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是近年从国外引进的水稻栽培新技术。该技术主要特点:旱育小苗;单本稀植;大量施用有机肥;无水层灌溉;中耕除草。但是该技术有些环节与我市当前农业生产现状不一致,有些技术环节难以套用。为了从本地自然资源出发,消化吸收该项技术,2003~2005年在台州市农科院试验田、临海括苍镇、仙居白塔镇等地的单季稻上进行了试验和示范。据试验示范结果,一般产量可达9~10t/hm2,比一般生产技术可增0.75~1.5t/hm2,增产幅度达10%以上,最高产量可达165t/hm2以上。2005年该项技术在我市推广面积将达2万公顷。1选择优质高产品种(组合)品种…  相似文献   

2.
目前,全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正方兴未艾.发展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既是实现我省水稻全程机械化的主要环节和难点所在,又是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既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又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既有有利条件,又有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水稻覆膜高产直播技术,是在一定规格的厢面上覆膜后打孔,直接播种芽谷,全生育期实行湿润管水的一种新型节水、节支、省工、增产技术.这是一种减少水稻生产技术环节、降低劳动强度的轻型栽培技术.该技术要点包括:  相似文献   

4.
水稻直播栽培可减轻劳动强度,使农民能从传统的"脸朝黄土背朝天,弯腰屈膝倒爬行"的繁重的插秧劳动中解脱出来;除去了繁锁的育秧、拔秧的环节;直播水稻比移栽的省种1倍以上;无育秧移栽的缓苗期.直播的比移栽的入土浅,分蘖节位低,有效分蘖率高,因而可增产增收.为确保水稻直播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农民乐意接受,在水稻直播生产中,要务必抓好以下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5.
水稻育苗主攻目标是:培育壮苗.搞好水稻育苗,要精选良种,抓好选种晒种、药剂浸种、适温催芽等处理环节,加强秧田管理,采用控播期、控播量、控水、控徒长和防治病虫害的"四控一防"技术措施,实现苗齐苗全.育苗是水稻生产中的一个主要环节.苗育的好坏直接影响水稻在田间的生长和秋后的产量.育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6.
水稻是我国农业生产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为提高水稻生产力,机械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稻生产各环节.该文阐述了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操作要点、优势及价值,分析了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推广现状,并提出了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推广的优化路径,以期为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普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稻机械穴直播栽培技术从2019年开始在防城港市推广,该技术与传统的水稻育插秧相比,育秧和插秧环节减少,生产成本下降,产量较高.2019年7~11月,防城港市农业农村局在防城区华石镇黄江村创建水稻机械穴直播试验示范片.水稻平均每公顷产量达1.23万斤,比人工抛秧每公顷节本1650元、增收2100元.通过这次示范,积极带...  相似文献   

8.
水稻机插秧漂浮育秧技术可免去传统机插秧水稻育秧时精整秧田和田间水分管理等环节,节约了物质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为促进该育秧技术的推广应用,从营养土准备与配制、种子准备与处理、播种、暗化出苗、铺盘下水、苗期管理、起苗移栽等环节,介绍了水稻机插秧漂浮育秧技术的育秧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水稻移栽期管理,是水稻重要的栽培管理环节,不可忽视,他不但影响病虫草害的发生,同时还影响水稻返青的质量和速度等,进而影响水稻的中期和后期的生长和发育。此期主要涉及到秧田的后期管理和本田的移栽期管理。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管理环节,根据寒区特殊的气候条件,综合水稻生育特点,通过几年来的生产实践,总结了以下移栽期的关键管理技术措施。1.秧田备载准备  相似文献   

10.
湖北十堰市推广水稻覆膜直播旱作栽培技术,即改育秧插秧为催芽直播,改常规管水为湿润早作,可不育秧,不插秧,不锄草.该项技术与常规淹水栽培相比,成熟早10天;免去了育秧和薅秧环节;省水节水70%,每667平方米省工7个;比常规淹水栽培增产20.5%;比覆膜插秧栽培增产4.8%.该技术宜在低温、缺水地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1.
寒地水稻钵体旱育苗机械摆栽技术的关键技术环节包括:盐水选种、精准播种、苗期营养、水分和温度管理等过程育出壮苗,本田精整地及平衡施肥,应用机械摆插机适时浅插,加强病虫草害防治等.通过该技术的运用,比普通旱育稀植明显增产增效,是寒地水稻创高产的实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梁昌宏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1):134-134,31
本文从水稻品种选择、播种、水肥管理、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环节简要介绍水稻直播轻型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是一项培育带蘖壮秧,充分利用低位分蘖,提高水稻成穗率和结实率,从而提高水稻单产的一项新技术.为了使该项技术的推广规范化,充分发挥其增产效果,供安徽各地在生产实施过程中参考.笔者将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关键技术环节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水稻抛秧技术以省工、省时、省秧田、增产增收显著等优点深受欢迎.软盘育苗(旱育)技术是水稻抛秧的关键技术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抛秧技术推广的成败.  相似文献   

15.
<正>在我国农业经济中,水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稳定以及人们的生活有着中重要的影响。故此,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对水稻种植一直非常的重视。本文先围绕水稻种植技术的主要环节进行分析,并对病虫害防治的要点进行阐述。1关于水稻种植技术的环节分析1.1选择种子各地区地理位置差异较大,南北地区的气候不同,这对水稻种植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重视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舒兰市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对稳定和发展全市水稻生产、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指育插秧、耕整地、收获等环节全部实现机械化,机械耕地技术比较容易实现,但是在育插秧和收获两个环节还在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手段相对落后、劳动强度比较大、效率低.因此,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最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为进一步优化我国水稻机械化种植模式,加快水稻钵苗移栽技术及机械的推广应用,提高水稻种植环节的机械化水平,5月21日,农业部在我省组织召开了东北水稻生产形势分析暨钵苗机插秧现场会,现场观摩水稻钵苗插秧机械示范,研讨钵苗育插秧技术,分析当前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形势,并提出相关技术意  相似文献   

18.
中国杂交水稻产业国际化的分工盈利模式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杂交水稻的技术研究与应用世界领先,然而技术优势没能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本文提出中国杂交水稻产业的国际化在组织层面要以企业为主体,在分工模式选择上要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在盈利模式选择上要注重可持续性;在国际化路径上要遵循先近后远、先成熟市场后潜在市场.同时分析了杂交水稻产业国际化演进不同阶段的高盈利环节及相应的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19.
正1.原理概述该技术是指在水稻—大小麦、水稻—油菜、水稻—水稻等主要轮作区,作物秸秆通过机械化粉碎和旋耕机作业直接混埋还田。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作物产量。2.技术流程在粮食种植区,因夏、秋季接茬作物与秸秆还田后水热条件等不同,可将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分为大小麦(油菜)—水稻秸秆还田与早稻—晚稻秸秆还田两大类型。(1)大小麦(油菜)—水稻秸秆还田大小麦(油菜)秸秆还田主要作业环节包括:联合  相似文献   

20.
《云南农业》2022,(4):52-53
1技术概况 1.1技术基本情况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是利用农业机械完成水稻耕、种、管、收各环节生产技术.是提高生产效率,有效解决水稻种植和收获季节劳动力短缺问题.二是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节约用工成本.三是有效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提高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水平.是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