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辽西北地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西北地区(含朝阳、阜新、锦州、葫芦岛以及康平、法库等市县)属于早作农区,在农业生产上面临着和其它早作农区相似的问题。主要是水资源匮乏,旱灾频繁,生态环境恶化,土壤退化严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辽西北地区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工作,其中保护性耕作技术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经过近几年的研究认为,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地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降低地表风速,减少农田土壤风蚀,抑制沙尘暴。  相似文献   

2.
一、县域生态特点与农业生产存在问题 繁峙县地处山西省北部五台山脚下,地势较高,海拔1400~2200米,气温偏低,平均气温2~8℃。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变幅大,蒸发强,水土流失严重,属于半干旱或偏旱高寒区。种植作物主要以莜麦、马铃薯、胡麻、豆类等小杂粮为主。  相似文献   

3.
建平县位于辽西北地区,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光照充足,适合梨树生长发育,经多年的发展,全县已拥有梨树2127万亩,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近年来梨木虱的严重为害,对梨树生产威胁较大,经济损失严重。为此,建平县果树局组织开展了梨木虱的防治试验和研究,经多年观测和调查,  相似文献   

4.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保证播种后地表用不低于30%的作物秸秆、残茬粉碎覆盖,或保留高留茬秸秆30%以上及作物残留物覆盖率不低于30%的耕作技术。它可减少土壤风蚀、水蚀,减少土壤流失和抑制农田扬尘,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能明显提高旱  相似文献   

5.
宁夏银北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保护性耕作主要技术内容、技术模式、效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宁夏银北地区实际,就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提出了几点探讨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郭月华 《新农业》2009,(11):26-26
建平县是辽西地区南果梨的主要产区,种植面积达2.4万亩。为了提高南果梨生产的经济效益,县林业局从2006年开始实施“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南果梨优质、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开发”项目,三年来累计开发南果梨2.268万亩,南果梨亩产增加100~200公斤,优质果率提高20%~30%,达到85%以上,优质南果梨产量达5400万公斤,  相似文献   

7.
在辽西北风沙半干旱地区进行麻黄春季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当地温稳定达到13℃,即4月30日是最佳播期;采用地膜、拱棚覆盖.育苗成活率较只覆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是一个环境逐渐优中变劣的区域,通过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综合分析,针对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土地盐渍化、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等问题,提出了修复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9.
《农业科技通讯》2006,(11):57-58
保护性耕作是在不影响农业产量的情况下.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根茬覆盖地表.减少士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生产。  相似文献   

10.
随着辽西北边界防护林的大面积栽植与辽西北半干旱地区退耕规模的扩大,优质、抗旱、抗寒的速生杨品种苗木用量越来越大,为了实现苗木自给,加大育苗力度和提高苗木质量已成为辽西北地区林业生产的主要环节和措施。为了更好地指导育苗生产,现将速生杨规范化育苗技术总结如下,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1.
白素瑾 《现代农业》2010,(12):54-55
<正>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新的耕作制度,是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主要内容是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免少耕播种、化学防治杂草和病虫害、合理深松。从而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村清洁、资源利用的有效结合,也是降  相似文献   

12.
<正>刺槐又称洋槐,为蝶形花科刺槐属落叶乔木。其对土壤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瘠薄,近年来,已成为辽西北半干旱低山丘陵的主要造林优良树种,在建平县有了大面积的栽植。为了更好地利用开发刺槐林木,现将其育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经济林系指以生产果品、油料、工业原料(树脂、香料、橡胶、栓皮等)及其产品(饲料、药材、绿肥)为主要目的的森林,亦称木本粮油林。辽西北地区近年大力发展的“两杏一枣”、沙棘以及核桃、山楂、黑果花楸、榛子、板栗等皆属经济林的范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柳让  马桂珍 《现代农业》2009,(12):35-36
辽宁省建平县充分利用西辽河开发和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的支持,大力发展具有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特色的林下经济,在10000亩幼龄南果梨行间间作马铃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践证明,幼龄南果梨间作马铃薯是辽西半干旱低山丘陵区一种效益显著且切实可行的间作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5.
金太阳杏是山东省果树所1993年从欧洲引入我国的特早熟甜杏优系新品种。2001年春,我们将金太阳杏引入位于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的建平县。当年定植在红山街道办事处勿台沟村果园,经多年的栽培试验观察,金太阳杏表现早果、丰产和稳产,栽后2年开始结果,4~5年即进入盛果期。4~5年生树平均株产果实36.5kg,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为了更好地推广该品种,现将金太阳杏在辽西北寒冷半干旱地区的表现及早期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6.
晋西北干旱地区保护性耕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晋西北旱作农业的自然条件(干旱、降水少、土壤贫瘠、耕作粗放、水土流失、风蚀较为严重)的特点,以改变耕作模式为方法,以如何改良农田,减少农田水蚀、风蚀,增加作物产量为主攻目标,通过连续6年的试验,从而得出实施保护性耕作是旱地区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土壤蓄水能力,提高降水利用率、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有效途径,并对旱地区农业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岳黎明 《新农业》2014,(19):25-26
朝阳县地处辽宁省西部,自然条件相对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十年九旱,严重影响了旱作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据统计我省因干旱减收粮食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粮食损失的90%,因此,如何在旱作区内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已迫在眉睫。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当今国际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其主要内容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  相似文献   

18.
保护性耕作是当前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实现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之一。而且,相对于传统的农耕方式而言,该方式能够更加有效提高耕种工作的实际效率,并且保护性耕作是按照作物的实际生长需求,利用植物残渣来进行土壤封盖,进而降低农田耕作的实际应用问题。同时,有效通过农药使用,也能够降低杂草和病虫害问题的发生,所以它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技术。此外,在降低土地翻耕工作时,它也能够提高土壤的水土保持能力,因此对于生态环境而言,它也是一种保护性的耕作方式。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如何通过有效措施的使用来真正实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祁国良 《新农业》2015,(3):18-19
<正>绿豆,原产我国,在北方半干旱地区广为种植,其生育期短,喜温喜湿,对日照长短反应迟钝,适种时间较长。耐干旱,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上均能种植。我国绿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前列。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绿豆种植面积发展很快,现已形成规模生产,商品化经营。这一地区的建平县每年种植绿豆2万~3万亩,平均单产在6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20.
位于辽宁西北部半干旱地区的朝阳市通过参观考察学习、组织专家论证,确定了以山葡萄为主的酿酒葡萄主导产业开发,计划在“十一五”期末使全市酿酒葡萄栽培面积达到15万亩。建设具有辽西北特色的山葡萄生产基地。为加速山葡萄栽培技术的开发推广,现将适宜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栽培的优良山葡萄品种及其早期丰产栽培技术,供生产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