参考。  相似文献   

8.
1 2005年工作回顾 1.1多法齐上为“三农” 1.1.1建立特色农业成果转化、示范基地,让事实指导和带动“三农”发展。在省科技厅和省外专局的帮助下,我会分别创建了特色农业国际科技合作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基地和特色农业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  相似文献   

9.
为克服对中兽医学的偏见,促进其发展。本文特点阐述了中兽医学的特色和发展方向,以及坚持特色和悟“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毕节地区“毕农泰丰”牌特色蔬菜的发展实践为例,分析了特色蔬菜在黔西北地区的发展优势,同时结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推动特色蔬菜产业化进程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浙江林业现代化建设目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国内外及浙江林业发展的背景、浙江林业现代化建设目标确定依据与原则的论述,制定了浙江省林业现代化建设的定性目标框架与纲要性的近期(2005年)、中期(2010年)和远期(2020年)定量目标,其中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65%,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25 m2,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达100 m3·hm-2 ,竹木采运机械化达80%,从业人员人均林业GDP达325万元,农户参与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比重达65%,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数达162.5%,林业基层从业人员受教育年限16 a,林业信息化指数300%.为确保浙江林业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提出了组织与实施森林生态功能提升、城乡美化、林业产业化推进、林业科技创新、林业信息化、林业制度创新、林业人力资本扩张和林业组织化健全等八大工程的建设.表1参10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森林承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承载力评价是林业可持续性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制定和实施区域可持续林业发展规划和战略的前提。用综合指数法建立浙江省森林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并对2005年浙江省森林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5年浙江省的森林属于超载(森林承载指数IFC为1.003),即森林处于弱可持续阶段。在实施浙江省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从2种不同的预测方法均可得出,未来浙江省林业可持续的发展方向是生产力和生物量都较小的针叶林和灌木林逐渐被生产力和生物量大的阔叶林和混交林所取代。  相似文献   

13.
郭蓝天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216-7218
以浙江省诸暨市为例,对林改背景下林业经营方式转型升级进行了探讨,从整体看,初步形成了"政府搭台+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互助+林农家庭参与"的林业生产发展方式;从个体看,林农创业也逐步从传统的家庭型创业转向多种形式的现代经营方式创业。经营方式的转型升级为林农创业致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非公有制林业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是实现全社会投资兴办林业的一个较好途径.通过对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指出已有非公有制林业法律地位不明确、非公有制林业物权权利人的权利未得到有效保障和山林权属不稳定、山林纠纷多发等主要法律问题.提出了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法律对策:①明确非公有制林业的法律地位;②深化改革,健全物权制度;③稳定山权和林权,切实加强山林权属争议调处工作.参10  相似文献   

15.
重新构建乡村林场产权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浙江省乡村林场近几年有了迅速发展,但同时其产权制度建设是严重滞后和欠缺的。文章认为重新构建乡村场产权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建立现代林业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的。是深化南方集体林区林业改革,推行林业股份合作制的前提条件,是发展规模经济的需要。根据不同类型乡村林场产权制度建设的调查研究。文章提出理顺产权关系,明晰产权主体,改革现行产权结构和切实保护产权主体利益等具体措施,以促进乡村林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资金是林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林业现代化建设中举足轻重。分析了浙江省林业投入和税费现状,认为财政投入总量显著增加,倾斜于生态建设领域,但仍不能满足需要;林业税费明显下降,但仍制约着林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浙江林业现代化实际需求的林业投入保障体系,包括:率先把森林资源纳入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体系,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渠道投资方式,在林业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的基础上,逐渐取消更新改造资金、育林基金和维简等。表4参12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现状以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比较分析法、产业结构变动度指标、动态灰色关联度法以及GM(1,1)模型研究浙江林业产业结构现状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98年以后,第二产业成为浙江林业主导产业;2011~2015年间,林业第三产业比重会不断上升,但不可能成为浙江主导产业。目前,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比全国林业产业结构合理,但落后于浙江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为了优化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应重点发展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8.
浙江林业信息网络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浙江省林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现状,提出了浙江省林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根据网络三层结构的设计思想。给出了浙江省林业信息传输网络建设的具体思路、网络功能建设的方向和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设计。以及保障信息网络建设成功的三个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淳安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分异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区划是指导现代林业建设的基础性研究课题。选择对区域森林生态环境敏感性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性有决定性影响的因子建立指标体系,运用多边形综合指数法计算各单元森林生态环境敏感性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性的综合指数,采用SPSS进行Q型聚类分析,依据空间分异规律,将浙江省淳安县划分为4个功能区,实行分区施策。在区域林业发展空间布局上强化林业生态建设的主体地位,实现森林资源的最优组合,功能结构的最佳布局和功能价值的最大发挥。对构建林业生态、产业和文化三大体系,应对生态威胁,发展特色经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图4表2参11  相似文献   

20.
调查了浙江省林业系统各类型单位1998年订购的农业、林业、生物和环境等学科的专业期刊的种类与数量以及林业光加拥有量和计算机联网状况,统计分析了浙江省林业系统专业期刊的收藏、利用及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应用情况。浙江省林业系统内,林业专业期刊是重点收藏对象,大中专院校及省部级科研单位是林业信息资源的重点收藏单位。以调查结果为依据,为更充分利用浙江省现有林业信息资源及今后合理的发展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