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 比较恶性肿瘤患者行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中心静脉置管(CVC)的应用效果.方法 96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9例)采用PIOC置管,B组(47例)采用CVC置管,对比两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的长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3.9%,B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导管留置时间为(112.2±68.7)d,明显长于B组的(48.0±26.2)d(P<0.01);A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B组的导管相关感染、导管脱出、误入动脉及发生气胸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 PICC置管操作方便、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并发症轻微,因此提倡在恶性肿瘤患者中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非加压法在静脉尿路造影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行静脉尿路造影的泌尿系统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加压组和非加压组,每组90例。加压组采用传统的腹部加压法,非加压组采用头低足高,腹部不加压。结果非加压组静脉尿路造影耗时为(25.3±3.6)min,明显短于加压组的(45.0±5.2)min(P<0.01);非加压组的静脉尿路造影显影效果优于加压组(Hc=42.921,P<0.01);加压组有22例(24.4%)出现不良反应,非加压组仅有3例(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加压法进行静脉尿路造影可增加尿路造影显影的清晰度,缩短造影时间,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应用于小儿无痛胃镜检查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在小儿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择需行胃镜诊治的门诊或住院患儿100例,分为异丙酚组(A组,n=50)和咪唑安定组(B组,n=50)进行麻醉。常规监测两组患儿的血压、心率、呼吸、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记录其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胃镜检查,检查结束后主观感受良好。A组不良反应率为2%,低于B组的10%;A组麻醉起效时间和术后清醒时间分别为(0.4±0.1)min、(7.5±2.5)min,明显短于B组的(3.8±1.2)min和(22.4±7.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麻醉前后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心电图ST段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胃镜检查时适量应用异丙酚或咪唑安定静脉镇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异丙酚麻醉比咪唑安定起效更迅速,且苏醒快,不良反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扎止血带法对病人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静脉采血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新扎止血带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扎止血带法,均选择肘部静脉。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扎止血带后皮肤平展的程度,穿刺时主诉疼痛的次数及一次静脉穿刺成功次数。结果实验组皮肤平展次数、穿刺时的疼痛感、一次静脉穿刺成功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新扎止血带法用于病人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病人痛苦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效果。方法 4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分成超声引导组(25例)和体表定位组(23例)。超声引导组在超声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体表定位组使用传统体表标志定位法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试穿次数及穿刺并发症。结果超声引导组一次成功率为92.0%,明显高于体表定位组的60.9%(P<0.05);超声引导组穿刺时间短于体表定位组(P<0.01),穿刺次数少于体表定位组(P<0.01);穿刺相关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手术中,超声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穿刺时间缩短,穿刺次数减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逆心穿刺大隐静脉遥控式高压注射法与传统注射对比剂法在下肢深静脉造影中的效果。方法:将271例患者(共340例下肢)按时间段分为观察组(170例下肢)和对照组(170例下肢),观察组在踝部上方5cm处扎紧止血带,逆心穿刺踝部旁侧的大隐静脉,采用遥控式高压注射器注射对比剂;对照组向心穿刺拇指基底部旁侧的浅静脉或足背浅静脉远端,采用手推法注射对比剂。对两组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患者的疼痛感觉、推注对比剂过程中血管渗漏率、下肢深静脉显影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推注对比剂时患者的疼痛感觉对比、推注对比剂过程中血管渗漏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肢深静脉显影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造影时采用逆心穿刺大隐静脉后连接遥控式高压注射器注射对比剂法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血管渗漏率,节约医疗成本,降低护理风险和减少护理人员受X线直接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留置针置于腋下静脉的效果。方法:新生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留置针置于患儿腋下静脉,对照组留置针置于患儿头部,比较两个部位留置时间的长短及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腋下静脉留置针的效果好于头部留置。  相似文献   

8.
2014年3—5月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段片马垭口共找到20个白眉雀鹛鸟巢,对其繁殖生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繁殖的各个阶段均有双亲共同参与,筑巢期、孵卵期和育雏期分别为10、17 d和14 d(n=1);窝卵数为(2.64±0.93)枚(1~4枚,n=14),卵的大小为(1.67±0.08)cm×(1.28±0.05)cm(n=33),鲜卵质量为(1.47±0.13)g(n=14);在孵卵期,亲鸟每次孵卵时间为(32.07±14.72)min,每隔(14.13±13.80)min翻卵1次;每(16.11±14.14)min亲鸟喂食1次;至5月18日,20个巢中,仅1个巢幼鸟成功出飞,7个巢繁殖尚未结束,12个巢由于被蛇、小型兽类捕食等原因而导致繁殖失败,大风和降水对白眉雀鹛繁殖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N1级护士使用新型桡动脉采血辅助工具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基础组和改良组,由3名N1级护士分别采用传统采血方法、新型桡动脉采血辅助工具进行桡动脉采血,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采血时间、疼痛和皮下瘀血发生率.结果 与基础组比较,改良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P<0.05)、采血时间较短(P<0.01)...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救链式护理管理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急诊抢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原有急救护理,实验组采用急救链式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有效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有效抢救时间为(45.7±11.1)min,比对照组的(82.2±13.3)min明显提前(P<0.01);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3.3% vs 76.7%、96.7% vs 85.0%,P<0.05)。结论急救链式护理管理提前了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为抢救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减少了护患矛盾,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猪供实验室检验监测的血液样品的采集通常多采用一次性注射器由前腔静脉采取。由于猪的前腔静脉的位置从外观不能直接感观到,只能凭理论上的解剖位置摸索进针.