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近日,"海肠大水面池塘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项目在辽宁省锦州凌海市通过了专家现场验收。该项目成功打通了海肠人工养殖的最后一关,为海肠大范围人工养殖和资源恢复奠定了技术基础。据介绍,海肠学名为单环刺螠,是一种长圆筒形的环节动物,浑身软糯无毛刺,呈浅粉黄色,自古以来就是沿海地区的名贵海鲜食材,是我国山东、河北和辽宁沿海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珍品,被誉为"裸体海参"。近年来,海肠自然资源数量日趋下降,市场售价达150元/千克以上。自2017年起,大连海洋大学周一兵教授、杨大佐研究员团队与大连益纳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密切合作,根据海肠的生物学特性,改进传统池塘养殖模式,从池塘选择、养殖容量估算、初级生产力调控及越冬管理等方面入手,经过两年多的不断尝试和努力,在1200亩的大水面近海池塘成功实现了海肠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单环刺螠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市场对单环刺螠的需求不断增大,其养殖范围和数量也在不断扩大,但由于养殖技术的不成熟,制约了单环刺螠养殖业的发展。通过对单环刺螠的生物学特征、环境适应性、养殖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对单环刺螠养殖前景提出了展望,以期为单环刺螠的养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单环刺螠繁殖生物学及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单环刺螠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而天然资源量日益减少,亟待开展单环刺螠人工增养殖。本文对单环刺螠的繁殖生物学及人工繁育现状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单环刺螠的苗种繁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宋坚 《新农业》2011,(12):53-53
海参是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动物的统称,在海洋中营底栖生活。目前全世界已经发现的海参有1000多种,但仅有40种可以被食用;我国记载的海参有100余种,可以食用的仅20种左右,其中刺参、梅花参、糙海参、花刺参、绿刺参、乌皱辐肛参、辐肛参、白底辐肛参、黑乳参、蛇目白尼参、图纹白尼参等11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5.
单环刺螠摄食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人工养殖条件下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的摄食节律,试验中将粉末状饲料与水按1∶10混合均匀后形成浊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浊度变化,通过计算每个时段投饵1 h后养殖水体因单环刺螠摄食造成浊度的改变值,来获得各时段单环刺螠的摄食强度。结果表明:单环刺螠不同时段的摄食强度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一天中单环刺螠摄食最高峰出现在18:00,次高峰为6:00,且6:00、18:00两个时段的摄食强度显著高于其他时段(P0.05);摄食最低峰出现在3:00,次低峰为21:00,此2个时段的摄食强度显著低于其他时段(P0.05),单环刺螠摄食无明显的昼夜节律(P0.05)。本研究结果可为单环刺螠的投喂策略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单环刺螠幼体生长及摄食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饵料(微绿拟球藻、2/3微绿拟球藻+1/3螺旋藻、1/2微绿拟球藻+1/2三角褐指藻)对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幼体(体质量约0.5 g)生长的影响,采用室内生态学试验方法测定了单环刺螠幼体的清滤率和滤食率。结果表明:用混合饵料投喂可显著提高单环刺螠幼体的增重率(P0.05);在一定盐度范围内,单环刺螠幼体的清滤率和滤食率均与盐度呈正相关关系;盐度为20~28时幼螠清滤率和滤食率随盐度的升高逐渐增加,盐度为28时达到最大值,幼螠的清滤率为(262.16±3.90)mL/(ind.·h),摄食率为(123.41±0.74)×10~4cells/(ind.·h);温度对幼螠的清滤率和滤食率影响显著(P0.05),温度为15~25℃时,清滤率和滤食率随温度升高逐渐增加,水温为20℃时幼螠的清滤率最高,为(251.33±10.16)mL/(ind.·h),水温为25℃时幼螠的滤食率最高,为(159.11±4.35)×10~4cells/(ind.·h)。研究表明:在较为理想的外界环境下,单环刺螠幼体的增重率与食物来源相关性较大,以混合饵料投喂效果最好;盐度和温度对单环刺螠幼体的摄食有显著的影响,幼体摄食的最适水温为20~25℃,最适盐度为28。  相似文献   

