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71份唐山红小豆地方品种资源为研究对像,对资源各数量性状的平均表现、遗传变异、遗传力及预期遗传进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唐山红小豆地方品种资源生育期类型单一、株型高大、产量性状较好,子粒大小中等;主茎分枝、单株荚数、单株生产力、小区产量、生育前期、百粒重、单荚粒数具有中等以上的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进度,对其选择有二定的效果;在选择效果明显的性状中,生育期、百粒重、主茎分枝遗传力较高,可在早代选择;小区产量遗传力中等,可在遗传基础相对稳定的较高世代选择;而株高、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单株生产力的遗传力较低,应在遗传基础纯合稳定的高世代选择.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分枝性状(分枝数、分枝长度、分枝节数、分枝粒数、分枝粒重)与产量、农艺性状间的相关程度,以及各性状间相互影响的主次关系,选取两个不同类型的大豆品种,在不同株距下进行了本试验,运用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两类型大豆品种分枝性状均与主茎节数、主茎3粒荚、主茎粒数、主茎粒重、单株总粒数、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亚有限生长型大豆分枝性状与百粒重、小区产量呈负相关,无限生长型大豆分枝性状与百粒重、小区产量呈正相关,均没达到显著相关。(2)无限生长型大豆农艺性状与分枝性状关联度依次为:单株总粒数﹥单株粒重﹥主茎节数﹥主茎粒重﹥主茎粒数﹥主茎3粒荚﹥主茎4粒荚﹥主茎1粒荚﹥主茎2粒荚﹥株高﹥小区产量﹥百粒重;分枝性状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依次为:分枝数﹥分枝粒重﹥分枝粒数﹥分枝节数﹥分枝长度。(3)亚有限生长型大豆农艺性状与分枝性状关联度依次为:单株总粒数﹥单株粒重﹥主茎3粒荚﹥主茎粒数﹥主茎粒重﹥主茎节数﹥主茎4粒荚﹥主茎2粒荚﹥主茎1粒荚﹥株高﹥小区产量﹥百粒重;分枝性状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依次为:分枝节数﹥分枝数﹥分枝长度﹥分枝粒重﹥分枝粒数。(4)在黑龙江省育种选择时应根据结荚习性不同而有所侧重,农业生产应依据品种特性合理密植。  相似文献   

3.
红小豆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灰关联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灰关联熵分析方法,对9个红小豆品种的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灰关联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红小豆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熵关联度为生育期0.995 6,株高0.987 2,分枝数0.9908,单株荚数0.9924,单荚粒数0.9784,单株粒数0.9925,百粒重0.9929;熵关联顺序为生育期>百粒重>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分枝数>株高>单荚粒数.  相似文献   

4.
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后大豆M2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150 Gy60Co-γ射线对10大豆品种(系)的干种子加以辐照处理,研究了 M2代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1)遗传力的大小顺序为:结荚高度>主茎节数>主茎有效分枝始节>株高>荚长>茎粗>单株荚数>单株粒数>荚宽>主茎分枝数.(2)分别从各品种的M2分离群体中选出株高、茎粗、结荚高度、百粒重、生育期、种皮颜色等一批变异类型.  相似文献   

5.
夏大豆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山东省新育成的18个大豆新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品种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依次为:主茎节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单株粒数、底荚高、分枝数;而亚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品种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主茎节数、株高、百粒重、底荚高、分枝数.明确了夏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关系,为选育高产夏大豆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上海的2个菜用大豆品种为研究材料,分别在上海温室冬播、大田春播和黑龙江安达春播,并对不同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主茎荚数、分枝数、分枝荚数、单株荚重、鲜百粒重、单株荚数和产量等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冬播营养生长期长于北方春播、长于上海春播,生殖生长期和全生育期以北方春播最长,上海温室冬播的不同生育阶段变异系数大。上海冬播比春播大豆表现株高矮、分枝数和主茎节数少,而北方春播表现最高。上海冬播比春播在分枝荚数、主茎荚数、单株总荚数、鲜百粒重、单株鲜荚重、鲜荚产量等性状上低,北方春播最高;不同栽培方式间这些性状和产量差异显著。品种间分枝荚数、鲜百粒重、单株鲜荚重、鲜荚产量差异表现显著。  相似文献   

7.
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沈阳芸豆联合鉴定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11 ~2012年种植的芸豆联合鉴定试验的13个品种的,8个主要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芸豆不同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为:株高>单株荚数>百粒重>生育日数>主茎节数>荚长>主茎分枝>荚粒数.在进行单株选择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株高,其次选择的是单株荚数和百粒重,沈阳地区芸豆的百粒重要选择小一些的,最后选择生育日数、主茎节数、荚长、主茎分枝、荚粒数.  相似文献   

8.
四川小豆地方品种资源的平均表现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7份来自四川的小豆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形态多样性的调查研究和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①四川小豆地方品种的生长习性以直立型为主;②与产量密切相关的株高、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和百粒重等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较大,依次为单株荚数(24.68%)>百粒重(23.71%)>株高(21.06%)>主茎分枝数(19.75%)>单荚粒数(14.13%);③四川小豆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529。④全生育期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主茎分枝数、荚长、单株荚数和百粒重均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河南省大豆区试品种为试验材料,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大豆的主要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大豆产量影响的性状依次为:单株粒重、株高、主茎节数、百粒重、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底荚高度、有效分枝数。因此,在品种选育中,对有限结荚习性品种进行选择时,要优先考虑选择植株高大、主茎节数多、籽粒大、结荚相对较多的单株。  相似文献   

