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上海方塔园编号为0126古银杏生长衰萎原因的分析,从改良土壤、修补树洞、支撑加固等方面提出对古银杏复壮措施,并对古树的复壮要点作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山东省乳山市大孤山镇万户村古银杏调查,结果显示其根系腐烂面积达2/3以上,古树枝条在树冠范围内不同方位均有枯死的情况,且在根系腐烂的北部枯枝情况严重,树势衰弱。采用银杏苗倒插皮接古树复壮技术,辅以清理杂物、配制营养土回填等改土措施,对濒危古树进行复壮。对复壮后该树1年生枝、叶片、种子进行调查对比,发现复壮后古树生长状况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古银杏复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植物生长物质和“南林复壮素”对古银杏进行了地上部分 (叶面 )复壮技术的研究 ,结果表明 :2 0× 10 - 6的细胞分裂素N6_苄基腺嘌呤 (BA)、激动素 (KT)、玉米素 (ZT)以及 50× 10 - 6的BA能有效延缓古银杏叶片中叶绿素的降解 ,降低RNase的活力 ,从而延缓衰老 ;50× 10 - 6的生长素 2 ,4_D能维持古银杏叶片中叶绿素含量 ,但却增大RNase活力 ;细胞分裂素 (BA)和生长素 2 ,4_D的复合处理以及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 (GA3)的复合处理 ,比单一处理能更显著延缓古银杏离体枝条的叶片中叶绿素降解 ,提高古银杏树体内有机物合成 ,从而延缓衰老 ;对古银杏叶面喷施“南林复壮素” ,能有效延缓古银杏叶黄枯落期 10~ 15d。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古荆州古银杏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衰老并濒于死亡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使之达到复壮拯救的目的,为历史文化名城增添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古银杏树作为一种古老的树种,其具有十分宝贵的意义与价值。做好古银杏树的管理及保护工作十分重要。分析了古银杏树的管理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其的保护措施,以期为永泰县珠峰村古银杏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武汉市地处我国银杏分布的中值区,水热条件适宜银杏生长。全市现有零星银杏资源,分布于风景区、学校、寺庙、工厂等处,均作为绿化、观赏用途,银杏大树生长在低山丘岗的土层深厚、湿润的小环境中。50、60年代武汉尚有一定数量的古银杏大树,但经“大跃进”和文革活动,现仅存留百年以上的古银杏5处7株,弥足珍贵。现将武汉市古银杏介绍如下:1“武汉第一树”古银杏位于江夏区金口镇某部队驻地处,有3株古银杏。其中胸径最大一株(胸径达1.94m)被市园林局命名为“武汉第一树”,距今有近千年历史,为唐代栽植。两株雄树干基已空朽,树顶…  相似文献   

7.
桔子洲东临长沙城,西望岳麓山,四面环水。洲上生长着多株古银杏,其中一株最大的古银杏胸径达93厘米,树龄200余年。古银杏树一直处于海拔仅为34米的洲滩上,平均每年遭淹20多天,又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长势一直不太好。去年,最大的古银杏树突然向南倾覆,根部完全翻起。经检查,该树树干及主枝已基本上全部腐朽,树干下部已全部为空洞,  相似文献   

8.
东安古银杏     
<正>郭沫若曾赞美银杏:"亭亭最是公孙树,挺立乾坤亿万年。云去云来随落拓,当头几见月中天"。银杏树又名白果树,生长较慢,因此别名"公孙树"。位于东安县南桥镇马皇村罗汉山上的古银杏,树高20米,胸径达384厘米,平均冠幅21米,传说此树是春秋战国时期当地的古越人所栽种,距今约2500年,被称为"湖南银杏第一树"。古银杏在明末清初时主干被雷劈断,由于保护得当,得以幸存,古银杏的分枝持续生长,貌似好几棵树聚集在一起。目前,该古银杏枝繁叶茂,  相似文献   

9.
银杏是第四纪冰川的孓遗植物,为我国所独存的树种之一,被学术界称为“活化石”,在植物学上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据调查,吴县市车坊镇现有古银杏10株,分布在夏浜、朝前、马塔、大姚等7个村。经有关专家初步考证,这些古银杏年龄在250~700年之间,目前生长基本正常,但随着树龄的继续增大,有逐渐下降衰退之势。其主要原因一是部分银杏树长期失管,且遭受到人为的自然灾害等不同程度的破坏;二是部分银杏树周围为混凝土场地或建筑物,因而土壤板结,排水不畅,致使古银杏根部通气不良,透气性差,影响了根系吸收能力;三是土壤缺乏肥力,古银杏正…  相似文献   

10.
银杏(Ginkgo biloba)是特产于中国的孑遗树种,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全国各地有大量银杏古树群存在.众多学者(向应海等,1997;1998;1999;2000;向准等,2001;周亚林等,1998;苏金乐等,1996;林协等,2004;韩维亚等,1994)对浙江省西天目山古银杏群落、湖北随州古银杏群落、贵州古银杏群落、重庆南川金佛山银杏群落等做过调查,并考证其原生性.河南西部伏牛山区古银杏群分布集中,树体硕大,枝叶茂盛,蔚为壮观,且多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对其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其原生性,望为银杏的起源、分布、保护以及进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东安古银杏     
郭沫若曾赞美银杏:“亭亭最是公孙树,挺立乾坤亿万年.云去云来随落拓,当头几见月中天”.银杏树又名白果树,生长较慢,因此别名“公孙树”.位于东安县南桥镇马皇村罗汉山上的古银杏,树高20米,胸径达384厘米,平均冠幅21米,传说此树是春秋战国时期当地的古越人所栽种,距今约2500年,被称为“湖南银杏第一树”.古银杏在明末清初时主干被雷劈断,由于保护得当,得以幸存,古银杏的分枝持续生长,貌似好几棵树聚集在一起.目前,该古银杏枝繁叶茂,金光灿灿,犹如一柄金色华盖,生机盎然.  相似文献   

