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选择优良品种君子兰当年授粉未完全成熟果实,剥离胚为外植体,通过胚抢救获得愈伤组织胚,进而诱导出试管苗,通过试管苗叶片诱导愈伤组织,进而诱导不定芽的途径开展研究.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BA、ZT、2,4-D、NAA,研究不同发育时期胚诱导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芽、丛生芽继代增殖、君子兰叶片基部不定芽诱导...  相似文献   

2.
以大岩桐(Sinningina speciosa)无菌试管苗为试材,进行了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试管苗继代增殖培养和试管苗生根培养的对比实验,以求筛选出离体培养的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及其配比。结果表明: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以MS+BA1.0mg/L+2.4-D0.1mg/L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生成,而MS+BA1.0mg/L+NAA0.1mg/L最有利于不定芽生成;试管苗继代增殖最佳组合为:MS+BA2.0mg/L+NAA0.5mg/L;生根培养最佳配比为:1/2MS+NAA1.0mg/L+IBA0.5mg/L。  相似文献   

3.
以胡杨枝段室内水培发出叶片为材料,进行了不同生长调节剂对胡杨叶片愈伤诱导与器官发生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诱导叶片产生愈伤组织以附加0.5mg/L的BA及0.5mg/L的NAA诱导效果最好;愈伤组织继代增殖以附加0.25mg/L的BA及0.5mg/L的NAA继代周期最短,可25d继代1次;愈伤诱导不定芽以附加0.5mg/L的BA及0.1mg/L的NAA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为78.4%;大量元素减半的MS培养基附加2.0mg/L的IBA诱导试管苗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在试管中筛选烟草抗黑胫病突变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烟草体细胞愈伤组织与烟草黑胫病菌共同培养,在209块G_(140)烟草体细胞愈伤组织中有1块长出抗菌突变系,离开选择压力后经3次140天继代培养仍能表达抗性。用烟草黑胫病菌接种在单倍体试管苗上,从546株八大香单倍体试管苗中筛选到1株(代号RB_1)、从2431株小黄金1025单倍体试管苗中筛选到2株(代号RS_(1.3))抗病突变系。初步鉴定RB_1、RS_(1.3)、的抗病性均超过其亲本和高抗品种G_(140);取RB_1、RS_(1.3)叶片培养,其体细胞无性系植株群体仍具抗病性。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试管苗愈伤组织的悬浮细胞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马铃薯试管苗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悬浮培养,每 45~50 mL培养基中加入 2g愈伤组织。结果表明, 20 d苗龄的试管苗诱导效果最好;固体培养愈伤组织继代 4~5次时最适于进行悬浮培养;良好的细胞悬浮培养物为浅绿色、清纯透明的液体,有数个到10多个细胞组成细胞团。  相似文献   

6.
草莓叶柄托叶外植体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脱毒草莓试管种质材料的利用率,提高脱毒草莓试管苗的继代增殖倍数,缩短生产周期,降低脱毒草莓试管苗的成本,在草莓试管苗继代培养时进行了单个叶柄托叶接种培养试验。在"MS+6-BA 1.0 mg.L-1~2.0 mg.L-1+IBA0.2 mg.L-1"培养基上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直接从叶柄基部的托叶部位再生了试管植株,植株再生率达100%,最高再生试管苗数达12.5株.托叶-1;将单叶柄托叶接种培养法应用于脱毒草莓的继代快繁,草莓试管苗的最高增殖倍数达传统方式的9倍;利用单叶柄托叶接种法继代繁殖草莓脱毒苗可大幅度提高草莓试管苗的继代增殖倍数,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7.
利用草莓试管苗托叶再生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脱毒草莓试管苗叶柄基部的托叶在“MS+6-BA 1.0~2.0 mg.L^-1”培养基上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直接再生了草莓试管植株,植株再生率达100%,每个托叶最高分化试管苗数达12.5株;提高了脱毒草莓试管苗的继代增殖倍数,提高了脱毒草莓试管种质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脱毒草莓试管苗的成本。  相似文献   

8.
以获幼穗为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并建立了体细胞无性系,获得了大量试管苗。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率与发育时期及转管培养降低紫色分泌物浓度有密切关系。BA和2,4-D配合使用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在2,4-D 2mg/L+BA(或KT)0.1mg/L的培养基上。从愈伤组织表面产生浅黄色、质地致密的胚性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转入无激素培养基上培养,也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为了形成大量试管苗,进行了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和试管苗的增殖研究,再生能力通过无性系得到保持。  相似文献   

