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后备牛舍相对泌乳牛舍来讲,要简单一些,但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犊牛阶段,应该将每头牛单独分开以减少疾病的传播。到了育成牛阶段,为了改进劳动和设施的效率,可以将奶牛分小群饲养,同时为转入待配种育成奶牛群作准备。配种后进入青年牛群,产犊后转入泌乳牛群。本文讨论后备牛  相似文献   

2.
1按奶牛所处的不同的状态,可分为泌乳牛、停奶牛、育成牛(指经配种后受孕至其第一次分娩的奶牛)、发育牛(指育成牛与犊牛阶段之间的奶牛)和犊牛(又分为哺乳犊牛和断奶犊牛)等群体;  相似文献   

3.
奶牛的使用年限取决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生存分析已表明大量泌乳早期奶牛由于代谢疾病而被淘汰。泌乳早期奶牛的死亡风险最大,其被动淘汰损失也很大,每头牛损失500~1000美元。努力提高早期泌乳奶牛的健康水平、降低死亡率,是延长奶牛使用年限的关键。另外,为了延长奶牛平均使用年限,应该鼓励农场主减少后备牛更新进入牛群的数量,从而减少奶牛的淘汰。这可以通过减少后备犊牛的生产来实现,例如通过延迟后备牛或成母牛的授精,或对泌乳后期仍未受孕的奶牛不进行配种。一部分后备牛和奶牛可以用肉牛冻精进行授精,并出售杂交犊牛。  相似文献   

4.
后备乳牛又称培育乳牛,是母乳牛从出生到第一胎产犊前的总称。一般可分为哺乳期犊牛、犊牛、发育牛和育成牛几个生长阶段。后备乳牛选育的好坏直接决定奶牛养殖的成效。不少奶牛养殖场往往只注重生产牛的饲养管理,而忽视后备牛的饲养管理,导致后备牛淘汰率高,或直接影响后备牛的发育、发情、配种受胎和产犊后的产奶量。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奶牛技术服务实践,就后备乳牛的养殖技术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5.
1饲养 牛群按泌乳牛、干奶牛、犊牛、后备母牛、青年母牛分群舍饲,并配置相应牛舍,以满足牛群正常周转需要.舍外设运动场,运动场内设遮阳棚、干草架.成年母牛泌乳期305天,干奶期60天,产前15天进产房,产后15天出产房.犊牛出生后立即母子隔离,5天内喂初乳,15天内喂母乳,15天后喂混合常乳,犊牛2月龄断奶,哺乳初期每栏1头,单栏饲养.哺乳后期和断奶犊牛小群栏养,后备母牛群养,青年牛、干奶牛、泌乳牛在舍内用颈枷固定牛位.  相似文献   

6.
该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生长阶段荷斯坦奶牛群异常行为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发生率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以期为后续减少奶牛异常行为提供新的思路和有效实践。在长江以北地区选择5家不同规模的奶牛场进行实地调研。在每家牛场,分别选出1个断奶犊牛、育成牛、泌乳牛群进行观察,每天定时观测8次,每个牛群每次观测15 min,连续观测3 d,对有异常行为的奶牛进行记录统计。结果表明:异食、过度自我梳理、相互梳理、咳嗽和相互吮吸发生率,断奶犊牛极显著高于育成牛(P0.01),育成牛又极显著高于泌乳牛(P0.01);卷舌和蹭痒发生率断奶犊牛与育成牛差异不显著(P0.05),但极显著高于泌乳牛(P0.01);断奶犊牛、育成牛和泌乳牛之间的晃头及喊叫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荷斯坦奶牛部分异常行为发生率由断奶犊牛经育成牛到泌乳牛呈现明显的递减规律。  相似文献   

7.
长水河农场的养奶牛业已有近30年历史,自1993年至今始终保持着持续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1999年8月笔者就奶牛饲养管理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总结 了我场奶牛饲养管理模式。 1 优良奶牛,冻精配种 做好选种选配计划。选用优良的优秀种公牛的细管冻精人工配种,可不断提高奶牛质量和生产性能。输精的方式主要采用直肠把握子宫颈输精法。 [j75f3l3]2 标准舍饲,阶段培育产奶牛舍饲,每头成年母牛舍内占有面积8~10,冬季牛舍温度保持在10℃以上,舍内经常保持干燥、清洁。夏季牛舍通风良好,牛体 经常刷拭,使其保持清洁,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泌乳量。犊牛阶段,生后7[k25]d喂初乳,尤其初生犊牛在半小时内喂足初乳,以增加其免疫能力,促? 使胎便尽快排出。同时做好早期训练犊牛吃干草和青绿多汁饲料,促进反刍,逐步增强其胃肠功能;经常运动、刷拭,促进犊牛正常发育。育成牛阶段:母? 犊6月龄到初产前以放牧饲养为主,以补饲为辅,要喂大量粗饲料、多汁饲料少量精料。并加强运动、饮水、刷拭和按摩乳房等管理。育成牛按摩乳房训练? 从10~12月龄开始。每天按摩1次,每次5~7[k25]min,产前10~15d停止按摩  相似文献   

