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离子注入甜菜种子生物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表明:N^+注入甜菜种子后,在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功酶的分析中,发现酶的活性与离子注入的剂量有关,低剂量的离子注入有利于酶的活化。同时产生新的酶带,其生长量和生长势也有明显增加,尤以注入剂量4*10^16和60次脉冲处理为佳。  相似文献   

2.
用30KeV氮离子以不同剂量注入蕃茄早熟品种“早霞”和晚熟品种“鲜峰”,结果其M_1代发芽率和存苗率均有所降低,且鲜峰品种的降低幅度大于早霞品种。氮离子幅照降低蕃茄的幼苗高度,但对叶片数和叶色影响较小。早霞品种经氮离子注入后,出现数量较多的早熟大果变异株,提高了平均单果重,从而增加了单株产量,这表明氮离子注入对早熟种蕃茄具有明显的促进早熟、增加产量的效应。  相似文献   

3.
钠离子注入甜菜种子生物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表明:Na^+注入甜菜种子后,在叶片过氧化物同功酶的分析中,发现酶的活与离子注入的剂量有关,低剂量的离子注入有利于酶的活化。同时产生新的酶带,其生长量和生长势也有明显增加,尤以注入剂量4*10^16和60次脉冲处理为佳。  相似文献   

4.
离子注入对水稻呼吸作用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离子注入处理水稻干种子对萌发过程中的呼吸强度、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以及酯酶、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呼吸强度有增强趋势。细胞色素氧化酶对离子注入较为敏感,剂量越大酶的钝化效应越明显;在萌发52小时和72小时脂酶同工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均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N离子注入棉花干种子后,不同剂量对发芽率和存苗率的影响以及胚芽中酯酶同功酶、过氧化物酶同功酶和微核细胞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微核细胞率随离子注入剂量增加而递增,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功酶的活性和数量均有变化。40剂量处理的胚芽中两种酶的同功酶酶谱变化最大,且存苗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培养4 d的小麦种子(周16、豫麦49号)离子注入前后,根和幼叶中POD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可引起不同的小麦品种、同一品种的不同器官POD同工酶的酶带与酶活性的不同变化。对周16来讲,离子注入对根的影响比较显著;对于豫麦49号而言,离子注入对根和幼叶都有影响,但对幼叶的影响稍大一些。  相似文献   

