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然降雨条件下红壤坡面径流垂向分层输出特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都是坡地径流的组成部分,对流域径流产生、养分流失等都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深入了解红壤坡地各层产流特征,利用大型土壤渗漏装置,通过2010-2012年的连续3 a观测试验,对覆盖、敷盖和裸露3种处理下红壤坡面径流垂向分层输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降雨条件下,总径流量敷盖处理最大,裸露处理次之,覆盖处理最小;覆盖和敷盖处理的地表径流远小于裸露处理,分别为裸露处理的7.9%和9.8%;壤中流量最小的为裸露处理,分别为覆盖处理和敷盖处理的56.4%和35.6%;覆盖和敷盖处理3 a的地下径流量占总径流量90%以上,裸露处理占68.4%;在小尺度上,不论是年度还是月份的径流量,3种措施下红壤坡地径流输出主要途径是地下径流,而壤中流和地表径流则与地面有无覆盖直接相关;采取覆盖和敷盖措施可以使地表产流量减小,增加入渗,将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该研究可为减少水土流失,充分利用红壤坡地水土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黄土丘陵沟壑区前期降雨指数构建及其径流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4):368-371
  相似文献   

3.
降雨和径流条件下红壤坡面细沟侵蚀过程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为明确第四纪黏土发育红壤坡面侵蚀过程特征,采用人工模拟降雨和径流冲刷相结合试验,研究坡度、流量和降雨因素对坡面细沟侵蚀过程影响。结果表明:1)坡面侵蚀过程呈现明显阶段性,试验条件下侵蚀前3 min为层状面蚀为主的初始阶段,细沟出现后转变为细沟侵蚀为主的细沟发育阶段。降雨以及增加坡度和流量能加快细沟发育速度和侵蚀速率;2)各侵蚀阶段平均侵蚀速率关系为初始阶段细沟发育阶段细沟稳定阶段。初始阶段侵蚀速率对各水动力学参数响应关系为水流功率坡度水流剪切力单位水流功率=流速流量。细沟发育阶段平均侵蚀速率与水流功率、水流剪切力和坡度关系密切,而细沟稳定阶段侵蚀速率只与坡度和流量相关;3)水流功率是与初始阶段和细沟发育阶段关系最密切的水动力学参数,侵蚀初始阶段的层状面蚀、单独径流冲刷和降雨-径流作用下细沟侵蚀发生的临界水流功率分别为0.091、0.121、?1.691 N/(m·s)。试验在小尺度条件下初步揭示了红壤坡面细沟侵蚀过程特征,为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侵蚀预报模型和侵蚀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黄土丘陵沟壑区降雨径流模型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黄土区的客观实际出发,针对高含沙水流的性质,对该地区的降雨径流模型进行了初步探讨,所建模型由延河支流杏子河流域实测资料验验,表明该模型结构合理,在日平均流量过程模拟上有着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丘陵赤红壤降雨入渗产流模型及其变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分析南亚热带丘陵赤红壤降雨入渗和产流过程基础上 ,依据田间实测资料 ,建立了丘陵赤红壤降雨入渗产流数学模型 ,分析了南亚热带丘陵赤红壤地表径流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丘陵赤红壤区 ,4~ 9月每次降雨产生的径流量变化范围为 0 .2~ 5 1.0 4m m,径流率变化范围为 0 .5 6 %~ 47.5 8% ,10月至次年 3月一般不产生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量与降雨量拟合关系式为 R0 =0 .0 2 5 9.Pn1 .40 34 ,径流率与土壤表层初始含水量拟合关系式为 R′0 =9.8788W7.770 2 ,而降雨强度对径流量的影响要比降雨量、土壤表层初始含水量小得多。  相似文献   

6.
南亚热带丘陵赤红壤水分循环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定位点的实测资料,阐述了南亚热带亚陵赤红壤试区的降雨,蒸散,地形径流,深层贮水和土壤贮水量的动态变化在土壤水分分循环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丘陵赤红壤水分循环中,降雨量多和降雨强度大起着极重要的作用,降雨量多但分配不均匀表成明显的干湿季节,降雨强度大于土壤入渗速率是产生地表径流的关键条件,由大雨而暴雨并持续10 h以上的降雨过程且降雨超过50mm,将产生深层贮水,在干旱季节(1-2)月和10-12月),降雨量仅占年降雨量11.61%-16.46%,而蒸发量却占年总蒸发量33.22%-43.08%,尤其是每隔每年左右的1月或11月前后,常出现持续40多天未下雨的现象,0-100cm土层的蒸散量大于降水渗入量,土壤贮水减量,因此,在雨季防止或减少地表径流,在干旱减缓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或以喷灌方式补充土壤水分,是丘陵区发展“三高农业”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坡面降雨侵蚀和径流侵蚀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降雨侵蚀过程包括径流侵蚀作用和雨滴打击作用两个方面,传统的单径流小区降雨试验难以区分二者对坡面侵蚀的贡献。通过双土槽人工降雨试验,研究了降雨侵蚀和径流侵蚀的关系及二者对坡面侵蚀产沙的贡献。结果表明;在坡度和降雨强度一定时,坡上方来水量引起坡下方侵蚀产沙量随着上方来水量的增大而增大;在坡度一致和坡面径流量基本相同时,降雨侵蚀产沙量大于供水径流的侵蚀产沙量,降雨强度增大1倍时,坡面侵蚀产沙量增大约50  相似文献   

8.