8.
犊牛、后备牛是高产奶牛的基础,后备牛阶段的生长发育对奶牛的整个一生都至关重要.对奶牛后备牛阶段的生理特点、营养物质需要、合理的配种和分娩年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1 奶牛群的建立初始建立奶牛群时,一般有购买成年母牛、购买育成牛、购买犊牛三种方法。对这三种方法的选择,主要决定于期望奶牛产奶的时间和资金多少。如果资金雄厚和想早点产奶,就选择购买成年母牛并且怀孕的牛或快要产犊的育成母牛,购买成年母牛不易买到优质奶牛且资金一次投入较多。购买已达配种年龄的育成母牛(可能是空怀牛或已孕牛),是开始建立奶牛群最普遍的方法。当购买育成母牛时,必须弄清楚其母亲的年产奶量等生产指标及其父亲遗传能力的记录资料。购买犊牛所需费用最少,但达到产奶时间最长。不过,买进犊牛是获得优质奶牛…  相似文献   

10.
后备乳牛又称培育乳牛,是母乳牛从出生到第一胎产犊前的总称。一般可分为哺乳期犊牛、犊牛、发育牛和育成牛几个生长阶段。后备乳牛选育的好坏直接决定奶牛养殖的成效。在不少奶牛养殖场(户)中,往往是只注重生产牛的饲养管理,而忽视后备牛的饲养管理,导致后备牛淘汰率高,  相似文献   

11.
育成牛是指犊牛断奶后至第1胎产犊前这时期的牛,育成牛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此时期的饲养,关系到体型的发育和终身的泌乳性能,因此,不可忽视育成牛的培育。1育成牛的饲养为便于管理,将育成牛的饲养分为4个阶段。1.1第一阶段3-6月龄育成犊牛饲养。通常犊牛生长到2个月龄时断奶,断奶后犊牛的营养来源主要是精饲料,随着月龄的增长,逐渐增加优质粗饲料的喂量,选择优质干草、苜蓿供犊牛自由采食。  相似文献   

12.
<正>1青成牛的生物学特性犊牛断乳后进入育成牛阶段。饲粮由乳、犊牛料、精料占优势而转变为青粗饲料为主,由犊牛舍转入较为粗放的育成牛舍(群)。自然哺乳的犊牛恋母恋乳,会采食不安或哞叫。因此,要逐渐转变饲养和环境条件,避免转变过急而影响牛只健康或失重,甚至患病。育成牛生长强度大,断乳至1岁时正处于性成熟期,是牛只生理上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特别是6~9月龄生长最快,尤其是乳腺系统在育成母牛活重  相似文献   

13.
犊牛从出生到第1次产犊前称后备牛。后备牛包括犊牛、发育牛和育成牛。后备牛处于快速的生长发育阶段,是牧场的后备力量,是牛只扩群和提高生产潜力的希望,它的优劣关  相似文献   

14.
根据奶牛产奶和生长发育各阶段的不同特点,可将奶牛的饲养分为7个不同时期:干乳期、围产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犊牛饲养期、育成牛饲养期.要想满足奶牛营养需要,达到高产目标,各个时期的饲养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5.
7~8月龄是奶牛饲养过程中育成牛阶段,此阶段是奶牛生长发育的最强生理时期,由于患病少,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受到忽视,甚至发生供给饲料质量差而且量不足,使生长母牛中躯和体高生长发育受阻,以致影响及时配种和泌乳潜力的正常发挥。所以,育成牛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应对育成牛的培育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正>后备乳牛是奶牛从新生到生产前的统称,包括犊牛、育成牛、初孕牛三个生长发育阶段。由于这些阶段生长发育快速,因此培育正确与否对成奶牛的体型形成,采食粗饲料的能力,以及产奶和繁育性能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可见后备奶牛的科学饲养极为重要。下面我们就针对后备牛  相似文献   

17.
后备乳牛是奶牛从新生到生产前的统称.包括犊牛、育成牛、初孕牛三个生长发育阶段。由于这些阶段生长发育快速,因此培育正确与否对成奶牛的体型形成,采食粗饲料的能力,以及产奶和繁育性能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可见后备奶牛的科学饲养极为重要。下面我们就针对后备牛的三个生长发育阶段的饲养要点进行分述。  相似文献   

18.
<正>运动场是保障牛只生产力和动物福利的重要设施。运动场长期积水或者积粪,将对牛只健康、疾病防疫、环境卫生等造成不利影响。通过咨询大型牛场及有关专家后,阳平种牛场决定实施牛舍运动场雨棚及其配套工程(雨污分离工程),以改善牛场运动场的整体环境,进而实现提质增效,促进生态保护。1修建牛舍运动场的现实意义1.1改善牛只运动环境,提升牛只生产性能无论是犊牛、育成牛、干奶牛还是泌乳牛都需要适量的运动,因为牛是反刍动物,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牛的反刍和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19.
犊牛从断奶到14~15月龄配种前的小母牛统称为育成母牛,通常又将此期分为育成牛和青年牛,前者是指发情配种以前的阶段;后者是指配种妊娠后直至分娩前的阶段。此期培育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牛的正常发育和适时配种。育成牛从6月龄至2周岁期间,正处在较快的生长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20.
奶牛在生长发育、妊娠、生产和泌乳等不同生理时期,其营养需求、消化代谢都有所不同。根据奶牛不同生理时期可划分为犊牛、后备牛、干奶期、围产期、泌乳早期、泌乳盛期和泌乳后期等几个阶段。干奶期是指相邻两个泌乳期之间的一段时期,是母牛在产奶10个月后恢复体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