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同基因型荞麦生育后期叶片衰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田条件下试验观测甜荞西农9976和苦荞西农9920两种不同基因型荞麦开花至成熟期闻主茎叶片衰老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荞麦叶片衰老进程存在着明显差异.与甜荞西农9976相比,苦荞西农9920生育后期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幅度小,SOD、CAT活性下降缓慢,MDA含量增加幅度小,叶片功能期长,衰老慢,有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生产实践中,有效控制或延缓荞麦开花节叶片的衰老进程,延长叶片功能期,对提高荞麦产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抗虫和感虫荞麦品种对西伯利亚龟象Rhinoncus sibiricus取食的反应, 选择抗虫品种‘蒙0207’‘晋苦6’和感虫品种‘蒙0208’‘晋苦2’, 研究害虫不同程度(轻度、中度和重度)取食情况下, 荞麦叶片中营养物质(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和次生代谢物质(单宁、总酚和类黄酮)含量, 防御酶[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以及蛋白酶抑制剂[胰蛋白酶抑制剂(TI)、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CI)]活性的变化, 以及西伯利亚龟象体内主要解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西伯利亚龟象取食48 h后, 各处理组荞麦叶片中可溶性性蛋白、可溶性糖、单宁、总酚和类黄酮的含量以及PAL、CAT、TI、CI活性均有增加。在供试的4个荞麦品种中, 抗虫品种被取食后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幅度较感虫品种更大, 感虫品种被取食后单宁含量,PAL、TI、CI活性上升幅度较抗虫品种更大。在不同取食程度下, 抗虫品种中的TI和CI活性均显著高于感虫品种。西伯利亚龟象成虫取食抗虫荞麦品种后体内羧酸酯酶(Car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均显著高于取食感虫品种的个体。研究结果表明, 西伯利亚龟象取食能诱导荞麦抗虫性物质含量的变化, 但对荞麦抗性品种与感虫品种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荞麦叶枯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云南省荞麦叶枯病病原菌种类,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获得病原菌菌株LW2015.3,通过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菌株LW2015.3进行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荞麦叶枯病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呈倒棍棒状或倒梨状,褐色,具3~8个横隔膜,0~4个纵斜隔膜,大小为16.5~45.0μm×5.0~13.5μm,厚垣孢子呈球形,直径为6.0~12.0μm;该菌株ITS序列系统发育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菌株LW2015.3与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登录号:MG195995.1)的同源性为100%,结合形态学特征与分子鉴定结果确定云南省荞麦叶枯病病原菌为链格孢A. alternata(登录号:KT362732.1)。该病原菌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25℃为最适温度;当p H为6~9时菌丝生长速率加快,pH 7最适菌丝生长;PDA培养基和PSA培养基最适菌丝生长;该病原菌对以麦芽糖为碳源和以硝酸钠为氮源时的利用率最高;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0℃,10 min;不同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的影响有显著差异,连续光照最有利于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生长模型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然而马铃薯的生产却易受到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影响。通过利用生长模型将马铃薯生理生态过程和相互关系进行量化表达,分析其内部结构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从而提出合理的管理方式,达到增产高效的目的。目前,国际上开发了一些较成熟的马铃薯生长模型,如SUBSTOR-potato,NPOTATO,LINTUL-POTATO模型等,应用在国内马铃薯生产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总体来说中国马铃薯生长模型的应用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马铃薯生长模型研究的分析总结,得出国内外马铃薯生长模型的主要特点是偏重C、N素研究,缺少P、K素研究;模型所需要的参数较其他作物模型更为复杂。同时,综合分析现有各个生长模型的原理与技术路线的异同点与优缺点,指出马铃薯生长模型需在遗传参数和气候参数方面加以深化研究,并展望了利用作物生长模型指导国内马铃薯生产相关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荞麦秸秆粉对植物发芽、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 ,其抑制作物的强弱因植物的种类而异 ,对生菜和稗草的抑制作用强 ,对大豆和水稻的抑制作用弱。