10.
利用 15 0Gy60Co -γ射线对 10个大豆品种(系)的干种子进行辐照处理,通过对M2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相关系数等遗传参数的研究,结果表明:(1)百粒重与茎粗、主茎分枝数、荚长、荚宽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茎节数和单株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株荚数与茎粗、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荚高度、荚长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株粒数与茎粗、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荚高度呈显著负相关。(2)M2 代变异系数的顺序依次是结荚高度、株高、节数、分枝始节、分枝数、百粒重、单株荚数等。  相似文献   

11.
以唐山红小豆为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方法对小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小豆的结荚率、生育期、主茎分枝、单株结荚数及单株生产力的影响较大,对百粒重的影响较低。在始花期和盛花期喷施1%尿素溶液能有效提高小豆的结荚率;底施硼肥和锌肥能促进小豆提前开花和分枝;叶面喷施1%的尿素溶液能有效延长生殖生长期、提高小豆单株结荚数及单株生产力,产量比对照增产39.1%。在较高土壤肥力条件下,小豆最佳的施肥方式是在小豆始花期和盛花期喷施1%尿素溶液。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野生小豆是栽培小豆的祖先种,比较分析野生小豆和栽培小豆的农艺性状,以了解小豆在驯化过程中性状的变异,为小豆农艺性状驯化选择变异的分子解析提供精准的表型数据。【方法】连续2年调查56份野生小豆、64份半野生小豆、196份地方品种、85份育成品种,共401份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比较分析野生小豆和栽培小豆的相关性状及其变异。【结果】从野生小豆到栽培品种的演化过程中,植株由匍匐蔓生变成直立,株高降低,始花期缩短,百粒重和最大叶面显著增加。从野生小豆到栽培小豆,株高降低了37.5cm;始花期缩短了37.93d、百粒重增加了8.03g、最大叶面积增加了27cm2。遗传参数分析表明始花天数的遗传力从野生小豆到栽培小豆提高了0.58,百粒重的遗传力增加了0.24。人工选择促使始花期和百粒重的遗传稳定性增加。相关分析显示增加叶面积、株高、单株荚数、单荚粒数是提高单株产量的有效途径。【结论】在小豆驯化过程中,农艺性状变异明显且具有方向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97个福建绿豆地方品种的出苗至第一朵花天数、株高、单株结英数、单株总粒数、百粒重与单株产量间及其构成单株产量诸因素间的相关和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相关分析表明:小豆株高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小区产量均呈负相关;百粒重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呈负相关,但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全生育期与小区产量、单株粒数呈负相关。以我国北方小豆地方品种群体为背景,为长江下游地区进行系统选育新品种时,若以全生育期、百粒重和株高等性状进行间接选择可望能获得早熟高产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小豆新品种晋小豆3号产量构成因子分析及高产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衡量小豆新品种晋小豆3号的主要产量构成因子与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寻求高产为主攻目标,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效能,利用晋小豆3号区试和生产试验数据,对其产量构成因子与产量进行变异性、遗传相关与通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株粒质量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百粒质量和单株荚数,株高最小。大面积推广中实现晋小豆3号的高产途径为:以提高单株粒质量为主,适当增加单株荚数,保持株高和百粒质量的稳定适中,促进各因子间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来自于中国黄淮海大豆产区、北方大豆产区和南方大豆产区的316个大豆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鉴定和比较。结果表明,育成品种的分枝数、分枝荚数、单株总荚数明显不及农家品种,而其它性状如主茎荚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百粒重优于农家品种。以育成品种和农家品种分别所作的相关分析表明,主茎荚数、分枝荚数、单株总荚数均与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呈显著的正相关;主茎节数与株高、主茎荚数、单株总荚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呈显著正相关;分枝数与分枝荚数、单株总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或非显著正相关,但与主茎荚数呈负向显著相关;单株粒数与单株粒重显著正相关,百粒重与单株粒重正向显著相关,与单株粒数负相关显著。通过比较和分析,就百粒重、生育期和株高筛选出一些具有极端值的品种,可以用作品种选育的亲本和大豆分子育种如转基因受体或分子标记作图群体的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17.
范小玉  陈雷  李可  吴继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4,(5):1306-1307,1310
[目的]为河南省珍珠豆型花生育种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河南省18个珍珠豆型花生品种农艺性状与单株生产力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相关分析表明,百果重、百仁重与单株生产力呈显著正相关;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结果数、饱果率与单株生产力呈正相关,但是出米率与单株生产力呈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单株生产力的直接贡献大小顺序为:主茎高〉百果重〉单株结果数〉百仁重〉饱果率〉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出米率〉侧枝长。[结论]河南省珍珠豆型花生育种应选择单株结果数多,百果重、百仁重、主茎高和侧枝长适宜,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和饱果率相协调的品种。  相似文献   

18.
普通菜豆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鉴定与分类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对324份普通菜豆种质资源的形态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普通菜豆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632,高于国外材料(1.227)40.5%。通过多变量的主成分分析,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代表了普通菜豆形态多样性的44%。基于形态性状,把我国280份普通菜豆种质聚类并划分为三大组群:第一组群,生育期较短、植株较矮、籽粒较大、单株荚数和单荚粒数较少,生长习性以直立为主,主要来自东北和华北地区;第三组群,表现为生育期较长、植株较高、籽粒偏小、单株荚数和单荚粒数较多,生长习性主要以蔓生为主,主要来自于西南地区;第二组群普通菜豆的特征特性介于第一和第三组群之间,分布较广。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红小豆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采用灰色关联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对13个红小豆品种的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33.56%~2.37%,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分枝数,最小的为生育期;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单株荚数、分枝数和生育期与单株产量关联度较高;相关分析表明单株荚数与单株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在红小豆辐射诱变高产突变体的选择中,首先应该把单株荚数作为选育的重点标识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