12.
浙江古银杏     
据《中国植物志》考证:银杏这一中生代的孑遗植物,地球上唯一分布点就在浙江西天目山。又据前林业部统计,我国500年以上银杏仅180株,浙江就有近百株。1983年,据临安市林业部门调查,西天目山有240株古银杏,胸径在1米以上的有8株。最大的一株在天目山腰,树龄1400年,树高达28米,相当于10层楼那么高。 浙江全省均有银杏分布,比较集中的有长兴、临安、诸暨、富阳等县(市)。全省年产白果40万公斤左右,其中长兴约20万公斤,临安约13万公斤。 浙江种植银杏历史悠久,许多名胜古迹均有古银杏,并留下不少美丽的传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都匀市古银杏资源进行全面地调查,分析了都匀市古银杏资源的数量、分布特征、生长状况及生境因子,并根据古树名木的生长发育特性和保护现状,探讨了都匀市古银杏树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4.
淳口古银杏     
<正>浏阳市淳口镇永乐村银杏组有两棵古银杏,被称为"母子银杏",其中大的胸径为2.4米,树高30米,冠幅21米,据传为当地黄姓先人所植,至今已有1500年。古银杏历经千年风雨,现仍枝繁叶茂,年年挂果,不仅成为当地的一道靓丽风景,还促进了乡村旅游,增加了村民收入。  相似文献   

15.
北京古银杏轶事梁立兴银杏身姿伟岸,苍郁葱茏,是供园林绿化和观赏的优良树种。银杏在我国分布于20多个省区。国外也有50多个国家引种栽培,但存活数百年、上千年的古树并不多见。在我国保存下来的古银杏有的老态龙钟,有的高大参天,有的盘根错节……真是神彩各异,...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0月,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对四川省古银杏资源的分布和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100~3000年生古银杏有974株,分布较集中,主要位于其中部的德阳、成都和雅安市。古银杏垂直分布海拔为400~3123 m,集中分布海拔为400~1200 m。在能确定性别的130株古银杏中,雌株占73.85%,雄株占26.15%。树高最高为50.0 m,最矮为2.0 m;树龄最大为3000年,最小为100年;胸径最大为4.80 m,最小为0.10 m;平均冠幅最大为29.0 m,最小为2.0 m。垂乳银杏有45株;复干银杏有55株;叶籽银杏仅1株。古银杏群共计15个,平均树龄在200~1100年,面积在500~8000 m^2。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国家林业局批复设立山东郯城国家银杏公园。银杏公园位于郯城县新村银杏开发区和重坊镇,占地面积2.3万亩,银杏景观资源丰富独特,生态环境优良,文化底蕴深厚。公园有3000年树龄的天下第一银杏雄株、10公里长的古银杏林带、保存100多个种质资源的中华银杏品种园、集中连片面积数万亩的银杏人工幼林和银杏博物馆、古银杏村居等景观,是山东省第一批国家林业专类公园,也是全国第二家银杏专类公园。  相似文献   

18.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素有“鄂西林海”、“天然植物园”之称。银杏栽培历史悠久,古银杏资源丰富,享有“古银杏之乡”、“奇观古银杏之州”的盛誉。据统计,全州现有银杏挂果树56511株,其中100年生以上大树6578株,1000年生以上古树345株,并保存着一个较大的银杏古群落区。丰富的银杏资源,为恩施州发展山区经济打下了基础。1997年,州委、州政府提出了“出路在山,成败在干”的口号,决定将银杏作为“小康树”、“州树”发展,并争创“全国银杏第一州”。两年来,全州上下干群一心,各个部门协…  相似文献   

19.
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发现当代银杏中存在一类性征特殊的特大古银杏类群。首先是形态、大小及树龄差别极大,其生长生物学特性和生长节律非常特殊,表现出类似地质年代古银杏的古老原始形态、结构和功能。着重研究该特大古银杏的性质、数量、分布特征及"多代同株"生长现象。首次指出"多代同株"个体为银杏地质年代早期普遍存在着的个体,现代的"多代同株"者为地质时期古银杏的一种"返祖现象"和"返祖个体";首次发现"联合基茎"周期性大爆发"类形成层根颈克隆乔木生长圈"生长现象,并且为"多代同株"者的生长动力学基础。查明"黔中山原"以安顺、长顺、贵阳、龙里、贵定、福泉、麻江一线为贵州野银杏的原始栖息地。并以特大古银杏的分布现状为依据,发现野银杏的古地理学分布与现代分布完全重叠一致,再次证明贵州银杏族群的野生性质。  相似文献   

20.
北京的古银杏○张宝贵银杏是世界上现存的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一向有“金色的活化石”之称。郭沫若先生曾说:“银杏应为中国的国树。”因自古我国的僧人就用银杏来代替佛门圣树“菩提树”,所以我国大多数古银杏都在寺庙中。北京作为六朝古都,遗有大量的寺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