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设4种覆土栽培模式:竖式覆土,卧式覆土,菌袋对折覆土,出菇1潮后覆土,以不覆土墙式栽培作对照。结果表明,黄伞覆土栽培子实体品质较好,出菇期较长,墙式出菇1潮后再竖式覆土栽培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达90.13%。  相似文献   

2.
半地窖塑料袋立体栽培平菇技术,很受菇农们欢迎,但在采收1~2潮菇后袋料失水严重(只有35%左右),迟迟不能再出菇或出菇后由于水分跟不上而发黄枯死,即使每天浇水4~5次仍不解决问题。为此,我们在采收二潮菇后进行了浸水处理,收到较好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2017,(6)
试验从高温季节香菇工厂化控温出菇对当潮袋均商品菇产量、以后潮次袋均商品菇产量、5潮总商品菇袋均产量及菌棒耗损率等方面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高温季节控温出菇的香菇菌棒5潮菇袋均商品菇总产量为715 g,生物转化率达81.8%;高温季节利用空调辅助降温催蕾出菇,对提高当潮商品菇的产量效果明显,对以后潮次的商品菇产量与菌棒的总耗损率没有明显影响;高温季节空调控温出菇,对部分菌棒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主要是因控温出菇期间相对较低的环境温度。  相似文献   

4.
我地每年有成千上万袋金针菇下床废料,被当农家肥处理掉。笔者从平菇筒料埋袋再出菇中得到启发,对金针菇已出过三潮菇的菌袋进行脱袋埋料出菇试验,收到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白灵菇2号”为试材,研究了4种不同出菇方式对白灵2潮出菇期和出菇率、子实体性状和产量及其商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出菇方式对2潮白灵菇出菇早晚、子实体出菇率、商品性能及产量等均有较大的影响.综合分析表明,脱袋地埋覆土和双排墙式覆土方式是较理想的2潮菇出菇方式.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商品性要求,袋栽金针菇2潮后一般不再进行出菇管理。实际上,这时的菌棒仍有出菇趋势,由于塑料皮限制其生长,且阻碍补水补养,致使无法产生商品性好的菇,培养基中养分无法利用充分。试验中割破塑料皮,采用脱袋排场盖膜法和脱袋拱棚盖膜法进行继续出菇管理,并设置对照。结果表明,2种措施可分别再出菇3潮,生物学效率分别提高34%和28%,商品性满足三级以上标准,是可推广的金针菇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2015,(4)
<正>浙江庆元县是我国灰树花的主产区,产量占全国的80%左右。灰树花出菇方式采用菌棒割口一次出菇和覆土二次出菇,第一潮菇质量好,商品性优良价格一直坚挺,销路畅通,但第二潮菇由于菇体带土,近年价格低迷且滞销,曾一度降到28元/kg,因此解决灰树花二潮菇带土问题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袋栽杏鲍菇覆土方法对比试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杏鲍菇三种覆土栽培方法的研究表明:在出菇前脱袋覆土生物转化率最高,出三潮菇后再脱袋床式覆土效果次之,而不脱袋,不覆土生物转化率最低。  相似文献   

9.
杏鲍菇的产量主要集中在第1潮,头潮菇如果出得不好,就会影响后潮出菇,进而影响到整个栽培季节的产量和质量。由于后熟期对头潮菇出菇影响很大,为此,我们就杏鲍菇菌袋后熟期长短对杏鲍菇出菇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0.
秀珍菇栽培对出菇管理技术要求高,出菇管理好坏直接影响产量高低。根据多年种植管理经验,总结秀珍菇出菇各潮次的管理技术:第一潮菇产量管理最为关键,技术要点包括适时开袋、打冷出菇、菌包割袋、水气管理、适时采收及黄枯病防治等;之后各潮,根据菌包营养、水分消耗情况和环境条件进行不同管理。  相似文献   

11.
<正>"爆发性"出菇是困扰香菇栽培者的一大难题。因其出菇数量大,菇蕾密集,菇小而薄,香菇商品价值低,严重影响香菇的生产效益。笔者分析了香菇"爆发性"出菇的特点、危害及形成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与同仁交流探讨。1香菇"爆发性"出菇的特点1.1头潮菇为主,呈现爆发态势"爆发性"出菇一般发生在第1潮菇出菇期间,催蕾后3~4 d,菇蕾在1~2 d甚至一个晚上集中爆发,使栽培者猝不及防,不知所措。第2、3潮菇虽然也有部分菌袋出菇密集,但出菇数量要少得多,而  相似文献   

12.
《浙江食用菌》2010,(6):45-45
在金针菇生产中,出菇期不能直接向子实体和料内喷水,在采收2潮菇后,因培养料内严重缺水,很难再出菇,致使产量偏低。根据山东省平度市菇农杨云海的经验,只要在“水”上做足文章,就可以提高金针菇的产量。  相似文献   