7.
N~+离子注入对小麦不同部位POD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离子注入处理后的小麦种子抗白-781萌发时期根、叶片、胚、胚乳中POD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可引起小麦抗白-781的不同器官中POD酶带与酶活性的不同变化。其中,根中POD同工酶变化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设备对食荚青豌种子进行了氩离子注入。卢瑟福背散射方法证实了经这种离子注入后,的确有一定数量的氩离子进入了食荚青豌种子,并发现注入种子的氩离子的相对浓度与注入的时间有关。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经过注入和未经注入离子的食荚青豌种子的表面形态进行了研究,发现等离子体浸没氩离子注入对种子有刻蚀作用。本文还探讨了这种注入方式引起种子细胞损伤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豌豆种子的表面形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设备对食荚青豌种子进行了氩离子注入,卢瑟福背散射方法证实了经过这种离子注入后,的确有一定数量的氩离子进入了食荚青豌种子,并发现注入种子的氢离子的相对浓度与注入的时间有关。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经过注入和未经注入离子的食荚青豌种子的表面形态进行研究,发现等离子体浸没氩离子注入对种子有刻蚀作用。本文还探讨了这种注入方式引起种子细胞损伤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碳离子注入对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性状的影响,并选育优质突变品种,用离子注入机以6MeV的能量分别向向日葵种子中注入0(对照组)、1×1013、5×1013和9×1013碳离子。经田间栽培,数据采集分析,结果显示,注入5×1013碳离子的向日葵,其种子发芽早,发芽率高;营养生长期的株高、茎粗、叶数及最大叶面积等均高于其他组;产量也显著优于其他组。对各组向日葵幼苗叶片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结果显示4组不同处理的向日葵酶谱存在一定的差异,说明碳离子注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向日葵的生化及遗传特征。综合各项结果显示,注入5×1013碳离子可诱导产生较多的优良生物学性状,对进一步选育向日葵优良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离子注入杨树和银杏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以低能量的Nz+离子的不同剂量注入美洲黑杨的枝条冬芽和银杏胚部,引起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数量、种类和活性上的变化;酶谱的变化与注入剂量有关,但不显著;生理变异可通过无性繁殖遗传;突变致死剂量效应呈非指数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低能N^+离子注入对酿酒酵母乙醇发酵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scerevisiaeAS2.399作为受体菌,经过不同剂量的低能N^+离子注入后,确定最佳的注入参数,并研究离子注入对S.cerevisiae AS2.399乙醇发酵效率以及对乙醇发酵关键酶表达的影响。[结果]酿酒酵母As2.399在N^+注入剂量为10×10^15 ions/cm^2条件下的存活率约为25%,传代培养后菌株发酵乙醇的产率约为0.42g/g(达到理论产率的84%),相比于原始菌株有微弱提升,而与乙醇发酵相关的丙酮酸脱羧酶和乙醇脱氢酶酶活值分别达到0.53和2.47μmol/ml·min,大于原始菌株的相应酶活。[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采用低能离子注入技术对酿酒酵母改良,以拓宽其利用底物的广度和提高发酵乙醇的效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将低能离子束注入冬春性小麦杂交组合的种子中,经田间播种后,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苗期叶片及乳熟期种子进行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经低能离子束处理的小麦叶片及乳熟期的种子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数增加,酯酶同工酶的酶带及活性也发生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14.
采用低能氮离子注入技术诱变选育猴头菇子实体高产菌株.实验确定了以猴头菇原生质体为材料进行低能氮离子注入,离子注入后,原生质体经再生,用菌丝拮抗实验结合酯酶同工酶酶谱分析验证菌株确实发生突变,然后分别以菌株的液体发酵菌丝生物量、固体栽培子实体生物转化率为初筛和复筛的指标,经遗传稳定性试验验证,筛选到了一株高产猴头菇菌株AHSWHT7012,其液体发酵生物量、予实体生物转化率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5.8%和12.5%.试验结果表明:低能氮离子束注入诱变技术用于猴头菇育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聚丙烯酰胺不连续体系盘状电泳,研究和比较了不同杨树品种上的杨干象4龄幼虫酯酶同工酶。感虫杨树品种上的杨干象具有4条谱带,抗虫的具有5条谱带,多了一条迁移率为0.3的谱带,此带从无到有,越加明显、突出。从感虫到抗虫的杨树品种上的杨干象幼虫酯酶谱带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这说明杨干象体内的酯酶参与次生有毒物质的代谢,并以此来适应寄生于抗虫的杨树品种上。  相似文献   

16.
低能C+注入对花生M3代抗旱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农花5号花生为试材,研究4种注量的低能C 对农花5号M3代抗旱性能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M3代主茎高、侧枝长、叶片失水率等指标进行观测,运用直接评价、间接综合评价以及聚类分析方法对M3代抗旱性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适宜剂量的低能C 注入能够明显改变花生M3代的抗旱能力,本试验中,C 剂量为1015cm-2时,花生M3代的抗旱性显著强于对照;剂量1012cm-2,M3代的抗旱性略有增强;而1011cm-2和1016cm-2剂量条件下抗旱性与对照相比差异不大。因此,低能C 注入可以改变花生品性,是获得优质种子资源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低能Ar+注入对玉米花粉萌发及Ca2+浓度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ow energy ion implantation on maize pollen germination and cytosolic Ca2+ distribution during pollen germination process, the argon ion (Ar+) with energy of 30 keV, dose of 0.78 ×1015-13×1015 ion/cm2 was implanted into maize pollen by irradiation, and the germination of pollen and cytosolic Ca2+ distribution during pollen germination process of the Ar+ implanted pollen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been irradiated with Ar+ with dose of 5.2×1015 ion/cm2, the germination rate of maize pollen increased remarkably, while implantation of ions with dose exceeding 5.2×1015 ion/cm2 sharply decreased the germination rate of maize pollen. Meanwhile, tracing of esterified Ca2+ fluorescence probe fluo-3 AM for intact pollen showed that variation of cytosolic Ca2+ concentration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change of pollen fertility. The dynamics of cytosolic Ca2+ concentration caused by low energy ion implantation may be concluded as the initial effects of pollen germination.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离子注入线辣椒种子在F1代诱变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在F2代的遗传特征。[方法]选取经离子注入后发生生物学诱变的5组F1代线辣椒种子继续在田间播种实验,观察F2代主要表型变化,并通过过氧化物同工酶的测定对离子注入引起生物化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种子双面分别注入9×1011P2+/cm2和1×1012Cu2+/cm2组(No.21)单株产量在F2代继续保持明显优势,而其他4组F1代的一些生物学优良性状未能在F2代中继续遗传显现。[结论]F1代No.21处理组种子诱变的优良生物学性状在F2代继续得到了遗传,具有进一步选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