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水稻白叶枯病是由细菌引起的水稻病害。又称白叶瘟、地火烧、茅草瘟等。水稻白叶枯病于1884年首先在日本发现,目前已遍及世界各主要产稻区。此病在黑龙江省属检疫性病害,因此,不要盲目从水稻白叶枯病病区引种。水稻受害后,叶片枯萎,严重妨碍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2.
水稻白叶枯病是由细菌引起的水稻病害。又称白叶瘟、地火烧、茅草瘟等。水稻受害后,叶片干枯,秕谷增多,千粒重下降。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颗粒无收。此病在黑龙江省属检疫性病害,因此,不要盲目从水稻白叶枯病病区引种。  相似文献   

3.
水稻白叶枯病俗称白叶瘟,是水稻上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在全国分布和流传广,危害性很大,是一种检疫性病害。水稻白叶枯病一旦发生,一般可减产10%左右,严重的可减产50—60%,下面就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水稻白叶枯病俗称白叶瘟,是水稻上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在全国分布和流传很广,对水稻危害性很大,是一种检疫性病害。水稻白叶枯病一旦发生,一般可减产10%左右,严重的可减产50~60%,下面就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方法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5.
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与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病害的种类很多,其中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发生面积大、流行性强、危害严重,是水稻上的“三大重要病害”。稻瘟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在水稻的各生育期、各个部位均可发生。根据其发病时期和发病部位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等。苗瘟由种子带病引起,一般发生在三叶期之前,病苗在靠近土面的基部变成灰黑色,叶片变成淡红褐色,使整株秧苗卷缩枯死。  相似文献   

6.
水稻白叶枯病俗称白叶瘟,是水稻上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在全国分布和流传很广,对水稻危害性很大,是一种检疫性病害.水稻白叶枯病一旦发生,一般可减产10%左右,严重的可减产50%~60%,甚至90%.  相似文献   

7.
姚宇松 《农技服务》2014,(2):143-143
<正>稻瘟病属于一种真菌性水稻病害,与纹枯病、白叶枯病一并被列为水稻三大病害。我国南北稻区均有发生,病害流行地区,一般减产l0%~20%,发生严重的可达40%~50%,甚至绝收[1]道真地处黔北极地,位于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全县总面积2157km2,其中有可耕地75万亩,稻田面积9 333.3hm2,常年水稻栽插面积9 000 hm2。稻瘟病是道真县水稻生产中主要病害之一。稻瘟病常年在道真的发生情况为:苗瘟轻发生,叶瘟中等发生,穗瘟偏重发生。如2012年稻瘟病发生2万亩,发病率达15%,主要发生在高山及半高山地区[2]。为指导广大种植户搞好水稻稻瘟病的防治,现将水稻稻瘟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水稻白叶枯病又称白叶瘟、茅草瘟、地火烧等。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水稻主要病害。水稻受害后,叶片枯萎,严重妨碍光合作用,对产量影响较大,秕谷和碎米多,减产达20%~30%,重的可达50%~60%,甚至颗粒无收。此病在黑龙江省属于简易性病害。  相似文献   

9.
水稻白叶枯病俗称着风、白叶瘟等,是一种毁灭性检疫性病害,一旦传入,蔓延迅速,很难根治。据调查,该病可使水稻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50%,甚至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10.
水稻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的主要病害有烂秧、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条纹叶枯病等数十种。稻瘟病稻瘟病在水稻各个生育期都可发生,稻瘟病根据侵染的时间和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稻区以叶瘟和穗颈瘟为害最重,一般苗瘟只在个别年份发生。稻瘟病是由真菌  相似文献   

11.
<正>水稻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的水稻播种面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水稻白叶枯病俗称白叶瘟、茅草瘟、地火烧等,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是水稻上主要病害之一。该病是一种检疫性病害,在全国分布和流传很广,其病株叶尖及边缘初生黄绿色斑点,后沿叶脉发展成苍白色、黄褐色长条斑,最后变灰白色而枯死。病株易倒伏,稻穗不实率增加。病菌在种子和有病稻草上越冬传播,分蘖期病害开始发展,高温多湿,暴风雨,稻田受涝及氮肥过多时有利于病害流行。该病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一旦发生,一般可减产10%左右,严重的可减产50-60%,甚至颗粒无收。下面就水稻白叶枯病的症状特点以及防治技术做如下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该文阐述了水稻主要病害: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烂秧、稻曲病的发生及其药物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
水稻是米东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受各种病害的威胁,其中发生普遍且为害严重的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和稻曲病。作者通过多年在基层的生产实践,总结出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水稻白叶枯病是东港市水稻最重的病害之一。为了防治和控制白叶枯病的危害,自1997年起,根据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规律,采取综合防治技术,获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具体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15.
水稻主要病害在我地区有水稻立枯病、水稻恶苗病、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稻曲病、水稻白叶枯病,如不加以有效控防,会对水稻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甚至绝收。要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来缓解或避免病害的发生,最大程度的挽回因病害造成的粮食损失。  相似文献   

16.
水稻白叶枯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琦 《农技服务》2008,25(11):81-81
介绍了水稻白叶枯病的病原、发病因素、病害症状和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水稻白叶枯病俗称白叶瘟,是水稻上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在全国分布和流传广,危害性很大,是一种检疫性病害.水稻白叶枯病一旦发生,一般可减产10%左右,严重的可减产50-60%.下面就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水稻病害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介绍了我国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及稻曲病等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危害程度以及防治药剂的研究概况,同时对水稻主要病害防治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提出水稻主要病害的防治在于抗病品种的选育,今后应加强基因技术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从而加快聚合多种水稻抗性基因品种的育成。  相似文献   

19.
蒋平 《农技服务》1996,(5):31-32,30
<正> 水稻白叶枯病是榕江水稻的头号病害。历年来发生较重,但很少流行。而1993~1995年曾3次大流行,造成水稻大面积的减产,尤其是1993年,许多田块几乎绝收,平均减产达38.7%,是建国以来最严重的1次。为对防治白叶枯病提供可靠依据,笔者对我县白叶枯病大流行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现介绍如下,希望各地能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20.
水稻细菌性病害具有侵染性强、潜育期长、品种间差异大和发生后难以防治等特点。田间症状最初难以识别,水稻基腐病、水稻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相互混淆。笔者通过分析病害发生原因、发生特点来为下一步防治水稻细菌性病害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