液体地膜防治丘陵红壤地区水土流失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红壤丘陵区液体地膜对防治水土流失的效果和持续时间及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径流量荒地喷液体地膜比对照(喷清水)增加1/5;园地比对照增加1/3。土壤侵蚀量荒地喷液体地膜比对照可减少1/2;园地比对照减少近1/3。旱稻喷液体地膜分别提高了出苗14%,有效穗11%,成穗率8%,由此增产753kg/hm2。液体地膜防治水土流失的持续时期约45d,可有效防治红壤地区夏收夏种农时季节的关键性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9.
植被和降雨是水土流失的关键因素,探究二者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对开展水土保持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鹰潭红壤生态试验站5种植被结构类型的径流小区2016-2018年93次降雨、径流、泥沙观测资料以及各小区植被结构参数,利用自组织映射(self-organizing maps,SOM)方法,根据雨量、历时、60 min最大雨强、平均雨强、降雨集中性等特征指标划分降雨模式,研究了不同降雨模式和植被结构类型的水土流失特征,并采用冗余分析(RDA)定量研究降雨与植被对林下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SOM方法能客观识别红壤区4种典型侵蚀降雨模式,R模式(短历时、大雨强、雨量集中)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降雨模式,R模式(多雨量、大雨强、长历时)最具侵蚀性破坏力;植被结构类型显著影响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功能从大到小依次为:灌草混交林、草地、低灌林、乔木林、高灌林。RDA分析表明,降雨模式与植被结构类型能够改变降雨、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随着降雨模式由弱到强转变,植被的水土保持功能逐渐减小,降雨影响增强,水土流失由植被主控演变为平衡控制、降雨主控;随着植被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10.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径流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径流预报模型为R=[(P—z)—FTL-u]T_pC。本模型是为了满足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规划的要求而建立的。模型建立以晋西离石王家沟为试验研究区,考虑了降雨、植被拦截、土壤入渗、耕作方式、土地利用以及表土结皮等因素的影响,所用的资料均是在天然或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获得的。这一模型可用于预报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每次降雨所产生的径流总量。据检验,模型变量设置基本合理,具有良好的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1.
12.
江南红色丘陵区水土流失现状及其治理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3.
南方红壤丘陵区流域植被景观格局变化及水沙响应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南方红壤丘陵区典型流域濂江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依托GIS和Fragstats平台与长时间系列水沙数据,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和统计学方法,分析流域景观格局和水沙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流域内径流呈减少趋势,泥沙呈增加趋势。流域内以有林地为主,面积增加最显著的是经果林。景观水平上,斑块面积均方差(PSCV)、香浓多样性指数(SHDI)与径流呈现正相关,蔓延度指数(CONTAG)与径流呈现负相关;斑块数(NP)、斑块密度(PD)、景观边缘密度(ED)、面积加权的平均形状指数(AWMSI)、香浓多样性指数与径流呈现负相关。类型水平上,耕地的斑块面积(CA)、ED与径流呈负相关,与泥沙呈现正相关;有林地的形状指数(PSCV、AWMSI)与径流呈正相关,CA与泥沙呈现正相关,NP、PD与泥沙呈现负相关;灌木林的CA、ED与径流呈负相关;经果林的所有的指数与径流均呈现正相关,与泥沙呈现负相关性;同时,草地的NP、PD与径流呈现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湘南红壤丘陵区不同生态模式水土流失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011年对湖南省祁阳县标准径流场进行的定位观测,研究8种不同生态模式自然降雨条件下地表径流及土壤侵蚀状况。结果表明:(1)研究区全年发生地表径流17次,发生月份为3-11月,其中有13次分布在5,6月和8-10月,地表径流与降雨分布特征总体一致。(2)不同生态模式年径流量平均为865.99m3/hm2,变幅为238.12~1 422.08m3/hm2,年土壤侵蚀量平均为25.163t/hm2,变幅为0.072~67.570t/hm2。不同生态模式间年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p<0.01)。(3)各模式地表径流量表现出随着降雨量增加而增加的特点;大雨量降雨是导致土壤侵蚀产沙的主要因素。>50mm的大雨量降雨和高强度降雨对红壤坡地水土流失具有明显影响。降雨量对不同生态模式土壤含水量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为"强,中,弱"的特点,各模式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与降雨量的动态变化具有良好的一致性。