7.
海参是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动物的统称,作为海洋底栖生物能在高浓度病原体微生物环境中生存有其特有的免疫机制。海参的免疫应答是由参与免疫反应的效应细胞-体腔细胞和多种体液免疫因子共同介导的。体腔细胞通过吞噬、包囊、降解等方式抵抗病原入侵,同时体腔细胞还会释放免疫因子到体液中对外来物质进行识别和攻击。对目前海参免疫机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通过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结合流式细胞术对单环刺螠体腔液细胞进行聚类,并对体腔液细胞抗菌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利用流式细胞术将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获得的Percoll各细胞层与全部的体腔液细胞对比,将单环刺螠体腔液细胞聚为3个亚群,分别为白色透明细胞、红色颗粒细胞和半颗粒细胞。体外试验发现,单环刺螠体腔液细胞具有一定的抑菌/杀菌能力,可以减少大肠杆菌引发的溶血现象,能通过呼吸爆发的方式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抑菌率为22.36%;但其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甚微。单环刺螠体腔液细胞分类及抗菌活性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单环刺螠基础生物学内容,完善单环刺螠的育苗、养殖的基础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子分析方法,在室内模拟了4个盐度梯度(1.5%、2.0%、2.5%、3.0%)对2种规格(0.28±0.08 g、1.36±0.31 g)及4种底质类型(泥底、泥沙混合底、40目沙底、60目沙底)对2种规格(0.30±0.16 g、1.30±0.25 g)单环刺螠幼螠生长及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盐度2.0~3.0%的条件下,规格为0.28±0.08 g的单环刺螠幼螠增重率显著高于1.5%盐度处理组(P0.05),在盐度2.5%~3.0%的条件下,规格为1.36±0.31 g的单环刺螠幼螠增重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P 0.05);2种规格均在盐度2.5%~3.0%的条件下成活率较好,但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 0.05);(2)单环刺螠幼螠规格为0.30±0.16 g时,底质环境对其生长有显著影响(P 0.05),泥质底增重率最低,40目沙底增重率最高;幼螠在规格为1.30±0.25 g时,4种底质中,40目沙底组增重率显著高于泥底组(P 0.05),泥底组增重率显著高于泥沙混合底组的增重率(P 0.05);4种底质对2种规格幼螠成活率无显著影响(P 0.05),但60目沙底时存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玻璃海鞘及其在海参苗种培育中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玻璃海鞘,俗称水豆,在海参苗种培育中经常大量滋生,不仅会与海参争夺生活空间和饵料,而且会大量消耗溶解氧,同时向水中排泄代谢物,从而抑制海参的生长,严重影响海参苗种培育产量。玻璃海鞘,在幼体期营自由游泳生活,经变态发育为成体后,开始营固着的生活方式,尾部连同其中的脊索随即消失。玻璃海鞘的外形呈长椭圆形,属于脊索动物门Chordata、尾索动物亚门Urochordata、海鞘纲Ascidiacea。成体常附  相似文献   

11.
单环刺螠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潜在药用价值的海洋无脊椎动物,极具养殖开发前景。本文对单环刺螠的形态结构、温度、盐度、pH的适应范围、摄食习性、繁殖习性、苗种繁育、营养价值、对硫化物的耐受与解毒能力、人工养殖潜力进行了综述,以期有效地开展滨海地区单环刺螠的保护以及管理工作,有序推动室外池塘养殖、室内工厂化养殖和滩涂放养模式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单环刺螠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潜在药用价值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就单环刺螠对环境的适应性、消化道组织构成及配子发生、营养组分、代谢调节、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海参属狭盐性动物,生活在潮流畅通、水质清澈、无大量淡水注入的岩礁底或沙底,其生活区域多富含底栖硅藻。从其生活习性上,海参喜欢透明度较大的水域,因此,海参养殖池塘应尽量保持较大的透明度。但是,从目前海参养殖实际情况来看,池塘的透明度过大一定会造成多种大型藻类泛滥。虽然大型藻类在高温季节对海参可遮阴降低池水温度,有利于海参安全渡夏,也能吸收池中和池底有害物质,增加池水中的溶解氧,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但其数量过多以及集中死亡腐烂产生的有毒物质(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会给海参养殖带来很大的危害,这种危害远大于它的益处。这就要求我们在海参池塘养殖生产中,绝对不能让大型藻类大面积过度生长。那到底保持怎样的透明度合适?又应如何控制大型藻类过度生长呢?此类报道目前很少。由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牵头从2011年实施中央财政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海水池塘海参生态养殖技术示范推广,我们在生产实践和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中探索总结出了不同季节适合的透明度及调控透明度的主要技术措施,在此与大家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单环刺螠体壁制备海鲜调味基料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单环刺螠体壁为原料,将物理抽提法与酶解法相结合制备海鲜调味基料,分析单环刺螠体壁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酶解工艺.[结果]采用风味蛋白酶进行酶解,最优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料液比1:4、加酶量7000 U/g、酶解时间5 h.在该条件下蛋白水解度为38.23%,所得酶解液风味较好、分子量较低.[结论]将酶解液过滤后与蒸煮所得上清液复合即得到鲜味浓郁、营养丰富的单环刺螠海鲜调味基料,可用于进一步复配加工成相关海鲜调味料.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南方海参养殖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影响海参市场的重要因素。对福建省霞浦县海参养殖产业调研发现,近年来当地海参养殖面积增加迅速;受鲜海参价格和养殖翻倍率影响,养殖户养殖海参收益波动较大;盐渍海参加工和仓储都有一定发展,但深加工仍处于起步阶段。建议加大政府引导和对产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协会作用,巩固霞浦县的海参产地批发市场地位,加快深加工产业及成品参批发市场建设,打造龙头企业和海参品牌。  相似文献   

16.
海参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被人们视为海珍奇品。随着市场需求的迅速增加,海参价格不断上涨,导致海参自然资源量急剧减少,袁海参养殖成为了海水养殖的新兴支柱产业,热带海参的养殖研究将是今后海水养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我国,最主要的海参养殖品种为刺参。主要对热带海参繁育及增养殖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热带海参种苗繁育、养殖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海参多糖为海参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之一,海参多糖的检测方法国内专利申请涉及的不多。该文通过分析国内专利申请,梳理海参多糖检测方法的专利申请情况,为海参多糖检测方法的专利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海参的食用与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海参的常见食用与加工方法,旨在引导海参生产和消费者科学合理利用海参,同时促进海参市场活跃,提高其附加值。  相似文献   

19.
对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的海参渔业现状进行了介绍,阐明了过度开发海参资源是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海参资源进行保护势在必行。另外,还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的海参养殖及日本的海参增殖的放流情况进行介绍,认为进行海参增养殖是保持海参自然资源和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海参需要量越来越大,海参养殖面积也在不断扩大。海参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其在养殖过程中对水域及气象条件要求非常严格。本文主要分析目前海参健康养殖的环境及影响海参养殖的气象因素,以促进海参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