研究发现 ,荞麦秸秆粉可使稗草的发芽率降低 10 0 % ,生菜的发芽率降低6 6 5 %。大豆的发芽率虽没有降低 ,但侧根数减少 74 % ,根鲜重减少 4 4 %。水稻的发芽率降低 15 % ,根长缩短96 % ,幼苗高度降低 5 6 %。荞麦秸秆粉可使双子叶水田杂草发芽率降低 88%~ 91% ,使单子叶水田杂草发芽率降低76 %~ 89%。施过荞麦秸秆粉的水田不会对后作水稻的发芽和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作物生长模型DSSAT3数据库组建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介绍了DSSAT3模型的结构与功能,组建了黄土高原地区DSSAT3模型气象、土壤和作物品种参数数据库,包含了28个气象台站逐日气象资料数据、60种主要农耕土壤土种特性数据和7个作物136个品种的遗传特性数据,覆盖了黄土高原不同生态类型区。还特别介绍了CERES-小麦和CERES-玉米模型品种遗传特性参数的确定方法与取值范围,为DSSAT3模型在黄土高原地区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甘肃几个大麦品种茎秆形态生长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培育和引种的三种不同品种大麦为供试材料,通过对不同播期三种试验大麦茎秆生长过程的两轮连续观测和定量分析,构建了甘肃大麦茎秆生长过程的动态模拟模型。本研究采用Logistic方程模型描述了不同节间长度和粗度以及节间伸长和增粗的动态过程,并采用根均方误(RMSE)方法对不同品种大麦进行检验,模型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的不同节间长和节间粗,其预测值的平均RMSE值范围分别在0.2371~1.0613 cm和0.0142~0.0775之间。试验表明本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作物生长模型ALMANAC的验证与应用初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7,15(4):99-104
介绍了作物生长模型ALMACNAC的结构和功能,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修订,验证了模型在黄土高原地区的适用性,该模型可用于本区作物生物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最后,指出了模型在探查资源生产潜力,优化作物栽培方案和研究环境变化对作物生产的影响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揭示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动态变化过程,对掌握树木个体生长的基本规律和制定相应的抚育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准噶尔盆地防护林树种箭杆杨为研究对象, 运用树干解析法,对19 a生箭杆杨的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规律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箭杆杨的树高速生阶段集中在第3~14 a,胸径速生期为第2~19 a,材积速生期为第2~18 a。树高早期生长缓慢, 其速生期比胸径和材积晚,材积表现为早期速生。在胸径快速增长期间适当进行施肥管理,有利于培育优质大径材。箭杆杨成熟年龄在第27~30 a。建立的箭杆杨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的6种模型:幂函数型、二、三次多项式回归型、对数型、Logistic以及Richards方程均取得显著的拟合效果(P<0.01),Richards方程是模拟箭杆杨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进程的最佳模型。 相似文献
11.
水分胁迫对不同基因型苦荞苗期根系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人工控水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正常供水、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对不同抗旱基因型苦荞(迪庆苦荞、云荞1号、多元苦荞)生理、形态指标以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水分胁迫加剧,参试品种苗期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部干重、总根体积、总根面积、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PSII潜在活性Fv/Fo、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根系活力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且表现为多元苦荞云荞1号迪庆苦荞。(2)苗期根冠比、根系SOD、POD活性、根系MDA、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随干旱胁迫加深均增大,增幅表现为:迪庆苦荞云荞1号多元苦荞。中度胁迫刺激了各基因型苦荞主根长生长,但在重度胁迫下三个品种均受到抑制,迪庆苦荞受影响最小。(3)成熟期各品种主茎分枝数、单株粒数、百粒重等指标也表现为随干旱胁迫加剧呈下降的趋势,其中单株粒数降幅最为明显。分析表明:在干旱逆境下,不论是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还是产量构成,均为迪庆苦荞表现最佳,优势突出,表明其在干旱逆境下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多元苦荞抗旱性最差,云荞1号属中间型。 相似文献
12.