9.
农杆菌介导法获得匍匐翦股颖转GO基因植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匍匐翦股颖2个品种Pent A-4和L-93的成熟种子为外植体材料,附加2,4-D 4.0 mg/L和KT 0.05 mg/L的稍作修改的MS培养基为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基.琼脂条的用量为16 g/L时,50%以上的愈伤组织呈浅黄色或白色、干燥、颗粒状结构.颗粒状愈伤组织经过连续3次继代培养后,其绿苗分化率保持在60%以上.以颗粒状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含有葡萄糖氧化酶(GO)基因和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PT II)的重组质粒导入匍匐翦股颖.愈伤组织经农杆菌LBA4404/pBGO感染和共培养后,在附加G-418 60 mg/L的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上选择到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愈伤组织.抗性愈伤组织分化的绿苗在附加G-418 30 mg/L的绿苗分化培养基上进行筛选,获得了抗性再生植株.试管植株的叶片经淀粉-碘化钾显色反应,检测到转GO基因植株产生的过氧化氢.PCR分子检测结果证明,GO基因已整合到转化植株的基因组中.抗病性鉴定结果显示,转GO基因植株抗水稻纹枯病.  相似文献   

10.
大蒜愈伤组织在培养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异,因此可以有目的的利用这些体细胞变异创造新的种质资源.结果表明:高浓度的生长素有利于大蒜愈伤组织的诱导,但并不利于其分化.MS+NAA 2 mg/L+BA 1 mg/L是适宜于愈伤组织增殖和分化的培养基.继代2次的愈伤组织芽分化能力最强,但继代6次后,试管苗根尖染色体的变异率达到55.5%,这种变异可能与有丝分裂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外源冷调节基因Cbcor15a导入甘蔗愈伤组织,建立快速、高效的甘蔗遗传转化体系,为培育具抗寒性甘蔗品种奠定基础。【方法】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材料,通过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生根等培养基进行优化,筛选出外源基因转化甘蔗的适合激素种类与用量、PPT用量、抗生素种类与用量;利用甘蔗转基因二元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Cbcor15a-bar,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目的基因Cbcor15a导入甘蔗愈伤组织。【结果】当农杆菌菌液OD600为0.4、侵染20 min时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甘蔗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培养阶段的最佳PPT为0.50mg/L。侵染后在共培养中添加500.00 mg/L抗生素Cef能有效抑制农杆菌,添加300.00 mg/L抗生素Cef能促进愈伤组织分化成苗,添加200.00 mg/L抗生素Cef能促进幼苗生根。MS培养基中添加低量NAA更有利于甘蔗愈伤组织的分化;在促进细胞分裂时KT的效果明显优于6-BA。MS培养基中添加5.00 mg/LNAA和70.00g/L蔗糖能有效促进分化苗生根。利用建立的遗传转化体系可获得286株转冷调节基因Cbcor15a的甘蔗转化植株;选取83株通过PPT抗性筛选后长势良好的转化植株进行阳性检测,其中有4株呈阳性。【结论】利用农杆菌介导的Cbcor15a基因转化甘蔗的遗传转化体系能成功将Cbcor15a基因整合到甘蔗基因组。  相似文献   

12.
高山红景天叶片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山红景天叶片作为外植体,研究了影响愈伤组织诱导、芽增殖、生根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高山红景天叶片切块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 6-BA 2mg/L NAA0.5mg/L,诱导率达88.33%;高山红景天叶片切块经诱导可产生3种色泽的愈伤组织,其中只有绿色愈伤组织诱芽容易,绿色愈伤组织在附加1mg/L6-BA 0.1mg/LNAA的MS培养基中有利于芽的分化和增殖,培养7周左右,平均每个外植体分化形成的再生小植株数达到21.33个;增殖苗转入1/2MS培养基中生根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13.
采用玻璃化法对匍匐翦股颖愈伤组织进行超低温保存条件及植株再生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将继代2次的愈伤组织接种到预培养基上,4℃低温预培养5 d.预培养后的愈伤组织在常温下用装载液过渡10 min,再于0℃下用玻璃化溶液PVS2处理50 min后,加入新鲜的PVS2迅速投入液氮中保存1 h以上,取出后在30℃水浴中解冻,用MS+1.0 mol.L-1蔗糖溶液洗涤3次,每次10 min,细胞存活率可达85.6%,接种在恢复培养基上培养,胚性愈伤组织能正常进行体细胞胚胎发生、成熟和植株再生.  相似文献   

