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鼻唇镜断裂是鼻唇镜断裂成上、下两个游离端,使牛只不能带鼻环,因控制不便而造成使役和管理困难。笔者接诊21例,现报告如下。1病因主要是因鼻圈的材料不良,如用铁丝或竹片等,或穿鼻太浅,使役时粗暴、强力牵拉或牛只受惊强力骚动。致使鼻唇镜断裂。2症状鼻唇镜...  相似文献   

2.
牛的豁鼻是役用牛的常见病,因豁鼻而影响使役,造成使役中的困难。发生原因大多是穿鼻太浅,鼻栓结构不良或用铁丝、绳等栓鼻,牛性暴躁,使役的猛力拉绳等所致。对豁鼻必须积极进行合理的修补术。在修补的过程中,往往由于牛的鼻唇镜的血管较为丰富,加之该部组织又较为坚韧,  相似文献   

3.
牛鼻镜断裂也叫牛崩鼻,即牛鼻唇断裂成上下两个游离端。其病因主要是采用铁制鼻圈、竹木制成的鼻圈,经人为的强力牵拉,或穿鼻的位置不适宜,或牛本身强力挣扎骚动,而造成鼻镜组织割裂而成崩鼻。崩鼻牛、难驾驭,不听使唤,往往因失去役力而被淘汰。现将牛崩鼻修复缝补术介绍如下。1 保定 选择平坦、宽阔,生有1棵大小高低适宜的开桠树,将牛的头部伸入树桠里,使牛头略向下倾斜,不宜上仰。双角用软麻绳缚紧在两侧的树桠上。再用一条坚硬的木棍横放在牛的下颌部,并将木棍的两端也缚紧在树桠上。另用一根手指粗细、韧性强的麻绳、以双套结套在门齿…  相似文献   

4.
牛的鼻纹犹同人的指纹,各不相同,人的指纹可用作鉴别每个人的身份使用;牛的鼻纹同样可作某头牛  相似文献   

5.
牛鼻镜断裂是牛鼻唇断裂成上下两个游离端,使牛不能带鼻环,因控制不住而造成使役困难。此病只有手术治疗才能得以康复。现将10例断鼻术成功的方法介绍如下。1 手术方法1.1 消毒手术器械按一般常规消毒准备。  相似文献   

6.
延边地区黄牛,由于应用鼻环,常常发生鼻唇镜断裂,使管理受到影响且不美观,又常因管理及使役困难而作废牛处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手术疗法。自1972~1978年,共做11例均获愈。现将本手术情况总结如下,供兽医临床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牛豁鼻修补术的麻醉方法通常采用的是两侧眶下神经传导麻醉配合鼻唇局部浸润麻醉,虽然麻醉确实,但也存有鼻部组织致密坚实注射费力;局部注入药液引(0)术部充血、肿胀;麻醉后鼻唇仍具运动性等情  相似文献   

8.
豁鼻,即鼻镜断裂,是牛常见的一种人为的鼻损症。其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拴鼻工具不良或家畜性烈、胆小,强拉缰绳,或家畜在突如其来的刺激下猛烈挣扎而引起鼻前庭部位的鼻中膈撕裂,上、下端游离,因而不能安装拴鼻工具,造成使役、管理困难,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潜在的原因是穿鼻太浅或缰绳拴得太短,或长期以绳扣(尤其是新麻绳)代鼻拴使鼻镜菲薄,以致突然或逐渐地使鼻唇镜断裂。1998年4月25日,我校兽医门诊部收治古浪县某村的一头患有陈旧性豁鼻的4岁黑色公犏牛,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检查精神、营养尚好,饮食欲正常,体温、脉搏、呼…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十六例牛豁鼻修补手术中,手术前后的观察、分析,认为有如下值得注意的问题。1.手术制造新创面的问题:牛豁鼻修补术是将断裂的上、下鼻唇断端,分别造成同等大小的新创面,然后两创面对齐吻合,缝  相似文献   

10.
牛的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疱疹病毒,鼻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在寒冷、疲劳和抵抗力降低时,很容易发病,吸入粉尘、过冷的空气和刺激性气体时也会引起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广大兽医而言,对牛的消化系统极易产生片面性,有的同志甚至在临床上诊断和用药也不注意其特殊性,故本文主要从两个面介绍牛的消化系统。牛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管是食物通过的管道。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及保护消化管的黏液的腺体,可以分为壁内腺(无管腺)和壁外腺(有管腺)。1牛的消化管按照部位与功能大体可以分为口腔、咽、食管、胃(瘤、网、瓣、皱)肠(小肠、大肠)和肛门。(1)牛的口腔主要特点是有鼻唇镜、硬腭前端无切齿而形成  相似文献   

12.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引起牛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表现为高热、呼吸困难、鼻炎、鼻窦炎和上呼吸道炎症等特征,该病毒还可以引起牛的外阴道炎、阴茎包皮炎、结膜炎、脑膜脑炎、流产、乳房炎、肠炎等其他类型的疾病,是造成养牛业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和防治的研究做一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13.
牛恶性卡他热(又称恶性头卡他或坏疽性鼻卡他)是由恶性卡他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非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持续发热,口、鼻流出黏脓性鼻液、眼结膜发炎,角膜混浊,并有脑炎症状,病死率很高。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有牛具有易感性,牛的性别、品种、年龄与易感性无显著差异,1.5~4岁牛多发,1岁以下的牛很少发病。一般认为牛与牛之间不能引起直接传染,  相似文献   

14.
《牛屠宰检疫规程》检疫对象有八种疫病,包括口蹄疫、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炭疽、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日本血吸虫病。笔者根据多年的检疫经验,总结了各种疫病的检疫要点。1各种疫病检疫要点1.1口蹄疫1.1.1宰前鉴定发热,口腔和蹄部有水泡和溃疡。鼻镜、唇内、齿龈、舌部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水泡内有微黄色或无色液体,有的水泡破裂形成溃疡。  相似文献   

15.
牛皮绳蛆是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寄生在牛的背部皮下组织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可使病牛消瘦,发育不良,奶量下降,损害牛皮质量,成为当前阻碍奶牛业发展的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16.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又称“坏死性鼻炎”、“红鼻病”,是Ⅰ型牛疱疹病毒(BHV-1)引起的一种牛呼吸道接触性传染病。此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对乳牛的产奶量、公牛的繁殖力及役用牛的使役力均有较大影响。在一些交通极不便利的地区,IBR病毒抗体阳性率极高。  相似文献   

17.
河麂幼仔消化系统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麂(Hydropotes inermis)俗称獐子,隶属偶蹄目,鹿科。是鹿科中不具角,但雄性獠牙发达的小型兽类。为我国珍稀兽种,二级保护动物。本文就出生约20天的幼獐的消化系统进行解剖研究。幼河麂体重2300g,体长480mm。唇灰褐色,上唇具鼻唇镜,其上有不规则多边形条纹。口裂长29mm达前臼齿前缘。口腔内壁  相似文献   

18.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生物学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Ⅰ型牛疱疹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给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将简要介绍此病的免疫生物学诊断方法和疫苗接种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疱疹病毒所引起牛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呼吸道疾病。本病的特征为:上呼吸道炎症、发热、咳嗽、流鼻液和呼吸困难,有时伴有结膜炎、阴道炎、龟头炎、脑膜脑炎,肠炎或孕母牛流产。  相似文献   

20.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感染家养牛和野生牛引起的一种病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