(4)在湘南坡地开发利用中,梯田油茶模式在油茶幼龄期间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在8种处理模式中仅次于撂荒地(对照)与顺坡作物模式;梯田油茶+稻草覆盖模式、梯田油茶+花生+植物篱模式及梯田油茶+豆科牧草模式水土保持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探求鲁中南山丘区坡面侵蚀规律,选取山东省泰安市药乡小流域,以4个坡面径流小区的降雨、径流、泥沙实测资料为基础,探究不同措施下各小区产流产沙的差异性和导致产流的降雨量临界值,并利用相关分析方法探究径流泥沙与降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导致径流产生的降雨量临界值表现为裸地农地草地,草地临界降雨量分别比梯田种植、横坡种植、裸地高0.2,2.8,3.8mm;(2)在相同的降雨条件下,各小区产流产沙均为裸地最大,其中产流量约为农地的1.3~4.3倍,约为草地的2.8倍;产沙量约为农地的3.1~10.4倍,约为草地的77.6倍;产流开始时间以裸地最早,草地最晚,二者之间相差37min,结束时间正好相反;(3)通过对不同降雨因子与产流产沙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除降雨历时(D)外,其它降雨因子均与产流、产沙量有较好相关性,其中与降雨量(P)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16.
红壤丘陵区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以江西省信丰县崇墩沟流域为例,从生物措施配置植物选择、生物措施类型设计和生物措施实施的配套工程措施等方面探讨了在南方红壤区实施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的技术体系。以期为红壤地区生态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低丘红壤区土壤侵蚀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以浙江省低丘红壤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构造削弱阴影等干扰的FCD模型,和混合像元法计算植被覆盖度的方法,进行水土流失研究。根据水利部颁布的《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结合植被覆盖度、坡度、利用现状等因子进行土壤侵蚀强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红壤区内植被覆盖情况良好,覆盖度基本在30%以上;整体水土流失程度较轻,但是耕地等农用地的侵蚀情况较为严重,特别是红壤区内耕地的强度侵蚀的面积占其总面积的17.65%。另外,耕作侵蚀也是土壤侵蚀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估算土壤侵蚀强度的时候也应重视。目前浙江省需要补充大量耕地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鉴于红壤水土流失易发的特点,在低丘红壤开发时要重视水土流失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为顺应国家电网公司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内在需求,防治输电线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的严重水土流失。以黄土丘陵区和红壤丘陵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文献查阅,选取区域内两条典型线路,就气候、地形、土壤和植被等自然因素对输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特征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黄土丘陵区相较于红壤丘陵区侵蚀营力除水力之外还有风力。(2)黄土丘陵区土壤渗透性强、土层深厚,而红壤丘陵区质地粘重、遇水易板结、入渗能力差。(3)黄土丘陵区植被自我恢复能力较差,施工过程中需要随时进行补植,而红壤区植被遭受破坏后恢复能力强,即使施工中植被遭受破坏,在短期内也可自然恢复。(4)黄土丘陵区输电线路工程在施工期土壤侵蚀模数是自然恢复期的1~10倍。黄土丘陵区输电线路各区域的土壤侵蚀模数是红壤丘陵区的2.5~31.25倍。(5)黄土丘陵区侵蚀模数在换流站站区、电机电缆区和榆林市线路工程塔基区的侵蚀模数取最大值,换流站站区和线路工程塔基区新增水土流失量最大; 而红壤丘陵区输电线路工程侵蚀模数在宜昌市线路工程塔基区取最大值,塔基区的新增水土流失量亦为最大。塔基区是水土流失防治和监测的重点区域。因此,根据当地自然因素差异,分区域设计工程措施,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9.
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过程及综合治理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和养分损失的过程和动态变化以及在不同耕作轮作措施下的变异特征,提出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技术措施。东南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的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21.5%。水土流失量的年际间差异非常大,达18-20倍,季节间的变化则主要受降雨分布、植被覆盖及人为活动的影响,保护性耕作可以明显减少水土流失和养分损失量。采用综合治理技术,创造合适的水分和养分条件,是快速恢复水土流失区的植被和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