14.
甘蓝型油菜单倍体遗传转化优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蓝型油菜单倍体试管苗或花粉胚状体作为试验材料进行遗传转化。结果表明,花粉胚状体在液体培养基加入2,4-D1.0mg·L-1预培养6d,得到的绿色愈伤率最高;甘蓝型油菜花粉植株PCK121茎段在预培养基(6-BA0.5mg·L-1+2,4-D2.0mg·L-1)上预培养后得到的绿色抗性愈伤率最高;油菜单倍体试管苗叶柄和茎段在预培养时间0~10d后转化均可产生抗性愈伤;在培养基中添加2,4-D时,很容易产生绿色抗性愈伤,这是因为此时培养物对卡那霉素的耐受性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基因型如何影响小麦花药培养力,对几组单一亲本相同的组合F1基因型花药培养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各组单一亲本相同的组合中,另一亲本的不同对愈伤诱导率、绿苗产率、绿苗分化率及白苗分化率均有很大影响.有的组配愈伤诱导率较低甚至为0,但相同亲本的其他组配却具有较高的愈伤诱导率;绿苗产率与愈伤诱导率基本具有相同的趋势,但有的组配愈伤诱导率较高,绿苗产率则相对较低,说明愈伤诱导率与绿苗产率之间没有显著的规律性.各组组合中,多数组合绿苗分化率高于白苗分化率,也有的组合具有较高的白苗分化率而绿苗分化能力很弱,说明不同组合分化绿苗和白苗的能力有所不同.因此,在花药培养时,应尽量选择绿苗分化率较高、白苗分化率较低的组配.  相似文献   

16.
以3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幼胚发育时间和禾谷镰刀菌粗毒素对小麦幼胚培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胚发育时间对小麦幼胚离体培养有较大影响,花后10~13 d的小麦幼胚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质量较好,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是适宜的取材时间;禾谷镰刀菌粗毒素对不同小麦品种幼胚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和苗分化的影响趋势相同,粗毒素为6.0 g/L时,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有明显抑制,低于6.0 g/L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粗毒素在0~6.0 g/L对胚性愈伤组织形成及苗分化的影响随浓度增高抑制作用增强,在6.0 g/L时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能力较低或丧失;适宜的粗毒素筛选浓度为1.5~4.5 g/L。  相似文献   

17.
高山红景天不同继代愈伤组织中红景天甙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雪莲  金日  刘宪虎  许明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705-14706
[目的]研究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红景天甙合成的特征。[方法]以高山红景天的种子和试管苗的茎、叶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继代培养6次,测定每代愈伤组织中红景天甙的含量。[结果]以不同部位作为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中所含红景天甙的含量不同,茎诱导的愈伤组织中红景天甙含量最高,达6.2100mg/g,其次为种子诱导的愈伤组织,以叶为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中红景天甙含量最小。仅0.9968mg/g;红景天甙的含量在各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中的含量不同,在1~2代较低,3~5代最高,第6代明显下降。[结论]高山红景天中红景天甙含量与外植体和继代次数有关。  相似文献   

18.
对钙果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MS KT0.3 mg/L NAA0.5 mg/L的培养基中,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98.7%;叶片比茎段更适宜作为诱导愈伤组织的外植体,其诱导率比茎段为外植体时高12.7%,而且形成的愈伤组织致密、色泽正常、表面突起均一;愈伤组织分化为芽时,MS 6-BA0.1 mg/L IAA1.5 mg/L培养基的效果最好,分化率达到96%,平均芽数为3.38;不定芽在生根培养基1/2MS IAA0.5 mg/L上,生根率达到70%,平均根长为4.03 cm,平均根数达到5.90。移栽时选用腐殖土为基质,小苗成活率达88%。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以都儿菜的嫩茎为材料,对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定芽的分化,不定芽的分化继代培养、试管苗的生根、试管苗移栽所需要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建立起都儿菜嫩茎的愈伤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体系.结果表明:MS+BA0.5mg.L-1+2,4-D1.4mg.L-1为诱导都儿菜嫩茎愈伤组织的理想培养基;MS+BA0.5mg.L-1是都儿菜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分化的理想培养基;1/2MS+IAA0.5mg.L-1是都儿菜不定苗生根的理想培养基;与实生苗相比,定植于田间的试管苗生长旺盛,肉质茎单位面积产量提高14%,单株增产24%.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金银花的离体快繁技术,采用不同培养基配方对金银花的芽尖进行诱导、增殖并生根处理。结果表明:丛生芽诱导以MS+6-BA2.0mg·L^-1+NAA0.1mg·L^-1培养基为宜;增殖培养以MS+6-BA2.0mg·L^-1+NAA0.2mg·L^-1培养基为宜,可获得理想的效果,增殖倍数可达3.7倍;在1/2MS+IBA3.0mg·L^-1+0.15%活性炭培养基上,可形成较发达的根系;试管苗移栽对基质要求不严,移栽到疏松透气的蛭石+珍珠+园土(1∶1∶1)混合基质中,成活率高达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