因此采血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及助手保定猪的姿式等因素都会严重影响采血效果,如果1~2针下去不能采出血液,畜主往往心痛猪而拒绝采血;另一方面应用注射器采血,用力抽吸血液往往容易使红细胞破碎而造成溶血现象发生。为了克服上述缺点.笔者采用人医临床常用的一次性使用的真空采血器,通过猪的耳静脉、前臂静脉及腹部皮下静脉进行采集血样,收到良好效果,现将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单纯空心钉内固定与联合股方肌骨瓣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空心钉内固定联合股方肌骨瓣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观察组,n=20),观察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并与单纯应用空心钉内固定的病例(对照组,n=20)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优良18例,可1例,差1例;对照组优良12例,可6例,差2例.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Hc=4.298,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3.5±1.1)、(5.4±1.9)个月,Hanis评分分别为(93.6±8.7)、(84.5±7.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0%、40.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x2=1.905,P>0.05).结论 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中,空心钉内固定联合股方肌骨瓣移植可明显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锁骨下静脉与股静脉穿刺置管在颅脑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探讨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的颅脑病人45例,分为A组,选行股静脉穿刺的颅脑病人55例,分为B组。分别行穿刺置管后,比较两组病人的穿刺成功率、术中并发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在穿刺成功率及术中并发症上无明显差异,但在术后并发症中,A组患者明显低于B组。结论对于颅脑手术病人使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更安全、有效、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窥镜术(下称鼻内镜术)后使用复方鹅不食草冲洗剂对鼻腔冲洗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0),治疗组用鲜鹅不食草加味制成的复方鹅不食草鼻腔冲洗剂对术后鼻腔冲洗,对照组术后使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16万单位和地塞米松5m g冲洗,观察鼻内镜术后6个月的疗效。结果:鼻内镜术后6个月,治疗组治愈38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愈21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治疗组患者粘膜愈合的时间和鼻内镜平均复查次数分别为(52.3±14.9)d和(4±2)次,对照组分别为(85.5±18.7)d和(8±2)次,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采用复方鹅不食草鼻腔冲洗剂对鼻腔冲洗的总有效率优于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冲洗液冲洗鼻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干预对行髓内钉治疗小儿下肢管状骨折患儿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小儿下肢管状骨折患儿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在此基础上加用专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X线辐射时间、患儿家长满意度及临床医生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儿手术时间和X线辐射时间分别为(49.42±7.39)min、(10.80±1.24)min;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和X线辐射时间分别为(31.18±5.03)min、(6.33±0.79)min;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和X线辐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分别为72.00%(36/50)、98.00%(49/50);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医师满意度分别为60.00%(12/20)、100.00%(20/20);观察组临床医师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科护理配合对行髓内钉治疗小儿下肢管状骨折患儿可显著缩短手术用时,降低辐射剂量,并有助于改善家长和临床医师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猪发情周期第13~15d,肌注PGF_(2)和肌注FSH+PGF_(2)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两组分别于注射后57.23±12.15h(n=13)和62.06±11.95h(n=17)发情,同期化都在±1d内,两组间差异不显著。用FSH+PGF_(2)+hcG方法超数排卵,FSH总剂量分别为440和360IU。两组头均采卵数为35.00±28.02枚(n=4);而总剂量 200IU组仅为4.00±1.41枚(n=2)。未进行超数排卵处理,而是自然发情配种的,头均采卵数为6.88±4.02枚(n=8)。第一次配种后18~30h(26.33±4.04)采卵为原核期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银质针治疗慢性软组织疼痛的效果.方法67例慢性软组织疼痛患者分别用银质针(n=35)和针刀治疗(n=32),比较两组治疗后1周、4周和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局部压痛点评分(LTPS).结果 两组治疗后VAS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值和LTPS评分及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银质针组平均费用低于针刀组(P<0.01).结论 银质针治疗慢性软组织疼痛疗效确切,且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老年穿刺困难患者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对15例穿刺困难患者,不使用留置针,连续输液15 d,即225例次,按单双日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静脉穿刺。双日采用传统法即热水袋热敷拍打局部顺向穿刺,单日采用改良法即是采用逆向穿刺配合血压计袖带加压法。比较两种方法浅静脉充盈度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改良式穿刺法的浅静脉充盈程度明显优于传统法(Hc=16.36,P〈0.01),其充盈良好率(83.9%)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6.4%)亦均明显高于传统法(分别为59.3%及87.7%,P〈0.05)。结论逆向穿刺配合血压计袖带加压法可提高老年穿刺困难患者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Beagle犬髂外静脉切开插管作为外科学动物实验的可行性.方法 20只Beagle犬随机分为股静脉组和髂外静脉组,分别行股静脉、髂外静脉切开插管,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 髂外静脉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多于股静脉组(P<0.05).结论 Beagle犬髂外静脉切开插管难度大,不宜...  相似文献   

20.
连续性血液滤过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 IRS)临床的疗效。方法:60例S IRS患者随机分为CVVH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进行常规综合治疗,CVVH组在此基础上加予CVVH治疗。监测心率(HR)、呼吸(R)、体温(T)、白细胞计数(W BC)、S IRS症状改善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 ODS)发生率;并于治疗前和治疗3 d、7 d取静脉血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CVVH组治疗3d后T、R和治疗7d后W BC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CVVH组治疗3d内S IRS症状改善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7 d内CVVH组M ODS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7天时TNFα-、IL-1、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但CVVH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两组间在治疗第7天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VVH治疗能降低S IRS患者血清中致炎因子,改善S IRS症状,减少S IRS向M ODS发展的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