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浙江省平阳县腾蛟镇基本概况,论述了腾蛟镇油茶产业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分析了腾蛟镇油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规模和投入不足,种植和管理技术落后等,并从加大投入、加强政策扶持及科学抚育等方面提出了腾蛟镇油茶产业规模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对莆田市仙游县油茶资源及产业发展的现状调查,找出和分析其发展滞缓的成因,提出今后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4.
油茶作为国内特有的健康绿色食用油料树种,加强其品牌建设既能够推动油茶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又能够有效提升区域内的经济效益.为此,本文简要概述了赣州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赣州市油茶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强化品牌意识、建立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延长产业链以及培植竞争优势五个方面,深入研究了赣州市加强... 相似文献
5.
6.
7.
本文主要分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茶叶电商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问题与对策.茶叶电商发展面临着国家政策扶持红利以及农村电商平台发展成熟技术红利两大历史性机遇,但也存在着茶叶产业电商平台利用效率低、网络销售恶性竞争激烈、专业茶叶电商人才储备不足等发展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要提高茶叶电商平台的利用效率,打击网络恶性竞争、打造特...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是我国油茶的主要产区之一,近年来新种植油茶林面积大,产量潜力大。本文论述了贵州省油茶加工业发展的现状,梳理了贵州省油茶加工产业发展存在不成规模、基础科研和精深加工技术薄弱、缺乏强势品牌和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等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贵州省油茶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是油茶加工业,并从推动油茶初加工转型升级、延伸油茶加工产业链,鼓励产业多元化发展、培育大中型油茶加工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打造科研中枢平台,加快技术创新与升级、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等六个方面提出了贵州省油茶加工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和对策,以期推动贵州省油茶加工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槐南乡油茶面积仅250hm2,资源总量少,未能形成产业格局,但槐南乡油茶林Ⅰ、Ⅱ类用地占74.2%,密度在1050株/hm2以上的油茶林占93.2%,树龄15-35年占98.9%,油茶林立地较好,密度合理,树龄均为盛产期,2008年平均产量为139.2kg/hm2,接近福建省高产油茶林产量。通过高效经营示范,增强农户油茶栽培积极性,建立区域油茶栽培规模化,能够促进油茶产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甜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国内外甜菜生产现状的对比及我国食糖需求和甘蔗、甜菜发展潜力的分析,阐述了我国甜菜生产与国外的差距以及影响甜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指出在继续扩大甘蔗种植面积受资源限制的情况下,发展甜菜生产以满足国民经济对食糖的需求,前景广阔;提出了今后大力发展甜菜产业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寻油茶无性系扦插育苗与保留不同叶面积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法对油茶不同无性系扦插育苗与保留不同叶面积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3个油茶无性系、4个处理扦插育苗当年成活率在74.1%-86.3%之间,其中A,B1处理扦插成活率较高,达86.3%;各处理扦插苗当年抽梢率和抽梢高度均低,3个油茶无性系、4个处理扦插苗抽梢率和抽梢高度分别仅0.4%~3.2%和1.2—2.3cm。[结论]油茶无性系扦插育苗宜选择B,处理.即1片叶子保留1/2叶片面积。 相似文献
12.
13.
普通油茶花粉形态及花粉管活体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3个普通油茶优良品系的花粉形态,并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普通油茶杂交授粉后不同时间段花粉管的生长状况,以求探讨普通油茶在山茶科中系统发育的地位以及花粉管在授粉后的动态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普通油茶花粉形态一般为椭球或近球形,大小中等,具三沟,外壁纹饰为脑纹或桔皮状,符合山茶属花粉的种属特征,在山茶科系统发育中为较原始的类群;杂交授粉后0.5h,花粉管开始萌发,8 h花粉管生长端可达花柱中部,24 h穿过花柱基部进入子房,约48h即可完成受精过程;花粉萌发试验表明活体授粉的花粉萌发及生长量显著高于离体培养花粉。 相似文献
14.
15.
种植密度对普通油茶炭疽病病害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密度调整对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炭疽病发病程度的影响,基于金华东方红林场的普通油茶资源收集圃的3个重复小区,对105个普通油茶品种进行炭疽病病情调查,采用病情指数法、单因素方差分析、可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密度调整及品种差异对病害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密度调整后大部分无性系的病情指数都有相应减小,88个无性系的抗病水平与密度调整前差异显著,其中高抗无性系增加4个,抗病无性系增加58个;密度调整对不同品种影响不同,15号、17号、21号等41个无性系在密度调整前后病情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10号、20号、24号等47个无性系在密度调整前后病情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有17个普通油茶无性系在密度调整前后病情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密度调整对炭疽病害发生有显著改善作用,且对不同普通油茶品种的影响存在差异,本研究可为普通油茶抗病品种选育和郁闭林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ICP-MS法测定油茶植物不同组织中的28种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开发利用油茶,延长其产业链,通过微波消解处理茶油植物样品,以Be、Y、Sc、In、Re作为内标进行基体效应补偿,通过ICP-MS法首次测定了油茶植物的叶、枝、果及栽培土壤中的28种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在油茶植物的叶、枝、果中都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其中有11种元素的含量在2 mg/kg以上,尤以Na、K、Al、Ca、Mg等元素含量较高;28种元素微波消解的方法定量限在0.002~0.13 mg/kg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4.98%~110.00%之间。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植物中元素含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多年生油茶对酸雨的耐受能力,以pH为5.6、4.0、3.0、2.0和1.0的模拟酸雨喷雾处理5年生油茶植株,以pH6.6的自来水为对照,测定叶片的生理生态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pH为5.6~2.0处理的叶片脱落率不超过0.7%,pH1.0处理时则急剧增大至70.19%;随着模拟酸雨pH值的减小,含水量、蜡质、叶绿素、N、P、K、Mg、 Fe、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硝酸还原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均呈下降趋势;而NO3-、O2•-、丙二醛含量和质膜透性 呈增加趋势;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呈先略下降后上升趋势,Ca和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又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综合分析表明,pH≥2.0的模拟酸雨处理会干扰油茶植株相关生理代谢,但不会导致叶片脱落,因此5年生油茶植株能耐受pH≥2.0的模拟酸雨;而pH=1.0处理对其相关生理代谢干扰程度加重,且导致叶 片大量脱落,但不会导致植株死亡 相似文献
18.
根据近3年的实践,总结、分析了德化县油茶发生的5种主要病虫害,即炭疽病、软腐病、煤烟病、茶籽象甲和油茶毒蛾的发生、分布和主要特点;结合地方气候特征,构建了12-3月、4-7月和8-11月三个阶段,针对5种主要病虫害采用营林、生物和化学手段的9条年事综合管理措施,实现防治区主要病虫害发生率2%以下,直接经济效益提高37.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