13.
<正>秀珍菇出菇期在4―10月,这期间7―9月是高温季节。虽然秀珍菇是高温型菇类,但当室外温度35℃、棚内温度30℃以上时,就容易出现生长不良,表现为菇体颜色灰白发黄,菌盖变薄,菇蕾易枯萎。尤其当室外温度超过37℃时,大大增加出菇管理的难度,容易出现"闷棚"现象,严重影响秀珍菇产量和品质。秀珍菇一般出菇6~8潮,其中7—9月高温期4~5 60%出菇潮,占到总出菇潮次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不同培养料配方和出菇温度对猴头菇生长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对猴头菇不同培养料配方和出菇温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配方3的产量最高,第一潮菇和第二潮菇的产量分别达到了148.2g·袋-1和125.6g·袋-1;出菇温度维持在16℃左右,出菇周期最短并且产量最高,出菇时间为26d。  相似文献   

15.
袋栽平菇一般对采过2~3潮菇的菌筒要进行覆土处理。但这种方法催蕾期长,出菇不齐甚至不出菇,且菇体夹带泥土影响平菇商品价值。笔者在实践中采用先催蕾再进行局部覆土方法,收到较好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将已采过二潮菇的菌筒,除去料袋置水池中浸泡2天,置培养室催蕾,现蕾后再移到室外,把菌筒菇蕾小、稀疏的部分向下,依次排放,间隔3~4cm。取肥沃的潮湿壤土先填满菌筒的间隙。再进行局部覆土。覆土时要覆在疏(未现蕾)处,留菇蕾;覆小蕾留大蕾。如果  相似文献   

16.
<正>新品种高平300出菇温度8℃~35℃,抗高温,菌丝抗杂,菇体白色,大朵,大片,菇片整齐,菇形美观,韧性好,菇体生长抗病特强,转潮快,总产量较高,夏季高温季节正常出菇。3900出菇温度8℃~36℃,抗高温,菇体白色,大朵,大片.菇片整齐,菇形美观,韧性好,转潮快,总产量较高。连续三年在南方省市试种为抗高温最满意的品种。高温秀珍菇夏丰一号出菇温度10℃~35℃,出菇期3~11月,菇体灰至深灰色,转潮快,抗高温,抗杂性强,菌袋无菌皮,抗病毒。普遍作为高温秀珍菇栽培效果特好,效益高。灰平260出菇温度10℃~35℃,出菇期3~11月,菇体灰至深灰色,转潮较快,抗高温,抗杂抗病毒,菌袋无菌皮,抗霉菌,已成为各地作为高温秀珍菇栽培。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开化县栽培金针菇通常采收2~3潮,头潮菇产量占总产量的50%左右。头潮菇消耗了大量营养,失水严重,如不加处理直接进行二潮菇管理,则第二潮出菇不整齐,菇质差,产量低。笔者试验发现,二潮菇采用搔菌法,能明显提高产量和质量。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株试验采用浙江省菇老爷食品有限  相似文献   

18.
陈庆生  赵世乐 《食用菌》2002,24(5):15-15
近年来,珍稀食用菌的栽培在我国各地发展迅速,这对于丰富市场供应,使广大农民早日致富奔小康有着深远意义。本文重点介绍适宜粤北地区气候特点栽培的几种珍稀食用菌。1 茶薪菇 适宜春秋两季栽培,春季栽培在12月上旬开始接种,3月中旬始出菇,接种至出菇100天左右,采收3潮菇,5月下旬结束。秋季栽培8月上旬接种,10月上旬始出菇,接种至出菇60~70天,采收2潮菇,12月上旬结束。2 真姬菇 适宜冬季栽培,10月下旬接种,l月下旬始出菇,接种至出菇100天左右,采收2潮菇,3月上旬结束。或6月下  相似文献   

19.
平菇墙式栽培有很多优点。已被菇农普遍采用。但据笔者调查,普遍存在1.2潮菇后出菇稀,成菇率低,片小而薄,产量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水分管理不当所致。采收一、二潮菇后。虽上面水槽可补充菌棒内水分,但由于菌棒出菇面长期裸露,易失水造成出菇面干燥,出菇困难。若经常住出菇面喷水,会影响幼菇形成;采用减少通风来防止出菇面失水,通风不良  相似文献   

20.
袋栽平菇的优点很多,一般不用床架,设备少,可减少污染,便于管理。本文重点介绍几点袋栽平菇的转潮管理技术。 菌丝长满袋后,及时将温度降到4~10℃,低温培养4~5天,再进行温差管理,拉大温差10℃左右,刺激菌丝扭结。当子实体原基分化后,要减少温差,室温控制在15~17℃,空气湿度保持85%~95%,促子实体生长,出菇整齐、均匀,便于转潮管理。 头潮菇采收后让菌丝恢复生长2~3天,再进行补水。清除残余菇柄,投入盛有1%石灰水的容器内浸泡一昼夜,捞出控去余水,起堆后便可按前法进行温差管理。 两潮菇出完后结合补水要补充营养,即置营养液中浸泡,如煮胡萝卜水、淘米水、1%白糖溶液等,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