甘肃中部半干旱雨养生态区甜荞麦施肥优化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甜荞麦产量、纯收益与N、P、K施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以产量和纯收益为目标的函数模型,解析了各因子对产量和纯收益的主效应及互作效应,通过寻优计算,提出产量高于3 000 kg/hm2的优化施肥方案为施氮量152.5~180.8 kg/hm2,施磷量139.1~172.0 kg/hm2,施钾量91.6~133.4kg/hm2;纯收益大于2 250元/hm2的优化施肥方案为施氮量156.5~191.5 kg/hm2,施磷量76.3~148.7 kg/hm2,施钾量2.9~20.2 kg/hm2。 相似文献
13.
苦荞芽菜活性成分变化规律及营养成分分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苦荞具有多种活性物质,对人体保健具有重要作用。对人工控水条件下苦荞芽菜幼苗期活性成分的研究表明,随着苦荞萌发时间的变化,芦丁含量呈曲线变化,播种后第23~25天到达顶点,为最佳采收期;播种后第21天几乎检测不到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此时营养成分更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荞麦芽菜中氨基酸营养均衡,维生素含量及部分矿质元素含量均高于小麦粉和大米,是不可多得的膳食营养改善材料。 相似文献
14.
苦荞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核心种质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西藏、陕西、四川、贵州等4省区的210份苦荞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所选用的50对SSR引物中,有16对引物多态性良好,共扩增出178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达118个,占总数的66.3%;210份苦荞种质的遗传变幅为0.62~0.98,平均值为0.80,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88处可划分为5大类。聚类结果显示,来自同一地区的苦荞品种显示出聚为一类的趋势,表明苦荞的遗传信息受地理分布的影响较大;第V类所聚的41份分别来自西藏(27份)、陕西(8份)和贵州(6份)的品种表现出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与其他种质相比,这41份材料不仅遗传差异较大,而且遗传来源广泛,可作为苦荞核心种质筛选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甜荞品种稳定性和试验地点相似性
的GGE双标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准确有效地筛选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的品种和对试验地点的评价,采用GGE双标图对国家区域试验中第八轮甜荞区域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定荞1号、黑小荞、榆荞-5为产量高、稳定性好的品种;甜荞品种榆9002和西农9976较相似,均来自于陕西榆林,具有地理上的亲缘关系;试验地点相对集中分为三组,第二组和第三组中有相似的试点;定荞1号处于所有试点之中,具有普遍适应性,而榆荞-5、兴甜1号、威甜02-198和黑小荞具有特殊的适应性,在局部地区有推广价值。利用GGE双标图准确筛选出优良品种,同时显示了品种间的相似程度;根据GGE双标图可对试点,尤其是相似试点进行选择和取舍。 相似文献
16.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荞麦面积的迅速增加,根结线虫病呈逐年加重趋势,严重影响了荞麦的产量与品质。本研究于2014年对西南10个地区17个乡镇秋播苦荞麦根结线虫的分布、发生种类以及危害程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危害荞麦的根结线虫种类有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和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3种,其中南方根结线虫为优势种群。田间根结线虫种群大多数为单一种群,23.5%的样品为南方根结线虫与爪哇根结线虫(或花生根结线虫)组成的混合种群。调查发现前作为烟草或马铃薯的地块,荞麦根结线虫发生危害严重,平均被害株率为6.0%~77.5%,病情指数为1.4~26.1,而前作为玉米的荞麦根结线虫则较轻,被害株率最高为16.0%,相应病情指数为2.3。 相似文献
18.
秩次分析法评价甜荞品种产量性能及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参加国家甜荞品种区域试验的6个甜荞品种(品系)37个试验环境点的数据资料,应用非参数统计方法——秩次分析法对产量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间产量性能及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8802-1和平荞2号是较高产、稳定性品种;北早生属于较高产、不稳定性品种;榆荞-4属于中产、具有平均稳定性的品种;固引1号属于中产、不稳定性品种;六荞1号属于低产、稳定性品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